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安息日志—秋之旅

9月8日 星期五



  昨晚,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正式揭幕,为期10天,于9月十六日闭幕,数以百部来自多个国家和文化的新影片荟萃一堂。汉斯买了一本电影节的目录册子,交给我“研究”。这本册子插图丰富,并附有每部电影的内容介绍。
  我逐页翻看它时,惊讶地发现它原来是一部当代故事集。每部电影都在讲述人如何活着、受苦、死亡的故事。大部分故事都谈及人际关系,或温柔而体贴,或旷野而暴虐。它们全都提供了一个角度,让我们得以管窥今天的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澳洲和北美洲是怎个模样的。
  册子的小标题为“摩登世纪营养大全”,但其中大部分食物都颇为苦涩。我们身处的年代,固然极度迷糊、变化急剧、人心困惑、道德纷乱,然而,在慌惑乱迷当中,却有英勇的行为、善良的本性、牺牲的精神,以及对归属感的深切渴求。我想不出有任何较这个电影节更好的途径,让我能认识二十世纪末人类的所想所求,因为电影讲述的,尽是生活在我们年代男女老幼的故事。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想法,认为这些故事不是正常的生活写照,而是非常个别的例子;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故事正触碰着我们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地带。
  无论想看哪一部电影,要是现在才买入场券的话,当然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门票老早在电影节开幕前已售罄。谁不想看小说、听故事,从而在一个较大、又或许较传奇、较明晰、较激荡的层面来经历自身的故事?在过去的25年间,我写过不少散文,当中不乏反省和默想的随笔,惟独是欠缺像样的故事。何解?也许我的道德感太强,去使我侧重那些我觉得必须加以宣扬、叫人振奋的信息,于是对于日常生活往往含混不清的现实较不在意,因为振奋人心的信息只能在现实的枝节中即兴产生。也许,我害怕触碰那片让新生命诞生的湿土,并对开放式故事的结局抱有焦虑。也许吧。不过我肯定人人都喜欢听故事,由走出娘胎到撒手人寰的一刻,也都如是。故事把我们微小的生命跟周遭的世界连接起来,我们得以在当中发掘自己是谁。圣经是一部故事书,福音书是四个关于耶稣基督降临、死亡、复活的故事,而耶稣自己更是一个伟大的说书人。
  踏上这次安息之旅时,我已晓得身为一个神职人员,必须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有很多故事可说。可是,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它们说得动听?”说故事并不容易,特别是当你欲长话短说,带出大团圆的结局。第二个问题是:“我何来勇气写一些跟早已创造的框架并不相符的故事?”
  无论前面要走的路如何,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正好发出了嘹亮的号角声,号召我只管放胆写下人生的故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