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安息日志—秋之旅 |
10月11日 星期三 |
我一向都十分欣赏美国画家霍珀(Edward Hopper)的作品,又同样十分抗拒他的画作。我惧怕把霍珀的真画放在自己的房间,感觉犹如我渴想把一幅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真迹放到屋子般强烈。霍珀在光线运用方面相当出色,只是呈现在画中的光是不带丝毫温暖的。对我来说,在他的作品出的一切,仿佛在传递着疏离、分离、距离的信息。没有亲切感,只有无尽的孤单。 在盖尔·莱文(Gail Levin)撰写的《霍珀的私人传记》(Edward Hopper: An Intimate Biography)一书中,我们清楚看见霍珀的生活跟他的画作异常呼应。他跟太太约瑟芬(Josephine)的关系恶劣,当中尽是暴虐与凶残。约瑟芬详尽的日记——这本书其中一个主要的资料来源——正把一段四十年的婚姻悲剧活现读者眼前。 尽管不少人主张衡量艺术的价值不应把艺术家的性情也一并考虑,但叫人感到惊讶的是,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生平、个性之间竟有着如斯密切的关系。我留意的艺术家总是这个样子的:伦勃朗(Rembrandt)、梵高·夏加尔(Chagall)。霍珀的画正好证实了这种关系:他那些令人不寒而慄的艺术作品,正骇人地反映了他那令人不寒而慄的一生。 梵高与其他人的关系不见得比霍珀叫人宽慰,但两者之间却有极大的分别。梵高极渴想与别人亲近一点,又梦想建立一个艺术家的聚居处,而更重要的是,他对弟弟西奥(Theo)有着一份纵然狂躁纷乱却又深情满溢的爱。在梵高的作品中,这一切情感都有迹可寻。在光线的处理上,梵高与霍珀对比强烈。梵高的画除了鲜艳夺目外,还热呼呼、暖洋洋的。他描绘的人全都散发着圣人的光芒;他的兰花、柏木、麦田尽都燃烧着情感的烈焰。梵高笔下各种炽热的黄色、跟霍珀那种冰冷的黄,可有天渊之别。 艺术家的灵魂是隐藏不了的。霍珀那个苦涩、孤僻、凶恶的灵魂,跟梵高那颗躁动不安却又渴求真爱的心灵,同样在作品中表露无遗。梵高曾是也一直是个牧者,虽然他屡受挫败,却仍努力不懈地把人聚集在一起。霍珀曾是也一直是个只顾自己利益的人,而他也在辉煌的孤寂中过活、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