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主教历史浅谈

45. 行乞修会的诞生


 


欧洲中古世纪客观的政治环境深深影响了教会存在的体制结构,也因此大大地左右了教会和信友团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方式和习惯中,有一部分很俗化,甚至很糜烂,以致促成了教会内部的革新。任何革新的工作,尤其是要改变积习几个世纪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绝不是一蹴可成、剑及履及的事,何况欧洲地方那麽大,各地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位处南欧罗马的教宗也有鞭长莫及或心有馀而力不足的遗憾。有些地方教会改革不力,生活远离福音原始纯真的精神,因此引起有识之士的反弹。这些反抗之声很容易被视为异端,其结局也往往很悲惨。

中世纪回归福音生活的理想并不只是异议份子的呼吁,当时也有不少人有同样的需要感受,他们渴望度福音所揭示的纯真生活。这个理想孵育出一种别出心裁、前所未有的修会生活,那就是行乞修会生活。

行乞修会诞生于十二、十叁世纪之交,以西班牙的道明会和意大利的方济各会为代表。这两个新修会固然是为了响应基督福音的号召,返璞归真,但是也为了回应当时的人的信仰需要,抵制异端的蔓延,关怀城市的运动和知识份子的骚动。

道明会是多明我.古斯曼(Domenico Guzman, 1170-1221)创立的,他大概在公元一一七零年生于西班牙,年青时晋铎,在北部的奥斯马(Osma)教区服务。他原来打算前往东欧传教,但是罗马教宗以为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正受到'卡塔里'异端的严重干扰和威胁,必须先把精神投注在那里,以杜绝异端的猖獗。于是多明我.古斯曼神父被派往法国东南部观察一番,他立刻发现问题的关结所在:原来教宗为了扫除异端,已经派遣代表率领一批熙笃(Citeaux)会隐修士在那个地区进行扑灭异端的工作。但是教宗的代表和隐修士们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有成效。理由在于他们以为既然是罗马教宗的代表团,就应该浩浩荡荡、前呼後拥、八面威风、高高在上才像样。这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观念或许合适,殊不知异端之所以产生,正是因为教会神职人员远离了基督福音的谦卑、俭朴精神。试看卡塔里异端的宣传者,他们的确奉行俭朴的生活,因此吸引了社会群众去跟随。

法国东南部一行决定了多明我的圣召和志向,他相信只有身体力行真正的贫穷生活,才足以挽回狂澜,遏阻异端的扩散。公元一二一五年多明我在法国南部图卢兹城(Toulouse)和几位同伴创立了以宣道为宗旨的修会。会士效法耶稣的贫穷生活,身上不积蓄任何钱财,全靠行乞来维持生存,活一天算一天,并以这种两袖清风、绝对贫穷的身境开始和奉守纯净清规的卡塔里异端者来往,接受他们的邀请,和他们讨论信仰教义上的争论问题。

多明我创立的宣讲道理的修会立刻得到图卢兹教区主教的认可,这位主教说:「我们宣布多明我兄弟和他的同伴为本教区的宣道者,为铲除异端的腐化,战胜恶习,教导信仰的规则,教育健康的风俗习惯。他们的生活规则就是以修会会士自居,来往靠徒步,度福音贫穷的生活,宣讲福音的真理」。公元一二一六年,宣道兄弟会成立才一年,便得到教宗奥诺里奥叁世(Onorio III)的批准。多明我.古斯曼于一二二一年在意大利中北部的波罗尼亚城去世,并葬在那里,享年仅五十一岁。

新修会采用圣奥斯定会规生活,吸引了很多有志的青年加入,一时修会发展神速。会士神父都度清贫的生活,他们以小团体的方式生活在城市中,主要的工作是宣讲道理、研究学问、从事知识文化活动。修会内部的组织采行当时城市政府民主的运作方式,会中各级的负责人都由选举产生,除了总会长是终身职外,其他各级的长上都有一定的任期。

道明会士没有像其他大隐修院一样有田产的收入,他们只靠别人的哀矜施舍来生活。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修会才称为'行乞的修会'(ordine mendicante)。道明会士讲道的对象是城市的居民和同业公会的人士,他们并积极地在大学里教书,自然科学主保的德国籍圣师大雅尔伯(Sant'Alberto Magno,1205-1280)和他的意大利籍学生,有'天使博士'之称的圣多玛斯.阿奎诺(San Tommaso Aquino,1225-1274),都是十叁世纪在巴黎大学任教的道明会士。公元一二叁二年罗马教宗额我略九世把异端裁判法庭(Inquisizione)的调查和审判工作交给道明会士去负责执行。

十叁世纪诞生的行乞的修会,除了道明会之外,还有方济各会。方济各会是方济各创立的。他于公元一一八一年生在意大利中部亚细西城一个富商的家庭,後人都称他为'方济各亚细西'或'亚细西的方济各'。年青时渴望当骑士、追求现世的荣华富贵,二十四岁时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又患了重病,于是对人生有了彻悟,决意放弃过去浮华的美梦,专心致力为癞病者服务,为自己过去的浮夸生活作补赎,并把自己完全奉献给贫穷的圣母。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财物、连身上仅有的一件衣服和将来的遗产都还给父亲,两袖清风地离家出走。有一天,方济各在癞病人收容蒙耶稣以穷人的姿态显现给他看,他开始以为耶稣要求他去修建颓废的圣堂,例如离亚细西城不远的那座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圣达米盎堂。

公元一二零八年一天,方济各在亚细西山城脚下的波尔炯科拉(Porziuncola)小圣堂听到福音中耶稣派遣门徒去讲道的一段话说:「你们在路上应宣讲说:天国临近了。…你们不要带金、银、铜、钱;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内衣,也不要穿鞋…」(玛.十,7-10)。方济各听了福音这段话,心中恍然大悟。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满怀喜悦地开始沿街宣讲福音所带来的和平喜讯。他们靠别人的施舍或自己的一点劳动来生活,很像那个时代创立法国'里昂的穷人'团体的瓦尔德斯(Valdes)及许多类似的人一样。如果他们之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方济各绝对无意判断当时神职人员的生活,更无意判断教会。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获得一点自由的空间,好度福音的生活,就像昔日耶稣在巴勒斯坦生活一样。

方济各的希望终於在公元一二零九年获得教宗依诺增爵叁世垂青,准许他和他的同伴自称'小兄弟',度社会中最贫穷阶级的生活。他们不好高骛远,只规劝别人在伦理道德上善度福音的生活而已。当时,方济各只有十二位同伴。叁年後,亚细西城一位名叫加辣(Chiara)的富家千金在当地主教座堂听到方济各的讲道後,心中大为所动,于是和同伴们也放弃一切财富,追随了方济各的芳表。

十年後,一二一九年,方济各的同伴增加到叁千人之多。那一年他跟随十字军前往圣地,途径埃及的达米埃塔(Damietta),当时十字军正围困这个地方,逼迫埃及苏丹马利克.卡米勒(Malik al-Kamil)归还圣地。方济各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前往觐见苏丹,劝他皈依基督,虽然没能成功,却受到苏丹友好的善待。

方济各前往东方之际,他会中的部分同伴弟兄以为团体人数这麽多,应该有一个固定的会规、组织、会院和读书的场所才行,而且生活也不必太过于严厉。对这种看法,罗马教宗也觉得有道理。方济各知道这个消息後,心中非常难过,他觉得基督的福音就是他们唯一的生活规范,还有甚麽比福音更理想高超的呢?但是他也不能不顾及他们的意见,只好在公元一二二叁年为他们拟定了修会形式的会规。虽然如此,他仍然度他往昔的生活,快快乐乐地宣讲福音,劝人行善。

方济各热爱耶稣,一心一意效法耶稣,他喜爱耶稣的贫穷,温和,弱小和谦虚。为能让自己和别人重温昔日耶稣诞生的可爱气氛和景致,在意大利中部山区的格类乔(Greccio)首创活的圣诞马槽。公元一二二四年,方济各体弱不支,退居维尔纳(Verna)山区旷野。那年九月十七日,在隐居的山洞中得到了他一生效法耶稣的最大期望,在自己身上也出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五个伤痕。这些伤痕虽然令他身体疼痛不已,却令他的灵魂感到无比的快乐与安慰,大为赞颂天主造生万物的美妙。

方济各可以说是现代生态环境者的祖先,他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动植物,和宇宙星辰、山川鸟兽、花草树木一起歌颂天地万物的创造主宰。临死前写的遗嘱可以反映出他对初期出家的清贫生活的怀念。

公元一二二六年十月叁日,方济各怀着无比的宁静,接受他所称呼的'死亡姊妹'的来到,享年四十五岁。他是古今归回福音生活最杰出的见证,他的见证震撼了中世纪以至今日的社会良知。难怪八百年来,方济各是最受世界普遍爱戴的圣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