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2002年 - 甲年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  (2002/9/1)

读经:耶廿,7~9;
   罗十二,1~2;
   玛十六,21~27。

主题:辨别何者为天主的旨意。

讲道摘要:
一、 保禄宗徒在今天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劝勉我们要以
更新的心思意念变化我们自己,为使我们能辨别什麽是天主的旨意,就是辨别什麽是美善的事,什麽是悦乐天主的事,什麽是完美无缺的事。这些话确实是知易行难。因为我们人类常会自做聪明,常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有时见到棺材时,仍将一切过错推给别人,创世纪第三章的记述就可见一般。甚至世世代代,独不见前车之鉴之事实,总是犯同样的过错而悛恶不改。

这几年来,在台湾每到五月,全岛居民都提心吊胆,一听气候的新闻报导,心总是七上八下,不知何处又有塌方,走山,水淹等等灾害,新闻的报导,总是说,土地过份开发,导至如此後果。创世纪第三章的记述,早已说过:地要给你生出荆棘和蒺黎,大地已开始反扑了,因此,人类的「人定胜天」的豪语,今日已见到它的後果。还有全球气候的变化,造因於原始雨林的破坏,大气污染原之增加,也多再再地表现,人类贪婪好逸恶劳,偏于享受,而不注意天主旨意的承行:「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创一,28),而只知如何妄用大地之出产,作为我们逸乐之资本,这是何等狂妄,何等不智。

二、「生涯规划」,这个冠冕堂皇的名词,对於人甚具诱惑力。然而这项「生涯规划」到底是属於何种的规划呢?这就不可而知了?是权力追逐的规划,或是财富追逐的规划,或是逸乐生活的规划呢?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正如当耶稣开始向门徒说明他的生涯规划时,即如何承行天主的旨意而说:「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长老,司祭和经师要使他受许多痛苦,并且要杀害他,但是第三天他要复活」。伯铎便拉耶稣到一边,劝谏他说:「主啊,千万不可这样!这事绝不可临到鶤身上!」。

伯铎这短短几句话的反映,正是我们人类对「生涯规划」俗化思想的执着。按伯铎使徒的看法,耶稣既然是默西亚,该当是个胜利者,不该受苦或被杀害,殊不知耶稣的基督使命,正是一项逾越的胜利,是悔改的胜利,是战胜人类傲气的胜利,因为人如果不骄傲,诱惑者对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天主的旨意就易为人所承行,天主的旨意告诉我们:「人是天主以其肖像和模样所造」(参阅创一,27),「人是天主所爱」而表现他并非孤独的,「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造个与他相称的助手」(创二,18),「天主所愿救赎的」,因为他并不顾惜他的独生子,派他到世上,为大众作赎价。

由此可见,教会固不应存「凯旋主义」,而应更体验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态度去福传工作。而我们个人的所谓「生涯规划」,应是「人性」开发的规划,才是正途。「人性的生活规划」即是人更具人性,即更富社会意识,更具团结关怀的精神,更富有人性相互依赖之认知,而愿尽人性之价值,而使人人不孤独而受天主爱顾的天国来临之境地。

  面对「新世纪」,我们需要「新福传」。然而「新世纪」到底有何特徵呢?教廷圣职部所颁的「基督降生第三个千年的司铎」文件中就提到:「以宗教的观点看,二十世纪末标志着一种明显对立的现象。一方面,社会的高度俗化造成人们对天主及一切超越的事物之排斥;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浓厚的宗教感性色彩,以满足那始终存在於一切人心中的、天赋的、对天主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并不常常能够找到令人满意的表达」(P7)。又「受到科学与科技进步的激励,当今社会已发展出一种深刻的批判意识,独立於世俗与宗教的权威与理论之外」(P9)。「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救主使命』通谕」中曾指出「在具有古老基督信仰根源的国家,有时在新与教会中,整个领了洗的团体失落了信德的生动意识,或者甚至不再认为自己是教会的成员,并度着远离基督及其福音的生活。处此情景下,需要『新福传』或『再福传』」(救主使命33),因此新福传首先是教会面对那些信德衰微,及良心上对基督徒的伦理要求感到模糊不清的子女,所作的慈母心怀的回应,许多受过洗的人,生活在一个漠视宗教的世界里,即使他们仍保有某种程度的信德,但实际上无论在宗教或在道德生活上采取的是冷漠主义,而与基督徒生活最根本的因素疏离──即对天主圣言及圣事的疏离(P5)。

因此,我们看到了「新世纪」的特徵,那就是失落与冷漠。由於科学与科技的进步,他们更显得傲慢与自私,傲慢导至失落,而自私则导至冷漠。而当我们得知天主的旨意,是要人人得救,我们就要对症下药,来医治现代人的痴病,特别要显示基督的谦德:「我是良善心谦的」,「我这为师,为主,竟给你们洗脚,你们就应彼此洗脚!」来对付现代人的傲慢,让他们体会基督曾为使我们成为富有和富足而自愿成为贫穷的真谛;再以基督是天主爱的具体见证,来变化他们的冷漠,即把冷漠变成爱。当然,这一切都要先由我们开始作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