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其他部委

给主教团及教理传授有关弥撒常典经的说明


一九六八年六月二日 沉鼎臣译 铎声 第69期 7-13页台北:铎声月刊社,1968 **********

I、常典经的普通意义 II、常典经的主要因素

III、常典经的各种原文 IV、在罗马礼的新常典

V、罗马礼常典的特性 VI、使用常典的导标

结论

  近几月以来,各处主教团都前后宣布,弥撒常典经准许采用本地语言。现在在罗马礼仪中采用新的常典经(Anaphora),又迈进了一步。改进目的显然是神修的和灵牧双方面的:在举行圣体大的祭的仪式中,为圣职员及信友群,更大度地开启圣经的宝库,及普世教会传统的财富,并使他们易于了解和欣然接受其中之利益。因此,他们能更圆满地完成内在的和外表的积极自动的参与,这便是大公会议礼仪改革的目标。通过这有关常典经的新规定,教会希望扶助每位司铎、每位信友及每个信友团体,使他们能坚信教会的整个宗教敬礼,和整个教友生活,确能表达及归宗于圣体大祭(圣体奥迹第三节,见铎声五卷十一期;教会宪章十一条;礼仪宪章四十一条;司铎生活法令二、五,六条;大公主义法令十五条)。

指示使用新常典的主要目的是扶助神职员和信友,所以那深切的、神修的教理准备,有一个新规定的引言,由圣职员开始,然后对于特殊的团体,最后对于一般信友。

为圣职员的准备教理,该是更专门的,但常须注意、尝试,以便实行他们的灵牧责任。在教导信友时,该尽其可能,注意避免沉长的历史解释,和难懂的神学理论(尤其对于神学家争辩不休的问题);为配合现代人的思想,最好把重心放在这些祈祷的意义上,和他们日常生活的关联上。

教导信友有关常典经的适当教理,其要点如下:

I、常典经的普通意义 因为在各种语言中,将采用适合于指定Anaphora (Anaphora,Eucharistic Prayer,Canon etc.)的名词是新的,所以应该给信友加以解释。

Anaphora中文劝译为「常典经」,是在弥撒中心部份所诵念的大祈祷经文;它自「愿主与你们同在」及「请举心向上」开始,至「藉着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内,一切尊敬和荣耀,归于-全能的天主父,及与同体的圣神,世世无穷,阿们」止。

常典经是在饼酒上所诵念的欢愉的感谢经,向圣父的赞美词,及向圣父恳切的祈祷文。在这一部份,领食圣体圣血以前,重行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所行的,如在现场一样,为效法祂及奉行祂的命令。

II、常典经的主要因素 常典经的组合成分,在乎一个核心,和逐步发展的因素。

甲.核心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行事的叙述,变为现场的实行,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分饼、领圣体是在弥撒的最后部分。耶稣拿起面包:

1.在面包上诵念感谢经并赞美圣父;

2.擘开面包,分给众人。

3.说:你们拿去吃,这是我为你们捐弃的身体。

4.又说:你们行此「为纪念」我,那就是你们该从事举行纪念我为你们所做并做了的事。

耶稣对于圣餐杯也同样的做了。

这些因素组成常典经的核心,它在乎:

1.一篇感谢咏,和赞美词,赞美圣父对我们的仁慈妙工;在这些妙工中,首先第一的是我们的主基督为我们所做的救赎工程(在罗马常典经:颂谢词)。

2.耶稣在建立圣体时所作所言的叙述(在罗马常典经:「祂在受难前夕」)。

3.但我们所说的,不是过去偶发事件的叙述;而是着重于把叙述成为耶稣在此地此时重演的事实。因此,祈求圣父使这叙述,藉着与我一同祝圣饼、酒,而成为事实,就是把它们成为基督的圣体圣血(在罗马常典经:「天主,我们恳求你,降福、接受、嘉纳这个祭献……」)。这样,将领受这些恩典的我们,能因它们而圣化(在罗马常典经:「求慈祥地垂视这些祭品……」)。

4.耶稣说我们该为「纪念」祂而行。就是我们该专心奉行那纪念并包涵耶稣为我们所行的庆典。这有关我们的救恩,成功于十字架上为我们赎罪的圣死。换句话说,祂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关祂为我们捐弃的身体,以及为我们的罪倾流的宝血。圣体的举行,因为是「纪念」的庆典,它把为我们捐弃的身体,为我们的罪倾流的宝血,作为现在的事实,包含祭祀的奉献。职是之故,常典经是包括神圣礼物的奉献经,以纪念祂的蒙难、殉身和复活(实际上该说基督赎世的整个体系)。(罗马常典经:主,因此我们作你仆人的,和你的神圣子民,纪念你的圣子……)。

5.常典经以「赞颂天主词」(Doxology)结束,全体信友答以「阿们」。

乙.另有三个因素加于这个核心:

1.「圣、圣、圣」,是信友参与「欢愉感谢咏」或「颂谢词」的结束。

2.为那些献祭者的转求经,为某人的益处而献祭,这是自然发展的意向(在罗马常典经:「我们将它奉献给你,首先是为…」,「纪念生者」,「主,所以我们恳求你…」,以及「纪念亡者」,和「至于你的仆役我们罪人…」。

3.纪念诸圣,也是转求的更进一步之发展。

III、常典经的各种原文 在不同的礼仪中,尤其是东方礼,我们的传统对于圣体祈祷(即常典经),拥有很多不同的原文。人们可以理会在它们之中有某些共通的因素,同时也有某些不同的,往往颇有价值的次要因素。

1.关于共通因素,往往在不同的常典经里,所占的地位也有所不同,譬如,恳求圣父将饼、酒变成基督的体、血的一段,在罗马常典经里,放在成圣体的叙述以前(天主,我们恳求你、降福、接受、嘉纳这个祭献)。但在由安提阿礼演变过来的常典里,这恳求经却在成圣体叙述以后了;然而,在亚历山大利亚古礼中;如同在罗马常典,也许是把它放在以前的。但是在亚历山大利亚教会的最近常典中,把这恳求经在叙述前、后,重覆了二次。「纪念生者」,「纪念亡者」,在罗马常典中,是在叙述前、后,两相分开的。在亚历山大利亚常典中,二者一起在叙述以前,在安提阿常典中,二者却一起在叙述以后了。所以,由不同因素的编排而组成的常典经,可能有某种限度的差别,它的结构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清晰。

2.另一个差别原因,由于在某些礼仪传统中,常典经的因素都是固定的、持恒的、不随庆节而变更的,这尤其是在东方礼仪。但在其他的传统中,某些重要因素,随庆节而变更。罗马常典有不同的「颂谢词」(「主,所以我们恳求你,惠然收纳……」也有几次变更);在西班牙和法兰西的传统中,全部原文,除成圣体叙述以外,都随庆节而变更。

3.第三个差别原因,是由于在某些观念上或某些情况上,加入或多或少的铺张词。

4.第四个差别原因,是由于编写之文笔的不同,有的是简明的,有的是铺张的,有的是隐喻的,有的是依经典的。

每一东方教会,普通不祗有一个常典,往往拥有好几个;在某些机会上,使用这个,在另一机会上使用那个,全由不同的机会而异其使用。

在普世教会的传统上,这种常典经的差别,是有真正价值的,因为每个常典互相关联,每一常典表达某种概念,不是另一常典所能完成或用同一方式表达出来的。

IV、在罗马礼的新常典 教宗忠于听听多数主教所表示的愿望,这愿望在全球主教代表会议中已获得批准,也愿在圣体大祭的中心部份,放宽可能的途径,以表现天主的仁慈,和救恩历史的奇妙事迹,因此,他为罗马礼仪,采用了三种新的常典经。

这样,包括罗马常典(以后称为第一常典),罗马礼仪将有四种常典。

试问为什么要有这新花样?在普世教会的传统中,观察各种不同的常典,和其内容,很明显地察觉,没有一种常典能包罗灵牧、神修、神学观点上所应有的一切财富。为充实每一常典天然不能避免的缺点,则多种原文的常典是必需的。除了罗马教会以外,其他一切基督教会,常常有过,而且继续拥有好几种不同的常典。他们中有些真正拥有着很丰富的一套。在罗马礼仪中,藉着采用三种新常典,加于罗马常典,庶几可以给罗马礼仪,加增灵牧、神修、礼节上的同样财富。

V、罗马礼常典的特性 1.罗马式常典经,由于它各种成份的编排,有其结构的特色,那就是向圣父恳求将饼、酒变成基督的体、血(「天主,我们恳求你、降福、接受、嘉纳这个祭献」)的一段,放在「成圣体叙述」以前。另一特色是「纪念生者」,「纪念亡者」,一在叙述以前,一在叙述以后,「纪念诸圣」也分为二端,分列在「叙述」前、后的经文中。最后的一个特色是常典经第一部份的「颂谢词」,是随不同的庆节而变更的(这一点也可见之于西班牙及法兰西的传统),至于「主,所以我们恳求你」,祇有很少的几次变更。

在我们的罗马常典中,观念的一贯性和论理的发展是不易领会的。人们却有印象,这常典经是由一连串的祈祷文所组成的,而这些经文又显然是彼此独立,很难察觉彼此的关联。要明瞭它们组织的一贯性,必须经过一番缜密的分析。

但是,随庆节变更的「颂谢词」之特色,对于罗马常典第一部分的多姿多采和价值,则大有贡献。礼仪改革所采用的九个新的颂谢词,更增强了这常典经的神修、灵牧的功效。

从主题概念方面着想,罗马常典的特殊潜力,是它在奉献礼物上,及为我们的益处求主接受上的持恒恳切。

罗马常典也有它自己特殊的文学风格。这种标准的罗马风格,是在庄严、洋溢、简洁互现的笔法中,可以显着地辨别出来。

罗马常典,就拉丁教会的神学、礼仪、神修方面的文献而言,其价值是非常珍贵的。它至迟由第五世纪初叶,恒久不变地应用着,直到第七世纪初叶。最后,它便成为整个拉丁教会的独一无二的常典经了。

2.三个新的常典经,是在下面的标准基础上编成的:

甲.由观念的逻辑,各部的发展而互相联系,以形成结构的一贯和明晰。

而且在三个常典中,其结构在基本上是一样的:

(1) 颂谢词(在第二及第三常典中是可变的;在第四常典是固定的)以「圣、圣、圣」结束。

(2) 从「圣、圣、圣」到成圣体的前奏,即是到恳求圣父,藉圣神的功能,将饼、酒、变成基督的体、血。这一段在第二常典很短,在第三常典是相对的短,在第四常典则更好说是长了。

(3) 成圣体前奏。

(4) 成圣体叙述。

(5) 回忆,即是一起奉献神圣的祭品,「纪念」基督的蒙难,同时纪念祂的奥迹。

(6)为请求收纳奉献,并赐善领圣体的经文。

(7)(8) 纪念诸圣及转求(第三常典),或转求及纪念诸圣(第二及第四常典)。

(9) 最后赞颂天主词(Final doxology)。

这个结构和罗马常典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在乎三个新常典的纪念诸圣和转求,集合在一起,放在常典的第二部份,在罗马常典中,它们却分列于成圣体叙述的前及后。依据安提阿传统的例子,这个新编排给予三个常典很大的清晰,因为各部份都是自然发展的。但是,新常典清楚地保存着罗马的风格,最显明的是把成圣体的前奏,置在成圣体的叙述以前。

乙.各有区别,虽然各种常典都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可是每个新常典都有自己的神修、灵牧,和风格上的特性,以显示彼此间及与罗马常典的区别。所以,竭尽可能,避免在罗马常典中所能找到的意像、言语、及短句的重复。

罗马礼仪因这三个新常典,显然地更多采多姿了。因为使用这些新常典,对于圣体的神学,救恩的历史,天主子民的、尤其是教会的发展,圣神在教会中的神学,最后,圣神在圣体内的职分,我们现在都能予以新鲜的表达。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的普及全世界的大公眼界,以及所谓现世价值之神学的见识,都能在此找到抽象的、经学的、实在的反照。这一切并非眨抑这些新编制确有传统特性的事实;这是一件易于证明的事实。

第二常典,以简短和意像的单纯,异于其他常典。它的风格和许多辞句,是由希波利得常典脱胎而成的。(第三世纪初叶)。

结构的适当长度和清晰,以及从这部到那部的畅通流溢,是第三常典异于其他常典的显着标志。它的结构和格调都适宜于调合任何古式新式的罗马谢词。

第四常典的特殊本色,是综合性的救恩历史的全部活动。这个全景的摘要,取型于安提阿奇妙的传统,在成圣体叙述以前,以有秩序的方式逐步发展。所以,颂谢词祇须大略触及造化的课题,特别提及天使的创造。因救恩历史的首先二个阶段,在「圣,圣,圣」与成圣体前奏之间,说及造人和随后的事,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这第四常典的颂谢词该是常常一样的。如果它随庆节而变更,则必须变更整个课题。这将搅乱、破坏,或重复救恩历史的综合组织,因为这是此一常典的整个要点。

乘机帮助信友认识救恩历史的全部活动,这是在灵牧工作上具有最大价值的一件事。这么一个有秩序的,圆满的、综合体救恩历史,可以用为在信友心灵中的构架工程,使救恩历史的每一部份获得强度的光照,且使信友能寻获他们趋向的方针和应处的地位。

VI、使用常典的导标 为罗马礼的四种常典,制订固定不变的标准,为依照庆节的特性,或依照特殊的礼仪季节,来决定选择和使用,这是错误。这些新的编制,业经从容审量,指定适合于罗马传统,依这传统,没有在整个常典中,把所举行的奥迹,发展成一个课题;罗马的传统祗是在颂谢词中呈现一部份景况而已。

所以,普通使用的标准,该是以灵牧性质为重的:

(一) 为大庆节已存在的常典,是否可能与新的经文一起使用

(二) 所选常典的实际价值,是否与现场的信友之智识、神修,以及可能度有所关联。

这二条灵牧性质上的原则,该反映于下列的选择标准:

1.可于任何机会使用的罗马常典,为那些有特备经文为常典的一部份的特别庆节,该享有优先被选的机会,所谓特备经文,就是「颂谢词」,「我们联合在一起」,「主,所以我们请求你」。这些经文,在罗马传统中,给与常典为本节日一个特性的本色。此外,凡举行罗马常典中所提及的圣人的庆节,就该使用罗马常典。

2.第二常典,以其文字简洁,意像单纯见称,可有极大利益用之于平日弥撒,以及为儿童、为青少年、或为小型团队所举行的弥撒。它的简洁单纯,使它成为在各种常典教义上,一个良好的起点。

它有一个自己的颂谢词,该与这常典的其他经文一起使用。但可用一个别的相似的颂谢词来代替,就是那简单地表达救恩奥迹的,譬如:全年主日通用的新颂谢词,或平日通用的新颂谢词都可。

3.第三常典,能与弥撒经本上所有的颂谢词之任何一个配合起来。它能与罗马常典,在主日上更替使用。

4.第四常典,须完整使用,任何一部份不得以其他经文来更替。连「颂谢词」也该是固定的。况且,因为它全然呈现救恩的綄合性历史,适当地引用一连串的圣经,它为具有圣经智识者的聚会,该是优先被选用的。它也可用之于没有要求特殊颂谢词,或常典特殊部份的日子。

依据罗马常典的例子,它有自己特有的因素,可用于某些特殊的机会(「主,所以我们恳求你……」),新常典也有特殊「附加经」。这附加经,为亡者举行弥撒时,可加插于代祷经。这附加经固然可加插于第二、第三,但不得加插于第四常典,因这将破坏它的一贯性结构。

结论 这是用于准备新常典工作中的导标。与新常典的公布,同时提示这些导标,大家认为是很有益的,它们能使人易于了解这些新编制的真正特性和目的。这样,它们从信友的开始至热心的培养,能有极大的贡献,使他们(信友)能更有理解力的参与圣体奥迹的举行,并能获得新经文的效果-教友的成形和生活的健康和发育。

礼仪宪章实施委员会发

一九六八年六月二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