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花絮

读「朝圣固善,但并非成圣之道!」有感



 ( 温萃珍  教友生活周刊1996-04-07) 

  三月十日教友生活周刊「圣经默想」专栏刊出思必行的大作「朝圣固善,但并非成圣之道!」读后颇有同感。「朝圣」真是很盛行。教会两大周刊上常刊登某某地方朝圣之旅:行程、天数、日期、费用、所经地方都详细注明以招收团员参加。暑假中总有两三团出发。用「朝圣」作号召,是争取教会人士参加的好招。三十年前,出国深造的修女或许有,出国观光的就很少见了。用「朝圣」名义出国,是名正言顺的事。 

  十六年前,当我负责修会时,曾首先准许本会两位年长修女,在入修会届五十年之际参加欧洲朝圣团。当我亲自送她们二位到桃园机场时,遇见一位神父,他说:「怎么不让年轻修女去呢?」记得我回答说:「修会是团体,要轮流出去,应从年长者开始。」他好像很赞成我的说法。以后的会长及咨议会决定,凡入会满二十五年的,都可获得出国朝圣的机会。最近,因入会年龄提高,怕活不到二十五年,又改为入会二十年就可以了。 

  那两位年长修女首次出国,兴奋不已。使她们更高兴的是见到了教宗。也到了法国露德,亲身体验了祈祷之所的感人气氛。他们说:「我们同行的人说,唯有我们两位修女是真正的朝圣者。」言下,其余的人,只是藉词而已,甚而有作生意的;买些各种小东西,到欧洲去卖,再买些手表或饰物带回台湾卖。赚的钱不仅路费够了,还有剩余呢!如此,下一次有朝圣的机会可能会放弃吗?不作买卖的是去购买:药品、化妆品、衣服、手表……,大箱小箱的提回来,成了不折不扣的采购团。有些老太太,不认识美钞,大把的掏出,放在手掌上,任商人取其所需之数。当时,台湾人有钱的消息就传开了。 

  又一次,以参加欧洲某地所举行的国际圣体大会为由,招收团员参加。我又准了两位修女去报名。她们回来后,问她们对这次的国际圣体大会有什么感想?不料她们却说:「我们到达时早就开幕了,在那儿待了些时候(我忘了多长了)就匆匆赶往它处了。」开幕未赶上,闭幕未参加,这算什么参加圣体大会朝圣团?如此的变相「朝圣」,不如说:到欧洲旅游、到澳洲旅游……更来得实际。 

  现在人富裕了,生活品质提高了,为了调剂身心,陶冶性情,几年出国一次旅游一番,也是理所当然的。旅游时途经罗马,当然想要见教宗,到了法国,一定去露德祈祷,经过有名的教堂进去朝拜参观。购买些礼品,送亲友作纪念以联络友谊,也许是好事,不必冠上「朝圣」二字。 

  说到「朝圣」,亦即朝拜神圣。其实,天天可以朝,因为每一座教堂内,都有至高无上的天主,祂隐藏在面形内,平日自愿被囚在暗无天日,密不透气的金属龛中,旁边有一盏常燃不熄的小红灯伴随着。我们教友,平日很少去拜圣体,正如思必行先生所说,有的教友可能连「拜圣体」都未听到过。拜圣体就是去拜访耶稣,就是朝圣。如果我们家或附近有位贵宾或至友,怎不去拜望他呢? 

  耶稣是至尊高的天主,是我们的恩友,希望我们教友,常到附近教堂去拜访祂。恐怕有人会问:「去拜圣体要念什么经文呢?」念什么经,说什么话都可以,没有一定格式,这是私人祈祷,只有公祈祷才有规矩格式。传说某一座修道院中,每天下午有位农夫,从田间下工回家的路上,必定进到圣堂中,修士们在念大日课,他就坐在后座很久,然后回家。一天院长好奇,就问他在圣堂中作什么祈祷。他说:「我不会祈祷,我只坐在那儿看着祂(耶稣),祂看着我。」无言胜有言,最深的默祷! 

  我在菲岛时,看见几座大教堂中,平常日,堂里坐着许多人。他们一坐就好久,他们可能无事可做,但他们没有到街上流浪,却愿坐在圣堂中。反观我们教友,有些弥撒开始了才来,听道理时跑出外,弥撒一结束,拔腿就跑,一分钟也不愿多留下来。 

  有些人每天起大早,跑很远的路去运动去跳土风舞。多希望我们教友能走几步路,到圣堂去参与弥撒,或拜圣体,为您的家人祈祷、为您儿女的事业祈祷、为您的双亲祈祷、为社会安定、为国家的前途、为有病的人、为临终的、为孤苦无依的……等等,随便您为谁祈祷,当您独自一人在圣堂中默默祈祷,与在大众一齐祈祷时不一样。不信,您试试看!天主降福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