[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如何应用本慕道手册

12.弥撒初探


如果慕道者也去参与弥撒,则本课可以提前讲授

一、弥撒--基督徒生活的高峰

弥撒是天主教会中最重要的一种宗教礼仪,被称为基督徒生活的高峰。

弥撒是拉丁文Missa的音译,英文的Mass也是由拉丁文翻译过去的。弥撒的原意是感恩,因此现在也称为“感恩祭”。

天主教虽然是一种“宗教”,但它却和其他宗教略有不同,因为天主教极重视宗教行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下所讨论有关弥撒的特质,都直接或间接和人的生活有关。

附图显示弥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圣言,第二部分是圣体。



二、扎根圣言--完美世界的蓝图

圣言是上主的话,包含上主对世界和人类的计划和旨意,并能给人以启发和灵感。但为明了上主的话,我们必须有适当的准备,开放自己的心灵,除去对真理的抗拒之心,这便是忏悔,这是一种对上主的皈依和无条件接纳的意愿。

证道中,我们一方面阐释上主的话,另一方面也以实际生活去印证上主的话。我们举出自己生活的例子,去为上主的话的可信性和可行性作证:或者是如何实践了上主的话,或者是如何为了未能实践而感到遗憾,决志再去尝试。

三、勤领圣体??共融合一的圣事

圣体是弥撒的第二部分。圣体本身是一种祭献、纪念、宴会,也是人类灵性生命的重要食粮。圣体圣事的前部分是预备祭品,而以领圣体作结束。基督徒相信众人既领同一的圣体,因此众人也就在基督内合而为一。

四、为信仰作证

弥撒的最末一句话是“弥撒礼成”,其实原文却是:Ite, missa est.,意思是:你们去吧!你们被派遣出去。这里的missa也就成了弥撒的正式名称。所以“礼成”并非结束,不过是完成了一个阶段而已。信徒必须藉着圣体所赋予的力量,努力按圣言的启示去生活,在人间为基督作证,使上主创世的计划能达致圆满。这样,一周的辛劳和努力,正是另一次弥撒的最佳准备。

信徒便是在“礼仪”和“生活”的交替中成长起来的。在这角度下,我们可以说:生活是弥撒的基础,弥撒则承担了指导和推动生活的责任。

五、参与弥撒的态度

1.怀着开放、受教、皈依的心去聆听上主的话,获取生活的灵感、充实信仰的内容。

2.献上自己的一切当作祭品,为天主而生活。

3.虔诚领受基督的圣体,并愿在基督内,与主、与人合一。(注意:只有教友才可领圣体!)

4.带着充实了的信仰生命,满怀希望地面对一周的挑战。

5.带着一周生活的成败得失与酸甜苦辣,到主的祭台前重新再装备自己。

6.在不断的信仰行为与生活实践的交替中成长,使自己的生命逐渐转化、升华、蜕变。

六、圣经金句背诵

1.所以弟兄们!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罗12:1)

2.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作什么,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作。(格前10:31)

3.我们既然有一位伟大的,进入了诸天的司祭,天主子耶稣,我们就应坚持所信奉的真道,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所以我们要怀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希4:14-16)

讨论与分享

1.在弥撒祭祀中,耶稣把自己献给天主当作祭品,我们也要把自己献出来当作祭品。你认为可以特别献上什么?(请?三样)

成功______; 失败______; 快乐______; 痛苦______;
呆板的生活______; 辛劳的工作______; 友情______;
时间______; 爱心______; 服务______; 整个自己______;
自己所有的一切______;
自己的时间、金钱、才能与爱心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牢记、默想在弥撒中所听到的圣经和证道的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和人讨论在弥撒中所听到的圣经和证道会有什么好处?请指出对你自己的好处,及对对方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享弥撒表中所说“以圣言指导生活,以生活印证圣言”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帝行兵,雨箭风刀,雷鼓云旗天作阵;
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盘。
著名的考古学家德日进神父有一天忘了带备做弥撒的用品。面对着茫茫大地,他说:“我要以大地作祭台,以人类作祭品,偕同基督,一起献上那旷古未有的一台弥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