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
天主教历史浅谈(下) | |
13.十七世纪欧洲宗教政治局势 |
|
十六世纪誓反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天主教的相应措施,即召开特里腾大公会议,实在是向所有的基督信徒普遍展开深入传播福音的起点。到了十七世纪,一般而论,神职人员大致已经受到比较良好 正规的培育,而在俗教友也比较具备相当的条件,足以推行全面和深入的信仰生活革新。 一六零叁年巴黎教友组织了一个团体协会,名叫"圣体会",他们愿意提高教友信仰生活的素质,使教友的宗教观念和情愫 社会上那些少数的菁英的信仰方式相同。为了达到这个理想,他们必得设法把那些承袭自中古黑暗时代的民间宗教习俗净化一番。例如当时一般教友的信仰方式仍然参杂着不少自然宗教的成份,很多人把教会的圣事当作具有魔术效力的行为来看待,这和耶稣基督所教导的福音精神相悖。由於社会大众的教育水准很低,神职人员的素质也很差,所以信仰生活相当不纯正,魔鬼的干扰也非常活跃。等到神职和教友的信仰大为净化,知识程度也提高之後,魔鬼作祟的行动也就不那麽嚣张了。这时候的主教、神父和热心教友在民间社会当局的鼓励支持之下,努力设法使民众的基督信仰不再流於民俗或迷信的层面,而是深入植根在心灵中,并且确实遵守基督福音的伦理道德生活规 ,划清宗教神圣和民俗风尚之间的界限,确立神圣庄严的礼仪,并激发全体信友实际参与。 上面提到的在巴黎诞生的教友组织"圣体会",只是十七世纪教友信仰生活自觉的一个实例而已,其他当然还有不少。类似的组织或社团对当时的神父会士们的传教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助力,使得当时教会杰出的人物所推行的理想终得以实现,并大展宏图。圣味增爵要是没有得到"圣体会"的鼎力协助,他的社会慈善事业恐怕也无法推展得那麽快。 在推行和普及公教教育方面,十七世纪教会男女修会确实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比方说:"往见会"和"乌苏拉会"的修女们对女子教育的提倡有极大的贡献,"耶稣会"和"祈祷会"也开设许多公学,教育青少年,清寒家庭子弟可以减免学费。此外,许许多多的本堂区也相继开办免费学校,嘉惠教友家庭子女。但这种学校素质比较低。 十七世纪下半叶,法国兰斯地方有一位富有的神父,名叫若翰.撒莱(JEAN-BAPTISTE DE LA SALLE,1651-1719),他有鉴於本堂区所创办的学校素质低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师资和教学方法,於是兴起补救这种缺陷的意念。他变卖了一切财产,把所得的款项作为基金,召集了一批有志献身教育民众子弟的青年,给以相当的培训,以便从事普及教育工作。 这也是师 学校教育的滥觞。这些立志献身普通教育的青年,为能专心致力於教育工作,所以不愿领受圣秩神品,终身只作个无品级的修士。这就是今天享有盛名的"基督学校兄弟会"(I FRATELLI DELLE SCUOLE CRISTIANE)的起源。这一批批新出炉,受到适当训练的老师,以各国本地的语言教学,而不采行一惯使用的拉丁语,所以一般平民百姓的孩子都乐意读书,也因此,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和师资倍受欢迎,成果也立竿见影。我们不能不说圣若翰.撒莱是一位时代的教育先知,他所创立的"基督学校兄弟会"确实普遍提高了一般国民教友的知识文化水准,对教友的心灵改革大有裨益。 过去我们曾经提到马丁.路德是个有罪恶压抑感的人,他精神脆弱暴躁,心中始终找不到平安,因为他认为天主是个严厉苛刻,铁面无私,冷酷无情的判官。马丁.路德的这种心里是当时大多数人,尤其是日耳曼地区的人的典型代表。 马丁.路德同时代,但比他年轻二十六岁的加尔文更认定人的得救 否,天主早已预定好了。加尔文这种思想更令时人恐怖。比加尔文晚生七十六年的比利时伊普尔 (YPRES)教区的主教杨森(JANSENIUS,1585-1638),他一方面很推崇圣奥思定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把圣人的某些信仰感受加以夸大渲染,强调人类早已被原罪彻底败坏无疑,无法自救。杨森以为:天主虽然把圣宠给每个人,但并非人人都能因此而得救,对那些注定要得救的人,天主赐给他们不可抗拒的圣宠,对那些注定要丧亡的人,无论如何总救不了。杨森为他的立论解释说:对天主的选择,谁也不能置评,某些人得救,纯粹是出於天主的仁慈,某些人无法得救,是天主的公义,因为天主并不欠缺人什麽。 杨森这位十六、十七世纪之间的比利时的主教的个人主张,和加尔文的思想很接近,令人感到天主是个无法理喻,叫人既恐惧又厌恶的冷酷法官。这种思想主张不会激发人钦崇爱慕天主,也不会鼓舞人积极向善,缔造一个和睦友爱的世界。 正当这种错误的思想弥漫笼罩欧洲许多地方之际,法国出现了一位教会大革新家圣若望.欧德(GIOVANNI EUDES,1601-1680),他除了大力推动培植良好且适合时代需要的神职人员之外,更为由来已久的对耶稣圣心的敬礼确立了神学基础,并正式予以广扬。 虽然如此,这项敬礼在当初发展得不快。直到当时法国"往见会"一位平凡无奇的修女(MARGHERITA MARIA ALACOQUE,1647-1690),在一六七叁年到一六七五年之间,叁次蒙耶稣显现後,才有了转机。在显现中,耶稣让玛加利大修女看到自己的心,并告诉她说:「 看这颗心多麽爱世人!」 。耶稣又向她表示:他对世人的爱所得到的酬报竟是冷酷无情。於是便将传扬圣心的敬礼这项使命交给她去推动。 虽然如此,在起初玛加利大修女的话并没有人当作一回事,她修会的长上甚至以为她精神不正常。她在生前并没有看到自己阐精竭力传扬敬礼耶稣圣心的成果。然而,她已经为此播下了种子,为十五、十六、十七世纪的人对天主的看法和他们 天主的关系奠定了革新的基础,使那个时代的教内人士,尤其是在俗教友,不再把天主当作冷酷严峻的判官,而是为了爱世人而无所不牺牲的慈父来孝敬。这在杨森异端困扰和危害十七世纪末叶的欧洲之际,确实是一剂良药。 玛利亚.玛加利大修女於一六九零年去世,享年四十叁岁。她死後一百六十六年,也就是一八五六年,庇护九世教宗才通令普世教会敬礼耶稣圣心。又过了八年,也就是一八六四年,同一位教宗才把玛加利大修女列为真福。又过了五十六年,本笃十五世教宗终於把她列入圣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