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2000年 - (乙年)

常年期第廿主日


公元两千圣禧年天主圣三(圣体)年 - 常年期第廿主日 (2000/8/20)

读经:箴言九章1~6节;
   致厄弗所人书五章15~20节;
若望福音六章51~58节。

主题:智慧的飨宴。

讲道摘要:
一、    天国就是智慧的飨宴。
今天的读经一箴言讲:「智慧建造她的房屋...宰杀了
牲畜,配制了美酒,摆设了筵席,派使女出去,在城里高处大声喊说:『谁若是缺少智慧,转身到这里来吧!』又对愚蠢的人说:『你们来,吃我的食粮,喝我配的酒吧!你们要放弃愚蠢,就能生存,并走明智的道路』」(九,1~6)。

  在路加福音中所记载的宴席的比喻上说:「有一个同席的人听了这些话,就对耶稣说:『将来能在天主的国里吃饭的,才是有福的!』耶稣给他说:『有一个人设了盛宴,邀请了许多人。到了宴会的时刻,他便打发仆人去给被请的人说:请来吧,已经齐备了。众人开始一致推辞。第一个说买了田地,必须去看看;第二个说买了牛...另一个说刚结婚不能去...因此主人就要仆人去大街小巷去把那些贫穷的、残 的、眼瞎的、瘸腿的请来坐席,而说先前被请的,没有人能尝他的宴席』」(参阅十四,15~24)。

  这种盛宴的记载,旧约中依撒意亚先知书中,就有两处记载:如「万军的上主在这座山上,要为万民摆设肥甘的盛宴、美酒的盛宴」(依廿五,6)和「凡口渴的,请到水泉来,那没有钱的,也请前来吧!请来买不花钱、不索值的酒和奶吃...你们若细心听我,你们就能吃丰美的食物,你们的心灵必因脂膏而喜悦」(依五五,1~2)。

而玛窦福音则更清楚地指出,这个婚宴就是天国:「天国好比一个国王,为自己的儿子办婚宴...」(参阅玛廿二,1~24)。

因此,此一智慧殿宇或居所的盛宴正是天国的宴席,也就是我们得救的盛宴。在此宴席中的美食、美酒也就是天主的智慧,天主圣言本身,因为基督就是天主的智慧和天主的德能(参阅格前一,24)。而基督也亲自告诉我们:「他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之粮;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活到永远。他所要赐给的食粮,就是他的肉,是为世人的生命而赐给的」。因为他的肉是真正的食品,他的血是真正的饮料(参阅若六,51~55)。因此,我们的天国就是天主的智慧,天主圣言的飨宴。

二、    灵与肉的完美生命
论语雍也篇里,孔子曾谈及颜回的贤明,而贤明当然就是
指颜回具有智慧,因此他了解生活真正的意义在于乐在生命的喜乐上,而且这一喜乐是涵盖了身心、灵三方面的整合:「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谁也第六)。

  相传西太后在逃难时,经过一些穷乡荜野的村庄,吃了一些粗茶淡饭,觉得甘之若饴,比先前在皇宫里的丰盛菜肴更为可口,因此回到宫後,就要求宫中大厨作她路上所吃的饮食,但大厨却无法作出她当时所感觉的美味。此一故事充分说明了,何谓饥渴?何谓饮食?显然地,饮食就是为满足 渴;而饥渴只会寻求饮食。而饱足後人之神形自然康泰。因此,饮食对於人类是何等重要,因而在圣经中,常把人类的幸福以宴席,飨宴来作比喻,使人更能体会幸福之完整意义──即神形的康泰。一个人如能懂得饮食的意义,也必能了解人之灵肉合一及其不可分割的价值,这种不可分割性不仅是对其自身而言,特别是对别人更是重要:圣雅各伯不是曾说过:「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麽益处?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假设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体,且缺少日用粮,即使你们中有人给他们说:『你们平安去吧!穿得暖暖的,吃得饱饱的!』却不给他们身体所必需的,有什麽益处呢?信德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自身便是死的」(雅二,14~17)。若望也说过:假如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我们从他蒙受了这命令:那爱天主的,也该爱自己的弟兄(若壹,四,20~21)。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稣亲口告诉我们:他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若六,41)。这不但证实了他降生的真理:即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三,16)。他是天主的羔羊(若一,36),即作牺牲又作赋与生命的食粮。因此他说:「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活到永远。我所要赐给的食粮,就是我的肉,是为世人的生命而赐给的」(若六,51),他并且强调说他的肉是真正的食品,他的血是真正的饮料(参阅若六,55)。因此他不但指出将来在弥撒感恩祭中,他临在于饼酒形下,也证实这饼酒所含的耶稣体血的真实性,这不仅是一种象徵,而是因由天主口中所发出的言语,使之确实成为人类得永生的食粮──饼与酒正是饮食的总称。更重要地,他更是表明人类在人性发展中,人类饮食的意义──生命的共融与分享。并且表现出饮食之质惠及人性,而骄奢贪欲都要过去,履行天主旨意的,却永远存在(参阅若壹,一,16~17)。在灵肉完美的生命中,请谨记出谷纪的一句话:「在收集时,有的多,有的少,但那多收的,也没有剩馀;那少收的,也没有缺少」(参阅十六,17~18)。贪婪常感匮乏,因为「他曾使饥饿者饱飨美物,却使富有者空手而回」(路一,5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