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日八分半(乙年)

常年期第二至十主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为天主,为耶稣

常年期第三主日:悔改、皈依、追随

常年期第四主日:真人、真知、真权威

常年期第五主日:举目常瞻天父手、俯首甘为孺子牛

常年期第六主日:石破天惊的一声“我愿意”

常年期第七主日:无罪身心健,大地任我行

常年期第八主日:审时度势成新事,新酒新瓶作新人

常年期第九主日:万法不离人间善

常年期第十主日:耶稣的亲属

----------------------------------------------------------------------------------------------

常年期第二主日

为天主,为耶稣

读经一:(撒上3:3-10,19):撒慕尔被召
读经二:(格前6:13-20):信友的身体是基督的妙身、圣神的宫殿
福 音:(若1:35-42):若翰无私的见证
中国文化: 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热心的基督徒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天主、为耶稣”。他们为天主、为耶稣而工作,为天主、为耶稣而奉献自己和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时间、才能、金钱和爱心。

我在修院受训期间,一切作息之前,尤其是每天的大清早,都要首先祈祷,将一切奉献给天主、给耶稣。神父、修女们更是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天主、为耶稣而生活、而工作。

但一个奉献给天主的人该有什么心态呢?

今天的撒慕尔纪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当小撒慕尔在圣殿内睡觉时,上主三番四次的显现和召唤他,他不知道这是天主的召唤,还以为是司祭厄里在叫他。最后,厄里知道是天主发言召叫这孩子,就教撒慕尔说:“你去睡罢!如果有人再叫你,你就回答说:‘上主,请发言,你的仆人在此聆听。’”撒慕尔就回去睡在原处。上主来了,站在那里像前几次一样呼唤说:“撒慕尔,撒慕尔!”撒慕尔便回答说:“上主,请发言,你的仆人在此聆听。”(撒上3:9-10 )

为天主而奉献的人,就是这样的。他回应上主的召唤,完全听从上主的意愿,忠心实行上主的旨意。他会好像亚拉丁神灯里的那位巨人,这巨人经常对“神灯主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主人,你的意愿,就是我的命令!(Master, your will is my command!)”为天主而奉献的人,又怎么可以不为他的主人天主而惮精竭虑、尽忠职守呢?

但我们真的是为天主、为耶稣吗?我们真的是全部都拿了出来,无私的为天主奉献吗?我们有没有想到要保留一点点为我们自己呢?
今天的若翰洗者,的确是为天主、为耶稣而奉献了,而且那是无私的、全部的奉献。若望福音描写若翰在他的门徒前为耶稣作见证的故事,结果是他的门徒跟随了耶稣,成为耶稣手下的大宗徒。

若翰为基督作证的故事很简单:“若翰和他的两个门徒一起,看见耶稣经过,若翰便注视着他说:‘看,天主的羔羊!’那两个门徒听到这话,便跟随了耶稣。”(若1:35-37)

若翰本来是一派宗师,有自己的名誉、地位、拥护者和追随者。他应该清楚知道,为耶稣作证的结果,必然是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3:30)但他还是作了这个见证。而结果亦正如任何人都可以预期到的:他最好的门徒都跟随别人去了。

若翰的表样很值得我们反省:我们在“为天主、为耶稣”的口号下,实际上有多少是为自己的呢?

当一个堂区说自己的主保很“灵”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和另一个圣堂竞争?当长上要求属下听命的时候,他是在说出天主的圣意,还是在固执着他自己的偏见呢?在一位传道员、布道家、牧者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个人名誉、地位、权力的争夺,或者是利益和金钱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追求?

又或者,教师是为了学生本身的利益而惩罚他呢?或者也是为了泄愤?父母骂子女时,有多少成分是为了子女本身的好处?有多少成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圣诞节期间去医院为病人报佳音的人,是为了病人的快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要“服务”他人的“需要”?“为人民服务”的世俗官吏,和那些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理想的教会领袖,又有多少是真正像耶稣般去“服侍”人的?

圣诞节刚刚过去,它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是“圣言成了血肉”或者“道成肉身”。这是指:信仰要落实变成生活,精神要蜕变为行动,理想要转化为事实。

“为天主、为耶稣”这句话如果要变成血肉,就要求我们空虚自己,顺服天主,以天主的旨意为依归,并以基督的眼睛去看世界,以基督的心去爱、去服侍、去奉献;为天主、为耶稣,也为别人、为世界。

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是一种完全牺牲和奉献的榜样。如果他是生活在耶稣的时代,他和若翰洗者将会是志同道合的一对。

常年期第三主日

悔改、皈依、追随

读经一:(纳3:1-5,10):尼尼微人悔改皈依
读经二:(格前7:29-31):现世将逝
福 音:(谷1:14-20):耶稣开始宣讲福音
中国文化: 南辕北辙。

耶稣来到加里肋亚,宣讲天主的喜讯说:“时候到了,天主的国已近在眉睫,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耶稣行经加里肋亚海,看见西满和西满的哥哥安德肋在海上撒纲。耶稣对他们说:“来跟随我吧!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他们便立刻丢下鱼网,跟随了他。……耶稣看见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正在船上整理鱼网,立即召唤了他们;他们就把父亲载伯德和佣工留在船上,随他去了。
(谷1:14-20)

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悔改就要信从福音;信从福音就要立刻抛下一切,跟随耶稣。西满、安德肋、雅各伯、若望,以及其他的宗徒,在成为耶稣的宗徒时,都经过了这三个步骤:信从、舍弃、跟随。

这里我想带出两点:一是内容,二是方向。

福音的内容和它的处境很有关系。当时耶稣传教的地点是在加里肋亚,而加里肋亚则是一个和耶路撒冷相对、甚至是对立的地方。这是耶稣传教时的处境。

耶路撒冷是南国犹大的首都,是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中心,有以色列人认为最正统、最纯洁的宗教信仰。加里肋亚则是北国以色列的一部分,曾经被外邦人占领过,又是许多外邦人杂居的地方,它后来更受了很深的希腊文化影响。所以这里的信仰,常常被上述“正统”的犹太人所怀疑和批评。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耶稣的时代,也影响着初期的天主教团体。

但这个加里肋亚却是耶稣公开生活的主要根据地。他在这里以言、以行去传扬福音、传扬天国的喜讯;他在这里显奇迹、驱魔、治病;他在这里召选门徒,在这里宣讲天国。许多人甚至称耶稣为加里肋亚人(参看玛26:69)。

虽然“救恩是出自犹太人”(若4:22),但这个救恩注定是要进入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一个不受种族、文化、传统、单一的思想所规范和束缚的世界。

因此,我们所皈依的天主,也一定是一个超越一切局限的天主,一个直接进入每个人的心灵、拯救每一个人的天主。我们信仰的内容,也一定是超时、超空,超越文化、超越传统,甚至是超越宗教的。

所以皈依也必然是指一种方向,要求我们整个人转向上主,向着我们的根源和归宿天主走去。

《战国策》有一则“南辕北辙”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要去南方的楚国,却往北行。人家告诉他走错了路。他三番四次的拒绝人家善意的提醒,不愿修正自己的路线。因为他认为自己有好的马(吾马良),有充足的路费(吾用足),有本领高强的驾车者(吾御者善)。他完全不明白,他拥有的条件越好,越不能到达目的地。因为,纵使他有最好的条件,如果走错了方向,便只会越走越远。

一个人不能只是低头驾车,还要抬头认路!

所以英国历史家罗素认为,完美的生活要被爱心所推动,被知识所指导。我们固然必须要有爱心,但也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

正因如此,信仰并不只是要我们做一些好事,或做一个好好先生。信仰是一种方向的选择,是要选择走一条新路,要一生一世向着天主走去。这才是信仰;这种信仰就叫做皈依。

皈依最具体的表现是追随基督,即福音所说:“他们便立刻抛下了网,跟随了他。他们就把父亲载伯德和佣工留在船上,跟随他去了。

若望福音记载若翰的两个门徒跟随耶稣的经过是这样的:当那两个门徒听到若翰说耶稣是天主的羔羊时,他们就跟着耶稣。耶稣见他们在后面跟着,便转身问他们找什么。他们反问耶稣住在哪里。耶稣便邀请他们去看一看。然后圣经这样说:“他们于是去了,看了他住的地方;并且那一天就在他那里住下了。”(若1:39)

所以跟随耶稣并不是单单的学道理、领洗、参与弥撒,然后守一些诫命。跟随耶稣是和耶稣一起生活、经验耶稣;是了解耶稣的为人、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学习他、效法他。好像保禄后来说的:“穿上基督,成为新人。”(弗4:24)

这才是真正的基督徒信仰,包含着相信、悔改、皈依和追随,以及整个生命的升华和改变。

 

 

常年期第四主日

真人、真知、真权威

读经一:(申18:15-20):天主要派遣先知为他代言
读经二:(格前7:32-35):要一心一意事奉主
福 音:(谷1:21-28):在葛法翁讲道驱魔
中国文化: 巧言令色,鲜矣仁。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有意不患无词。

耶稣和门徒到了葛法翁,他随即在安息日进入会堂教导众人。人们对他的教导都感到惊讶,因为他教导他们,像一位有权威的人,与经师们不同。当时,在会堂里有一个附魔的人大声说:“纳匝肋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竟来毁灭我们!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天主的圣者。”耶稣斥责他说:“不准说话,离开他走吧!”邪魔使那人痉挛了一阵,大声叫着,就从他身上走了。
(谷1:21-28)

今天马尔谷福音所记载的,是耶稣受洗和召选了几位门徒以后,进入会堂所作的第一次公开讲道,并行了第一个驱魔的奇迹。

马尔谷是伯多禄的徒弟,他就是从伯多禄这位亲身目击耶稣言行的宗徒,而得知耶稣公开生活的具体情况的。

这时伯多禄刚刚成为耶稣的门徒,对耶稣最初的言、行,自然有很深刻的印象。他清楚的记得,人们对耶稣的教导都感到很惊讶,因为他教导他们,“像一位有权威的人”,他还对“有权威”这三个字加上了一个很特别的注解:“不像经师们一样”。

其实,论在人们面前的权威,经师们该是最有权威的人,因为他们有渊博的学识,有崇高的地位,有被人尊敬的悠久传统。他们素来都是解经、讲道的权威,甚至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不过很有趣的却是,在平凡、朴实的老百姓眼中,这些原来大有权威的人,在耶稣跟前竟然大幅度贬了值!对老百姓来说,耶稣的讲道才有权威、才能使人们心悦诚服。对比起来,经师们的讲道不过是一些陈诓滥调,一些空洞遥远的声音,一些没有灵魂和生命的花言巧语。它们正是孔子所谓的“巧言令色,鲜矣仁”。

耶稣讲道的权威在哪里呢?首先当然因为他是天主子,是那位有无上权威的天主。但耶稣当时的头上并没有“光圈”,当时的人也不知道他是天主,所以群众认为他的讲道有权威当是另有所指。据我看来,他的权威可能就是指他的讲道能直指人心、触及生命、使人感动。

庄子认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即是说,只有真真实实的人,才会洞悉世情、通晓世事,而有真真实实的学问。耶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他这个“真人”不单有真知,也有真情;不单热爱世人,也热爱世界;不单能乐人之所乐,也能忧人之所忧,并且还有悲天悯人的大情、大爱。这样的人,自然能说出感动人的话。

耶稣的话,也一定是从心中涌出来的,他不单用嘴巴说话,也用身体、用眼神、用充满情感的声调,去说出那来自他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

我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作文的秘诀是“有意不患无词”,即是说,只要你心中有重要的东西要向人说,你就不怕找不到好的词句。相反地,如果你只是学了一大堆修辞学,什么风花雪月能说上一大堆,却没有什么好的东西要急着向人说,那你离开写好文章的境界还远得很。

耶稣是我们的救主,他是道路、真理、生命;他爱我们爱到了极点,并要我们去活出一个更丰富的生命。所以他自然就有很多很多的话,十分十分的迫切要跟我们说。这样的人,说起话来又怎么会不感动人呢!

当耶稣讲话时,他看到的、想到的,都是群众。正如圣奥斯定所说:“天主创造你时不需要你,但他要救你时却需要你。”没有我们的回应和合作,连全能的天主都救不了我们。耶稣要给我们救恩,要带我们走上正路,他又怎可以不获得我们的合作、赢得我们的共鸣?

耶稣为天父存在,也为世界、为世人而存在;他的心全在我们身上。所以他说的全是生命之言。他花尽心思、呕心沥血,也无非是要使我们明白、让我们感动、助我们回头。这时,人们听到的,已经不单是一些说出来的话语,还有的是在这些话语背后的真情和大爱。而这正是耶稣讲道的权威和感人的所在。难怪连魔鬼也不得不承认:“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天主的圣者。

耶稣的讲道--及一切以基督名义而作的讲道--是为信仰生命作证。它源于生命、上体天心,可以使信者悦服,使不信者醒觉,使敌对者惊讶,使魔鬼逃遁。

 

常年期第五主日

举目常瞻天父手、俯首甘为孺子牛

读经一:(约7:1-4,6-7):约伯慨叹人生多愁苦
读经二:(格前9:16-19,22-23):为传福音甘作牺牲
福 音:(谷1:29-39):治好伯多禄的岳母,周游加里肋亚宣讲天国
中国文化: 子生三年,而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

今天的马尔谷福音把耶稣一天的生活勾划了出来:祈祷、爱德、宣讲。可以说,耶稣是以祈祷、以言、以行,去为天父给他的使命作见证,去活出天父要他活的生命。

其实,这不单是耶稣一天的生活模式,也是他一生的生活模式。他的每一天或者他的一生,都是和天父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祈祷),并且用行动(治病、显奇迹等),和用言语(宣讲),去为自己受自天父的使命作见证。

今天的福音记载,当耶稣离开葛法翁的会堂后,便和雅各伯、若望等人来到了西满和安德肋 的家。那时西满的岳母正发烧生病、躺在床上,福音说:“耶稣走到她面前,拉着她的手,扶她起来,烧就退了。”(谷1:31)

耶稣能治人的病,不用医药,也不必劳神,随便拉一拉手,已经足够。他只要接触人,或只要人能和他接触,就可以获得痊愈??身心的、全人的、完整的痊愈。

伯多禄的岳母痊愈后,“就起来服侍他们”。这就是说,当她获得了恩典以后,随即“还报”,用行动去表达她的感恩。蒙恩以后便即成为施恩者,这原本是很自然的一回事,这原本就是我们心里必然会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仁”不单是指“爱”,也指人本有的真情实感。人能够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觉去待人处事,就是“仁”。

所以当樊迟问孔子,只为父母守一年之丧够不够的时候,孔子就反问他这样做安不安心。怎知樊迟却说安心。孔子就说:“尔安则为之。”意思是说:你安心就去做吧!但孔子并不相信樊迟会真的安心,理由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按人的本心来说,一定会追求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去报答父母对自己三年长的怀抱和抚育。而樊迟说的守一年丧就安心,一定不是出于他的真情实感,而只是为了世俗的原因,如为谋生而劳碌等,才去说服自己只守一年之丧。孔子的结论是:樊迟那种守一年之丧的主张并不是“不孝”,而是“不仁”,因为他并没有按照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行事。

伯多禄的岳母起来侍候耶稣,正是出于她的真情实感,一种“受恩不可忘”的高贵情操。

福音继续说:傍晚,到了日落时分,有人把所有患病和附魔的人,都带到耶稣面前,“全镇的人都聚集在门前。耶稣医好了许多患不同病症的人,驱逐了许多魔鬼。”(谷1:33-34)

这段经文说有许多患病和附魔的人,甚至说“全镇的人”都来了。这是马尔谷用夸张的语法去描写当时的热闹情况,说明耶稣的出现、他的讲道和他显的奇迹,确实吸引了许多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似乎目睹了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界,一个需要耶稣、需要救恩的世界。

圣经说我们的世界没有常存的城,连李太白这位潇洒不羁的诗仙,也不能不慨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我们都是活在一个充满灾难的世界中,拥有的是一个十分无奈的生命。

这生命的无奈在今天的《约伯传》中描写得淋漓尽致:

约伯说:人生在世,不就是像服苦役吗?人的一生,不就是像仆役的生涯吗?正如奴隶渴求树荫,仆役期待工资:同样,我也只承受经年累月的空虚,和通宵达旦的凄楚。我睡下时,想着:“几时才天亮呢?”我起来时又想着:“几时才天黑呢?”我整夜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我的岁月奔流,比穿梭更快;消逝幻灭,全无希望。(约7:1-6)

宗教医治人心,有时也医治人身;心灵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本来就是息息相关的。马克斯主义者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学者的研究,这话并不是只有消极的意义。因为鸦片可以真真实实的对人的身体起着麻醉、止痛的作用。而当人的心灵受到创伤的时候,有时真的是群医束手,药石无灵,这时,宗教反可产生惊人的、强力的、巨大的作用,使人重新获得信心、希望和生机。

以上就是耶稣在这一天所作的事、所行的奇迹。当然,这一切还伴以耶稣的宣讲和祈祷:“清早,天还未亮,耶稣就起来,独自出去,到荒野祈祷。……于是他到加里肋亚各地,在他们的会堂里宣讲。”(谷1:35,39)

这就是耶稣一天的生活、一生的生活。

常年期第六主日

石破天惊的一声“我愿意”

读经一:(肋13:1-2,45-46):对痳疯病人的处理
读经二:(格前10:31-11:1):信友行事不要使人跌倒
福 音:(谷1:40-45):治好癞病人
中国文化: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个痳疯病人来到耶稣面前跪下,求他说:“只要你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动了怜悯之心,伸手摸他说:“我愿意,你洁净吧!”痳疯病立刻消失,他就洁净了。
(谷1:40-42)

“只要你愿意,就能洁净我。”“我愿意,你洁净吧!”这是一段多么简单、感人的对话。但一个活生生的奇迹,就这样在一声恳求,和一声愿意的交互共鸣中产生了。

“朋友,可以帮帮忙吗?”“噢,我可为你作什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我愿意”的例子。有时,一些生命中的奇迹,也就在这样的一声“我愿意”中产生了。父母就是这样爱孩子的;朋友和朋友也是这样彼此相待的。这种“我愿意”的心,曾抚平了多少创伤,治疗了多少痛楚,消解了多少仇怨!

耶稣今天也就是在这么的一声“我愿意”中,治好了一个痳疯病人,一个在当时的社会里,无论是身世、遭遇或处境,都是十分可怜的人。为明白痳疯病是甚么一回事,让我们先读一读今天的第一篇读经《肋未纪》:

如果一个人皮肤上出现肿瘤、溃烂或斑点等痳疯病症,就该带他去见亚郎司祭,或到他任何一个做司祭的儿子那里。凡是痳疯病人,都必须穿撕破的衣服,披头散发,遮住口唇,大声叫:“不洁!不洁!”在患痳疯病期间,常是不洁的。他既是不洁,就应该独自居住在营外。(肋13:1-2,45-46)

痳疯病人在当时的犹太人社会中,确实是十分可怜的。他们被排除在健康人的社会之外,不能走进人群,更不能和正常人一起生活。他们被社会遗弃,是真真正正的“边缘人”。他们甚至要身上带着一个铃,高叫“不洁!不洁!”让其他健康的人不致接近他们,免得因为接触到他们而蒙上不洁。

今天就有这样的一个痳疯病人来到耶稣面前,诚恳地跪下,求耶稣治好他。他对耶稣的能力一点都不怀疑,他知道,只要耶稣愿意,就能治好他。

事实是,耶稣不单有能力,而且愿意,因为他看到这个痳疯人的苦难、听到他的哀求,“他动了怜悯的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何况这个耶稣是人中之人,是有情有心、大慈大悲的人?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灾难,但文革时要求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接近群众,这种精神却是颇有道理的。我们有时没有同情,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接触到。有些知识分子、有钱阶级,确是住在“象牙塔”之中,不明苍生困厄,不懂人间苦难。

从前晋惠帝听说有饥民没饭吃,他反问:“何不食肉糜?”没有饭吃,吃肉粥不更好吗?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不知人间疾苦的昏君。
现代有一种使人醒觉,帮助人去了解别人,对他人的遭遇较易“感同身受”的训练方法,叫“生活体验”,英文叫Exposure,有些人甚至加上Immersion这个字,变成Exposure-immersion,即是不单亲身“体验”,还要“浸”在里面,彻底地品尝个中的情况和滋味。具体实行起来,就是去细心的观察、专心的聆听别人的一切,甚至和别人一起生活一段时间。

据说菲律宾曾有一位有心改革社区的修女,她到了那个地区以后,甚么都不作,只是默默地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两年后,才开始她那改革社区的宏图。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不单是指知识而言,也是培养我们成为一个对物有情、对人有心的好方法。耶稣对这个痳疯病人有心、有情,所以便说出了一声:“我愿意”,这是一声充满了救恩味道、洋溢着救恩甘霖的“我愿意”。

随着这声“我愿意”,耶稣“伸手摸他”。这一抚摸,本来招致的应是“不洁”,因为谁摸了不洁的人,本身就会蒙不洁。但耶稣的这个爱的抚摸,带来的却是痊愈和救恩??身心的洁净和康复。

南美洲主教团曾议决了要“优先选择穷人”(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这个精神应是从耶稣而来的。耶稣的心专注在这个可怜、贫苦者的身上,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安危。

我们也愿意向这个耶稣说一声:“主,如果你愿意,就能洁净我”吗?

常年期第七主日

无罪身心健,大地任我行

读经一:(依43:18-19,21-22,24-25):天主免除人的罪过
读经二:(格后1:18-22):天主的许诺在基督内成了“是”。
福 音:(谷2:1-12):治好瘫子
中国文化: 管鲍之交: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惜缘。画鬼易。

那时,有四个人抬着一个瘫子,来到耶稣那里;因为人太挤拥,不能把病人送到他面前,于是在耶稣所在的地方,揭开了屋顶,就把病人连同担架缒下去。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孩子,你的罪赦了!……我吩咐你:起来,拿起你的担架,回家去罢!”那个人就立刻站起来,当着众人拿起担架,出去了。
(谷2:3-12)

今天的福音故事有四点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第一、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是葛法翁城的一个民居,那里“许多人拥上来,甚至连门前也挤得水泄不通。第二、这位来求医的瘫子,不是自己来的,而是由他的四个朋友把他抬来的;我们不知道这个瘫子对耶稣的信心怎样,但那四个人对耶稣显然是有信心的。第三、耶稣把这人的罪和他的疾病连在一起,也把病愈和赦罪连在一起。第四、耶稣藉这个治愈瘫子的奇迹,来证明他是有赦罪权柄的天主。

葛法翁是一个相当热闹的城市,是耶稣和门徒聚脚的地方,圣经甚至称之为“他的城”。耶稣曾在这里的会堂讲道,在这里驱过魔,刚刚还治好过伯多禄岳母的病,和使“许多患各种病症的人”痊愈。所以当群众一知道耶稣“又进了葛法翁”时,自然也就蜂涌而来,为了听道,为了瞻仰耶稣的丰采,也许亦为了看看耶稣将要行的奇迹。

果然,有人把一个瘫子抬来了,是他的朋友把他抬来的。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心”,就行了这个使瘫子行走的奇迹。

故勿论这位瘫子对耶稣有没有信心,但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这四位朋友,没有这四位朋友不嫌麻烦的坚持??抬上屋顶、揭开房顶、把病人连担架的缒下去??耶稣大概不会显这个奇迹,这个瘫子大概也没有康复的机会。

我们祈求很多恩典,希望奇迹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有时忘记了,我们可以求恩典,但更可以“成为恩典”;我们自己就可以是奇迹发生的原因,可以促成奇迹的出现。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成为“带恩者”,而不只是受恩者。

大家可能听过“管鲍之交”的故事。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功业彪炳。就在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想起了他的好朋友鲍叔牙,而说了千古传诵的一句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意思是:生我的是爹妈,但明白我、帮助我、使我重新振作、如获新生的,却是我的朋友鲍叔牙。

鲍叔牙就是管仲的恩典,是上天送给管仲的无价之宝。没有父母,就没有管仲的肉身生命;但没有鲍叔牙,也就没有管仲的政治、军事和他的功业生命。就好像今天的福音,没有这四位朋友,这位瘫子未必会获得痊愈。

我们需要朋友。朋友之间,彼此都是天主送给对方的恩典。当我们对这友谊加以珍惜的时候,这就叫做“惜缘”。

然后就是奇迹要发生的时候了。耶稣先说:“你的罪赦了。”在旁的几位熟读经书、热心维謢宗教圣洁的经师立刻起了反感。他们想:“这个人在胡说八道什么呢?除了天主以外,谁能赦罪呢?这不是亵渎的话吗?”(参看谷2:7)

人的身心相连、灵肉相倚,心理健康影响生理健康,生理情况反映灵性现状;心病要心药,灵病要灵医。耶稣是全人的、整个人的救主,他不单救人的灵魂,也救人的肉身;他不单关心民间的疾苦,也痛恨恶势力的嚣张。他要医治这个身体瘫痪的人,他得先除去这个人灵魂上的束缚。

“你的罪赦了,你的心灵已得治愈,你已经可以重拾自由,重获新生,逍遥于天地之间,翱翔于六合之外;在今天、于来世,与造物者游,和那位造你、救你的天主心心相印。”

天主的经师居然认不出这位降生为人的天主,并视耶稣赦罪的言语为“亵渎”。耶稣于是做了一个最简单的证明:嘴里说说赦罪的话,或在众目睽睽之下,叫这个瘫子起来行走,这两者哪个比较容易?答案当然是:说说比较容易。这和中国人所说“画鬼易,画犬马难”,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人见过鬼,你画得怎样都好,谁又有资格可以说“不”呢?但如果你画狗画马画得不像,便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了。

耶稣于是对瘫子说:“起来,拿起你的担架,回家去罢!”那个瘫子果然拿起了担架,出去了。

剩下的,是一群目瞪口呆的群众,和一片赞美天主之声。“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谷2:12)

常年期第八主日

审时度势成新事,新酒新瓶作新人

读经一:(欧2:16-17,21-22):天主以不变的信义爱人
读经二:(格后3:1-6):以血生命撰写见证
福 音:(谷2:18-22):禁食的争论
中国文化: 换汤不换药。孔子,圣之时者也: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处则处,可以仕则仕。

没有人用粗糙的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否则,补上的新布,定会扯破旧衣服,裂缝就更大了。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囊里;否则,新酒会胀破旧皮囊,酒和皮囊就都糟蹋了;新酒应该装在新皮囊里。
(谷2:21-22)

西方人说“旧瓶新酒”,中国人说“换汤不换药”,意思都是一样,都是指只有外形的变换,而无实质的、内在的、精神上的、本质上的更新和改变。

要变、要换,就要瓶和酒、汤和药一起变、一起换。

引起耶稣“新酒、旧皮囊”言论的一个机缘,是今天福音中对“禁食”的争论。有一次,若翰的门徒和法利塞人都在禁食,有人就问耶稣:“为什么若翰的门徒和法利塞人的门徒都禁食,而你的门徒却不禁食呢?”(谷2:18)耶稣对他们说:“伴郎怎能在新郎还和他们一起时禁食呢?他们和新郎在一起时,不能禁食,但是将有一天,新郎要从他们当中被带走,那时他们就要禁食了。”(谷2:19-20)

耶稣并不反对禁食,相反地,他自己在公开传教前,便曾作过长时期的禁食、祈祷,来准备自己的身、心、灵,好去完成天父给他的重任,并接受随之而来的艰苦挑战。玛窦福音说:“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后来就饿了。”(玛4:2)

在旧约中,当人在痛苦时会禁食;在大难临头,或要哀求天主垂怜时,也会禁食。所以尼尼微人在得知大祸将至时,便全城禁食,因此获得了天主的怜悯。若翰宣讲的是悔改的洗礼,期待天主救恩的出现,所以自己禁食,也要求弟子禁食。

但耶稣却是恩典的泉源。他带来救恩、宣讲喜讯,这是一个令人高兴和振奋的时代,人人应以喜乐的心,去庆祝、去感谢,甚至欢呼歌颂,所以禁食并不适宜在这种气氛中实行。

今天的教会鼓励教友在四旬期中禁食,但如果遇上春节,便不必禁食,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耶稣是新郎,是天主和人类重订爱情婚约的主角,门徒们都是伴郎,禁食在这种情景中显然并不适宜,除非这位新郎已遭人迫害,“从他们当中被带走,那时他们就要禁食了。

我们行事为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恰到好处,在适当的场合中作适当的事。孟子认为圣人有多种,像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者,伊尹是圣人中的负责任者,柳下惠是圣人中的随和者,而孔子则是“圣之时者也”,是圣人中的识时务者,因为他“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处则处,可以仕则仕。”即是说,孔子能做到该走就马上走,该干就继续干,该告退就告退,该做官就做官。总之,应该做就去做;要按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到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而又能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丰盛。

这也是耶稣所说的安息日为人,而人非为安息日的精神。

要达到这目的,我们对人生要有整全的、全面的认识,对生命、理想和信仰要有足够的坚持和执着。要装上新酒,也要换上新皮囊;要换上一件全新的衣服,而非只是修修补补;要成为新人,而非单单改改某个毛病、作作某些善功。

耶稣要我们完全投入新约的精神中,要完全接受他所教导的一切,回应他的召叫,对他完全的投顺、降服、皈依。

这是一个新时代,需要新精神,穿上新服装。总之,要焕然一新。

社会学上有“思想网络”这个概念,它告诉我们,我们每人不单在思想,而且是在一个“网络”中思想。我们每人都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一整套不同的思想内容。思想网络相同的人,会较易互相共鸣,思想网络不同的人,可以产生真理“越辩越不明”的现象。

耶稣和法利塞人各有不同的思想网络,所以法利塞人很难明了耶稣的话。今日属于不同党派的人,彼此无论如何沟通,也会发现彼此是沟而不通。中国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喊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但并不成功,因为体和用根本就是一回事,没有“体”,也就没有“用”。

如果我们要皈依,我们就得全面的皈依,作出全人的改变,彻彻底底的追随耶稣。他往东,我们不往西,他一召唤,我们就要投注全部的生命。注上新酒,也换个新瓶。

常年期第九主日

万法不离人间善

读经一:(申5:12-15):遵守安息日的订定
读经二:(格后4:6-11):作见证的力量来自天主
福 音:(谷2:23-3:6):安息日门徒掐食麦穗及治好枯手人
中国文化: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业精于勤、荒于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法利塞人就对耶稣说:“你看!你的门徒为什么做安息日不准做的事呢?”……耶稣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并不是人为安息日;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耶稣又对他们说:“安息日准许做好事呢,还是做坏事呢?准许救命呢,还是害命呢?”
(谷2:23-3:4)

耶稣在向那些“窥探他是否在安息日医好那人”(参看谷3:2)的法塞人问完了这句话以后,就治好了那个有一只手萎缩了的人??那天正是安息日!

安息日可以治病、可以做好事吗?耶稣是个守规矩的人?还是一个专门破坏规矩、违反传统的人呢?我们今天又要怎样面对规矩和传统呢?

安息日本来是个圣日。今天的《申命纪》这样说:“你该遵照上主你的天主所吩咐的,遵守安息日,奉为圣日。六天要劳碌,做你当做的一切工作;第七天是上主你的天主的安息日,你和你的儿女……都不该做任何工作,使你的仆婢能和你一样休息。”(申5:12-14)

犹太人十分尊重法律,并视法律为他们的生活、持家、治国之宝。他们中有些人甚至相信,这些法律在颁布之前,早已存在于天上,那是永恒的、不变的神律,所以是神圣不可侵犯、绝不能更改的。而在众多的法律中,他们似乎对十诫中的第三诫情有独钟。他们除了严守旧约上已明文规定的禁律如不可拾柴、不可点火等等之外,还加上一些如不可解结、不可拍手、不可拂去衣服上的尘土等等的禁律。

说出犹太人对安息日禁律的可笑处,并不是说安息日有不对的地方,或说我们不应遵守安息日。事实上,耶稣自己就是一个守法的人。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曾给他行割损礼,并遵行把他奉献给天主的礼;他十二岁时就跟父母到耶路撒冷过节。他受若翰的洗礼,他纳税,他受难前还隆重的过巴斯卦节……。他曾经告诉人,他来不是为废除法律,而是为完成法律,使法律回复它们原有的作用、意义、圣洁和光辉。

安息日原来是很好的一条法律。安息日的精神提醒我们:人不可利用“工作”无休止地去掠夺大地的资源;人更需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地不是人的敌人,而是人的良友。人不应利用工作去过分地改变人与人的关系,而造成愈来愈大的贫富差距,或藉交易和商业关系而造成更大的贫富悬殊。藉着安息日,人要暂时放下,甚至忘记工作,回复人性的本来面目:即寻求个体的发展(祈祷、阅读、吃喝、休息),团体的和谐(共同的崇拜、家庭的生活),和积极地去欣赏和享受生命。

中国人崇尚勤俭,并以劳动为荣。朱子《治家格言》开宗明义就教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韩愈认为读书的要诀是“业精于勤、荒于嬉。”《左传》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欧阳修也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传统似乎看不起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孔子因为一生勤劳,所以才能很自豪的告诉人,自己“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都是很好、很优良的传统。

但人生最终的目的,却不是单单为了工作。人要勤劳、要工作,也要享受工作的成果。犹太人的安息日在全世界的宗教和文化中,都算得上是很独特的一个现象,它本来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原来便是“人性日”、“家庭日”和“宗教日”。(参阅徐锦尧着《正视人生的信仰》95页)

既然是这样,那么,安息日便是为人的好处而设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而存在了。这是耶稣最坚持的地方。

法律原来是为了人的益处,它导引人的行为,它帮助人不致因疏忽大意而犯错误,它给走上歧途的人以当头棒喝,使人不致继续作出害己、害人的事。但如果法律变成了“法律主义”,变成了条文、框框,如果法律僵化了,那它也可以变成人的束缚、损害人的利益。

法律的精神使人活,但法律的条文也有可能使人死,用保禄的话来说,就是:“文字叫人死,神却叫人活。”(格后3:6)这是一切立法者、执法者和守法者都要高度警愓的事实。

新约也有法律,耶稣也要求人守法律,那是爱的法律、爱的新命令。这法律要求人从内心去遵守、去爱主爱人,其最终结果是人的彻底解放,获得天主子女的自由、和永恒的生命。

常年期第十主日

耶稣的亲属

读经一:(创3:9-15):原祖违命
读经二:(格后4:13-5:1):宗徒所注视的目标
福 音:(谷3:20-35):耶稣受人毁谤,耶稣的真亲属
中国文化: 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

耶稣的母亲和他的兄弟来了,站在外面,讬人去叫他。当时,群众正围坐在他身边,他们对他说:“看,你的母亲和你的兄弟在外面找你!”耶稣回答他们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兄弟?”然后环视坐在他周围的人说:“看,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凡奉行天主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亲。”
(谷3:31-35)

耶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既是真人,就有真人的烦恼,包括来自亲人的烦恼。

电影“驱魔人”中的一位神父,他不能专心驱魔的一个原因,是他有一种内咎感:他的母亲因为一个人独居的缘故,所以死了几天以后,神父才发现她。他觉得愧对母亲。

我在台湾有一位神父朋友,他的母亲想从大陆移居台湾,和他一起居住。他不能拒绝她,也不愿拒绝她;但接受她来与自己同住,又确是感到十分为难。所以只好婉转的告诉母亲,如果她来台后,便整天都要一个人独处,因为他这个做神父的儿子有太多公务,根本没有时间常常承欢膝下……。母亲后来终于明白了,这个做神父的儿子,真有不能经常陪伴和照顾母亲的苦衷,所以没有去台湾。

明末镇守辽东的名将袁崇焕,曾经慨叹说:“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大明境内一亡命之徒可也!

一个大将军,为了国家民族,为了工作、责任和理想,要做“亡命之徒”,连至亲的人也要陪自己作出一定程度的牺牲。这是人生中多么无奈的事!

耶稣既是人,他有没有亲人的烦恼呢?

今天的福音说他的亲属因为听见人们传说“他疯了”(谷3:21),便来干预他,要他在传福音的工作上有所节制,因为他为了福音,“连进食都不能”。(谷3:20)实在太过分了。

其实,在耶稣的亲人中,不单有些人不了解他,更有些人不相信他。若望福音便明明的说:“原来,连他的兄弟们也不相信他。”(若7:5)

就连他至爱的母亲,也在他十二龄讲道时曾经误解过他,不明白耶稣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路2:48)

但耶稣是爱他们的,他和亲人也有良好的关系,因为亲情原是天性的一部分,彼此的关怀也是天主的圣意。所以在耶稣传教时,他的母亲和兄弟姊妹便曾多次找他;即使对他有某种程度的干预,最终其实也是为了爱。

这里所说的兄弟姊妹指的是堂兄弟姊妹,因为圣母是贞女,她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她因圣神怀孕而生的耶稣。

但耶稣对“家人”也有他深一层的看法。他说:“凡奉行天主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亲。

亲情是好的,但在天主内的结合和共融,在承行主旨上的同心携手、互相勉励,却可以使美丽的亲情,锦上添花。

在这里,耶稣丝毫没有贬低血肉亲情之意,也绝非如某些基督徒基要派人士所言,说耶稣并不重视他和自己母亲的血缘关系。相反地,我们可以从耶稣的话看出来,圣母之值得我们恭敬,并不纯粹因为她是耶稣之母,更因为她是一位完全奉行天主旨意的人。她从领报开始,一直到站在耶稣的十字架下,无时无刻不在奉行天父的旨意。

辛劳、误会、不了解、胸中的大志未被至亲的人领会,这些都是耶稣经历过的无奈,由亲人而来的痛苦。他们中那些不信他的人,相信会使耶稣更感难受。也许这也是我们不少人的感受:我们不是有时也是只能帮助别人,帮助许许多多别的人,反而对自己的家人却无能为力吗?

让我们像耶稣一样,勇敢接受由亲人而来的困难,同时扩阔我们亲人的范围,把一切怀善意的、按天主爱的计划而生活的人们,也纳入我们热切关怀的“亲人”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