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人与社会的关系  高养宏神父

第三部分:社会正义


注:在现世社会中,没有一个团体是绝对正义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团体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正义,甚至有些充满着暴力.所以当我们衡量一个团体时,总不要用绝对正义来衡量,只要它基本上正义,而且确实不存在暴力,就可以接受。
  “当社会制造某些条件,容许团体和个人,按照他们的本性和召叫,享有他们应得的一切时,才能保证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是与公益及权力的行使连在一起的”.(192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社会,满足人性的权利,而且对公益及权利(人权)的行使没有冲突时,就是正义的社
  正义是什么?各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且众说纷纭,不过人们对于正义的三个特征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可以分三个共同的特征。第一,正义是一种社会规范,意即它是指导人们相互交往的原则,第二,正义是一种认可和准核(准绳),就是说它可以判断某一行为是公正的,并表明对这一行为赞许。第三,正义有义务性,就是说,判定某一行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一个在同样的情形下的人应当做同样的事情”。《基督宗教伦理学》卷二P260卓新平主编
  初看这个定义根本就不是定义,但它却划定丁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质问题。例如:我们描写一个人正义凛然,满身正气,还有在上海外滩公园写着“浩然正气”,圣经中耶稣称赞纳塔纳尔说:“这真是一个心中毫无诡诈的以色列人”。正义包含着真诚,无私,相互信任,其实说清楚正义是什么?是件很难的事,但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良心上,是很个人化的问题,又是团体,社会不可缺少的原则。
  正义的属性。1.正义的要求,原则上是强制性的。2.正义的要求是明确的和可测量的,至少在法律上如此。3.违背正义的行为在原则上要求予以补偿,至少对那些无法修复的损害应予以赌偿。(同上P263—264)
  一.对人的尊重: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请尊重我的人格”等,这种类似的语言,就说明尊重别人是我们的基本道德,是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只有在人的超越性受到尊重时,社会正义才能实现,人代表着社会的最终目标,社会是为了人而组成的”。(1929)如果某一团体没做到对人的基本尊重,就谈不上什么“正义”,只能是不公平,甚至是暴力。
  “尊重人,包括尊重他身为受造物的尊严及由此所衍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先于社会的,是社会应承认的.它们是所有权威,伦理合法性的基础,如果一个社会在其积极立法时,加以轻视,或拒绝承认这些权利,无异是损害自身的伦理合法性,缺少了对人的尊重,掌权者唯有诉诸武力枣暴力,以使属下服从。教会有责任提醒善意的人士,请他们谨记这些权利,并对不当的与错误的要求,加以分辨”。(1930)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耶稣更进一步,告诉我们:“爱人如己”,都是尊重别人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团体,尤其对于团体的立法者,对人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
  “尊重人须透过以下的原则:人人应将其近人视作‘另一个自己’,无一例外。首先应顾及近人生命,以及为度尊严的生活所需的资源,没有一种立法,凭其本身的力量,足以消徐恐惧,偏见,骄傲和自私的心态.这些都阻碍建立真正具有兄弟情谊的社会,惟有在以每一个人为‘人’,为兄弟的爱德能消徐这些阻碍”。(1931)
  福音中,耶稣所讲的“慈善的撒玛利亚人”,对这一条是极贴切的注释。如果把周围的人看作是另一个自己,或是兄弟姐妹,我们可以想象世界将变成多么和平的大家庭。然而,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自私、恐惧和偏见等,这就导致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无法绝对正义。要摆脱这一切,“慈善的撒玛利亚人”就是我们的榜样。
  另外,“对那些最感无助的人,不论在那一方面,作为他们的近人,积极为他们服务的责任尤其迫切。”(1932)基于此理,国际社会呼吁发达国家减免穷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债务,同样应有,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互爱精神,也是基于正义的需要。
  二.人的平等与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本质上,基于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导源于此尊严的权利,面对人的基本人权,任何形式的歧视,无论是为了性别、种族、肤色,社会地位,或为了语言或宗教,都应予以克服和扬弃,因为都违反天主的计划。”(1935)
  但事实上,由于年龄、体能、智能、人品,利益交流,财富分配等差异,只要在公义基础上的差异,也属天主的计划。虽然是不平等的,但天主愿意富有人,(无论精神还是物质)乐意的输送给那些需要的人。
  “邪恶的不平等仍存在,打击着千千万万的男女。这种不平等公开地违反福音。”(1938)强权、霸道、压迫,甚至是屠杀,现在仍旧存在着。例:南京大屠杀。现在的恐怖行为,严重违反着正义,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福音精神相背。
  三.人的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的原则,也被称为“友谊”或“社会仁爱”,是人类间和基督徒之弟兄情谊的一个直接的要求。”(1939)
  “连带责任的表达,首先在于财富的分配和工作的酬劳,其次也在于致力于一个更正义的社会秩序,在此,张力更能化解,争执更易达致协议。”(1940)
  有一个贫穷而非常和睦的家庭,一次午饭烧焦了,母亲略带有责备地说:“怎么烧成了这样!”媳妇很不好意思,还没来得及回答,小姑就说:“是我不当心火烧得太大了。”小兄弟说:“是我放水太少了。”这个故事,多少能够说,如果大家都能兄弟姐妹般的友谊积极相互以爱心相助,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我们再把这个故事与圣经创世纪3:11—13,原祖背命后,天主说:“是谁告诉你赤身露体?莫非你吃我禁止你吃的果子?”亚当说:“是你给我作伴的哪个女人给了我那树上的果子,我才吃了!”上主天主遂对女人说:“你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女人答说:“是蛇哄骗我,我才吃了”。
  其实,现代的人何尝不是如此,用现代语言讲:都是“踢球高手”,实不知这是缺乏爱德,甚至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现代社会如果多借助于各种形式的连带责任,就能解决很多富人与穷人,雇主与雇工,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各种问题,而且世界和平局部地有赖这种大范围内的友谊和兄弟之情。(参阅194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