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主教历史浅谈(下)

3.未能满足基督信徒期待


十五世纪末年,欧洲各地出现不少人文主义者,其中不乏对人对事抱持乐观的人。然而,他们的乐观不应该掩饰当时许多人内心的隐忧。上梁不正下梁歪,在那世风日下,社会良知摇摇欲坠,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的世代,所谓世界末日来到的言论此起彼落,基督信徒为了自己在世界末日来临时能否得救的疑问焦虑不安。他们一方面畏惧全能的天主凭他的好恶,任意决定人的永生和永罚,一方面又受到无处不有的魔鬼的威胁。

的确如此,文艺的复兴 巫术魔法的死灰复燃,以及对巫婆巫师的赶尽杀绝,都在同一个时代出现了。当时恶名昭彰的依诺增爵八世教宗(INNOCENZO VIII)发布谕令(一四八四年),对任何巫术魔法口诛笔伐,并要求大众镇压言行怪异的人。他在一四八七年委托两位道明会士草拟了一篇名叫"巫婆的铁锤"(MARTELLO DELLE STREGHE)的文件,内容论述魔鬼的诡计和对巫婆进行逼供的方法。这种对巫师,尤其对巫婆大肆搜捕,赶尽杀绝的行动风声鹤唳,持续到十七世纪中叶才告停止。据估计,在那将近两百年的恐怖中,约有十万个巫师巫婆遭火刑。

从这个吓人听闻的悲哀事件,我们不能想像在当时教会严刑峻法之下,仍有那麽多行巫术的男男女女,可见世道人心已经失落精神上的导师和心灵的可靠依恃。

社会走向如此,教会固然不能辞其咎,但也不能专靠强硬手段来防堵社会民心的濒临崩溃,怎麽办呢?如何安抚教友的不安呢?勉励他们多作长途跋涉的朝圣活动,多行善功,以获得大赦,多敬礼圣母,多念玫瑰经,多阅读圣经,多办告解等等。

这些宗教上的灵修活动当然有助於稳定教友的信德,可是一般教友对那时代的教会体制和当局已不再具有什麽信心。许多神职人员的学术品德修养无法满足要求严格的教友的需要,如果再加上品行不端正,立恶的表样,则善良教友的失望不言而喻。至於领导地方教会的主教们中,也不乏聚敛财富地位,不务正业的人。对这样的地方教会牧人,神职和教友能怎样呢?向教宗告状吗?这大概行不通,因为那个时代的教宗都在为自己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楼阁和豪华的殿宇,也常常开宴席,饮酒纵乐。这一切都需要很多的钱。钱怎麽来呢?最方便的途径就是允许主教们一人身兼几个教区的主教,可以在各地聚敛财富,唯一的条件就是支援教宗的挥霍需要。这还不够,教宗们还自己贩卖大赦,为自己开辟财源。

了解了十五、十六世纪教会内外那种腐败不堪的现象,我们就不会对荷兰鹿特丹的埃拉斯莫极尽讽刺教会人士之能事,以及道明会士热罗尼莫.萨沃纳罗拉(SAVONAROLA,1452-1498)如何在意大利佛罗伦撒一带,执行严厉的道德规 ,俨如道德独裁一样的作风,感到惊讶了。

这位道明会士萨沃纳罗拉神父固然对教友生活严厉得几不近人情,但他那勇敢不畏的作风的确也令人折服。他在亚历山大六世教宗时代,直言不讳检举教宗国滥用权势,教宗渎职,预告天主将惩罚这些不肖的人,并因此要求佛罗伦撒的教友度隐修院式的克苦生活。他这样痛骂当时的教会说:「你比禽兽都不如,你是一只令人厌恶的怪兽;过去,你还会因为你的罪恶感到羞耻,如今,你连知耻都不会了」。

萨沃纳罗拉神父的话固然不是无的放矢,而且也反应了当时的世态,但他那严厉激烈的言论却激怒了各方的人士,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於一四九八年五月二十叁日被判火刑。

这是个纲纪不张,社会伦常破坏,世道人心低沉的时代,有志之士,不论是教友或王公贵族,曾多次呼吁教友召开大公会议,进行宗教 社会改革。 於是朱利奥二世教宗(GIULIO II)於公元一五一二年召开拉特朗第五届大公会议,谴责教会和社会当权人士滥用权势,同时也拟定了一个改革方案,但这个方案最後也石沉大海。这次大公会议前後拖延了将近五年之久,於一五一七年叁月十六日谢幕。雷声大,雨点小,这次大公会议看来没能发生什麽作用,教会已病入膏肓,似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同一年的十月叁十一日,德国奥斯定会士马丁.路德终於在威登堡(WITTENBERG)写了他那着名的九十五条控诉状,批判教会当局有关大赦、许愿、朝圣和守斋的种种立论和作法。於是点燃了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在西方,一提到"宗教改革",无疑是指罗马天主教内部的分裂。分裂这件事,不论在哪方面,总是一种不幸的灾祸,於是当事人或後来的人总要追究原因和责任。关於西方罗马天主教内部因马丁.路德而导致的分裂,一般人很快地会归咎於教会内部很多人渎职,滥用权势,致使一些人看不惯教会变了质,又无力挽回狂澜,终於失望地放弃了天主教会。

事隔将近五百年,今天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昔日宗教改革运动的真正因素是属於内在精神方面的,也就是说:到了中古世纪结束之际,人们一心渴望追求福音中真正的耶稣基督的面目。这是经过几百年的痛苦考验之後,人们比较持平、客观的看法。然而,过去有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各方面的人都很难平心静气地谈论那些倡导宗教改革的人,对马丁.路德尤其如此。为誓反教徒来说,马丁.路德是个"严厉的医生",是个"天主的上智派来的,为打击罗马的那个假基督,那个恶魔";可是为天主教徒来说,马丁.路德却是个庸俗不堪的人,是个酒鬼,是个撒谎和好色之徒,他之所以离开教会,只是为了投其个人所好,为了满足他的私欲偏情而已。

最近几十年来,誓反教徒和天主教徒已经多方努力,设法消除前嫌,拉近彼此的距离。今天,大家都认为马丁.路德是个有信德的人,他的行动出於宗教热忱。而每位天主教徒也不否认十五世纪下半叶和十六世纪上半叶的罗马天主教会实在昏沉,不明智。不过,誓反教徒也同样承认马丁.路德在人格上有他的缺陷,例如他个性火爆,强硬,不让步,嗜好啤酒等等的。

教会是由人组成的团体,人的缺陷和缺失往往造成教会的不幸,这些不幸有时是难以弥补和复原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