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如何应用本慕道手册

37.罪、悔改、皈依


一、罪恶-- 一个普遍的事实

1.圣经的控诉

人人都离弃了正道,趋向邪恶:没有一人行善,实在没有一个。(咏14:3)

.上主闻到了馨香,心里说:“我再不为人的缘故咒骂大地,因为人心的思念从小就邪恶;我也再不照我所作的打击一切生物了。”(创8:21)

.但是圣经说过:一切人都被禁锢在罪恶权下,好使恩许藉着对基督耶稣的信仰,归于相信的人。(迦3:22)

.那么,我们犹太人比外邦人更好吗?决不是的!因为我们早先已说过:不论是犹太人,或是希腊人,都在罪恶权势之下,正如经上所载:‘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一个明智人,没有寻觅天主的人;人人都离弃了正道,一同败坏了;没有一人行善,实在没有一个;他们的咽喉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的舌头说出虚诈的言语,他们的双唇下含有蛇毒;他们满口是咒言与毒语;他们的脚急于倾流人血;在他们的行径上只有蹂躝与困苦;和平的道路,他们不认识;他们的眼中,没有敬畏天主之情。’(罗3:9-18)

.祸哉,犯罪的民族,恶贯满盈的百姓,作恶的后裔,败坏的子孙!他们离弃了上主,蔑视了以色列的圣者,转身背弃了他。你们为什么还继续叛逆,再遭受打击呢?整个头已患了病,整个心已经焦悴;从脚掌直到头顶已体无完肤,尽是创痍、伤痕和新的伤口。(依1:4-6)

2.现代世界七大罪恶

南美加马拉总主教曾列举现代世界的七大罪恶:种族歧视、殖民主义、战争、霸权主义、虚伪、人性的割离、恐惧。这些都是现代“文明”的产品。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或是公然赞成这些罪恶,或是因为要享受现代文明,而不得不容忍这些罪恶继续存在。

3.个人罪的包袱

我们每人都有保禄在罗7:15的感受,叹息自己无能力去爱,无法转变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对自己的历史包袱感到无可奈何。罪,其实已深入了我们的骨髓,渗透了我们的整个人性和存在。我们无能为力。

4.罪的氛围

人的一生,可说都是在罪的氛围中渡过。我们都犯罪,而罪又好像瘟疫和传染病一样,可以迅速蔓延、互相影响。我们有时由于在罪的氛围中感染太久,所以被定型、被限制、被塑造了而仍不自觉,因而加强了我们犯罪的倾向。

5.缺

坏榜样”引人犯罪,诚属不幸;但“缺乏好榜样”,不作该作的事、疏忽职守、不知道有什么该作或可作的事等等,虽然没有“犯”什么罪,却同样是社会与人生的大不幸。

有些人永远都不知道某些德行如服务与宽恕的快乐,因为他们根本连这些德行的影子都未见过。罪有时称为“死罪”,意思是:为某些人来说,灵性生活的某部分,根本便是枯死了的。

我们犯罪有时也可以是因为“缺”。“缺”就是没有做该做的事,例如:父母不懂教育子女而使子女走上歧途;医生不经常进修而开错药方;见死不救等等,都是“缺”的罪。

二、罪的宗教意义

1.离开生命之源的天主

罪好像荡子(路15:11-24),离开父家、浪费资源(上主的恩赐)、自我贩卖、背向慈父。

罪也好像是一个不贞的妻子(欧1-3),负爱、犯奸、忘记那位永不会忘记我们的上主。
上主以言以行进入人类的历史,是为告诉人应怎样去活,活得更完美。人应了解到作为上主的子女、朋友与爱人的尊严与幸福。人是上主的肖像,是为了永恒而受造的;罪便是否认和抗拒接纳上述的一切,所以是自甘堕落、是自我毁灭。

2.破坏和谐与合一

天人合一乃上主的最终愿望,人应按上主的计划与上主合一,然后再使自己成为团结他人的工具。罪便是这和谐与合一的破坏。

人类于历史的起始,即已破坏此合一(原罪),要与天主平等及离开上的的“控制”,结果是夫妻反目(创3:12,亚当控诉自己的妻子),骨肉相残(创4,加音杀弟弟亚伯尔),言语不通(创11:7,巴贝耳塔)。世界恶贯满盈的结果,就是把自己从生命的根源--天主--中切断;没有天主,世界只能回复到创世之初的混沌局面(耶4:23-26;创7:11洪水灭世。参考创1:2)

3.错误的选择,错误的方向

罪恶是一种基本选择(Fundamental Option),是以天主之外的事物为生命的终点与归宿,例如以金钱,或名誉,或逸乐为生命的中心等,亦以此去衡量一切,作为生命的准绳与依归。它也是一种方向,一种“生活方式”,是走向道德与真、善、美的反方,与上主背道而驰。相反地,圣德亦并非指一个阶段或一种成就,而是指“努力”。这便是所谓“圣德在努力”,努力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往天主走去。

4.原罪

阅读:创3;罗5:12,15,18-21

原罪是指一种经验,指人类从一开始不久,自亚当犯罪以来,所有的人都在他们自己的环境内受罪的力量所支配,都分沾这种经验;任何人都不能凭自己的力量而避免它。

教会有关原罪的普遍性的教导,与其说是强调罪的不幸,不如说是强调耶稣的重要,和他救恩的丰盛。因为天主正是透过耶稣,把我们从黑暗的权势下救出来(参阅哥1:13) 。

梵二的说法是:“整个人生,无论是私生活或团体生活,便形成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战斗,而且是戏剧性的战斗。此外,人亦发现自身没有能力,有效地去克胜罪恶的攻击,致使到自身就如为铁链所束缚。但天主曾为救赎并加强人类而降生于世,并革新人的内心,将拘押人类于恶奴之下的‘此世之元首’(若12:31),驱逐出去。但是罪恶贬抑人性尊严,阻止人圆满发展自身。在上述启示神光下,人的崇高使命及其所体验的深刻的不幸,找到了最后原因。”(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3)

人类千百年来,都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人间会有罪恶?为什么社会总有不公平?为什么圣贤的道理教训总不能改变人心?

原罪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人类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彼此--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原祖--原是全体有机性的统一,历史也是这个统一的延续。如果原祖开始了一种与天主(也就是与完美世界、与完整生命)的破裂关系,这破裂的关系也就延续成为人类共同的状态,一种悲剧式的“共业”,使人类进入一种不幸的连锁关系中,活在一个互相伤害的全球困局里,终至大家受苦。

罪的全体性、共业性和延展性,是我们今日很易体验到的事实。我们都痛苦地经验到,一个败坏的社会制度,就是滋生无数罪恶的温床。亦因此,我们必须醒觉到,个人的道德和成圣,都不能不顾及全体的问题。除非有个人及全体的自省和悔悟,及对罪局的批判与改变,否则人是难以释放的。

三、悔改与皈依

1.悔改与皈依是天主的礼物

如果天主不先帮助人,人靠自己的能力不可能有这样的内心转变。但上主要求人做一个回应:那就是皈依者内心的改变,而且愿意接受一种与主、与人之间的新的关系。所以我们除了自我努力外,也必须不断恳求上主赏赐悔改和皈依的恩宠

2.皈依的个人幅度

皈依是整个人自由的、内心的,和基本的抉择。当人受到天主爱情的感化,他便会改变自己原先“远离天主”的基本生活态度,而选择了“与天主和好”,或“走向天主”的基本生活态度。他要让上主由他良心的外围进到他的心灵深处,以上主为“王”,以他为无上的主宰。皈依是一种彻底的转变(Metanoia),是人最自由、最自主的行为。皈依不是宣誓守好一套难守的规诫,而是彻底地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在基督爱的汪洋内。

3.皈依的人际和社会幅度

罪与皈依都不是孤立的或单纯和某项法律有关的行为,而是与别人、与社会有关。

人的行为经常具有“自反性”,既影响别人,又影响自己。世界好像一个大水塘,我们的每一句好话、每一个好行为,就好像清水;坏话、坏行为就好像毒水。我们天天都把这些清水、毒水倒进这大水塘中。要命的是:我们大家都要喝这水塘的水!

所以,皈依的社会幅度是很明显的,一个皈向天主,以天主为生活中心的人,也必然会依天主的意愿,去塑造一个更公平、更正义的世界,让人人都能够喝到“最清、最纯、最甜的水”!

4.皈依的过程幅度

皈依是一种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一作即成的“痛悔行为”。“悔罪经”代表皈依的决心,只是皈依的第一步,而非皈依的完成。旅途中的信徒需要不断回头改过,努力更完全地发展基督所赐的新生命。基督徒由于体验到罪仍存在他的心中,在他与别人的关系中,在他所生活的社会结构和制度里,而常有一种神圣的忧伤,使他更坚决地在基督的协助下,与罪恶作持久的搏斗。

四、圣经金句背诵

1.但是罪恶在那里越多,恩宠在那里也越格外丰富,以致罪恶怎样藉死亡为王,恩宠也怎样藉正义而为王,使人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获得永生。(罗5:20b-21)

2.感谢那使我们有资格,在光明中分享圣徒福分的天父,因为是他由黑暗的权势下救出了我们,并将我们移置在他爱子的国内,我们且在他内得到了救赎,获得了罪赦。(哥1:12-14)


讨论与分享

1.罪是一个普遍性的事实。请你举出任何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你在“缺”上有什么过失吗?请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愿意皈依基督吗?你愿意选择天主作为你生命的中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 悔罪期与守大小斋

基督徒生活的一项要务,是透过悔罪和克己实践皈依。悔罪首先是一种信仰行为,目的是爱和皈向天主;否则就仅是耶稣基督曾经公开谴责的形式主义和法利塞主义。

1.普世教会的悔罪日期是全年之中每星期五以及整个四旬期。(复活节前的四十日)

2.全年之中每星期五守小斋。守小斋的规定,适用于所有十四岁以上的人士。

3.每年圣灰瞻礼日及耶稣受难日守大小斋。守大斋的规定,适用于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但未达六十岁的人士。

4.小斋是放弃取用热血动物的肉类食品。大斋即一天只可饱餐一顿,早、晚可进少量食物,其余时间只可取用流质饮品,而不能进食。

5.香港教区规定逢星期五信友可免守小斋,但必须践行一些爱德或克己善工:例如:节制饮食(甚至戒烟酒)、减少娱乐消遣,献出余暇为病人、老人、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服务等。(香港天主教手册200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