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日八分半(乙年)

常年期第廿一到卅三主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绝不放弃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神律人律、表里一致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天地聋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热爱基督、信行合一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永恒的故事,你我的故事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爱主爱人须尽性,不带残肢入天堂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问世间,情是何物?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天国路难,逍遥可达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甘为人役,忘我事人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体谅源于自省,同情贵在知心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全心全灵爱主、尽意尽力爱人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全人奉献,尽心尽力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以末世情怀,迎今天挑战

--------------------------------------------------------------------------------------------------------------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绝不放弃

读经一:(苏24:1-2,15-17,18):以民决志事奉天主
读经二:(弗5:21-32):夫妻应效法基督对教会的爱
福 音:(若6:60-69):门徒不接受生命之粮的言论
中国文化: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耶稣的门徒中有许多人听了他讲的话(生命之粮的言论),便说:“这些话太生硬,谁能听得入耳呢?”……从此,他的门徒中有许多人离开了他,不再与他同行。于是耶稣对那十二人说:“难道你们也愿意离去吗?”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主啊!唯独你有永生的话,我们还投奔谁呢?我们信,而且确实知道你是天主的圣者。”
(若6:61-69)

信仰和生活是不能分开的;有坚强性格的人,也容易在这坚强之上,建构起坚强的信仰。

我在公教报九七年七月六日的“大澳永助钻禧证道词”中指出,我个人的天主教信仰,包括我对梵二信仰的热衷,正是植根在我的大澳童年生活经验之上的。

我并不主张盲婚哑嫁。但那些有“嫁鸡随鸡”的执着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才会有对婚姻不可拆散的坚持,并愿意接受耶稣的话:“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弗5:31)

古经的卢德能够对婆婆说得出这些话:“你到哪里去,我也到那里去;你住在哪里,我也住在那里;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天主,就是我的天主;你死在哪里,我也死在那里、埋在那里。”(卢1:16-17)所以她能一生忠于天主,并有幸成了默西亚的先祖。

犹太人对信仰是十分、十分执着的,保禄就是其中的一位表表者。他有坚持消灭基督徒的信念,也就有至死为保护基督信仰而献身的伟大行为。

做人要有所为,亦要有所守;要培养干云的豪气,要学习矢志不渝--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上。

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不是英雄、不是圣人,我只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而已。上述的话离我太远了。

但我要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可能是英雄?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做圣人?我们不可以在平凡中活得不平凡吗?为什么耶稣要求我们必须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5:48)难道耶稣也是个讲空言的人吗?难道他的话就没有人可以实践出来吗?

其实,有理想、有信念,敢于执着、专注和坚持到底,活得坚强、活出豪气,原本便是所有信徒和每一个信徒的应有之义。我们绝对可以在平凡中活得不平凡!

信仰是一种选择,一种绝对的、自由的、不可追悔的、负责任的选择。它包含对上主的完全投顺和献身,对他投以完全的信任,一种超越理性、不须证据和保证的全然信任。

这也就是屈原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今天读经一的若苏厄对全体人民说:“如果你们不乐意事奉上主,今天就选择你们所愿意事奉的神吧……。至于我和我的家族,我们要事奉上主。”(苏24:15)

这也是我们的选择,我们还将坚持这种选择。借用婚姻的誓词是:“无论环境顺逆、疾病健康”,我们将永远选择上主、追随上主。

伯多禄的信仰便是这样的。他和其他门徒最初可能只是因为感情冲动而相信,或者因为见到耶稣显的奇迹,或者因为佩服耶稣的为人,或者被他的说话所吸引。更或者,当时信耶稣是一种“潮流”!

但考验来了。不单群众对耶稣失望,连不少其他门徒对耶稣所说的生命之粮言论的评价也是:“这话生硬,谁能听得下去呢?

圣经继续说:“从此,他的门徒中有许多人退去了,不再同他往来。”但伯多禄还是说:“主啊!唯独你有永生的话,我们还投奔谁呢?”他留下来了,和他一起的十二人也一起留了下来。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也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伯多禄的信仰,正是这种“后凋松”、“傲霜枝”的信仰,一种在冰霜雨雪的侵凌中,仍能屹立不倒、傲然面对一切人生挑战的信仰。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神律人律、表里一致

读经一:(申4:1-2,6-8):遵守和实行上主的诫命时,显出人的智慧和见识
读经二:(雅1:17-18,21-22,27):要把天主之道付诸实行
福 音:(谷7:1-8,14-15,21-23):天主的诫命和人的传统之间的对立
中国文化: 天命之谓性。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法利塞人和经师们质问耶稣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按照先人的传统行事,竟用不洁的手进食呢?”耶稣对他们说:“依撒意亚预言你们这些伪君子所说的真对,经上记载着:‘这民族用唇舌尊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他们恭敬我也是枉然,他们把人订的规则当作教义去传授。’你们离弃了天主的诫命,却只拘守人的传统。”
(谷7:5-8)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天主的诫命”和“人的传统”之间的对立,亦即是天主在颁布诫命时,所著重的精神,和后来人在守诫命时,所著重的条文之间的对立。

圣经有很多诫命、规则,但圣经的一切规则,无非是为人本身的最大和最长远的益处,所以十分重视规则的原意和守法的精神。《申命纪》把遵守法令和规律,视为选民生存和进入福地的条件,这样,在守上主的诫命时,才能显出我们的“智慧和见识”(申4:6)。

圣经把守法和智慧连结起来,因为圣经要人守的一切规则,都是生命的法则。不守这些规则,受害的不是天主,而是人;并不是天主要罚人,而是人在罚自己。

生命的法则都是为守法者的利益,而不是为立法者的光荣。自由物体的下坠,是由于万有引力的法则;植物生长要靠阳光、空气、水分,这是生命的法则;养鱼有养鱼的法则,养猪、狗、牛、羊,也有养猪、狗、牛、羊的法则。不守这些法则,牠们都不会健康地成长。

因此做人有做人的法则,家庭的和谐有家庭和谐的法则,社会进步、世界太平等等,都有它们颠扑不移的金科玉律。

而这些金科玉律,正是造物主在创世时已定下的,谁遵守这些法则,谁就能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否则,就会衰败和死亡。因为这一切都是内在于生命、与生俱来的法则。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是自天而来生命本性。

所以天主才说:“你们要听从我教给你们的法令和规律,好能生存。”(申4:1)我们守诫命,并不是为天主的好处,而是为我们自己的好处。

雅各伯进一步把天主要求我们的一切,当作是“种在心里的道”(参看雅1:21),这道能拯救我们的灵魂。

但天主要求我们的,不只是抽象的理念,他要我们把这些道、诫命、法令等等,统统都变为生活的实践,具体落实地去爱人。所以雅各伯说了一句很出名的话:“在天主父眼中,纯洁无瑕的虔诚,就是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雅1:27)

爱人,尤其是爱那些没有人爱的人,就是纯洁无瑕的虔诚,就是在实践生命之道的要求。

进食前洗手,本来也许只是一种卫生上的需要,后来却变成一种礼仪上的要求,像征内心的圣洁,提醒人要度纯洁的生活,有点像神父在弥撒奉献礼中的“洗手”。一旦把这简单的仪式,无限上纲到人是否真的圣洁的时候,这规则便会成为人的束缚,甚至会助长人的虚伪,以为洗了手就是圣洁了。

耶稣要求人的,是真实的圣洁:“你们都要听我说,且要明白:从人外面进入他里面的,不能使他污秽;那从人里面出来的,才能使他污秽。”(谷7:14-15)他进一步说明,只有从心中出来的恶念、贪婪等,才能使人污秽;吃饭前不洗手,只有卫生问题,没有道德问题。

这里,我们也不妨探讨一下外表和内心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我们藉礼仪的外在行为,而修养我们内心的圣德。

《礼记》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只有外表的行为,并不能造就内心的虔诚;有时禽兽对人的为害,还不如“衣冠禽兽”行为的狠毒!

但这绝非说外在的行为不重要。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如何内外如一、表里一致。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如果人光有内心的好和本质的善,却缺少教育和教化,他的行为就会带点“粗野”;如果他的外在教养超越了他本性的善质,那他就会好像历来的“史官”一样,带有文过饰非的倾向了。只有本心和外表平衡发展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我们基督徒亦应以这种心境和精神,去谨守天主的法律,同时要努力去实践、活出我们宗教礼仪所蕴含的精义。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天地聋

读经一:(依35:4-7):上主的救恩使一切更新
读经二:(雅2:1-5):不要以貌取人
福 音:(谷7:31-37):耶稣治好聋哑人
中国文化: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

耶稣用手指伸进他的耳朵,用唾沫抹他的舌头,然后望天长叹,对他说:“厄法达”,就是说:“开了罢!”他的听觉立刻恢复了,舌结也解了,能清楚说话……众人都十分惊讶地说:“他一切都做得好:居然使聋人听见,哑吧说话。”
(谷7:33-37)

耶稣惯常只说一句话,就已足够治愈病人。例如,他有一次要治好一个患枯手症的病人,他只说了一句话:“伸出手来!”那个枯手的人把手一伸,就复了原。(参看谷3:1-5)

这次他用了一些外在的行为,例如把手指放进他的耳朵里;也用了一些物质,例如用唾沫抹他的舌头。他自己也有一些特别的动作--望天叹息;并说了一些话--“开了罢!”

这使我们想起我们的“圣事”。在圣事中,耶稣临于司祭身上,也是用了一连串的动作、言语,及外在的标记,以刺激参与者的信德和渴望,使他们能有更好的心灵准备,去领受上主藉此圣事所给予他的恩宠。

对这个又聋又哑的人来说,因为他听不到耶稣要说的话,所以耶稣“望天”的动作,能更有效地使他看到、感受到耶稣在为他祈祷,和对他的关怀。

望天“长叹”,显出耶稣在接触到世人苦难时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屈原不是也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吗?何况是大慈大悲的耶稣?

耶稣这次治好聋哑人的步骤,也和心理学很吻合。不少人说话有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听觉出了问题:听不到,自然也就说不出。

把这原则用在我们的“教友传教”问题上,我们又能否说,如果教友不去传教,是因为他们先是对福音“聋”了,所以才在福传上变得“哑”了呢?试想想,未听过福音,又怎么会传福音呢?听得不清楚、不全面、不彻底,又能传什么呢?听得不够多、累积的经验又不够,又怎么会培养得到,或刺激得起传教的热忱呢?

但要传福音或“福传”,还有另一点该注意的,就是福传的内容。

唐朝聂夷中有一首很好的小诗:“一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

一片叶子就足够遮蔽我们的眼目,两粒小豆,就足够使我们什么都听不见。但真正聋的原因,是理身不知“道”,即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换句话说,有些人是只懂得调理自己的身体生命,却不懂得调理自己的灵性生命、道德生命、学问生命、民族感的生命。
除去了叶子,除去了小豆,未必就能听、能看,因为如果不知“道”,仍可能是天地间的大聋子。

“道”就是信仰的内容。信仰的重点不单单在于除去什么,更在于培养什么、获得什么、活出什么。正如种田的重点不单单在于除草,更在于栽种。而且,假如我们真的是害怕杂草丛生的话,我们就更应多多栽种。例如,如果我们能在园中多种蔬菜,不是就可以减少杂草吗?

天主教认为犯罪不单因为在思、言、行为上“犯”了什么,也可以是因为在生活上、行为上“缺”了什么。

母亲的罪也可以是因为“不”管教子女;医生的罪也可以是因为“不”进修、“不”小心。这就是“缺”的罪。

教会缺了本地化,或缺了梵二的精神;我们在“香港人、中国人、基督徒”三重身份中缺了其中的一重身份;我们在教道理前缺了好好的备课;我们因为太自我中心而忘记了、或意识不到要去接触一个失望的、孤独的人……。这一切都可能是罪。因为这些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不能缺少的东西,是世界赖以充满爱的“道”。

求耶稣开启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听得到他的声音,听得到他的道,他的生命之道;藉此也解开我们的舌结,让我们好好地去传扬这个道。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热爱基督、信行合一

读经一:(依50:5-9):有上主的支持不怕蒙羞
读经二:(雅2:14-18):没有行为的信德是死的
福 音:(谷8:27-35):伯多禄认主为默西亚;首次预言受难和复活
中国文化: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力行方有真知。

耶稣问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呢?”他们回答说:“有人说你是洗者若翰,也有人说你是厄里亚,还有人说你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又问他们说:“那么,你们说我是谁呢?”伯多禄回答他说:“你是基督。”
(谷8:27-29)

门徒对耶稣的问题,回答的十分客气,都说些人们对耶稣肯定的话。但当时人们对耶稣的评语,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不少其它的描绘。

有人说:“这不是那木匠的儿子吗?”(参看玛13:55)一个以双手去劳作的工人,有什么了不起?也有人说他是个“贪吃贪喝的人,是罪人的朋友。”换句话说,他不是名流缙绅、不是上流社会人物,也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只配和低三下四的人交往。

纳塔乃耳,这位后来成为宗徒(即巴尔多禄茂)的人,起初也不觉得这位来自纳匝肋的耶稣,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他曾经对耶稣轻描淡写的评论说:“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若1:46)阶级背景不好,这个纳匝肋人又算什么?

更糟糕的,是竟然有人说他是和魔鬼一党一路的,因为他之所以能够驱魔,完全是靠魔王贝耳则步的力量!

耶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各有不同的评价;有人十分喜欢他,有人极端厌恶他。他真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符合了西默盎的预言:“看,这孩子已被立定,为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和复起,并成为反对的记号。”(路2:34)

今天,尽管耶稣在基督徒的心中是神、是救主,但有些香港人却对他没有多少实际的好感。这些人竟然把一切空洞的言语,所有不切实际的话,都以“讲耶稣”来形容!对他们来说,“讲耶稣”差不多就等于是讲废话。原来耶稣在不少现代人的眼中,竟然不值一文!

好了,如果今天耶稣站在我们面前问我们,站在“你”的面前问你,你又会说耶稣是谁呢?

你可能会有许多“标准答案”,这是你从别人口中学到的、听回来的答案。例如,你会说耶稣是天主、是救主、是兄长、是朋友、是神粮、是萄葡树、是善牧;他是大能的,是历史的主宰;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他将来还要再次降来、审判生者死者……。

但如果我认真的问问你:“你真的相信这些答案吗?”你会如何回答?你胆敢说“真的相信”、“完全相信”吗?

但如果耶稣真的已救了你,使你站了起来、抬起了头,为什么你仍然自卑?如果耶稣真的是你的兄长、你的朋友,为什么你和他的感情却是那样的淡漠?如果耶稣真的是神粮,能够给你灵性的营养,为什么你却是那么冷淡地、麻木地领圣体?而且又从来不去圣堂朝拜圣体?而你在领受了这“神粮”之后,为什么却竟然没有力量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呢?

如果你相信耶稣真的是善牧,为什么你在犯罪后,竟似没有面目再去投奔他、投靠他?如果你相信他是大能的、是历史的主宰,为什么你会认为主宰着历史的竟然是北京的、台北的、或英国和美国的统治者?为什么你对中国和对香港的前途都没有充足的信心?如果你真的相信耶稣无所不在,为什么你在黑暗无人之处,却敢肆无忌惮地犯罪?你在人前不敢作的勾当,为什么在耶稣面前却敢作呢?你不知道耶稣是“神目如电”的吗?如果他将来还要再来施行审判,为什么你今天不为永生而努力积福呢?

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有人更希望能达到知行合一。但知和行确是两个分殊的、不同的事物。如何使知和行整合起来,是做人的最重要智慧。信仰更是如此。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就是说:努力学习就接近智慧,尽力实行就接近仁德,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即是说,知、仁、勇这三达德,都是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可以获致的。

宋儒甚至说:“力行方有真知”。我们更可以说,力行方有真信。这样说来,我们对耶稣的一切信念,也必须是经过了生活的实践,才可以获得的。

让我们不单信耶稣,也按耶稣的话去生活,并在生活的实践中,去接触、认识这位耶稣,并和他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当有一天耶稣来问我们他是谁时,让我们可以真诚的说:“你是基督、我们的救主,我们曾经相爱过,也要永远的相爱。”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永恒的故事,你我的故事

读经一:(智2:12,17-21):邪恶使人失去理智
读经二:(雅3:16-4:3):争端来自人的私欲
福 音:(谷9:30-37):二次预言受难和复活;天国中谁最大
中国文化: 昊天罔极。 是故一昼一夜,花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邱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耶稣和门徒经过加里肋亚,却不愿意让人知道。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快要被交付在人的手里,他们要杀害他,他死后,第三天要复活。”可是门徒不明白这些话,又不敢问他。他们来到葛法翁,进了屋里,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在路上争论些什么呢?”他们都默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最大。
(谷9:30-34)

今次要谈的,不是圣经的内容,而是在圣经字里行间的,一些有关耶稣和门徒的态度。

耶稣“不愿让人知道”他和门徒去什么地方。那是因为耶稣希望能单独和门徒在一起,摆脱群众的骚扰,让他可以深入地、严肃地、畅所欲言地告诉门徒,那即将临到他身上的大事,就是他即将被排斥、出卖、受苦受难的事。

门徒不明白这些话,“又不敢问他”。这是多么真实的、人性化的故事!

世上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明白的,但也有些是我们可以明白却不愿明白,或不敢去明白的。

例如,当我们和父母闹翻以后,我们愿意去明白父母的心情吗?我们敢不敢去问一问他们的感受呢?我们不想知道,世上最爱我们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们呢?

当两个分属敌对党派的朋友相聚时,他们有兴趣知道对方的立场,和这立场背后的理由吗?我相信我自己是诚实、正直的人,我知道他们也可能和我一样,也是诚实、正直的人吗?

世上不是也有“越辩越不明”这回事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为什么两个朋友,会反目成仇呢?是我们一方对、一方错,或者是我们双方都错,或双方都“对”呢?

耶稣喜欢运用比喻,那是为了使群众更易于明白。但他却说,他讲比喻,是“使他们看是看,却看不见;听是听,却听不明白。”(谷4:12)

使人不明白,绝不是耶稣讲比喻的本意。他讲比喻,就是为了使人更易明白。人们不明白,是因为耶稣讲得太明白;不明白,是因为人们抗拒去明白耶稣所讲的道理。因为明白了,就要实践、就要改变;不想实践、不想改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去明白。归根到底,因为人是“罪人”,而罪便是明白真理的障碍。

真的了解父母的辛劳、苦心,和他们那“昊天罔极”的大爱,我们能够不孝顺父母吗?若我们不要孝顺他们,便唯有不明白他们,不明白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最好还把他们加以丑化,例如说,他们是老糊涂啦、思想落伍啦等等,以合理化我们那些忤逆的思想和行为。

今天福音的另一个故事也值得我们回味:门徒在路上争论谁最大。但当耶稣问他们争论什么时,“他们都默不作声”。

是的,为什么要告诉耶稣呢?为什么要自暴其短呢?这不也是很真实、很人性化,和你和我都有关的故事吗?

梵蒂冈公教教育部在一九八八年颁布的《天主教学校教育的宗教幅度》,关于“历史课”有这样的一段话:“历史的主角是人类自己。历史就是将个人内在的善恶,以较大的比例,在世上表达出来。”(第58节)简单点来说,“人类历史”就是“个人历史”的放大。即是说,如果个人历史是小三角形,人类历史就是大三角形。

因此,我们越认识自己的历史,也就越易于认识人类的历史;越认识人类的历史,也就越易于认识自己的历史。

明朝刘基在《司马季主论卜》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是故一昼一夜,花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邱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掌握了生命的原理,就可以知道生命;知道生命,就可以知道过去、知道现在、知道未来。何必去占卜呢?

把这个原则扩大一些,我们可以说,圣经也是在述说人类的历史,述说你和我的历史,和历史及生命的规律。

圣经说的是永恒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我们愿意用圣经去认出自己的面容、烛照自己的前路吗?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爱主爱人须尽性,不带残肢入天堂

读经一:(户1:25-29):选立七十长老
读经二:(雅5:1-6):警戒富人
福 音:(谷9:38-43,45,47-48):应躲避邪恶
中国文化: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壮士断臂。

如果你的手使你犯罪,砍掉它!你残废而进入生命,总比有两只手而下地狱,到那不灭的火里去更好。如果你的脚使你犯罪,砍掉它!你跛脚进入生命,总比双脚俱全而被投入地狱里更好。如果你的眼睛使你犯罪,挖出它来,你失去一只眼睛而进入天主的国,总比有两只眼睛而被投在地狱里更好。在那里,毒虫不死,烈火不灭。
(谷9:43-48)

按RSV圣经的注释,这里所说“地狱”的希腊原文,是Gehenna,是指耶路撒冷近郊的一个山谷。这里曾经是把孩子烧死而祭献邪神的地方。这个恶习被废除后,这个山谷便做了耶路撒冷城的大垃圾堆,居民经常用火焚烧垃圾,蛆虫亦因有大量的食物残余,而迅速繁殖。于是犹太人便用这个地方,代表恶人将来要受苦的“地狱”,在那里,的确是“毒虫不死,烈火不灭”!

圣经十分重视生命和人格的完整。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不能分割的个体。在恭敬天主的事上,我们更加要“全心、全灵、全力、全意”(参看谷12:30)的去恭敬,或者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去事奉,而不是不冷、不热的去完成一些外表的宗教行为、虚应故事。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只用自己生命的一半,来事奉我们的上主天主,而用生命的另一半,去事奉天主的敌人:“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要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

耶稣也告诉我们,如果要追随他,便要义无反顾、死心蹋地去追随。不能今天说要去埋葬父亲,明天又说要去向家人告别;反反覆覆,拖泥带水。耶稣认为这种人,并不适合作他的门徒、走天国的路。他说:“手扶着犁而往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参看路9:57-62)

生命的完整、人格的完整、信仰的完整,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要注意我们生命中的一言、一行,掌握每一个机会,做好每一件事。以整个的身心、全部的力量,去投入我们的生命,承行天主的圣意,和天主作最亲密的结合。

由于耶稣极度憎恶那些引人犯罪、使人格分裂、使生命分割,或导致人灵魂丧亡的邪恶行为,所以耶稣对于作这种事的人,也表现出深恶痛绝:“谁若使一个信我的小弟兄失足,倒不如将一块大磨石,绑着他的颈项,投入海里,为他更好。”(谷9:42)

引我们犯罪的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所以耶稣连带也警告我们说:如果你的手使你犯罪,你的脚使你犯罪,你的眼睛使你犯罪……,你都要把它们统统全部砍下来、挖去、丢掉。有这种行为的人,全部都无缘接近那全善、全美的天主。

孔子也是一个十分憎恶坏朋友,而欣赏好朋友的人。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6:4)

意思是:正直的,诚实的,见闻广博的人,都是好朋友;逢迎谄媚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夸夸其谈、口甜舌滑的,都是坏朋友。

这种谄媚逢迎、两面三刀、口甜舌滑的人,通常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引诱我们去做恶事,带领我们走上歧途,使我们堕入他们的圈套、中了他的诡计、成了他们的帮凶。这些正是耶稣要谴责的人。

世界正因为有这些恶表,所以才变得有祸。人因为见到这些恶表,所以才知道有犯这种罪的可能。由于有恶表,这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教人为恶的大学堂。

面对恶表,我们要学会不留情的拒绝;面对自己的坏毛病,我们要狠得起心肠。这便是所谓“壮士断臂”。

在面对坏朋友的时候,如果我们真的狠不起心肠,也找不到拒绝的好办法,就要避之则吉,即是俗语所说的:“讲多都无谓”。舍此别无他途,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问世间,情是何物?

读经一:(创2:18-24):造女人,建立婚姻制度
读经二:(希2:9-11):耶稣为造福人类,甘愿受苦
福 音:(谷10:2-16):离婚的问题;祝福儿童
中国文化: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从创造之初,天主就造了一男一女。因此,人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与他的妻子结合,两人成为一体。这样,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所以,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谷10:6-9)

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要拆散天主所结合的。他们或者是成为别人的“第三者”,去拆散别人;或者是自己拆散自己,两人都找到一些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或藉口,就此协议“散伙”。

我数年前曾跟别人开玩笑,我说,经由我手中所祝福的婚姻,都是稳健的,都是情比金坚的。

今天,我不敢再开这个玩笑了,因为有些“金”已熔掉了,我已经见到由我亲手主持和祝福的婚姻,接二连三地划上了句号。

二十年前,全世界的离婚率,不过是六、七分之一,今天,有些“先进”地方的离婚率,已达到二分之一。在婚姻礼仪后,我们随时可以和新人开玩笑地说声“再见”!

我们不得不承认,天主使人结合的力量,有时却敌不过两个已死的心。这时,我们会更明白圣奥斯定的话:“天主创造你时,不需要你;但天主要救你时,却需要你。

人们要维持婚姻的持久和幸福,何尝不是这样?没有夫妇二人衷诚的、坚忍的、长久的合作,全能的天主对他们的婚姻,又能奈何得了什么?

天主教神学对神人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讲法,一种强调神的主动,一种强调人的主动。

我看过一张海报这样写:“如果天主不向人伸手,人不可能接触到天主。”这是完全正确的神学观。

但我宁可这样相信:“天主的手已经伸向所有人;只要人愿意伸出手来,就可以接触到天主。”也许这句话有更多圣奥斯定神学的味道。

天主的恩典,如天上沛降的甘霖,润泽了所有的地方;他的爱,如和煦的太阳,普照、温暖一切。只要我们准备妥当,我们就可以获得最多的雨露,并在阳光的照耀下,快乐地成长。

虽然离婚已是今日社会相当普遍的现象,但对某些恩爱的夫妻来说,婚姻和爱情却是终生的,连死亡都不能减少他们之间的深情和终身的思慕。

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庆祝银婚和金婚的夫妇,是多么令人羡慕!在历史上,爱国诗人陆游对爱情的忠贞,也是令人敬佩的。

陆游原来娶了表妹唐琬为妻,彼此感情很好,只因为陆母不喜欢,所以两人被迫离异。陆游有一次和唐琬在沈园重逢,大家都感到十分难受;陆游以《钗头凤》一词相赠,表出心中的哀愁。不久,唐琬终于抑郁而死。

四十年后,陆游已经七十多岁,再访沈园时,深深感到风物不殊,而人面已非;对着残破的庭院,他倍觉凄凉,于是写了两首诗: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再过了十多年,陆游已经八十一岁,老得连走路也难了,但沈园和唐琬仍然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间。于是他再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这样说: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一生心系人民和祖国,但这一切并没有减少他对所爱的人的深情、浓情、激情、痴情,及专一而永久的爱情。

婚姻需要爱,更需要情。如果生活已变得平淡,周而复始,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的机械化,那么,夫妇之间找一些让“旧情复炽”的机会,去重燃双方的情,那是配合天主“结合”之恩的人间好方法。

求主使一切有情人,都能在主的爱内“成为一体”,互种深情,彼此思念,直到永远。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天国路难,逍遥可达

读经一:(智7:7-11):财富比起智慧来,分文不值
读经二:(希4:12-13):上主的话鉴别人的内心
福 音:(谷10:17-30):富贵少年
中国文化: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上下而求索。

“老师,这些诫命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对他说:“你还有一件事没有做:去,变卖你所有的财产,捐给穷人,你必有财宝存在天上,然后背着十字架来跟随我!”那人听了这话就面带愁容,闷闷不乐地走了,因为他有很多财产。
(谷10:20-22)

这个富少年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这个少年“跑”到耶稣面前,确是充满着对人生“上下而求索”的冲劲;这是一个青春活泼、朝气蓬勃、而富有活力的年轻人。他“跪”在耶稣面前,也显出他是多么热切而虔诚地要探索人生,而且有决心向耶稣讨教。

我可作什么?”他不是来听道理,不是单单想作一个信徒;他是想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完成自己,想扎扎实实地去生活和实践:他要“作”一点什么的!

因为他不满足于他自己目前的生活,还未找到人生的真正安顿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种境界他似乎仍未达到,也找不到门路。所以他来找耶稣。

对于真诚求道的人,耶稣从不使他失望。所以耶稣告诉他:追求美好的生活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要孝敬父母。”(谷10:19)

即是说,在追求更高超的生活之前,先要尽好最平凡的本分;在做基督的追随者之前,先要做一个真真实实的人,要学会“一步一脚印”地走人生路。

少年人一听耶稣的话,就充满信心的回答说:“师傅,这一切我从小就都遵守了。

他不是一个好奇的、肤浅的求道者;他是一个有心人,他有一个很积极而充实的过去,来证明他现在的诚意,他有一个丰盛的人生展现在他的眼前。所以圣经说:“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

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青年人,这是社会的希望,也是教会的希望。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可算是现代庸俗世界中的“稀有动物”。

耶稣是从不让慕道的人失望的,于是立刻给他一个邀请,邀请他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奋发前进、更上一层楼,并邀请他做自己的门徒、做自己的入室弟子,和自己一起生活。

于是耶稣对他说:“你还缺少一样”,这“一样”是画龙点睛中的“睛”;有了这个“睛”,这条龙就可以腾飞了。耶稣就是要给他点睛、让他腾飞,使他能逍遥地生活和遨游在天地之间。

我们都是龙,我们都拥有天主所创造和所赋与的、最好的天赋和条件。我想起了一首小诗: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

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是的,我们都是龙,只是缺少了眼睛;我们都是明珠,不过是蒙了尘而已。耶稣可以帮助我们、圣化我们,使我们腾飞、让我们发光。条件是要我们活在他内、和他在一起、追随他。

卢德对她婆母的话,也应是我们对耶稣的话:“你到哪里去,我也到那里去;你住在哪里,我也住在那里;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天主,就是我的天主;你死在哪里,我也死在那里、埋在那里。”(卢1:16-17)

追随耶稣是绝对的,它要求我们抛弃一切、死生相随,和他形影不离。这是耶稣对富少年和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邀请。

我们有时会以为抛弃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是一种损失;富少年大摡也是这样想。所以他不愿抛弃,他有很多财产,他终于“闷闷不乐地走了”。

他不知道,抛弃是为了全心的追随;抛弃是为了在耶稣内完全的发展自己;抛弃是为了获得;抛弃是为了放下包袱,轻轻松松的走人生路。布袋和尚有一首诗,道尽了抛弃的逍遥:“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我们在耶稣内绝不吃亏,也绝无损失。相反地,我们在耶稣内获得了一切:我们更逍遥地生活,我们更肯定地可以在他内,获得他给我们预备了的天国。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甘为人役,忘我事人

读经一:(依53:10-11):痛苦过后会看见光明
读经二:(希4:14-16):应依持基督走近天主
福 音:(谷10:35-45):载伯德二子要求坐于耶稣的左右
中国文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耶稣把门徒召集过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各国都有元首统治,也有官长管辖;但是你们却不要这样。在你们中,谁若愿意在他人之上,就该做众人的仆人;谁若愿意居首位,就该做大众的奴仆。因为人子不是来受人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且牺牲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谷10:42-45)

耶稣是世上最好的老师,可是他的门徒却是一群领悟力奇差的学生!他们已有过彼此争论谁最大的前科(谷9:33-37),那时,耶稣已清楚的训示过他们:“谁若想做第一个,就得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要做众人的仆役。”(谷9:35)

怎知言犹在耳,便发生了有两位门徒争高位的事件,主角就是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若望。

这两位门徒是耶稣所召选的首批四位门徒中的两位,他们原来很慷慨,在耶稣召叫他们时,“他们就把自己的父亲载伯德和佣工们留在船上,跟随耶稣去了。”(谷1:20)那时,他们确有一分“君命召,不待驾而行”的服从、敏捷和潇洒,他们是多么迅速、多么甘心情愿地跟随耶稣!

也许他们因此便自视为老大哥吧?所以在耶稣三次预言受难后,兄弟俩便双双来到耶稣面前对耶稣说:师傅!我们愿你允许我们的要求!”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愿意我给你们做什么?”他们回答说:“赐我们在你的光荣中,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谷10:35-37)

这明明就是争权夺利了,他们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团体,但终究还是要排坐次的。谁能坐在耶稣旁边呢?

人间的问题便这样悄悄地溜到神圣的教会中来了。

于是耶稣就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你们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够喝吗……”他们答说:“能够。”耶稣就对他们说:“我喝的杯,你们固然要喝……但是坐在我的右边或左边,不属我的权限,而是天主预备了给谁就赐给谁。”其他十位门徒听了,就开始对雅各伯和若望起了反感。(谷10:38-41)

争坐次的人已经够糊涂,对争坐次的人起反感,就更加糊涂了。面对着这一群糊涂的徒弟,耶稣于是说出了“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千古名句,教导人怎样去善用权力。

他告诉他们:连他这位位极人臣的“至人”,身为天主圣子的真神,他来,也无非是为了服事人,而不是为了受人服事,并且还要牺牲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耶稣是一个为人而存在的人,他的教会也应是一个为世界而存在的教会。在基督的教会内,权力只有一个用途,就是为了服务。教会中的最高牧人教宗,便常自称为“众仆之仆”。

人的最大缺点也许是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自私的人最多犯的毛病是损人利己,但也有时会作出损人而不利己的事。个人可以自私,团体可以自私,甚至国家、民族、宗教、整个人类也可以自私--集体的自私,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为他人而活的人,会好像耶稣一样,他甚至为了给人带来救恩而废寝忘餐。他的亲友们便因此说他“疯了”。(谷3:21)

明末的辽东经略袁崇焕,为了保家卫国,也好像“疯了”,因为他也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亲人;他感叹地说自己已经变成了“大明境内的亡命之徒”。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为了国家也曾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语。这些人都好像是为理想而“疯了”一样。

其实,为他人而活的人,远不止于这些英雄豪杰。好的父母为子女而活,好的老师为学生奔波,好的官吏为百姓任劳任怨。这些都是为他人而活的典范。

为福音而亡命,为国家、为别人而亡命,这就是耶稣所说的“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最基本出发点,是肯定和重视对方、对方的需要和感受。为他人而活的人会与他人同行,和他人一起肩负重担。同行,就是对方行得快,自己也行快;对方行得慢,自己也行慢;对方跌倒了,就蹲下身子,和他在一起。

乃役于人的人,他的胸襟也是大的。王维想到的是“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陆游虽然丢了官,却仍然有“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的深刻感受。而耶稣想到的,是苍生的救赎,以及你和我的救恩。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体谅源于自省,同情贵在知心

读经一:(耶31:7-9):上主召回各地的遗民
读经二:(希5:1-6):基督为大司祭
福 音:(谷10:46-52):治好耶里哥的瞎子
中国文化: 忠恕之道:责己以忠、待人以恕。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他同情无知和迷途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有人性的弱点。因此他为人民奉献赎罪祭,同样也该为自己献祭。
(希5:2-3)

圣经是天主“此时”、“此地”,“向我”所说的话;它不只是一个故事或在说一些遥远的、抽象的,和我的生命毫无关系的话。所以,我们在读经时,我们一定要问:今天天主要向我启示什么?他要我作什么?他希望我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今天的圣经一方面描述耶稣的司祭职,另一方面也希望藉对其他司祭的描写,而提醒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保禄在希伯来书中,从论述大司祭的资格开始,认为值得强调的有两大点:

第一、大司祭必须是“人”,从人间挑选出来;他不是天使,也不是其他的神衹。

第二、司祭是由天主所派遣;他既不是毛遂自荐,也不是经由选举产生。

天主教有其自天主而来、由上而下的一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召叫。它不是一个普通的人间社团。它有教义、教规、礼仪,当然也有主持礼仪的“司祭”。

保禄在这里描述得更多的,似乎是司祭的第一点:大司祭选自人群,来自人间,是真真实实的“人”。

既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他要为人民奉献赎罪祭,也要为自己奉献赎罪祭。他虽然奉行的是神圣的事业,但是他一点也不比别人强、或比别人好,或比别人圣洁。

这种自我觉醒,决定了在天主教会内作司祭,或作领导者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谦虚性格。他真的要很小心,免得救了别人,却失落了自己。

一个“罪人的教会”对别人固然有要求,对自己就更加要有要求。

保禄更进一步暗示,教会内的领导,也许还应对自己要求严一些,而对别人要求宽一些。这可使他同情无知和迷途的人,并使他懂得体谅之道。

体谅就是一种设身处地、易地而处的能力。能体谅,就能同情;能同情,就能宽恕。

孔子认为做人要懂得“忠恕之道”。教会内有信仰的人,就更加要懂得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责己以忠、待人以恕”,即对自己要求多一些,对别人要求少一些。

当我在大陆听到别人责难某某神长如此如此的时候,我的心有点难受。我并不认为这位神长可以或应该如此如此,我只是认为,如果我身处在他的情况下,我可能并不止于如此而已。我又何忍过于责难,或有何资格拾起“第一块石头”,去定他的罪呢?

中国文化本来就有“向里用力”的特点,即所谓“向里用力的人生观”:不能要求别人的,就要求自己吧!


孔子曾经认为在“君子之道”中,有四样是他做不到的,就是“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13)即是说,孔子认为自己如果对别人有某种要求,他自己就得先按这个要求而做到;但他却认为自己未能做到这一点。即是说,如果他想自己的儿子要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却未能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

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对于忠恕之道,有时竟是反其道而行:我们宽于责己,却严于责人;我们一点都不体谅,也就一点都不同情和宽恕。

在心理学上有所谓“取角”的活动,就是在角色办演的活动中,想办法去“代入”某个角色的处境,体会他的心情。这是一种大大有助于我们对别人的体谅和同情的活动。

 

 

常年期三十一主日

全心全灵爱主、尽意尽力爱人

读经一:(申6:2-6):要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
读经二:(希7:23-28):基督是永恒的司祭
福 音:(谷12:28-34):最大的诫命
中国文化: 立地以上承天,承天道以隆人。

有一个经师前来问耶稣说:“哪条诫命是第一条呢?”耶稣回答说:“第一条是:‘以色列!听着!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当爱人如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大了。”
(谷12:28-31)

一位经师问耶稣,“哪一条”诫命是第一条诫命,按玛窦福音22:35的记载,这里所谓第一条诫命,就是指那“最大的”一条诫命。

耶稣的答案来自申命纪:“以色列啊!听着!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申6:4-5)

但耶稣随即刻意地加上了另一条诫命:“第二条是:你当爱人如己。

人家问耶稣一条诫命,他答了两条。
在耶稣心中,这“一条”诫命有“两个”实践的方向;而这两条诫命,也可说是同一条诫命的两个层面。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以神为主,犹太教尤其强调神的独一无二性,和他的“排他性”。神和人,爱神和爱其他人或其他东西,几乎都是势不两立的!

所以在古经中,亚巴郎可以为天主杀儿祭主;而整本古经,都有很多天主协助犹太人杀戮外邦人的故事。有时甚至要屠城、灭族。

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对,天主确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伟大无比的真神,一切生命都是从他而来。他有权创造生命,也有权取回生命。生命原本便是为天主而存在的。

这就是犹太人心目中,天主的形象:一个赫赫威严、高高在上、君临天下、掌握人类生杀大权,赏报人、也惩?人的大判官、大主宰。

所以人在神面前也只能蒙面、脱鞋、跪下、不得仰视。连碰一碰属神的约柜,也会被视为大不敬,而招致杀身之祸。

天主和他的宗教,就是这样长期地被描绘成如此的残酷和不近人情。小孩子听了也许要发恶梦。

古经中的天主,其形象有时只是亚巴郎的天主,是以色列的家神和族神,甚至只是一位战神。

耶稣决心终止人们对上主的这种基于恐惧的信仰。他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充满爱,也邀请人们去爱的天主。这个天主不再与人对立。我们在主内,可以爱人爱得更深,我们在爱人时,可以爱主爱得更诚。

我们人类对天主的爱,不再独立而游离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之外。相反地,如果我们不按天主的圣意去生活,不依天主的圣意去爱人,即使我们天天喊着:“主啊!主啊!”都不能获得救恩。

耶稣形容这二而一、一而二的诫命,就是最大的诫命:“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大了。”一切都应从属在这条爱的诫命之下。

这二而一的诫命是一切诫命的“纲”,其他的诫命都是“领”、是“目”;这两条诫命也是诫命中的“大体”,其他的诫命都是“小体”。提纲就会挚领,纲举就会目张;符合了“大体”的要求,其他的“小体”就自然会水到渠成。

但耶稣的话并不常常被所有的信徒遵守。宗教仍然有时会变得不近人情;爱神和爱人有时也被人无端地对立起来。以神的名义而进行的“宗教战争”,更是一个主张爱主爱人的教会所不应有,却是已经发生了不少次的历史事实。

中国人的宗教精神是以人为主的,即使信神,举行神的敬礼,或甚至谈到灵界和来生,也是为了教人好好地活于今世,积极地面对今日的生命。

这就是中国宗教精神中所谓的“立地以上承天,承天道以隆人”,即是说,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活在地上,而仰体天心,并按照上天的意旨,而造福世人。

这其实就是耶稣所说“爱主爱人”的最好注脚,和最佳的生活表现。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全人奉献,尽心尽力

读经一:(列上17:10-16):寡妇给厄里亚饼吃
读经二:(希9:24-28):基督一次而永远的祭献
福 音:(谷12:38-44):指摘经师;称赞穷寡妇
中国文化: 孔子之言满天下,孔子之道未尝行。
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

不少有钱的人捐了很多,有一个穷寡妇来了,捐了两个小钱。耶稣便叫门徒过来,说:“我老实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捐入奉献箱的,比所有人捐的更多,因为他们不过是把剩余的捐出;但这个寡妇却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费用,都捐出了。
(谷12:41-44)

穷寡妇的捐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发生在这故事前的另一个故事,也许我们不太注意,多数也不会把它们串连起来。

假如我们今天用的是长式的福音读经,我们会看到耶稣在称赞穷寡妇前,正在指摘经师:“你们要提防经师:他们喜欢穿上长袍招摇过市,在公共场所接受人的敬礼问安,在会堂里占上座,在筵席上坐首席;他们吞没寡妇的财产,却以冗长的祈祷作掩饰。”(谷12:38-40)

和谦虚的穷寡妇比起来,经师们是自以为是、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的;和慷慨的穷寡妇比起来,经师们是吝啬的、贪婪的。

自我膨胀不过是伤害自己,但吞没别人的,尤其是无依无靠的寡妇的财产,却是伤天害理、兼祸及无辜的大恶。

经师们有知识,尤其有丰富的宗教知识,但他们却公然做相反宗教精神的事。更糟的是,他们用“冗长的祈祷作掩饰”!也许他们要告诉别人、或欺骗别人,同时亦告诉自己和欺骗自己:一个属于天主的人怎么会作坏事?一个作坏事的人又怎么会祈祷?

宗教之能够被人利用,犹如文化或人间的知识也会被人利用。所以宋朝的李觏曾感叹的说:“孔子之言满天下,孔子之道未尝行”。利玛窦的朋友、明朝学者李贽,也认为有不少人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这些人表面清清高高的,心里却庸俗得要命;嘴里谈的虽是仁义道德,心里想的却是鸡鸣狗盗。

和这些丑恶的人比起来,穷寡妇的为人与行为,不啻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纯净莲花;耶稣对她那惊叹式的赞美词,也许亦在告诉我们:这种人确确实实是世间的稀有动物!

她的心是为天主的,她的一切也是为天主的。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奉献、全人的奉献。这是把天主放在第一位的、名副其实的“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的表达。

钱财本是身外物,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但如何运用钱财,有时却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信仰、信念、价值观的重点所在。

今日有些天主教徒在教堂中的奉献,看起来简直是把教会、甚至把天主当作“乞丐”。他们在奉献时,只是看看当时在自己的口袋中,还剩下多少个碎钱,然后才勉为其难地抓出一小把,“当”的一声投入奉献篮中。

奉献原是感恩的一部分。我们承认一切来自天主,也要把一切交还给天主。肋未纪说:“凡土地的出产,或是田地的谷物,或是树木的果实,十分之一应归于上主,是献于上主的圣物。”(肋27:30)这就是古教时著名的“十一捐献”的来源。这是承认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原属于主,于是要“有计划地”交还给主;要拿出我们所有物中的重要一部分来奉献。不单在金钱上如此,就连我们的时间、才能,和爱心,也要“划出一部分”,交还给上主。为教会、为人们而奉献;诚心地奉献。

如果大家觉得“全人奉献”或“慷慨奉献”、“甘心奉献”等等是有点抽象的话,那么,请你尝试在奉献时,要勇敢地拿出,直至感到有一点“肉痛”为止,那便是慷慨了。

在格林多后书第八、第九两章中,保禄曾经盛赞马其顿教会在奉献时的慷慨。他说:“天主在马其顿各教会所施与的恩惠,就是他们在患难频繁的试探中所充满的喜乐,和他们极度的贫困所涌出的丰厚慷慨。我可以作证:他们是尽了力量,甚至超过了力量,自动的捐输,再三恳求我们准他们分享供应圣徒的恩惠。”(格后8:1-4)恳求别人来分享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这是多么敏锐的心灵,多么高尚的爱德!

在奉献中、在分享中,我们要尽心,也要尽力;要讲精神,也不要忘掉物质!这也许就是香港人所谓“讲心”与“讲金”的结合吧?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以末世情怀,迎今天挑战

读经一:(达12:1-3):义人得永生,邪恶蒙羞辱
读经二:(希10:11-14,18):基督一次的奉献以使人成全
福 音:(谷13:24-32):末世的预言
中国文化: 知其不可而为之。

那时候,耶稣向门徒说:“在那些日子里,大灾难过后,太阳将要昏暗,月亮不再发光,星辰要从天际陨落,天上万象都要震动。那时,众人要看见人子带着威能和光荣乘云而来。他要派遣天使,从四方八面,由地极到天边,聚集他的选民。……至于那日子和时间,只有父知道,此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使和人子也不知道。”
(谷13:24-32)

这是末世的情景,那时,一切都要臣服在基督之下。今天,这个“末世”已经来到了;最少已经掀起了序幕。

基督二千年前来到世上,他还要再来,且要带着威能和光荣而来。他已经战胜了邪恶,他还要彻底地、全面地战胜一切邪恶,粉碎一切不幸,治疗一切创伤,施行救赎。

但今天,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却有很多截然相反的、不愉快的经验:我们许多人,都是臣服在基督以外的其他势力之下。

这些令我们屈从的势力有很多,它们或者是金钱的威力,或是超级大国的压力,或是各种“天王天后”的魅力,甚至是邪魔外道的震慑力。

面对今天,我们要十分的清醒,提起精神去面对一切。要犹如身处于末世的情景之中,并以活于末世的情怀,去面对今天的衰败和今生的挑战。

绝大部分的武侠片,都会在最后一幕的决战关头,让主角被打败,或让代表正义、善良的那一方,被邪恶的势力打到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但在最后的关头,在最后的一刻里,善良、正义的主角一定会在千钧一发之间,把邪恶的敌人,把那无法被击倒的敌人,一举歼灭。

故事大团圆、人心大快,看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幸好,世界最终还是充满了希望!希望常在,正义永存!

当然,有些武侠片也是以悲剧收场的,这或是为了博取观众的同情,或是为了让我们警愓到生命与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但人类的真实故事却一定是大团圆的。因为基督已经复活了,他确实战胜了邪恶,粉碎了魔鬼的恶势力。他藉死亡粉碎了死亡,他已在表面的失败中,取得了永恒的胜利。

他还要和一切信仰他的人,及和那些按照他天父旨意生活的人,去分享他的永恒胜利。

常年期的尾声,也就是礼仪年度的尾声,所以礼仪的选经,也在预表世界和人类的结局。教会传统有所谓万民四末,即:死亡、审判、天堂、地狱。

如果世界有一些必然要发生的事,这“万民四末”就是最大的必然、最必然的必然。

我们要“以四末的情怀活于今天”,不是单单因为那个四末必定要来临,更是因为那个四末要为我们带来必然的、永生的希望。

无论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多么糟、多么可怕、多么不幸,我们仍然坚信:善一定胜恶;在基督身上,或在与基督相连者的身上,罪恶的权势已经无能为力。

我们将可以以坚忍不拔的心,以我们整个的生命和整个生命的所有力量,去和罪恶及黑暗的势力,作殊死的决斗。我们的决斗因基督的缘故,必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亦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无惧和一切邪恶的势力决斗,期待在基督“聚集他的选民时”,去和基督团聚。

基督徒必须学会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去面对人生、做该做的事。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在鲁国的石门歇了一夜,他第二天进城时,看城门的人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从孔子那里来。”看城门的人就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明知做不到,都要去做。意思是:孔子是一位认为该做就努力去做的人,至于能否做得到,或能否轻易做得到,并非孔子的重要考虑范围。

如果孔子可以达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境界,那么,基督徒就更应因为“知其必可”而努去做了,因为有基督在全力支持我们,我们是一定会成功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道德力量;“知其必可而为之”,却是基督徒的信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