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生命中的耶稣 |
书信三 耶稣:怜悯的主 |
亲爱的马克: 昨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过科尔马(Colmar)。科尔马是一个在阿尔萨斯省(Alsace)的法国市镇,距离弗赖堡约一个小时或更少时间的车程。我们到那里要看一看伊萨汉姆祭坛画(The Isenheimer Altar)。你可能已听闻了,也许甚至亲眼看过,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体会。 离科尔马不远就是伊萨汉姆小村落,那里有一间收容瘟疫病人的医院;伊萨汉姆祭坛画就放在这医院的小圣堂内,约在一五一三至一五一五年间画成的。画家是一个有孤僻倾向的男子,有些人说他也是十分忧郁的一个人。至于他是谁,历史学家还没有一致的定论。这幅杰作集中世纪后期整个绘画艺术大成,同时将这艺术推至颠峰。根据一些最权威人士的见解,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unewald)是这幅杰作的创作者。这一幅祭坛壁画,其实是由多组的板面油画构成的。很多人都说这不单是最悲壮的祭坛壁画,同时亦是最感人的一幅。 最前面的画板只描绘了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情景。第二组画了天使向玛利亚所喜、耶稣诞生和他的复活。第三组有两块画板,每块上都塑造了数个人物,你可以看见沙漠修士圣安多尼(St. Anthony of Emypt)受着各种试探,和他探望隐士保禄(the hermit Paul)的情形。 我虽然已阅读过由尼辛(Wilhelm Nyssen)所写的两本小册子,来预备参观这祭坛,但所见的实况远超书中的描述和复制品。当我瞥见耶稣在十字架上被折磨、疲弱和布满脓肿的身体,我便略略领会那些在十六世纪受瘟疫灾害临死的受苦人士的反应。在这祭坛上,他们看见他们的天主,怀着一样化脓的伤口,使他们顿然领悟道成肉身的真正意思。他们看见团结、怜悯、宽恕和不息的爱心,都在这受苦的人物中尽现。在绝望的苦痛中,他们明白并没有被遗弃。 然而当前面的画板展开的时候,他们便看到玛利亚所生的耶稣,他受摧残的身躯不单为他们而死,也为他们从死里荣耀地复生。这挂在十字架上伤痕累累的身体,现在流溢耀目光华,在同时为我们预备的神性光辉中往上升。 那两块圣安多尼画板,分挂在这慑人的画象两旁。这两块画板提醒了受瘟疫折磨受苦人士,在有分于耶稣的荣光的同时,也要随时预备面对他的试探。圣安多尼就是修道团体的守护者,负责照料瘟疫的受害者。他的生命,没有半点庸俗的伤感,但表现出跟随耶稣的人,必然踏足一条又窄又崎岖的路途。 我在伊萨汉姆祭坛逗留三小时多。这三小时内,我对受苦和复活的关停并转比往日更深。格吕内瓦尔德所绘的被钉和复活的基督,深深刻在我的记忆和想像中,致使我无论去或留在什么地方,我都能想起他。我现今重新认识到,若我要丰盛地过此一生,无论在痛苦或荣耀的时刻,我必须紧紧地与结连。 当我们驾车回来,经过凯撒施图尔(Kaiserstuhl)满种葡萄的山岗,我也更加明白耶稣另一番说话的意思:“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15:5) 说来也十分奇怪上周已决定在这个星期内写信给你,谈谈基督的受苦和复活。那时我还未看过伊萨汉姆祭坛。现在我却感到必须看一看,然后才能得着这封信要对你说的话。 有关耶稣受苦和复活的记述,形成了耶稣的门徒要向世界宣讲的“福音”核心。耶稣是那位受害、死亡和埋葬,并在第三天复活的主。每一个人都必须晓得,这些事以往是“好消息”,至今仍是。你可以这样说,四卷福音书的其他有关耶稣的事迹,都是要带出他的受苦、死亡和复活的全部意义。 当我昨天看到伊萨汉姆祭坛画的时候,这种思想再一次十分清楚地展现。若没有耶稣的死亡和复活,福音只是一个异常圣洁的人的故事;这故事无疑引发善良的思想和伟大的行为,可是类似的故事还多着呢。福音最重要的是耶稣受死和复活的故事,这故事更加形成属灵生命的中心。格吕内瓦尔德明白这一点,便想平平白白的展示给那时临死的男男女女知道。 要写信让你知道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使你在读的深受感动,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的,你没有受过太多的宗教教导,你也只对福音有些微的兴趣,但耶稣受死和复活的故事,早已是你成长环境中熟悉的一部分,已不能令你有出奇、吃惊或震撼性的感觉。你更可能这样说:“是的,我知道这故事,但是我们还是谈些别的吧。”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提醒你,这些事实(耶稣的受难、死亡和复活)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一件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事件。若你自己并不明白,也感觉不到,那么福音最多只能够是一桩有趣的故事,却不会更新你的心灵和令你成为一个重生的人。而再生就是——从死亡的势力中彻底的解放,释放我们;令我们有力量无惧地爱。当我观看格吕内瓦尔德所画的赤身折磨的画像,我重新认识到,十字架并不是装饰弗赖堡的客厅和餐厅的一幅美丽艺术品;它是我们的思想、感觉和生活最彻底更新的标记。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已改变了一切。人类对受苦和死亡的最自然反应是怎样的?对我来说,立即涌上心头的词藻是:避免、逃避、否认、规避、除掉它和置之不理。这些词藻都表示,受苦和死亡不配合我们生活的规律。我们的反应,是看它们不请自来、没有预料和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我们便想快快的把它们驱逐离开。我们若生病了,最基本关心的是尽快复元。若未痊愈,便尽量说服自己,或彼此说服说情况不是如所见的那么坏,并常常罔顾现实地说一切都会回复正常的。若不幸地,死亡临到了,我们每每感到意外、吃惊、极度失望,或甚至忿忿不平。 幸运地,已有人致力改变这种态度,并对受苦和死亡采用较为现实的看法。可是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对很多人来说,这些仍然是生命的头号敌人,它们不应存在,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尝试尽力控制它们,一次不成功,我们下一次便要做得更好。 很多病人对他们的病状所知不多,他们死的时候还未真正想过自己的死亡。大约一年前,我有一个朋友死于癌症。他死前六个月,大家已明显知道他活不多久的。纵使这样,还是很难让他安然接受死亡。他满身都插着喉管,繁忙的护士围在身旁,让人觉得要不惜任何代价令他活着。我不是说谁人出错,我要说的是,这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要他活着的事上,却没有时间让他预备死亡。 这样对我们的结果是,我们已不关注死去的人。我们很少纪念他们,即是说,不将他们放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你多久才去一趟祖母的墓前?你妈妈和我又多久才到我们已故的祖父母、其他长辈和朋友的坟前扫墓?事实上,我们表现出他们不属于我们,好像他们与我们无关似的。他们不再影响我们的生命,他们不单在肉身上远离我们,也在我们的思想和感觉中消失了。 耶稣对受苦和死亡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在他看来,这是他知其不利而面对的现实。事实上,他整生都是有意为此而预备的。但耶稣并不是评价受苦和死亡为有价值的东西,但也确实地说我们不应拒绝、或隐藏它们。 耶稣有好几趟都预言他自己的受苦和死亡、他差遣了十二个门徒后不久,便告诉他们:“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弃绝,并且要被杀;但第三天必要复活。”(路9:22;玛16:21)不久,他又重复这个预言:“你们应谨记这些话:人子将要被交于人手中。”(路9:44)伯多禄的反应,正是当日他们罔顾现实的附证:“就拉他,劝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玛16:22)耶稣的答覆却是苛刻的,似乎他认为伯多禄的反应,是追求真正属灵生命中最危险的反应:“撒殚,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玛16:23)然后,他再明明的告诉门徒说,人若不预备受苦和死亡,便休想进入属灵的生命中,只有经过对死亡的实况直接和赤裸裸的对抗,才能过属灵的生活。只要听听耶稣必定要说的话,便可知道:“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16:24-25) 从受苦和死亡之中寻索新生命,就是福音的核心。耶稣在我们面前已活出释放的途径,也使之成为在的神迹。人类永远都希望见到神迹:那些可以使人稍稍脱离残酷现实的、出奇的、异常的和令人振奋的事情。我们继续不断地观望众星,要看看它们是地上的星星还是天上的星星,并非没有理由的。我们想看看一些出奇的、一些异常的和一些干扰日常生活的东西。那样,即使在一瞬间,我们也可以假装玩捉迷藏游戏。但对于那些向耶稣说“师傅,我们愿意你显示一个征兆给我们看。”(玛12:38)的人,耶稣的回答是:“邪恶淫乱的世代要求征兆,但除了约纳先知的征兆外,必不给它其它的征兆。有如约纳曾在大鱼腹中三天三夜;同样,人子也要在地里三天三夜。”(玛12:39-40) 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奇迹;不是那些令人振奋的事,乃是耶稣的受苦和死亡、埋葬和复活。只有那些愿意跟随耶稣的人才能明白的伟大神迹,就是约纳的神迹。约纳,就是那个也想逃避现实,但结果被天主遣返完成艰苦使命的人。迎面面对受苦和死亡,并且在天主所赐新生的盼望中经炼过它们的:这就是耶稣的奇迹,也是每一个效法耶稣想进入属灵生命中的人的标记。这是十字架的奇迹:受苦和死亡的奇迹,却也是完成更新的盼望。 因此格吕内瓦尔德勇于将耶稣悲惨的受苦,直接挑战伊萨汉姆医院的临终病人。他敢于向他们展示那些我们宁愿闭目不见的东西,因为他明白到,受苦与与死亡不再成为通往新生命的阻碍,而是透过,成为通往其中的路径。你若小心察看,便发现格吕内瓦尔德 所绘画的十字架,像上了箭的拉弓,它本身就是希望的记号。耶稣受折磨的身体,可以说是系于指向新生命的箭。 这样我们若具体地说,对耶稣的受苦和死亡有什么结论?在向你讲及克罗帕和他友伴的故事中,我想告诉你,自由是属灵生命的重要部分。由耶稣受苦和死亡的故事,你也清楚明白自由还要加上怜悯。属灵的生命加上怜悯,才可显出是自由的生命。现在我希望让你更清晰地了解及感受到这些道理。 天主差遣耶稣来使我们这些人得到自由。他选择了怜悯通往自由的道路。这自由比你原本所想像的更彻底。这表示天主要释放我们,不是靠消除我们的苦难,而是与我们一同受苦。耶稣就是与我们一同受苦的天主。“同情”一词本义是“与人一同受苦”,但经过长时间后,它只能微弱地表达上述的实况。今天,当某人说:“我同情你。”这含有相当疏远的含义。至少在我来说,那种感觉像是某人高高在上的俯望着你。这词原本“与某人一同受苦”的部分意思已失却了。所以我才选择“怜悯”这词。它较为温、更加亲切和紧密。这是与其他人的受苦有分,作为一个真正在受苦中的人类同胞。 耶稣在我们受苦中,成为我们的作伴和同行者,使我们可以转苦难为释放之途,耶稣就是这样让我们体会到天主的爱。你可能熟悉一些问题,那些认为难以信天主或没有可能信天主的人提出的。假若天主真正爱这个世界,他怎能容让所有这些可怕的苦难存在?天主若爱我们,为什么他不结束我们到处可见的战争、贫穷、饥饿、疾病、逼害、暴虐和其他所有的困苦?天主若关心我这个人,为什么我仍留在这么坏的景况?……为什么我常觉得这么孤单?……为什么我还未找到一份工作?……为什么我感到生存是那么漫无目的? 特别在我知道中美洲及南美洲有贫穷,看见无辜的印第安人被白人绑架,用最残暴的方式折磨和杀害后,我自己便不断受这些问题困扰。 同时,我也找到答案的端倪!我发现苦难和被压制的受害者,常常比我们更坚信天主的爱;而我们这些只单单听闻及阅读有关苦难的人,却比那些自己曾亲身尝过苦难的,更多诘问为何有苦难。我很少有见过,像中美洲及南美洲有贫穷及受压制的印第安人那样信靠天主。在荷兰,当许多人在过往数年逐渐富裕起来,他们却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感觉天主的接近;而在拉丁美洲许多的男男女女,在他们面上挂着受苦的记号,当他们告诉你天主是如何赐给他们盼望和勇气时,他们是圣神充满的。 你当然会明白这给我的印象是何等的深。我开始逐渐了解到,这些人已经认识耶稣就是与他们一同受苦的天主。对他们来说,受苦与受死的耶稣是最确实的标记,表示天主真的十分爱他们,也不会弃他们在危难之中。他是他们在苦难中的同伴。若他们是贫穷的,他们晓得耶稣也是贫穷的;若他们胆怯,他们晓得耶稣也曾胆怯;若他们被殴打,他们晓得也被殴打;若他们被折磨至死,这样,他们更知道耶稣也遭受同命运。对这些人来说,耶稣是忠实朋友,与他们一同踏着受苦的孤单道路,同时带来安慰。他与他们结连在一起,他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也在他们最痛苦的时刻紧抱他们。 在秘鲁首都利马(Lima)的圣伯多禄教堂(San Pedro),和在危地马拉的阿蒂特兰湖(Atitl’an)旁的圣地牙哥市(Santiago)教堂,挂着耶稣的塑像,表达出一个体力透支的男子,受过鞭笞,戴着荆棘冠冕,满身伤痕。我每每觉得难以入目,但对这些秘鲁人民和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来说,这个受创的人正是他们最大的盼望。 也许这一切似乎对你有点遥远,但你和我都有一些体会,能使我们容易感到耶稣的怜悯。一个真正的朋友,并不事事都可以替你解决,也不是拥有一切问题的答案。不,一个真正的朋友,在没有答案或解决方法的时候,也不会舍你而去,却紧靠你身旁,始终对你忠诚。事实每每如此,那些对你说:“干这,说那,到那里”的人,并不是最使你得安慰的人;反而是那些没有什么意见,只说“无论怎样,我是你的朋友,你可以信靠我”的人。你年纪愈大,你会愈发觉这些友谊叫你快乐和喜悦。生命的一大奥秘是,似乎是难以忍受的苦难,藉着怜悯,可以成为新生命和新希望的源头。 天主成为人,以致能完全地和我们一起活着、一起受苦和一起死亡。我们在耶稣里找到一个人类同胞,一个完完全全的人类同胞,每样软弱、痛苦和试探他都尝过。因为耶稣是天主,他没有罪,他能彻底地经验我们有罪、破碎的人类景况,以致我们可以这样说,他认识我们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多;他爱护我们,比我们自己的爱护更深。从来没有人像他如此彻底地与我们同在,使我们觉得被完全了解,也被没有限度的爱所覆庇。我们人类仍然是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却不能为他人完完全全地忘我。但耶稣却真的完全付出自己,没有为自己保留什么,他全然和我们一起的方式,使我们可以永不再感到孤单。 耶稣就是那位怜悯的天主,在我们软弱里,他是那么的靠近我们,使我们可以无惧地转向他。希伯来书所表达的极为深入:“……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所以我们要怀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希4:15-16) 这些一切,我希望你能掌握一些,并存在心里。最终,我想你只能藉着祈祷才能明白。当脆弱如你站在天主的跟前,让他看到你就是这样的,你自己便开始渐渐体会到,在一切的事情中,天主差遣耶稣成为“与你同在的天主”的意思。这样,你就会明白,天主藉成为人的耶稣,赐给你神圣的生命。然后你便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态度询问自己,究竟愿意怎样过你的生活。 在我上一封信中,关键性的字眼是自由,在这封信就是怜悯。当你不断认识耶稣就是怜悯的天主,你便开始逐渐明白,你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彰显那神圣的怜悯。接着可能发生的是,你感到内里有一种愈来愈强烈的的深切渴望,要使你的生命变成为他人而活的生命。你愈加认识和爱耶稣,你便愈加渴望使你自己的生命像他的一样。你读过金碧士(Thomas a Kempis)的《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自己已经发现其中的道理。你察觉到这里有些颇为激进的东西,也是相当吸引的。与耶稣结连在一起,为其他人而活:这就是过着属灵生活的意思。这样,你也能达至真自由。 在我结束这封信时,我想说的是:正如在我上一封信中说,耶稣受苦、死亡和复活的记述,并不单是过去了的故事。像厄玛乌路上的故事,这也是在基督徒群体中写成的。圣体圣事过往在基督徒群体中举行,今天也是。所以最后晚餐的记述,也是属于受难故事的一部分。那里你读到,耶稣在受苦和死亡前,拿起饼和酒,对他的朋友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路22:19) 你经常听到这些说话,对你来说,这些说话已不再带着完满和正确的意义了。但请考虑一下,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耶稣说:“我想将自己完全的给予你。食物和饮料是如何与你的身体结合,我也曾这样与你合而为一。我不想为自己保留什么,我只想任你吃喝下去。”所以,你最好这样演绎耶稣的说话:“吃我、喝我。”你需要在这里听到和感受到的,是耶稣完全舍己的爱。最后晚餐之后的受苦和死亡,就是显明舍己的爱。当他说:“吃我、喝我”,耶稣所受的痛苦、鞭笞、嘲笑、荆棘冠冕、十字架和死亡,是以最激烈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他将自己完全的赐给我们。从这方面来说,受难的记述,让我们明明白白的知道,在最后晚餐中已经发生了什么事。 弥撒圣祭在过去和今天,都是那些信靠耶稣的人的团聚中心。最初的基督徒,也是在举行弥撒的场合中,互相忆述耶稣受苦和死亡的故事的。福音书的作者,也是在这弥撒圣祭的群体中记述这故事的。这对你对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日复一日举行弥撒。在每次的庆典中,耶稣的受苦、死亡和复活都变成此时此刻的事。最好是这样:你每一次参与弥撒,领受了饼和酒,即耶稣的身体和血,他的受苦和死亡就变成了为你受苦和死亡。受难(Passion)就变成了为你同受苦难(Compassion)。你与耶稣结合,你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并在最慈悲的方法中你被释放脱离了深切的孤独。藉着圣体圣事,你开始亲密地归属耶稣。他为你受苦、死亡和复活,使你可与他一同受苦、死亡和复活。 你现今更加明白为什么格吕内瓦尔德选了伊萨汉姆的祭坛,放置他所绘画的耶稣受苦、死亡和复活画像吗?他想展示给这里快要死的病人,圣体真正带给他们的是什么。他们不须单独地忍受这些疫症。他们已经与受苦的耶稣结合,所以他们可以信靠他,将会与他的复活有分。 我附上格吕内瓦尔德一些祭坛画板的照片,好使你自己明白和认识到,天主对我们人类的怜悯,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现今要在此搁一搁,可以写的还多着呢。但我写这封信时,开始发觉我是多么须要抑制自己;然后我想不必事事都要写在纸上。到最后,我只想你读一读圣经,自己发展你的属灵生命。我的书信只是要给你一点儿激励。 昨天,我有一位来自波士顿的朋友到访,要与我同度数天假期。他的名字叫约拿斯(Jonas)。他抵达的时候,刚好我在给你写到先知约纳的故事。今天我们会在弗赖堡到处游览一下,明天便往黑森林(Black Forest);后天我们便会路经巴黎往特鲁斯里(Trosly),那是一个法国的小村庄,我会在那里逗留至八月底。故此我下一封给你的信,会在法国写的,届时我会告诉你,我在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祝阖家安康! 下次再谈 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