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日八分半(乙年)

四旬期第一主日-圣周六


四旬期第一主日:彩虹、盟约

四旬期第二主日:三分人事七分天

四旬期第三主日:十字架的愚妄

四旬期第四主日:在光中行走

四旬期第五主日:顺服生命

圣枝主日:大有若无

圣周六:复活胜死亡,大爱衍新生

----------------------------------------------------------------------------------------------------

四旬期第一主日

彩虹、盟约

读经一:(创9:8-15):天主与诺厄立约
读经二:(伯前3:18-22):耶稣拯救了人灵
福 音:(谷1:12-15):耶稣公开宣讲天国
中国文化: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面的文章。


“我把彩虹放在云间,作为我与大地立约的标记。每当我兴云遮盖大地,云端出现彩虹时,我就想起我和你们以及所有生物所立的盟约:这样,水就不会再成为洪水,而毁灭一切生物。”(创9:13-15)

看到这段圣经,我再次肯定,圣经是一本很环保、很绿色的书。它肯定在天主、人、彩虹、大地和各种生物之间,彼此都有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盟约的关系。

最近有人把创世纪第一章,天主要人“治理大地”的经文,理解为今日西方基督教世界不环保的根源,我认为这些人对圣经是误解了。

圣经所说的“治理”大地原本便有“护理”的意思,不能单单理解为“无限地剥削、掠夺大地的资源”。何况,创世纪告诉我们,大地是属于上主的,人不过只是“管家”。天主绝不会把大地作为礼物送给人,又叫人无情地去糟蹋。

洪水灭世以后,人类复兴,等于是一个全新的创造。在这新创造的开始,天主就和人类重新订立盟约,不单和人立约,“并与同你们在一起的一切生物:飞鸟、牲畜和一切地上的野兽……立约”。(创9:10)

我与你们以及同你们在一起的一切生物”,这种讲法在这里出现了好几次,可见天主是用宏观的眼光去看整个世界,把整个世界视为一体、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单单只看着人类。

在这段圣经中,彩虹是一个“标记”,它暗示、启发、指引我们去意识到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我们和天主所立的盟约。

“立约”表示我们和天主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在天主内,我们和大地、万物之间亦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好像交织在一起的关系。在这关系中,天主要作我们的主,我们要作他的子民。(参考创17:7)

今日参加甄选礼的候洗者,要知道他们也是正在选择加入这个盟约:他们也在准备接受天主作他们的上主,他们要作天主的子民。
在这个神圣的盟约中,耶稣是一个最佳和最完美的象征:他就是最忠于上主的一位。

今天的福音说:那时候,圣神催促耶稣到旷野里去,他在那里四十天之久,受撒旦的试探,和野兽在一起,也有天使服侍他。若翰被监禁以后,耶稣来到加里肋亚,宣讲天主的福音说:“时期已到,天主的国临近,你们要悔改,信从福音!”(谷1:12-15)

耶稣接受了圣神的催促而到旷野去,为自己的公开生活作最后的准备;他服从上主而在旷野中守了四十昼夜的严斋和祈祷;他按照天父的计划宣讲天国。

可以说,在耶稣公开生活的开始时,上主已经是他整个行动的总策划、总指挥。他要人悔改、信从福音;这福音的内容就是天主和天主的计划。

但天虹只是一个标记,天主在世上的临在也不是明显的。我们要具有辨识标记的能力,有见微知着的眼光,有吞吐宇宙的胸襟,才能欣赏彩虹、看到天主。

《幽梦影》中有句名言:“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面的文章”,意思是:有些有透视生命能力的人,他们能够由文章看到世界,并在观察世界时看到世情、获得学问、悟到真理,读得出天地间给他们启示的“大块文章”。

传说发现“北京人”的德日进神父,有一天他到中国的大西北去从事考古学的研究时,忘了携带举行弥撒的用品。他起初有点难过,不知怎样才能作弥撒。忽然他妙想天开,他说:我今天要作一台特别的弥撒,我要把整个大地作祭台,把基督,把我自己和整个人类作祭品。就这样,他举行了一台旷古绝今的“弥撒”!

我们有德日进神父的眼光吗?我们知道有彩虹吗?我们看过彩虹吗?我们肯花点时间去欣赏彩虹吗?我们的生活方式会让我们有时间“抬起头来”去看彩虹吗?我们愿意和我们的丈夫、妻子、儿女、朋友、爱人等等一起,去欣赏彩虹吗?在看到彩虹时,我们会看到天主吗?

 

 

四旬期第二主日

三分人事七分天

读经一:(创22:1-2,9,10-13,15-18):亚巴郎祭献依撒格
读经二:(罗8:31-34):天主没有怜惜自己的儿子
福 音:(谷9:2-10):耶稣显圣容
中国文化: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古之圣人,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从他!”
(谷9:7)

这是今天耶稣显圣容福音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和耶稣受洗后从天上来的声音相似:“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谷1:11)

耶稣显圣容的时候,只有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三位他最亲信的门徒在场,这三个人后来也见证了耶稣在山园中痛苦、无助的一面。
是的,这个天主所喜悦的、显出光辉圣容的耶稣,也就是那个在痛苦中完全无助的耶稣;那位以欢愉的语调说出“这是我的爱子”的天父,也就是那位在他的爱子呻吟求助时,静默无声的天主。

三位门徒在老年时,回想起这一切,会有什么感想呢?

耶稣显圣容的时候,厄里亚和梅瑟也出现了,前者是先知,后者是古教颁布律法的天主的使者。他们两个人同时在见证耶稣就是他们曾预言要来的那一位,是他们和他们全民族引颈企盼的默西亚。

但这位他们等了许久的默西亚,却于不久后被人舍弃了,而且是被自己的民族舍弃的。两位古圣人见到这事,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这段故事有一个很有趣的插曲,就是当显容过后,他们下山时,耶稣嘱咐他们:“人子从死者中复活之前,不要将所看见的事告诉任何人。”(谷9:9)因为这样做,群众就会把耶稣当作是一位光荣显赫的俗世领袖,而忘却耶稣要带来的真正福音或喜讯。然后马尔谷还加上一句按语:“他们遵守了这话,却彼此讨论‘从死者中复活’是什么意思。”(谷9:10)

其实,直到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以前,他们是不可能明白‘从死者中复活’的内容的。要完全明白,只有在天上,或至少要在他们也经历了死而复活或类似的经验之后,才有可能。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凭藉信心和依靠而去活出我们的信仰。

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上,我们很易失望,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完美。世界、中国、香港、九七过渡、教会、家庭、朋友、事业,甚至我们自己身体的这个臭皮囊,有那一样是令我们完全满意、开心的?

但假如我们对天主信靠,我们就可以有保禄的经验:“如果天主站在我们这一边,谁能反对我们呢?天主没有怜惜自己的儿子,反而为我们众人把他交出来,怎不会也把他和其他一切赐给我们呢?”(罗8:31-32)是的,有天主,就无所惧。

但这个天主又在哪里呢?许多时,他不是也如耶稣在山园祈祷时一样的静默无声吗?我们在最需要他时,他不也好像是完全隐退吗?
我们不可能完全抓紧天主,天主只能慢慢地让我们逐渐发现。保禄认为对天上的一切,我们现在不过是好像在“镜子”中观看,将来才能完全认清。所谓有天主,所谓对天主的信靠,也莫不如此:这一切我们都是未能完全的掌握。

中国有句成语:“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先贤经历了无数的人生波折之后而悟出来的人生真理。

明朝的方孝孺在他的《深虑论》中这样说:“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这是我们生命中无可奈何的事实;有时我们可以成功地帮助了别人,却就是偏偏帮不了自己,也帮不了自己的至亲。所以他继续说:“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智虑、计谋、法术、聪明、才干,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能完全倚靠的。无论我们多么聪明、多么能干,都总有不可为、不能为、或为而无所成的时候。这时,我们唯有用好行为、修大德行,“以结乎天心”,这才是真正的面对生命之道、最长治久安之计。

希望准备领洗的慕道者也能认清他们要信的天主,就是这样的一位神明,一个我们要信靠,但要在人生旅途中去经验的慈父。总有一天,我们会感受到,我们在尽了人事以后,天主自会完成其余的一切。

四旬期第三主日

十字架的愚妄

读经一:(出20:1-17):颁布十诫
读经二:(格前1:22-25):基督是犹太人的绊脚石,外邦人的愚妄
福 音:(若2:13-25):首次上耶京洁净圣殿
中国文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中庸之道。


的确,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是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这为犹太人固然是绊脚石,为外邦人是愚妄,可是对那些蒙召的人,基督却是天主的德能和智慧:因为天主的愚妄总比人明智,天主的懦弱也总比人坚强。(格前1:22-25)

这段经文充满了两极化、矛盾、对立的思想。事实上,耶稣本身便是一个矛盾的记号。他在出生后第四十天被献于圣殿时,西默盎已经预言了:“这孩子已被立定,为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和复起,并成为反对的记号。”(路2:34)

连带地,那些和耶稣最亲密的人也要面对相似的命运,一个被矛盾和对立所煎熬的命运。所以西默盎随即对她的母亲说:“至于你,要有一把利剑刺透你的心灵,为叫许多人心中的思念显露出来。”(路2:35)

因为基督是人们反对的记号,所以十字架也成了一个矛盾的记号。

在我们讨论对基督的信仰以前,让我们也看一看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实:有理想的人是不是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作中流砥柱的人是不是会有更大的危险?在同辈中说出不同的、另类的话,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会不会受到自己朋友的排斥?如果一个人在有权势的人面前说出不中听的话,是不是会更有可能受到迫害?

基督成了人们反对的记号,因为他与众不同:他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和当时的人,尤其和当时的权贵们大不相同。

耶稣所宣讲的天主,和当时的宗教家所相信的天主不同;耶稣心目中的宗教,不是他们所奉行的宗教;耶稣的伦理、道德标准,也和他们所信守的大大不一样。

如果生命充满了矛盾,基督徒就要经常在两极中学习找到平衡,在矛盾中找到统一;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中庸”并不是指站在中间,更不是指不冷不热;中庸是指恰到好处的平衡,在两极中找到适当的平衡。

老子也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意思是,所谓祸和福,都没有什么绝对的准绳,二者还有可能互相转换,在祸中蕴藏着福,在福中潜伏着祸。所谓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

在宗教生活中,更是充满了这种两极化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因素:天上和地下,现世和来世,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身,动与静,在信赖自己和信赖天主之间……。这些都似乎是两极化的事物,我们都需要在这里找到平衡。这是我们信仰上的两条腿,我们必须用这两条腿走路,要让这两条腿均衡地发展,不能一大一细、一粗一幼。

不过,客观的事实是,在教会的生活实践中,不同的人对待这两种元素,总是会有所偏执。有些人是轻今生而重来世、轻物质而重精神。相反地,有些人却是只信有今生,不信有来世,只强调物质,而把精神搁在一旁。

然而,十字架的矛盾特质却还不止于此,它比上述的现象要深刻得多。因为这个矛盾就在十字架本身之内;就在十字架中,已包含了矛盾的两极。十字架本身就是一个至大的矛盾。

当基督徒瞻仰十字架和在它上面的苦像时,他是在耶稣这个已死的人身上“看到”复活??不是死后的复活,而是在死中相信、肯定复活。复活的基督就在十字架的苦像上;看到死去的基督,我们相信他正活在我们中。

将以上的神学化为生活,就是我们要在肯定地下、现世、物质、肉身的同时,亦肯定天上、来世、精神和灵魂的价值。亦在肯定天上、来世、精神、灵魂的同时,肯定地下、现世、物质和肉身的价值。我们要在信赖自己时,信赖天主,也在天主内,信赖自己。更准确一点说,正因为我们肯定天上、来世、精神、灵魂,所以我们比其他人更肯定地下、现世、物质和肉身。

我们在具体生活中活出信仰,在信仰中提升具体生活。这就是十字架的矛盾。

犹太人追求的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天主;希腊人以为天主是在高超玄妙的哲理中,所以那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不可能是救主天主。对他们来说,这个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简直是愚妄中的愚妄。

我们相信的,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基督呢?

 

四旬期第四主日

在光中行走

读经一:(编下36:14-16,19-23):在义怒下人民被罚,因天主仁慈人民得到解放。
读经二:(弗2:4-10):人因罪恶而死亡,因恩宠而得救。
福 音:(若3:14-21):履行真理的人跟随光走
中国文化: 齐景公拒绝属下向他谄媚逢迎。


“天主这样爱了世人,竟赐下了他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因为天主派遣圣子到世界来,不是为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世人藉着他而得救。……他们被定罪的原因就是:真光来到世上,世人却爱黑暗,而不爱光明,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的确,凡作恶的都憎恶光明,也不接近光明,免得他的恶行暴露出来。然而,履行真理的,却来接近光明,为了显出他的行为是在天主内完成的。”(若3:16-21)

基督来到世上,本来是要拯救世界,给人类带来救恩。可惜的是,人们不仅不接受他,还拒绝了他,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从前的人是这样对待了基督,今天的人也不例外。

拒绝基督不单指不相信他或不奉他为救主,更重要的是,不管信不信他,都有一些人不愿在他真光的光照下,光明磊落地生活、按天主的旨意去生活。因为他们憎恶光明。

在解释这段圣经前,让我们先看一个《列子》所说的故事。

齐景公游牛山时,见到河山那么美,就伤心痛哭起来,因为他不想死,不想离开这片大好的河山。有两位大臣史孔和梁丘据也和景公一起哭,还说出一些谄媚逢迎的话:“臣等职位低微,就已经不愿死了,何况你贵为一国之君呢!”只有晏子哈哈大笑。

齐景公怪责他,问他笑的原因。晏子说:“如果人能长生不死,那么今天做齐王的应该还是先王太公、桓公等人,那轮到你来当齐王呢?你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加上有两个谄媚的臣子在旁加盐加醋,不是很好笑吗?

齐景公听了觉得很惭愧,于是举酒自罚,也罚了史孔和梁丘据两人。

世上有昏庸的君王、长上,也有忙着拍马屁的臣子、属下。昏庸的上司也许是出于无知,而生活在无知和“黑暗中”;但拍马屁的下属却多半是认识真理,却不愿或不敢履行真理。用今天若望的话,就是虽然在光中,却“不爱光明”。

信天主、接受基督,本来是一点都不难的事;人按人的天生和内在的“本性”去生活,便已经是在接受天主、接受基督。一切本来都是那样的自然。

天主是生命之源,人来自天主,万物也来自天主。天主在创造人和万物的时候,已为一切定下了达致圆满的规律,这些规律就写在人的本性和物的本性之中。

基督来告诉人的,不外乎也是这些规律,并希望人按这些天主所创造的规律去生活、待人处事、和管理世界。这就是对天主的顺服,这也就是让天主为王于我们的心中,为王于我们的生命和世界中。这就是天国的境界??一个天主为王的境界、他的旨意奉行于人间的境界。

人要认识、明白、接受这些人性和物性的规律,就要在光中去看,在自由中去感受,在没有偏见和没有私利的桎梏下去了解和实践。而基督就是这光。

他启示、他说明、他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理、达致幸福的金科玉律。但假如这些启示和我们的利益相冲突时,我们便会拒绝去接受这些真理。

所以黑落德不会承认娶自己兄弟的妻子有问题;保禄在归化前不会认为迫害基督徒有问题;香港民主派不会认为在一国两制下而支持中国大陆本土的民运有问题;中方不会认为在政改问题上打压彭定康有问题;袁木不会认为宣布“六四广场上没死一人”有问题;而柴玲也不会认为告诉记者“广场上死了四千人”有问题。

我们呢?我们在和人吵架时,又肯承认自己有问题吗?连各种大小宗教在历史上所犯的路人皆见的过失,不是也有护教学或类似护教学的东西去加以维护和粉饰吗?

只要我们采取以下的思考模式,就可以使自己在感觉上觉得无问题了:“我虽然也有不对的地方……,但……。”而要使自己觉得别人有问题,同样也非常简单:“他虽然也有对的地方……,但……。”

当我们高唱“真光光照着我”这首圣歌时,希望我们能够认真默想一下歌词的内容,并勇敢地面对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客观真理、全部的真理。

四旬期第五主日

顺服生命

读经一:(耶31:31-34):天主与新以民订立新约
读经二:(希5:7-9):基督在苦难中学会服从
福 音:(若12:20-33):“一粒麦子”的比喻
中国文化: 英雄有泪不轻弹。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力不可终恃,才不可终恃。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基督在世时,曾涕泣哀号,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祈祷和恳求;并因他的虔敬,获得了俯允。他虽然是天主子,仍然藉着所受的苦难,学会了服从。他达到完美境界后,为所有服从他的人,成了获得永恒救恩的根源。”(希5:7-9)

这里说的“涕泣哀号”,按思高版本是“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基督教版本是“大声哀哭、流泪。”所强调的都是哀、哭,而且是大声的悲哭、大声的哀号。

有谓“英雄有泪不轻弹”,基督更不会无缘无故地洒下男儿的眼泪。但现在他不但流泪,而且是大声哀哭、呼号。想人间痛苦至极的呼天抢地,也应不外如是。这是极度痛苦、伤心的悲鸣。

耶稣是人,和我们一样是百分百的人,只是没有罪过。

他是人,所以他也怕,他怕死。

耶稣在山园祈祷时,因为“极度恐慌”,以致连流出的汗,都变成血(路22:44)。可见中国文学中所说的“泣血”,或“杜鹃啼血猿哀鸣”等描写,绝非凭空的杜撰。

其实,在这以前,耶稣的痛苦已经不小了。他在荣进耶路撒冷后对民众的最后讲词中,就有这样的一些话:“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什么呢?我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辰吧!”(若12:27)

当然,耶稣并没有忘记加上一句:“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

似乎,耶稣的心和脑是分开作用的!

他的心、他的感觉在面对痛苦和死亡时,极不好受,这是他的真情实感,是他真真实实的感觉,这感觉我们也有。但他的脑、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他整个人的人生态度却不容他逃避。他“知道”他正是为此而降生,为此而到了这个时辰。他没有逃避的理由。

勇敢的人并非不害怕,而是能够面对害怕、正确地面对害怕。

传说有一位将军在出征前,他的双腿颤抖得十分厉害。他就很幽默地对自己的双腿说:“你今晚尽情颤抖吧,明天就要出征了!”

基督也怕,但他服从。他对天父的服从并不是轻易得到的,他一样要经过多番挣扎,才能战胜自己,达到服从。

保禄说:“他虽然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希5:8)

这里强调的是“学习”。耶稣学习服从,也学到了服从。是生命的苦难、一连串的苦难,是那种“家家有本难唸的经”的那些苦难,锻炼了耶稣,使他学到了服从。

生命是一本书,生活是一个精炼金子的大熔炉。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生命自有它基本的规律和节奏,如成败得失,生老病死等等,它不会随我们的意愿而转移,不会因我们的努力而消失。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努力奋斗,用我们的青春去谱写生命的诗篇,用我们的热血去完成生命的壮举。但最终,我们还是要顺服生命,对生命说出一个深沉的“是”,对它作一个最大的肯定。

无论生命如何,我们肯定它;无论生活如何,我们接受它;无论前路有多少险阻,我们还是要挺起胸腔、勇敢上路。

顺服生命、肯定生命,这不是对命运的懦弱,这是超越命运,是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先接受,然后设法改变。这要求我们先要站稳我们自己的立足点,然后再起步。这是对生命的最终态度。

起初,我们还未完全认识生命,我们会勇闯、硬碰,认为人定胜天,以为坚持到底就可以改变一切。但最终,我们会发现“才不可终恃,力不可终恃”,发现无论是谁,都总有不可为、不能为、或为而无所成的时候。这时,我们只有顺服生命,像庄子说的:“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时,我们才掌握了真正的快乐之道??在生命的任何状况下都快乐。

在这点上,连耶稣都要学习,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圣枝主日

大有若无

读经一:(依50:4-7):上主的仆人
读经二:(斐2:6-11):耶稣贬抑自己听命至死
福 音:(谷14:1-15:47):耶稣基督的受难始末
中国文化: 毋听之以耳;毋听之以心;听之以气。气者,虚而待物。
我不要成仙,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地面,情愿安分的做人。

“耶稣基督虽具有天主的形体,但并没有坚持与天主同等的地位,反而空虚自己,取了奴仆的形体,降生成人,与人相似,形态上完全与人一样,谦抑自下,服从至死,死在十字架上。”
(斐2:6-8)

圣枝主日,是一个在礼仪上令我们颇为困惑的主日,这个主日的主题同时兼具光荣和屈辱的内容。我们一方面纪念耶稣光荣进入耶路撒冷,受到万众的欢迎、欢呼、喝辨。另一方面,我们却在群众“贺三纳”的洪亮声音还未完全消退时,已经隐隐的听到人们对他的咒骂声音陆续的出现,这就是随之而来,在今天福音中所诵读的,耶稣的“受难始末”。

这个矛盾和不协调的调子,在上述的斐理伯书中,表现得更为清楚。基督虽是真天主,却也是真人,就是这个真天主又是真人的基督,为我们成了十字架上的牺牲,并以自己的死亡去救赎堕落了的人类。

在这段斐理伯书经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基督的三重面貌,今天就让我们细心的默想一下,亦从中反省一下我们自己的信仰态度。

一、基督本有神的形体。他本来就是神,就是天主。但是他没有在这方面死抓住不放。他本应受到尊崇,甚至有权享受人们对他的敬拜,但他的降生成人,却是一种纡尊降贵、舍弃应有权利的行动。

在我们这个强调民主、人权、自由的时代,我们最重要学到的,甚至唯一学到的,是“争取”。我们争取自己的权利、争取我们认为自己应得的东西。

这些都是对的、应该的。但这不是生命的全部,更不是信仰的全部。

我们有时要为更高的理想,为更深的信仰要求,而超越权利、放弃权利,超越自由、放弃自由。在爱人、爱教会、爱祖国的行动中,平等、自由、权利等等,未必是最关键的概念,也不能作为我们的唯一指导思想。

在我们基督徒的词汇中,除了自由、人权、平等以外,应该还有奉献、牺牲、献身、包容、体谅、吃亏是福等等理想。

二、基督空虚自己。即是说,他自我降伏,他脱下了王者的尊荣,他将自己神性的光辉搁置一旁,他使自己寂寂无闻……直至只剩下他的孓然一身,和他那大慈大悲的爱。

不只如此,他的空虚简直是到了极端的地步:“他服从至死,而且是死在十字架上”,即是说,不只是死,而且是一个奴隶的死,一个屈辱的死。如果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那么基督的那种在十字架上的无辜的死,简直就是轻到连鸿毛都不如,甚至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形容了。

不过,正是在他完全自我倒空的时候,他完全地充满了;正是在他死时,他成了圆满的他;正是在他一无所有时,“天主极其举扬他,赐给他一个名号,超越一切名号,致使上天、下地和阴府,一听到耶稣的名号,都无不屈膝叩拜,众口同声宣认耶稣基督是主,以显耀天主圣父。”(斐2:9-11)

当一个女人放下了少女的一切时,她便变成了母亲;当一个人放下了自己的一切成见,而进入另一个人的生命中时,他就成了朋友、知己。

庄子认为聆听是一种艺术,不单要“听之以心”,还要“听之以气”。他所说的气是“虚而待物”,是完全的空虚自己,以让对方的话、对方的一切进入自己的心中。

基督的空虚自己,比庄子的“虚而待物”更为彻底的空虚,所以天父的爱充满了他,所有人的生命也在他内,而他的爱也充满了所有的人。

三、“他取了奴仆的形体,降生成人,与人相似,形态上完全与人一样”。换句话说,他甘心做人,做一个受生老病死所折磨,受成败得失所困扰和影响的人。他以做人为荣、以做人为乐。

相反地,我们许多人都不愿意做人,而只愿意做神。我们不愿一步一脚印地走人的路,我们要腾云驾雾,好像那首“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要飞向永生的彼岸,避开做人的苦痛。

我想起徐志摩的话:“我不要成仙,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地面,情愿安分的做人。

你说徐志摩接近耶稣一些,还是那些天天想着要做“神”的人更接近耶稣一些呢?

圣周六

复活胜死亡,大爱衍新生

读经一:(则36-16-28):天主要给人们新的心、新的精神
读经二:(罗6:3-11):信徒藉洗礼与基督同死同生
福 音:(谷16:1-8):耶稣复活了
中国文化:臣无祖母,毋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毋以终余年。左光斗死,史可法生: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不要怕!你们在找被钉十字架的纳匝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不在这里了;看,这是安放过他的地方。
(谷16:6)

各位朋友,基督已经从死者中复活了,亚肋路亚!我们的救主已经战胜了死亡,我们今天确实应该大事庆祝!

我们已经不必再害怕,不必再恐惧,生命已经获得重新的定位,已经找到新的方向。我们正在向着现世生命的终点迈进;越过死亡的界线,就是我们清泉涌溢的家乡。

但在走向这永恒生命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些事情要注意:

我们藉着洗礼已归于死亡与他同葬了,为的是基督怎样藉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罗6:4)

死亡、埋葬、复活、新生活,这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的公式。要获得复活,就要先经过死亡和被埋葬;复活了已后,就该脱去旧人,和过去的我彻底的道别,踏上征途,度复活的生命,在新生活中度生。

但复活的生命,不是单单在身后,而是在今天,从今天开始,现在就立刻开始!没有人可以再在今生荒唐地度日,然后等待来生的侥幸。

生命是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它包含生命中的每一个部分,甚至每一个细节,没有任何一个细节可以遗漏。由死亡到生命,由痛苦到快乐,由奋斗到成功,由经过漫长的旅程到终点的抵达。这些都是属于一个整体;要获得幸福的结果,就要勇敢承担过程的苦痛。

在这个角度下,死亡其实是生命的一部分,痛苦是快乐的一部分,奋斗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这一点,就连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满有意义,甚至是可以令我们快乐的。

我们今天过的节日叫“逾越节”,本来就有过程的含义。逾越节是以色列人的出谷,是他们安渡红海而成功地避过了埃及人的追杀,是这群奴隶经过沙漠的洗礼,而到达天主预许的福地。

对耶稣来说,逾越就是战胜死亡,重获生命,战胜魔鬼,建立了天主的神国,让天主在万有中为王。

如果我们要逾越,我们也要勇敢地拥抱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其中的悲伤和苦难、奋斗和挫折、迫害和死亡。

如果我们今天就在主内复活了,我们就要在主内度新的生命。今天的其中一篇读经厄则克耳先知书就这样说:“我要向你们洒清水,洁净你们,涤除你们的种种不洁和清除各种偶像。我还要给你们新的心,在你们五内注入新的精神;要从你们体内除去那铁石的心,换上血肉的心。……你们要做我的子民,我做你们的天主。”(则36:25-28)

这已不单是一种新生活,而是获得一个新的心,和拥有一种新的身分了。这就是作天主子女的身分。就好像一个乞丐,忽然做了国王的义子一样。新的身分,当然要配上一种新的生活。在这新生活中,我们要记着我们领洗时的誓言:永远弃绝魔鬼和牠的诡计,并在基督内,度爱主爱人的新生活。

这个天主子女的身分,是基督用他的死为我们赚来的,他用自己宝贵的血赎回了我们,让我们分享他永恒的生命。

李密在《陈情表》上这样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生命原来可以互相影响,有时一个生命,竟要靠另一个生命所引发和支撑。

在方苞的《左忠毅公轶事》里,更有“左光斗死,史可法生”的动人故事。

左忠毅公即左光斗,是明朝的名臣,敢言直谏,不畏权势,因而被宦官魏忠贤陷害,死在狱中。当他在狱中受炮烙之刑的时候,“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令人惨不忍睹。史可法设法去探望他,被他赶了出去。他大骂史可法说:“庸奴!此何地
,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意思是:国家大事正等待你去支撑,你如果再以私情为念,呆在这里不走,不等奸人来害你,我也要亲手杀你!

左光斗为了使史可法不被诛连,宁可不要他来探望,也要他留下性命,努力报国。所以后来史可法在带兵保家卫国时,总是十分勤奋,理由是:“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耶稣给了我们新生命,我们在新的生活中,至少也要如李密一样的感恩,如史可法一样的勤奋,以报答浩荡的天恩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