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日八分半(丙年)

常年期第廿一至三十主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心系天上真福,力走生命窄门

读经一:(依66:18-21):外邦人要朝拜天主
读经二:(希12:5-7,11-13):天主为人的好处而管教他
福 音:(路13:22-30):得救之门
中国文化:死人有知,抑无知也?气节之士,其死也,所以酬国家文化之恩泽,而无愧于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之问。

“主啊,得救的人真的不多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应该勉力从窄门进去!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进去,却不能进去。当户主起来关上门后,你们将站在外面,敲门说:‘主啊,请给我们开门吧!’他将回答你们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时,你们会说:‘我们同你一起吃喝过,你也曾在我们的街头施教。’他会说:‘我告诉你们: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路13:23-27)

“得救的人真的不多吗?”耶稣对这问题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问,因为这不是一个耶稣愿意我们关注的问题。

每一种学问,都有自己范围内的问题;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所谓的“错误的问题”(a wrong question),即是问错了问题。我们不能在音乐的范围内问绘画的问题,不能在诗歌中问科学的问题。这是很显浅的道理。

圣经是一本独一无二、无可归类的书,它要回答的问题也是独一无二的。圣经问的只是生命的问题,尤其是跟我的生命和得救直接有关的问题。圣经不是科学书、不是伦理书、不是哲学书,圣经就是圣经,你只能问圣经中独有的问题,即那些和我们每人有切身关系的生命问题。你不能在圣经中去找科学的、哲学的答案。

圣经是此时、此地,天主向我说的话。它不是理论,不重思辨,也并不抽象。它甚至也不是一部劝世文,虽然它也有很强的劝世意味。

“得救的人多不多?”对圣经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所以耶稣没有回答。而且耶稣也知道,即使他回答了,对我们也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坏处。例如,如果耶稣说“得救的人很多”,就会使我们倾向于生活得放任而随便;如果耶稣说“得救的很少”,我们就会灰心丧志,甚至消沉、失望。所以耶稣不直接回答这个“得救的人数究竟多不多”的问题。因为这真是一个对我们有害无益的问题!

孔子回答问题的态度和耶稣也有点近似。有一次,有人问孔子:“死人有知,抑无知也?”他们要问的是:死去的人有没有知觉?孔子说:“如果我告诉你‘死人有知觉’,我便怕那些所谓孝子贤孙会‘妨生而送死’;如果我告诉你‘死人无知觉’,我又怕那些不肖子孙,不去埋葬自己的亲人,让他们暴骨荒山。所以无论我怎么回答,对你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不过,假如你真的想知道死人有没有知觉,等你死时便可以知道了,何必那么早便问这个问题呢?”

“死去的人究竟有没有知觉?”这也是一个有害无益的、不该问的问题,所以孔子也不直接回答。

但得救到底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有极重要关系的,所以耶稣还是给了一个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关系的答案:“你们应该从窄门进去!

真正和我们有关系的问题是:我能否得救?我要走什么路,活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得救?答案很简单,也很直接:我们每人都可以得救,因为天主创造我们,原是为了让我们分享他的真福生命,因为“他愿意所有人都得救”(弟前2:4)。条件是:“走窄门”。
“窄门”就是天主要我们进的门、要我们走的路。那未必是我们欢喜走的路,所以那是窄门。

大多数人喜欢走“宽门大路”(玛7:13),但那是导向丧亡之路。习惯活在一个放任、享乐主义社会中的人,浸淫在声色犬马逸乐中的人,更希望能毫不费劲地,就能获得救恩、升天享福。

也有些人不愿意走耶稣的窄门,却自诩曾经和耶稣一起吃过喝过,并以耶稣曾经在他们的街头施过教为傲,以为这样就一定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救恩。这种靠攀关系的信仰,也是“宽门大路”的一种。

世上的伟人,走的都是窄门;他们走的,都是大多数人不喜欢走的路。唐君毅在论中国的气节之士时就说过:“气节之士,其死也,所以酬国家文化之恩泽,而无愧于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之问。”读了圣贤书,有了学问,就应按学问的理想去生活,即使要为此而死亦不足惜。这也是窄门的一种。

天主原是生命和幸福的泉源,如果我们能走天主要我们走的路,那个“窄门”才是真正的、最光明的康庄大道!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婚姻显人神关系,吃亏乃修己真福

读经一:(训3:19-21,30-31):应当谦和
读经二:(希12:18-19,22-24):新约的天主与人亲近
福 音:(路14:1,7-14):为人应谦逊
中国文化:殷浩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满招损、谦受益。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你被人邀请赴婚宴时,不要选上座,以免有比你更尊贵的客人也被请来……你被请时,应坐末位,等那请你的主人走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才有光彩。因为凡自高自大的,必被贬抑;凡自谦自卑的,必被高举……你设宴时,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失明的人。这样,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无力报答你;但当正义的人复活时,你将会得到报答。(路14:7-14节录)

在耶稣所讲的天国比喻中,多次引用婚宴来作例子,这使我们更能明白天主和我们的关系,并非只是一种神与人的、上与下的、崇拜的关系,而也是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一种爱的关系,一个爱的盟约。而这关系、这盟约,是圣经慢慢显示和揭露出来的。

圣经不是一本可以断章取义的书,要了解圣经,必须从整本圣经去了解,尤其从福音的光照下去了解。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单从古经某些章节和段落去看天主,我们很可能会误以为天主只是一个“家神”(是亚巴郎家的神),或是一个“族神”(是以色列民族的神),或者是一个“战神”(用来替以色列民打仗的神)。其实,天主绝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到了先知时代,以色列人已经逐渐醒觉到,天主不再只是他们的天主,他更是所有人的天主,是名副其实的“万民之神”。

到了耶稣时代,他进一步告诉我们,天主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赫赫威严的神,他更是我们的“父”,一个爱我们、关心我们、有慈父心肠的父亲。

当耶稣用上了婚宴或甚至婚姻这个意象去描写天国境界或人神关系的时候,他还要进一步地、更深入地告诉我们:天主是我们的“爱人”,这是一个愿意以仁慈、怜爱、恩宠、救恩与我们同在的天主,他亲自拣选了我们,使我们能与他相结合!这也是耶稣多次强调过的天国的境界。

在这样一个天国的、爱的氛围中,大家本来都应彼此尊敬、礼让,但有一次当耶稣在一个法利塞人首长的家里用膳时,却注意到那些被邀请赴宴的人,都爱争上座,所以他告诫那些人,提醒他们别争上座,以免因为有更重要的人物被请来赴宴,而被主人赶到末座去!

然后,耶稣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座右铭:“凡自高自大的,必被贬抑;凡自谦自卑的,必被高举。

谦虚是基督徒的重要美德之一。基督降生成人,本来就是一个“自空”的过程,一个谦虚的典范。《世说新语》记载了王濛称赞殷浩的话,也是在肯定谦虚的重要和难得:“殷浩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即是说,殷浩不单有胜过别人的长处,就是在处理自己的长处方面,亦比别人优胜。因为这个殷浩为人十分谦厚,待人十分谦恭;他即使是有过人的长处,但还是不失为一个谦谦的君子。

郑板桥有一段“吃亏是福”的话,更把这个“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描写得十分精彩。他说:“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太满溢了,就会开始减损;什么都没有时,才有慢慢多起来和变得丰富的可能。如果你吃亏了,就表示有人得益;有人得益,我们又何必太过难受呢?谦虚的人专注于使别人得益、使别人快乐,但同时自己却又能心安理得,这真是一举数得的事,那不是一种“福”吗?

其实,当耶稣进一步叫人宴请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失明的人”的时候,他心中想着的,就是一个天国的境界。在那里,人人都会为别人设想,大家都只求尽其在我,而不求报答。在那里,人们不单谦恭、礼让、时常想到别人,那更是一个充满了爱与关怀的团体。

如果人和天主的关系,就好像爱人或恋人一般的关系,大家已经互相结合、共融起来,那么,人与人之间在天主内,也一定会达到最高的共融境界。那里没有贫穷、残废等的“边缘人”,因为大家都是活在天国的最核心之中,大家都是畅泳在天主爱的无涯汪洋里。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信仰重在抉择,一切以主为基

读经一:(智9:13-19):只有圣神能指引人探究天上的事
读经二:(费9-10,12-17):保禄为奴隶敖乃息摩求情
福 音:(路14:25-33):做耶稣门徒的条件
中国文化:患在鼠: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有许多群众与耶稣同行,耶稣转身向他们说:“如果谁要跟随我,他应该爱我超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否则,就不配做我的门徒。不论谁,若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后面走,也不配做我的门徒。你们中不论是谁,如果不舍弃他所拥有的一切,就不配做我的门徒。”(路14:25-27,33)

耶稣在说上面这段话之前,曾讲了一个宴席的比喻。他说要到城中的大街小巷,去邀请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人来赴宴;甚至要勉强所有的人来参加宴会。这似乎暗示了不必任何条件和资格,人人都可以参加天国的宴会,人人都可以加入天国的行列。

耶稣为免群众误会,便说出了跟随他的“条件”:第一、要爱耶稣超过自己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甚至要超过自己的性命。按照思高的译本,这“超过”一词,原本用的是“恼恨”。第二、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在耶稣后面。

要注意的是,思高版本中的所谓“恼恨”,并不是指真的“恨”。因为正是同样的耶稣要我们孝顺父母,要我们爱人如己。这是一个充满悲天悯人之情、充满对百姓苍生之爱的天主。他不可能教我们去恨,恨自己的至亲骨肉、恨自己!

圣经的言语有自己的特点,它喜欢以“对立”的方式去表达“比较”。例如,把“爱”和“恨”对立起来,是表示“爱”是指爱多一些,“恨”是指爱少一些。所以这段经文的真正意义才被一些译本译为:“如果谁要跟随我,就应该爱我超过爱自己的父母……甚至超过爱自己的性命。”

父母兄弟姊妹都是重要的,爱他们也是天主的诫命;但比起耶稣来,他们都变成了次要。

《郁离子》有一则“患在鼠”的故事,故事说一个人为了灭绝家中的鼠患,找来一只猫;怎知那猫既能治鼠,也喜欢捉鸡吃。儿子心痛于鸡的损失,要把猫赶走。但父亲不同意,他说:“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因为老鼠为患,毁坏了他们的所有生计,使他们整个生活陷入困境,这是大患;而无鸡不过只是生活中的小损失罢了。

这就是所谓“抉择”,包括选择和放弃,或更好说,我们选择去放弃。在信仰上我们更称它做“基本抉择”。

在生命中我们都有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即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优次”,我们就是以这个作标准,去衡量其他的所有选择。例如,对一些人来说,金钱或权力可以是第一优次,而对那些“爱靓唔爱命”的人来说,美貌却是第一优次。

我们确定了生命中的优次以后,便会为了那个更重要的“心头所爱”,而“选择”去放弃其它次等重要的东西。放弃这些次等的,就是为了获得那最优等的;有了最优等的以后,即使我们损失了次等的,我们也不会觉得心烦和心痛。

孟子所谓“舍鱼而取熊掌”,或“舍生而取义”,也是这样的一种抉择。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今天福音告诉我们,我们在信仰上的第一优次就是耶稣;为了耶稣,我们放弃次等重要的东西,这甚至可以包括我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和我们自己。

不过,为耶稣而舍弃自己的人,正是在最大程度上完成自己。这就是耶稣所说:“谁为我的缘故,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10:39)而许多“舍弃”父母而追随圣召的人,事实证明他们也可以是十分孝顺的子女。

家父于一九五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六岁;家母于二零零零年去世,享年八十七岁。我有两位妹妹,我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我于一九五六年,“舍弃”了母亲和两位妹妹(当时家父已去世),进入修院;家母当时完全不能了解。但由于我也有堂兄弟姊妹,相对于我的堂兄弟姊妹对我的伯叔父母的关系而言,家母已能慢慢看出来,我才是最孝顺的;也只有我这种“神父儿子”,才能完全属于她。我始终都是她的好儿子。

我“舍弃”了父母,但我一生都爱着、惦记着父母,为他们献上我工作、我的祈祷、我的感恩祭。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生命之恩无尽,天主之爱无穷

读经一:(出32:7-11,13-14):梅瑟为败坏的以民求情
读经二:(弟前1:12-17):保禄是罪人悔改的榜样
福 音:(路15:1-32):亡羊的比喻,失钱的比喻,荡子的比喻
中国文化:伯乐怜马:若出金石声者,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你们之中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了一只,而不把九十九只留在旷野,去寻找那失落的一只,直至找到为止呢?找到了,就高兴的把牠放在肩上,回到家里,请朋友和邻人来,对他们说:“请你们来与我一同欢乐吧!因为我失去的羊已经找到了。”我告诉你们:因为一个罪人悔改,天上也要同样为他欢乐,且比为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的欢乐更大……我告诉你们:为了一个罪人的悔改,天主的使者也要这样欢乐……“让我们吃喝欢乐吧!因为我这个儿子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他们就欢乐庆祝。
(路15:1-32节录)

这些都是描述天主如何接受、肯定和重视人的比喻。我们每一个人在天主的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珍贵的,而且是十分珍贵的。

也许有人会质疑,如果那位牧童把九十九只羊留在旷野,去寻找那迷失了的一只,他会不会在回来时,发现在那九十九只羊中,也有一些会走失呢?这绝对是可能的!但比喻中的牧童并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担心。他没有计算“一”和“九十九”是孰大孰小的问题,他唯一想到的、心心念念惦挂着的,是那只迷失了的羊,那只在他的心中无限珍贵的羊。

在天主眼中,所有人都是无价的,都有无限的价值;这价值绝对不能用任何方式去计算或比较。在数学上,任何一个无限大,都等于另一个无限大;一个无限大,也等于九十九个无限大或无数个无限大。在天主的心中也是一样,一个人的价值和九十九个人的价值并没有分别。天主以无限的爱去爱所有人,也以无限的爱去爱每一个人。他爱义人,也爱罪人。

这种想法是当时自以为义人的法利塞人所无法了解的。因为他们对信仰有误解,对人也有偏见。

人有两类缺点:他可以犯错误,也可以有偏见。错误和偏见的最大分别在于:犯错误的人会知错能改,而有偏见的人却是知错不改的。当有错误时,大家可以辩论,你会发现这时真理会愈辩愈明;但当有偏见时,辩论就毫无用途了,因为你会发现,这时的真理是“愈辩愈不明”的!

举例说,在整个的九零年代和零零年代初期,在香港的“亲中派”人士和“民主派”人士之间,他们都会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用客观而冷静的理性去分析问题,也没有能力以理由去说服对方;大陆的地上和地下教会之间,也不大可能会透过分析、分享、讨论或辩论而修好。因为这里存在着“偏见”,越辩越不明的偏见。

亲子之间如果出现严重的代沟,那也是由于有了偏见,你会见到有些子女极难明白父母的心情,而有些父母也难于明白子女的心思。于是在他们中,体谅、包容、宽恕、了解、设身处地等等人际交往的最基本要素,都不会或不易出现。

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对于他们眼中的“罪人”,有的正正就是这种偏见。正因为他们对罪人有偏见,所以他们不愿意接触罪人、任何的罪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据说当时的法利塞人习惯在公共场所紧紧握住自己的长袍,就是为了害怕接触到罪人,而使自己蒙上“不洁”!

耶稣的行为刚好相反,他常常接触罪人,而且做他们的朋友。因为他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来不是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玛9:12-13)

所以今天的福音说:众税吏和罪人都来接近耶稣,听他讲道。这便招来了法利塞人和经师们的议论,他们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和他们一起进食。”(路15:2)

于是耶稣给他们一连讲了上面的三个比喻:亡羊、失钱、荡子。三个比喻都强烈地表达了同一的信息:天主爱罪人,特别高兴看到罪人悔改。

但天主的爱会不会引起罪人更进一步的犯罪呢?姑息不是可以养奸吗?宽恕和纵容之间,究竟有什么分别呢?

《战国策》有一则“伯乐怜马”的故事,讲述一匹千里马在老年时被人奴役,伯乐见到心中很觉悲痛,于是下车去爱抚牠,并流下同情之泪。千里马感动到高声长鸣,“若出金石声者,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如果我们真的经验和感受到天主对我们的宽恕、同情和大爱,我们怎能不回头,反而继续犯罪伤他的圣心呢?天主的爱和宽恕,难道竟然比不上伯乐的怜马之情吗?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学效世俗精明,事奉唯一真主

读经一:(亚8:4-7):亚毛斯先知指责压榨穷人的人
读经二:(弟前2:1-7):天主愿意众人得救
福 音:(路16:1-13):不忠信的管家
中国文化: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主人就称赞这个不义的管家手段高明:因为世俗之子在应付世俗的事务上,的确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会忠信;在小事上不义的,在大事上也会不义……没有一个仆人能事奉两个主人的:他或是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忠于这一个而轻视那一个。你们不能同时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钱。”
(路16:8-13节录)

耶稣今天讲这个比喻,很值得我们这些信天主的人、有信仰的人、讲求超性与灵性生命的人,作出深刻的、诚实的反省,因为我们真的很难会明白这个比喻的深层意义。

我们自命是信天主、信神的人,我们追求灵性的、超性的生命。但说句真心话,这种信仰影响我们有多深呢?

一个“世俗之子”为了自己的前途、婚姻、事业,为了妻子、丈夫、儿女,他可以怀抱最惊人的毅力,投下最大量的时间,作出最重大的牺牲。而能够为了信仰、为了天主而作出相同程度的努力、奉献和牺牲的“光明之子”,却为数不多。

如果拿神父和牧师作比较,我们也可能会发现,牧师们获得俗世大学学位的,比例上似乎比神父的略多。无他,因为这些学位为牧师的前途,甚至为他们的生活、家庭、妻子和儿女,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必须用他们的学问甚至学位,去赢取堂区会众的信任、留任,甚至聘请;而他们薪金的多寡,也会因为他们学位的多寡或有无,而有所不同!

原来世俗之子所面对的,是一种迫切的、“感觉到”的需要,(即英文的所谓felt need),而光明之子呢?我们的需要只是灵性上的、心理上的、理性上的、有点虚无缥缈的;我们并不真的“感觉到”需要信仰,并不像我们在口渴时感觉到需要水一样。我们很少会因为灵性上的欠缺,而真的感觉到“肉痛”。对不少人来说,缺少了一次弥撒,唸少了一次经,做少了一次爱德工作,根本不会感觉到缺少了什么。

那个因为不义而被解雇的管家,立刻要面对的,是生活没有着落的问题,所以他要用尽一切方法,甚至耍出卑鄙的手段,也要去为自己的未来作周详打算,以解决自己立刻就要面对的燃眉之急。

我们这些“光明之子”、“信仰之子”又怎样呢?我们面对的神、永生、灵性、理想等等,对我们一些人来说,都是若有若无的东西;它们好像离开我们很远、很远似的。我们甚至未曾认真花过多少气力,去学习有关我们所信的东西,也没有花过多少时间在圣经、祈祷或圣事中,去经验我们的天主,去验证我们的信仰。

有些刚领洗的教友会很热心,但过不多久就冷淡下来了。这现象甚至也会发生在新升的神父,和新发愿的修女身上。这说明我们并未真的捉摸到信仰,并未真实的接触到天主,对灵性的事物也不感到迫切,所以也就不会紧张和执着。

耶稣要我们学这个“不义的管家”,并不是要学他的不义或他的“蛊惑”,而是学习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他的精明和创意,学习他怎样为自己的前途而费尽心力。

其实耶稣认为事奉主人,也应一心一意、用尽方法、尽忠职守,完全以主人为中心,全部以他的意志为依归。绝不能一脚踏两船、左右逢迎。

在实践上,耶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小事着手。他认为:“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会忠信;在小事上不义的,在大事上也会不义。

世人为了“事奉”金钱,花尽了他们毕生的时间、才能和精力,我们“事奉”天主,如能有一半世俗之子的热诚,已经不错了!但耶稣要求我们的却是“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的事奉,我们又怎么可以只做到一半呢?

明末顾炎武一生爱国,明亡后仍然忠于前朝,他常常勉励自己:“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这是说,即使国破家亡了,他还是要做明朝的“遗民”,做人间中最后的一个爱国者;他自己绝不会让这种忠君爱国的大气节,随着国家的破灭而沉沦消失(“九鼎”指国家)。

我们也可以这样地忠于天主,一生只要敬拜、事奉他吗?我们的信仰,我们对天主的忠贞,也可以好像顾炎武一样,虽然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大悲大痛,而仍然能够不枯萎、不凋谢、不沉沦吗?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贫富今生过,祸福来世易

读经一:(亚6:1,4-7):寻欢作乐者的狂欢必会消失
读经二:(弟前6:11-16):度圣洁无玷的生活
福 音:(路16:19-31):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
中国文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人禽之辨。何不食肉糜?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少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有一个富翁,锦衣华服,天天奢华宴乐。另外有一个乞丐,名叫拉匝禄,满身疮痍,躺在富翁门口,指望得到从富翁餐桌上掉下来的碎屑充饥,但是只有狗来舔他的疮痍。后来,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亚巴郎的怀里。那个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阴间,举目一望,远远看见亚巴郎和他怀中的拉匝禄……亚巴郎说:“孩子,你该记得,你活着时,享尽了福,而拉匝禄却受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得到安慰,但你却得受苦了。”
(路16:19-25节录)

在四部福音中,路加福音似乎刻意突显耶稣对穷人的关顾。路加的耶稣,清楚声明自己来到世上的使命,是“向贫穷人传报喜讯”(4:18);我们习称的真福“八端”,路加只有四端,并配以“四祸”,来使人明白“四福”的真实而正确的内容。其中的第一端,或第一对的福和祸就是:“你们贫穷的是有福的;你们富有的是有祸的。”(6:20,24)这里的对比,清晰而强烈,绝不笼统含糊。

这种“祸”与“福”的并排与对比,在这个拉匝禄的比喻中,更是显露无遗了。

理论上,富贵本来不是罪,贫穷也不一定是善,不一定是福。如果能做到孔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那么富人和穷人都一样可以活出人性的尊严和人的特质;相反地,如果富贵而滥用财富、骄奢淫逸,贫贱而出卖人格,甚至出卖国家、朋友和亲人,那才构成孟子所谓“人禽之辨”中,人向禽兽方向的倾斜和堕落。

不过,在具体的处境中,富贵却很容易使人产生问题,尤其会使人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穷人死活的社会性大问题。

和拉匝禄对比的富翁,就是这种人。他锦衣肉食,只知每天奢华宴乐,享尽人间的一切,但对躺在他家门口的穷人拉匝禄,却完全不闻不问;他甚至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在自己的家门口,竟然有这么样的一个穷人!这就是所谓“缺”的罪。

我们犯罪可以因为在思、言、行为上“犯”了什么,也可以是因为“没有”犯什么,而只是因为缺了一些东西,或不做该做的事。父母疏忽管教孩子,以致孩子变坏了;医生不持续进修,以致医死了人;甚至一个神父不好好的准备主日道理,以致“赶走”了许多教友,就是这种“缺”的罪。他们都没有“犯”了什么罪,他们只是“缺了”该做的事。

有一位无名诗人这样说:“世界上有许多人在不幸中死了,而我竟然不知道;然而却正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死于不幸!”说真的,如果我知道,如果多一些人知道,如果我多作了一点什么补救的工作,如果我的爱心能使世界温暖了一点点……,世上又怎会有那么多人死于不幸呢?

晋惠帝之所以是个昏君,不是因为他残民自肥,或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坏事,而是因为他不管百姓的死活,他简直就不知道百姓的死活。所以当属下告诉他天下饥荒、百姓没饭吃时,他便说出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天大笑话!

耶稣明白“关心贫穷人”和“成为贫穷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不单关心穷人,自己更变成穷人。他本身就是个“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而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的贫穷人;他是天地的主宰,他本来拥有整个世界,但却是一无所有、居无片瓦、贫无立锥。

成了贫穷人,就更易了解贫穷人,也更容易明白贫穷人的处境、思想和心态。

在今日这个贫富悬殊的世代里,不单人与人之间贫富悬殊,就是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南半球与北半球之间,也是极端的贫富悬殊。今日三个最有钱的人的财富总和,竟然就等于四十七个最穷的国家的财富总和。多么令人吃惊!教会若要有效地“向贫穷人传报喜讯”,是否本身也要成为一个“贫穷的教会”,或“贫穷人的教会”,才能更有效地去为贫穷人请命呢?

郑板桥有一首诗这样说:“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少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种对人民疾苦的关切,这种“一枝一叶”都能够引起我们对人民关怀的敏锐感,大概应该是每一个富人的责任,尤其应该是基督教会的本质吧?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桃李不赘言,忠仆不邀功

读经一:(哈1:2-3;2:2-4):要忍耐等待上主的作为
读经二:(弟后1:6-8,13-14):不要以为主作证为耻
福 音:(路17:5-10):门徒应谦下
中国文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处处无家处处家,一生无愧亦无夸;苍桑历尽身犹健,白发原是好年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至人无梦。


宗徒对主说:“请加强我们的信德!”……主对宗徒说:“你们中,谁会对耕田或放羊回来的仆人说:‘你快过来,坐下吃饭罢!’而不对他说:‘给我准备晚饭,束上腰来伺候我,等我吃完了,你才吃’呢?难道仆人做了主人所吩咐的事,主人需要向他道谢吗?你们也该这样,做完了吩咐你们的一切,仍然要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路17:5-10)

为什么耶稣要我们在尽好本分、在做了该做的事之后,仍然要说自己是“无用之仆”呢?今天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鼓励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完成自己、成为自己,对自己要有充足的自信心。那上面耶稣的话,不是与现代人的这种想法相矛盾吗?又如果我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我们又怎么会是“无用的仆人”呢?

为了帮助我们明白信仰的各个方面,圣经有时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比喻去导引我们,有时更以互相矛盾的说法,好让我们能比较全面地明白真理的各个层次。

但无论圣经说得多么清楚,我们还是需要信德;需要在信德的光照下,去默观我们的信仰,明白上主在我们身上的作为,洞察我们与天主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要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信仰,我们要心、脑并用。用脑,要思考信仰;用心,要接受信仰,并让信仰的各个方面,包括各种矛盾的元素,都能慢慢渗透我们的整个生命,并在我们的生命中,得到和谐而有机的统一。

今天的福音就让我们碰到一个这样的矛盾问题:我们做了该做的事,为什么还要说自己是个“无用的仆人”呢?为什么同样的路加,在第十二章37节里,却说主人要赏报那些忠信的仆人呢?

路加的这段经文是这样说的:当主人由婚筵回来时,如果能见到仆人醒寤着,他们便真有福了,因为“主人要亲自束上腰,请他们坐席,自己前来伺候他们。”(路12:37)

即是说,仆人做了好事,做了该做的事以后,主人不单会赞美和欣赏,而且还会加以奖励和报答!

但怎样报答呢?这就是关键的所在了。

仆人想得到的报答,大概是主人给他一点什么东西,那是一些物质上的报酬;而主人要给的报答,却是他自己:他要把自己赏给仆人,他要亲自来伺候他们!

有些人把母亲亲手织的毛衣当宝贝,并戏称它做“温暖牌”,所以下面这首诗才能家传户晓、传诵千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相信今天一定也有不少青年人,他们宁可花大钱去买名牌子的衣服,也不要母亲手织的、他们认为是很老土的毛衣!这也许就是上述仆人所要求的赏报,与主人要给的赏报之间的不同之处了。

今天福音也许还要说,做好事的本身,已经是一种赏报,用不着有人吹嘘,也不必要有人欣赏,更不需要什么报答。人人都做该做的事,大家心安理得,没有必要自吹自擂、自我膨胀:“我们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我今年五十七岁,满头白发,感慨韶华老去之际,写了一首打油诗,颇有上述的心境:“处处无家处处家,一生无愧亦无夸;苍桑历尽身犹健,白发原是好年华。”放下一切是非得失,以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一切,我们会快乐得多。

史记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语,相信亦能为上述圣经作点注释。原来汉朝名将李广,忠肝义胆,清廉厚道,爱护属下,早已远近闻名。所以他死时,无论和他认识与否,都由衷地哀悼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形容人们对李广自发的敬爱。就好像桃花李花都为人所喜爱,由于众人都来欣赏,所以在桃和李的树下,就自然被人走出路来一样。

我们做了好事,天主本身已经是我们的赏报,我们良心快乐、平安,也已经是最好的赏报,我们还要求什么别的赏报呢?做了该做的事,达到庄子所说的“至人无梦”的至乐境界了,为什么还要说多余的话呢?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承天宠眷忆万世,受人恩惠记千年

读经一:(列下5:14-17):纳阿曼信主
读经二:(弟后2:8-13):我们与基督同生同为王
福 音:(路17:11-19):治好十个癞病人
中国文化:汉武帝欲杀乳娘。

那十个痳疯人还在途中,便洁净了。其中一个看见自己已经痊愈了,就回来大声赞美天主,并且跪伏在耶稣足前感谢他;这人是个撒玛黎雅人。耶稣便说:“不是有十个人洁净了吗?那九个人在哪里呢?除了这个外邦人,就没有任何人回来赞美光荣天主吗?”
(路17:14-18)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十个癞病人或十个痳疯人的故事。在那十个被耶稣治好的癞病人中,只有一位立刻回来感谢耶稣;而这个满怀感恩之心的,却刚好是一个撒玛黎雅人,一个被犹太人视为外人的、没有信德的、不是被天主拣选的,更不是蒙天主特宠的“外邦人”。

按照犹太人的法律,凡是痳疯病人或癞病人,都要经过一位司祭的检验,证明他患有癞病,并被宣称为“不洁”。这些不洁的人要远离人群,和社会隔离,连和人谈话,亦要保持相当的距离。

同样,凡认为自己的痳疯病或癞病已痊愈的,亦必须经过一位司祭的检验,证明他已经痊愈,并变成“清洁”。这时他才有资格重新回到社会团体中,过正常的生活。

在这种背景下,那九位没有回来感谢的,并不一定都是不知恩或不感恩的人。因为他们可能只是急于去被司祭检验,以还他们一个清白之躯,好恢复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好让他们可以快乐地再与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团聚。

这九个人可能实在是太高兴了,太高兴的人,许多时都不会思想慎密周到。又或者他们是只想到自己,只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了。他们或者也会有一个念头,就是等后来再见到耶稣时,才感谢他。但这样一拖延,以后就未必能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位立刻回来感谢耶稣的撒玛黎雅人,他的特点不单单只是感恩,也不单单是他懂得感恩,而是他能够把感恩放在第一位,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他认为受到别人的恩典,就要立刻的感谢。他不会把任何恩典,当作是必然的,或者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他的人生观中,他对任何恩典都要感谢,满怀感恩心地去感谢。

有些人的人生态度,总是先想到别人,以别人为中心和重心;另有一些人的人生态度,却总是先想到自己;除了自己,就没有别人。

有些人即使有了大成就,亦常会想起谁帮助过自己,谁是自己成功的因素,谁把自己引上成功之路;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多谢别人,也多谢天主。有些人却在有了一点点小成就的时候,就不断的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以为自己的一切成就,全部都是自己的功劳,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他们想不起别人,更想不起天主,当然更不会对任何人怀有感恩之心;他们在自己内心的深处,也许还怕别人沾了自己的光呢!

感恩其实是天主教徒的最大特点之一。连我们的敬天大礼都被称为“感恩祭宴”,保禄宗徒更教人要“常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得前5:16-18)他还鼓励我们要“为一切事,时时感谢天主父。”(弗5:20)

基督徒的感恩是时时的、事事的,没有时间的限制,也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要为一切的事而感谢。感恩,是刻在基督徒心上的印记,是挂在基督徒口边的语言,是渗透基督徒整个生命的精神,基督徒生命的原动力。

我们不感恩,有时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要感恩,有时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要感恩,也有时是因为我们关心太多别的事,把感恩之心或感恩的行为搁在一旁、放在一边。

汉武帝的乳娘犯了罪,武帝想依法处罚她。她求助于当时最有智慧、最富机智与鬼才的东方朔。东方朔告诉她,向皇帝求情是没有用处的,只建议她在皇帝向她问完话以后,在离开皇帝时不要说任何话,只要频频的回头看着皇帝就好了,这样做也许会有点用。

乳娘果然依照东方朔的话去做。当她频频回顾皇帝时,东方朔就大声向她说:“你回头看什么?皇上哪里还会记得你喂乳时的恩情呢?”汉武帝听了,内心好像震了一震,忽然感到十分汗颜,就赦免了乳娘的罪。

我们也能一生一世以感恩之心,去多谢一切人和一切物,及在万有之内的上主吗?我们愿意承认,我们的一切所是和所有,都是上主和父母、师长、社会的恩泽所致的吗?我们愿意一生铭记别人和上主的恩情,时时感谢吗?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诚切祈祷,感动天地

读经一:(出17:8-13):阿玛肋克人被击败
读经二:(弟后3:14-4:2):圣言指导生活
福 音:(路18:1-8):不义判官和寡妇的比喻
中国文化: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

某城有一个法官,不敬畏天主,也不尊重人。有一个寡妇常去求他说:“请你为我主持正义,对付欺凌我的人。”法官总不理会,后来想道:“我虽然不敬畏天主,也不尊重人,但是这个寡妇常来麻烦我,我还是给她伸冤吧,免得她不断纠缠我。”于是主说:“你们看,这个不义的法官说了什么!那么,天主听到他所召选的人日夜呼求,岂能不更给他们伸冤吗?他会延迟援助他们吗?”
(路18:2-7)

以上是耶稣所讲的一个“关于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的比喻的结论:如果我们时常祈祷、不断祈祷,天主一定会俯听我们;诚切的祈祷,一定会蒙天主垂听。

比喻说有一个法官,他不敬畏神明,亦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内。他有的是权势和地位,他可以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必向任何人交代。在那个封建的时代里,这种人会以为自己就是法律、就是公义、就是一切。他恃势凌人、以权谋私。“权力腐朽;绝对的权力则绝对腐朽”,这句政治学上的名言,可以完全兑现在他身上。

在这个背景下,有一个寡妇去求这位法官替她伸冤。这个法官当然不会受理,也不屑理会,因为这个寡妇没有讨好他的条件,也没有能力给他物质的报酬,也不可能给他带来任何其他的利益或好处。

这个寡妇虽然被拒绝,遭遇到冷淡的对待,但她却一点都不灰心。她天天来,天天求,锲而不舍,绝不灰心,比电影《秋菊打官司》中那位女主角秋菊,还要坚持和执着。她不断求这个法官为她主持公道,请他查明真相、辨明是非曲直,使她免受欺凌。这个不敬神的、不看重人的、无法无天的法官,德操尽管欠奉,心肠虽然冰冷、麻木不仁,但在这个女人不断的死缠烂打之下,觉得不胜其烦,终于还是答应了她,帮她查明真相,替她伸了冤。

耶稣对这个故事的结论十分清楚:一个这样不仁、不义,毫无爱德、妄顾一切的法官,最终还是答应了那位寡妇诚切的恳求,何况是我们那位慈悲为怀的上主?那位最爱我们的慈父?他又怎么会连一个不义的法官都比不上,不去给人伸冤、不去援助依靠和祈求他的人呢?

我们今天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天主许多时候,却总像是要延迟答应我们的祈祷?为什么我们的祈求总是没有“即时的”效应?为什么我们在恳切的祈祷以后,还老是要等呀等呀的,等到我们好心焦,等到我们好心痛,等到我们快要灰心失望?天主究竟在干什么?他究竟还要等什么?

天主延迟答应我们的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是:他要藉此而增加我们信仰生命的浓度和深度,使我们对他更加依赖和信靠,更加珍惜他要赐给我们的恩宠。

任何得来容易的东西,我们有时都会不知道珍惜。我们有时甚至不懂得珍惜我们的家庭、父母、朋友、社会和国家。不少人都会把大自然的恩赐、朋友的善意、工作或求学的机会,都视为是必然的,或当作是理所当然的。许多人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拥有了却居然会视之如敝屣!

我们不太懂得“惜福”,不懂得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把它们当作“福分”。我们甚至不懂得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健康,所以我们才有这种说法:“当一个人失去健康时,才会明白健康的可贵。”或者,直到我们的父母逝去时,我们才突然惊觉:“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

不断的祈祷、不断的恳求,会逐渐提升我们对天主的盼望和依靠;如果最后获得了所祈求的一切,我们自然也会倍加珍惜。也许祈求愈久,我们愈会珍惜上主的恩赐。

我们对一件事的珍惜程度,往往是和我们所投入的时间和心血成正比例的;我们投入愈多,就会愈加珍惜。许多人都认为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其深度和浓度,都远远大于子女对父母的爱,无他,因为通常都是父母爱子女较多、付出较多。不少父母对子女都曾经投下了大量的心血,有些父母为子女几乎耗尽了一切。

天主对我们爱的广、远、高、深,是绝对无可置疑的。但我们对天主爱的浓或淡,为天主付出的多或少,和天主关系的深或浅,却有待我们用行动去表明和验证。我们对天主的祈祷,正是反映我们和天主关系的一个指标。

让我们也诚切地祈祷,投入更多的心血和时间去祈祷,和天主建立起最深的关系,其他的一切,天主自会赐给我们。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效税吏的谦卑,学无趾的务全

读经一:(德35:15-17,20-22):天主俯听被压迫者、谦卑者的祈祷
读经二:(弟后4:6-8,16-18):保禄赖主之力而宣讲
福 音:(路18:9-14):法利塞人和税吏祈祷的比喻
中国文化:叔山无趾:吾虽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孔子:弟子勉之!夫无趾,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有两个人上圣殿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站着,心里祷告:“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别人那样不义……也不像这个税吏……”那个税吏却远远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我告诉你们:这个税吏回家,成了义人,而那个法利塞人却不然。凡自高自大的,必被贬抑;自谦自卑的,必被高举。
(路18:10-14节录)

  耶稣要向那些自鸣清高、自满自足、自充为义人,而又轻视别人的人,说一个比喻。

  比喻的主角是一个法利塞人和一个税吏。听众一听,就知道这指的不单是两个人,而且是两类人、两个典型。法利塞人代表的是博学、虔诚、正义、人格高尚。他进到圣殿,可以昂然矗立,充满自信,无愧地面对他人、面对天主、面对一切。他嫉恶如仇,为人间的败类而叹息。他还承认自己的一切好处都是来自天主,所以他不忘赞美和感谢。

  他的祈祷内容由衷而真实、客观而不夸张,在某个角度下,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诚恳而得体:“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别人那样勒索、不义、淫乱、放荡;也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守斋两次,所得的收入,都捐献十分之一。

  税吏代表的是另一个典型:贪婪、不知耻、甘作外国人的走狗,没有道德感、正义感和民族感 。对他来说,金钱就是生命,金钱就是天主,金钱就是一切。为了金钱,可以勒索和不义;有了金钱,可以生活奢侈、挥霍和荒唐。

  他的祈祷只有一句:“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他不敢走近祭坛,只能远远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因为他知道,在天主的殿中,他不会有任何的位置,在天主的眼中,他不会有任何的价值。这是他从小就学到的想法和看法。

  耶稣在描写完这两个人以后,说了一个很令人意外的结局:“我告诉你们:这个税吏回家,成了义人;而那个法利塞人却不然。”他还要我们记取下面的教训:“凡自高自大的,必被贬抑;自谦自卑的,必被高举。

  今天选读的德训篇,亦正好为耶稣以上的话,作了一个有力的注脚:“谦卑人的祈祷,穿云而上,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除非至高者答应,为义人伸冤,执行正义,他决不停止。”(德35:21)

那位法利塞人的问题不是他的善,不是他的善行或他的善举,而是他因自己的“善”而自高自大,用他的“善”去攻击别人,由于他的“善”而鄙视他人。这是典型的“善霸”:以善作为打压别人、践踏别人的武器和工具。

面对不义,我们在谴责之余,有没有同情和谅解?有没有深入的分析和找出原因?我们有没有与他们同行?我们相不相信,一切的罪人或恶人,都有可能同时也是“受害者”,是一些值得我们同情的人,是一些需要我们去帮助和鼓励的人?我们如何负起他们的重担、感受他们的无能、分担他们的忧虑、扶助他们的软弱?

  那位税吏的蒙恩当然也不是因为他的恶行,而是因为他的认罪和悔改。他不诿过、不掩饰;他直截了当承认自己有罪。他祈求宽恕,决意定改。

  庄子在《德充符》中,说了一个没有脚趾的人的故事。鲁国的叔山无趾因犯罪而被斩去脚趾。他去拜见孔子时,被孔子奚落。叔山无趾说:“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他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所以才招致被惩?而致身体伤残、被斩去脚趾。但他这次来,却是因为知道有比双脚更为可贵的生命和道德。他已经失去了脚趾,不能再失去生命和道德的完整。

孔子见了他的真诚和勇气,便向弟子说:“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孔子要向弟子指出的是,这个无趾是个被砍掉脚趾的人,还知道要努力补救先前的错事,何况道德品行乃至身形体态都没有什么欠缺的人呢?

身体伤残而心灵不废,曾经犯罪却努力补过,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面对着这位残而不废的人,我们身心健全的人更当如何加倍努力呢?让我们向这位税吏和叔山无趾学习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