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圣号“方济” 纪念2圣徒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13-03-15 12:47:08 发表
12月3日 圣方济.萨威(方济各.沙勿略)司铎

圣人一五○六年生于西班牙。在巴黎读书时,与圣依纳爵结为好友。

一五三七年在威尼斯晋铎,从事爱德工作。

一五四一年首途远东,到印度及日本各地传布福音,达十年之久,劝化多人归正。

一五五二年,死于中国上川岛。被誉为“传教区主保”。

圣方济各·沙勿略(司铎) St. Francis Xavier

方济各·沙勿略生于一五O六年,原籍西班牙北部诺毕省。十八岁到巴黎读书,入巴巴拉学院。一五二八考取硕士学位。在这里结识了圣依纳爵。

一五三四年,以依纳爵为首的第一批耶稣会士七人在蒙马德集合,许愿献身事主。这七人中,圣方济各也在内。三年后,方济各在威尼斯领受铎品。

一五四O年,圣依纳爵派方济各随洛德利神父去东印度传教。方济各奉命到里斯本与洛德利会合出发。洛德利那时候寄宿在一家医院,给病人讲解要理。方济各到了里斯本,也住在这家医院里。二人常到城内各区讲道。国王若瑟三世很钦佩这两位传教士的圣德,每星期日就召他们入宫听告解。结果洛德利被国王苦苦挽留,无法启程。

一五四一年四月七日( 方济各的生日 )方济各以教宗特使的身份,扬帆启程,前往东印度传教。国君临别依依不舍,送了许多礼物给他。方济各原物奉还,只收了几本书。人们劝他带一个仆人去,路上方便一些。方济各不肯,他说道:“一个人必须亲手洗衣服,煮饭烧菜,方能受众人的尊敬。”

与方济各同船去东印度传教的司铎有二位:意大利籍的保禄神父和葡萄牙籍的马希拉神父。

方济各搭的那艘船,是东印度总督苏沙的船。苏沙曾到东印度接任,船上有许多船员、旅客、士兵。方济各没有放过传教的机会,他给众人讲解要理,每主日在甲板讲道,侍候病人,将自己的卧室改成诊疗室。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方济各常患晕船病,所以他的工作,倍加吃力。船上的人形形色色,每天有争吵发生,方济各就给他们排解,劝说他们戒绝发虚誓和赌博的恶习。

在漫长的航程中,几乎全体旅客都患了坏血病。这位耶稣会士一天到晚忙着侍候病人。经过了五个月的海上生活,船舶绕过了好望角,在莫桑比克过冬,然后绕着东非洲海岸,经过马林田和沙各大,一五四二年五月六日到达果阿。总计这次的海上航程,历时十三个月。

果阿自一五一O年由葡萄牙管理,当地教务很发达,有教堂、有修院。可是许多人对宗教没有深刻的认识,领圣事不大踊跃。方济各到了果阿,第一件工作是灌输宗教知识,激励教徒热心敬主,过标准教友生活。他每天上午往医院、监狱探视病人和囚犯,下午在街头召集儿童和奴仆,给他们讲解要理。他手里拿着一个铃铛,大家一听见铃声,就出来围住他。方济各就给他们解释信德道理,教他们诵念经文。他每主日召集麻风病人,举行弥撒圣祭。他也向印度人传扬福音。除了公开讲道外,还常到他们家里作个别访问。

为了使不识字的文盲易于记忆圣教基本教理,他将要理用通俗的文字编成诗赋体的歌曲,教大家唱。这种新的教授方法,非常成功。在街头、在家庭、在田野、在工厂,到处都能听到方济各编唱的“要理歌”。

方济各在果阿住了五个月,就转换目标,开始向巴拉华族传教。巴拉华族在锡兰附近的宝鱼海岸,大部分都已领洗入教,但对教义一无所知,仍保持着旧日的迷信习惯。方济各开始学习巴拉华方言,搭船出发,到了宝鱼海岸,一面给已领洗的土人讲道,一面劝化异教徒归正。异教徒听了他的讲道,纷纷领洗入教,数量庞大。每次方济各付洗完,手臂都酸得提不起来了。方济各在那里显了许多灵迹。

方济各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的人过同样的生活。他吃的食物和穷人完全相同,是清水和粗米,夜间睡在地上。天主厚赐他丰富的神慰神乐,酬报他的辛劳。他说:“我常常听见在这葡萄园工作的人( 指他自己而言 )说道:主呀!请你不要在现世赏赐我这么多快乐!”

方济各对巴拉华族传教,收获丰富,超出了一般的理想。不久,他感到人手不足,必须增添工作人员。他到果阿去请来了两位印度籍司铎,一位辅理修士,还有那位和他同船到达的马希拉神父。

方济各顺利地对巴拉华族开展传教工作,足迹所到之处,人们成群结队地听他讲道,领洗入教。方济各常用已领洗的儿童做他的助手,这些儿童常将他们所学习的要理转讲给别人听,这样互相传述,一般人都普遍认识教义的内容。

方济各最痛心的是:在高木林和杜田,那些接受福音真光的巴拉华人,被邻族攻击,除了财产被洗劫一空外,一部分人还被掳为奴。有一次方济各手持苦像,单身喝退暴徒。信德的种子深深地种入巴拉华人的心田,任何暴行,任何打击,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

方济各一面劝化异教徒接受信德的真光,一面劝勉冷淡的教友悔罪改过。他的态度温和而诚恳,很容易感动罪人。

方济各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说:“我已准备死在印度,今世不会与陛下见面。请你为我求天主,赏赐我们将来在天国相会。”

一五四五年春季,方济各启程前往马来亚海峡的马六甲,在那里住了四个月,全力传扬福音。他又到安波诺、德诺帝、祁六禄等地进行传教,一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可是方济各有的是勇气和救灵的热火,他勇往直前,什么都不怕。他写信给圣依纳爵道:“这几个月来,我遭遇的危险,执行的工作,都给予我很大的神慰神乐。我到了这些岛上,不禁狂喜流泪,身体越疲劳,到越觉得快乐。”

十八个月后,方济各回到马六甲,他第一次听到日本的名字。有几个葡萄牙商人到过日本,他们讲起在海洋的另一端,有这样的一个国家,福音的真光还没有传到。方济各的脑海里就马上有了远涉重洋,在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播撒福音种子的计划。

一五四八年一月,方济各回到印度。以后十五个月,他在果阿、锡兰、高木林海湾来往,巩固他的传教事业,同时进行前往日本传教的准备工作( 直到那时候,还没有一个欧洲传教士到过日本 )。

一五四九年四月,方济各启程向日本进发,他带了一位耶稣会司铎( 多列神父 ),一位辅理修士( 佛南田修士 ),和三个日本籍的教徒( 其中有一个名叫保禄 )。这年圣母升天瞻礼时,方济各在日本九洲登陆。

方济各学习了日语,编写了一本日文的要理书。十二个月内,在日本加果劝化了一百多名日本人。当局对传教士开始注意,禁止他们的活动,方济各将新奉教的人托日籍教徒保禄照管,自己带了别的传教工作人员去长崎一带传扬福音。方济各临行时,到依喜堡屋,劝化了男爵夫人,男爵府的总管和当地的一些居民。十二年后,耶稣会辅理修士到依喜探视那些孤独的教友,他们虽然一天到晚在外教圈子内生活,但还是热心保守信德,和十二年前一点也没有变化。

方济各在喜拉多受到知府的欢迎,传教工作顺利展开。一个星期内的收获比加果一年内的收获还要多。方济各将本区教务委托多列神父管理,自己带了佛南田辅理修士和一个日本人又到了洪州的斯木。当地的人对方济各讲道的反映很冷淡,他就决定向京都进发。

方济各在十二月动身,一路上风雪交加,道路泥泞难行,经过了两个月的旅程,才抵达京都。可是京都的人民对福音并不表示热烈的欢迎,方济各改变计划,回到了野木和知府磋商。知府特许他城内传教,,并拨了一座神庙给他作宿舍。方济各在野木劝化了许多人领洗入教。

那时候,有一艘葡萄牙商船到日本九洲,方济各决定搭这艘船回印度视察教务,同时准备来中国传教。他将日本的教务委托多列神父和佛南田辅理修士管理( 其时,日本教徒的总数达两千人,后来日本大教难期内的殉道者就是他们的后裔 ),自己返回印度。

方济各在印度住了四个月,拟定方案,整顿教务。一五五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他又踏上旅程,带领了一名耶稣会司铎,一名修士,一名中国译员到了马六甲。总督选派毕莱托为驻中国钦使,方济各随同钦使前往中国。这样入境时可以获得便利。不料马六甲的海港司令和毕莱托有宿怨,不淮毕莱托搭船出发。方济各一再解释,海军司令坚决坚持他的决定,最后毕莱托决定放弃到中国的计划,将自己的船借给了方济各。可是毕莱托既然不去,方济各只能以普通外侨身份来中国。依照当时法例,中国当局严禁普通外侨入境。方济各决定在中国附近的岛屿上岸,寻找机会偷渡入境。为了减少入境时的困难,方济各将那位耶稣会司铎送往日本,自己带了中国译员到了上川岛( 上川岛距中国大陆海岸仅有六哩,距香港约一百哩 ),那是一五五二年八月的事。

在这个荒凉的上川岛上,方济各写信给毕莱托说:“这次我能够到这里,完全靠你的帮助。天主一定要重重地赏报你。”他和一只中国商船商量好,在黑夜带他入境。方济各立誓保守秘密,决不向任何人泄漏他的姓名。十一月二十一日,方济各突发寒热,岛上还有一艘船是马六甲海港司令的,司令和方济各的感情不大融合,船员不敢和方济各太接近,以免司令不悦,所以他们就暗暗开船走了,让方济各孤零零地躺在海滩上。时值冬季,朔风怒号,发高热的方济各躺在海滩上发抖。后来有一个葡萄牙商人将圣人接到他的茅屋里去。方济各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放了几次血,但丝毫没有效果,有时体温太高,失去知觉。可是一清醒,他就念经祈祷。这样一直到了十二月三日。那一天是星期六,方济各的中国译员安多尼怕他要去世,就点了一支蜡烛,放在他手里。方济各口诵耶稣的圣名,瞑目安逝,享年四十六岁,他在远东传教共十一年,星期日下午安葬了遗体。

十个星期后,方济各的棺柩从土里掘出。迎往别处安葬时,人们启棺检视,见遗体完整不腐。人们将方济各的遗体迎到马六甲,数日后,又迎到果阿耶稣堂。经过数百年来的多次检视,方济各的遗体始终没有腐烂。

方济各·沙勿略于一六二二年与圣依纳爵、圣女德肋撒、圣斐理伯·内利、圣依西多禄等同时荣列圣品。

圣方济各·沙勿略  St. Francois Xavier(1506—1552)


  方济各·沙勿略是最早来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沙勿略1506年4月7日出生在西班牙纳瓦拉省的哈维尔城堡。他的父亲胡安·德哈索是国王的私人顾问;母亲玛丽亚·阿斯皮奎塔·哈维尔出身名门,并且是她父母双方惟一的继承人。沙勿略是家庭中最小的男孩。按照当地的习惯,一个新生儿既可以承继父姓也可择取母亲的姓。沙勿略则依从了母亲的姓氏。
  沙勿略自幼生活在城堡中,尽管他经常接触到那些尚武的骑士们,但他的秉性却使他绕开了通向军界的道路,18岁进入巴黎的圣巴尔贝学院,接受一种全面的教育。由于他的学业优异,沙勿略22岁时已被任命为博韦学院亚里斯多德哲学讲师并被视为一名学者。
  由于耶稣会把耶露撒冷当作自己的圣地,于是沙勿略于1536年离开巴黎前往威尼斯与先期已抵达此地的罗耀拉汇合,以便前往耶露撒冷朝圣。但由于欧洲国家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使他们无法前往东方,于是1537年沙勿略又紧随罗耀拉的足迹来到罗马。
  1540年,沙勿略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传教士,奉教廷之命前往东方的印度、日本等地传教。历经8个月的艰难航行,1541年12月沙勿略抵达果阿。在他写给罗耀拉会长的信中,说果阿已经俨然是一座基督教化的城市,那里有一所培养当地土著传教士的学院。
  沙勿略在科莫林角进行几个月的布道工作之后,他冷静地认识到,在印度要取得传教事业的成功,那将是任重而道远的。所以他要求罗马教廷要派一些具有善意和良好品德的传教士到印度来。
  为了广泛了解东方传教事业的普遍进展情况,1545年底沙勿略来到马六甲一带。4个月后,他又到了安汶岛。在熟悉东南亚海域诸岛后,他开始将目光转向东亚。
  1549年8月15日沙勿略带着其他两名修士、两名仆人和业已信奉基督教的安禄日踏上日本国土。在和日本人的接触中,他认为日本正是他寻求的实现基督教千年王国的理想之地,而且日本人是被发现土地上最为超群者。他们管教有方,品德优秀。沙勿略还在安禄日的帮助下用日语写了一份简略的祈祷书。只有掌握当地的语言,才能取得传教事业的进展。此点成为沙勿略东方传教策略的重要基点之一。
  在日本传教过程中,沙勿略还发现影响传播基督福音的最大障碍是相当部分日本人信仰佛教。如果不能从教义上批驳佛教的主张,那么就不可能争取到日本人对基督教的尊重和皈依,也不可能赢得社会威信。
  沙勿略已经认识到不批驳佛教学说就无法树立基督教的声望,要树立基督教的声望则要求派到东方的传教士不仅应当有一般的学问,而且应当懂科学。事实上,用西方的知识和科学来为传播基督教开辟道路已构成沙勿略东方传教策略的又一块基石。
  日本是有着自己固有文化的国家。要想在日本取得传播基督教教义的成功,沙勿略特别总结到,传教士们应对当地的文化要有所适应。而这一点正是沙勿略东方传教策略的核心思想。
  罗耀拉委派沙勿略作为“教皇特使”前往东方传教,其目的之一,也就是希望沙勿略通过在东方的宣教活动能使“适应”策略系统化并突出其可实施性。而沙勿略的历史功绩也就在于为“适应”策略确立了一系列如前所述的原则。沙勿略为“适应”策略所确立的那些原则是否能适用于东方国家尚待在实践中来检验。
  1551年11月20日,沙勿略重返印度。这期间他又开始思索一个新问题,即中国的基督教化问题。在日本,沙勿略开始认识到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而中国则是一个物产丰富,文明昌盛的国度。因此沙勿略萌生了到中国传播福音的想法。
  当时,外国传教士要进入中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了官方正式派遣的使节外,中国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沙勿略在印度组织一个赴中国使团——只要能获准进入中国,参见皇帝,就可以在中国传教了。在商人朋友的帮助下,他很快组织了一个赴中国的使团。1552年4月,他离开印度果阿。但事情远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抵达马六甲时,使团被扣留下来,沙勿略的计划失败了。
  失败反而更坚定了沙勿略进入中国的决心,他把距离中国海岸很近的上川岛作为基地,开始探索新的入境方法。1552年8月沙勿略乘“圣十字”号抵达距广州30海里的我国上川岛。当时该岛为葡萄牙商人与我沿海居民进行走私贸易的据点。沙勿略抵达上川岛后已开始认识到明朝政府对外国人入境实行严格的控制,到中国传教形势十分严峻。但这并没有动摇沙勿略到中国内陆传播福音的决心。他一方面精心安排秘密潜入中国内地的计划,同时考虑好了一旦他拟议中的计划不能实行时的应急措施,即于次年当暹罗向中国派出进贡使团时,他想谋求一个席位与该国使团一起进京。
  1552年12月,沙勿略不幸染上疟疾,由于缺乏医药,不久便去世了,年仅46岁。他后来被安葬在印度,1662年被教会列为圣徒,他的墓地也成为朝拜的圣地。在他十多年的福传生涯里,劝导了三万多人领洗入教,福传旅程超过数千里,涉足大半东亚地区。
  沙勿略没能实现他自己的理想。但他提出的意图使整个古老的中华帝国基督教化的设想却成为西方传教士一代又一代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尤其是他在日本传教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策略思想更被他的继承人奉为典范。
  沙勿略未能进入中国传教,但他的努力激励着他的同道,直至撞开中国的大门。在葡萄牙人抢占澳门之后,耶稣会士开始以此为据点,设法向中国内地渗透。
  圣方济·沙勿略(或译作萨威)和圣依纳爵·罗耀拉一样,是耶稣会创会的六位伙伴之一,而沙勿略是其中最执着、勇敢的一位。因此曾有人这样形容:如果耶稣会会祖依纳爵是“不倦的旅人”,那么沙勿略就是“无畏的航海者”。
  1530年代,同是西班牙巴斯克(Basque)人的沙勿略和依纳爵,在巴黎大学相识。耶稣的召唤透过依纳爵的循循善诱打动了沙勿略。
  1541年,沙勿略接受教宗的任命,以罗马教廷大使的身份来到亚洲。这是一趟危险的旅程:他首先到了葡萄牙的属地,这是他伟大的传教路线之一的首站,并乘船经非洲到印度、马六甲、印度尼西亚诸岛、日本,展开福传工作,历经十一年,这也是他永远不能返家的传教路线。在他写信给依纳爵的一封话别的信里,他这样说:“我这一生能留下些什么,其实我已很清楚,我们唯有透过书信才能相聚──不过相信在另一个国度里,我们能面对面互相拥抱。”
  圣方济经过十五个月的航行后终于抵达葡国属地,在那里葡萄牙人已为基督宗教打下基础,不过教堂的状况却很糟糕。圣方济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并视当地的港口作为通往印度南岸的基地。其实当时因着他的宣讲而皈依的人数不少,几乎全部都是穷人,少数民族和低下阶级的人。但另一方面,他也常常因为欧洲的殖民主义者的不道德、贪婪和暴力而沮丧,这些人破坏了基督宗教的诚信。
  1546年圣方济想开拓南亚的诸岛,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逐渐收到一些有关日本这个国家的报告。虽然它仍不为西方世界所认识却拥有高度的文明,这使得圣方济决定以日本作为下一个传教的地点。经过很多的历险,他终于在1549年8月15号抵达日本,圣方济很幸运的遇到一个好时机。此时的日本政局十分不稳定,足足有250个诸侯王在控制这个国家,而却没有一个获得最大的权力,这样的局面使得日本对外国人的到访敞开大门。
  圣方济很快地体验到日本文化的素养,但明白到要向这样一群人宣讲需要特别的方法,他在写给依纳爵的信中这样说:“我觉得我们不太可能找到另一个民族像日本人一样,他们有很好的风度……,他们是荣耀之士,让人惊讶,他们甚至把荣耀看得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要重要……,他们喜欢听取由理性提出的事物;即使他们有罪过和邪恶,只要有人能理性地跟他们指出所做之事是邪恶的,他们就会经过理性的思考后慢慢被说服。”
  日本文化的经验改变了圣方济传教方法。这以前他一直视自己是一位在荒芜土地上的开垦者,现在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有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去发现其潜在的力量和美德,好能找出方法把这些特质与福音讯息相连。
  圣方济在日本逗留了27个月,并建立了好些皈依的信仰团体,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的工作为其后陆续前来的耶稣会士提供了一个基础-他们当中不少在后来的迫害中丧失了生命。而在日本的时间,他同时注意到另一个伟大却不为人知的国境:中国。
  在那个时候中国是不对外国开放的国家;虽然如此,圣方济相信这会士他所有传教努力里的最大奖项,然而这个奖项也的确难倒了他。
  1552年,他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船到中国,却病入膏肓,最后他在靠近中国沿岸一个人迹稀少的上川岛登陆。很遗憾地他的身体每下愈况,终于在12月3日逝世,享年46岁。在福传过程中他了解到;为了帮助不同国族的人接受福音,除了要学习当地语言之外,也需要对这些地方的文化和民族性有所认识。在那些他无法用言语沟通的地方,他就以实际的行动去关怀穷人,照顾他们的需要。沙勿略为福传历尽辛苦,海上的风暴、南国的酷热、北地的冰雪,甚至前往居住着剽悍原住民的小岛亲身涉险,这一切都没有令他退缩。他说“我相信对于那些视我们主基督的的十字架为甘饴的人,这样的劳苦是一种歇息,而结束这些劳苦或逃避它们却是死亡。”沙勿略当年播下的种子,借着天主的恩宠和多位后继者的努力,如今已经长成林荫。圣方济萨威于1622年被封圣,而1927年,他与圣女小德兰一起被列为外国传教士的主保。
 
回复  支持[8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13-03-15 12:46:43 发表
圣五伤方济各
一一八一年,圣五伤方济各生于亚西西,父亲经商,为人正直,家道小康。方济各自幼乐善好施,贫人向他求助,他从不拒绝。
方济各二十岁那年,亚西西城与华鲁日城发生战争,方济各加入军队,被敌人俘虏,监禁了一年。他恢复自由后,生了一场重病,死里逃生。可是他身体越衰弱,精神却越坚强,忍受一切痛苦,丝毫不出怨言。
方济各病愈,决定再度从军,以重价买了一套高贵的武装配备。他骑了马在路上走的时候,遇见一个武士,衣冠不整,精神颓丧,不禁起了怜悯的心,就把自己的盔甲武器送给那武士。当夜方济各在睡梦中看见自己在一个华丽的宫殿里,墙壁上挂满各种武器,武器上刻有十字圣号。同时他听到一个人对他说:“这些武器,属于你和你的兵士。”
到了天明,方济各继续前行,半路上患病,在史门德小住几天。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对他说:“快些回去,侍候〔主人〕比侍候普通人来得好。”于是,方济各不再迟疑,取道回家。此后,他的生活更加严肃,一天到晚祈祷念经。人们见方济各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就问他是否在谈恋爱。方济各道“是的,我快要娶一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有德行的女子。”(这里暗指他将娶〔神贫〕为妻)
方济各决定变卖全部家产,购买福音的〔财宝〕。他一时还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着手,可是他坚信基督化的生活,应以克苦、克制自己为出发点。
有一天,方济各在亚西西骑马赶路,半路上遇见一个麻疯病人,皮肉溃烂,非常可怜。方济各立刻从马上跳下来,麻疯病人伸手向他求施舍,方济各一面拿出钱来,一面俯身用口亲吻那个病人。
从那时候起,方济各常去各医院探访病人,亲手侍候他们。遇到了贫人,解囊相助,甚至把身上穿的衣服脱下来给了人。
有一天,方济各在亚西西城外的圣达弥盎堂祈祷,听见一个神秘的声音从苦像上发出来,那声音说“方济各,你看见吗?我的房子决要倒塌了,你赶快去修理吧!”方济各听了,以为耶稣命令他修理圣堂,就回到家中,拿了几套衣服,装在马背上,到市场变卖。他将卖来的钱交给达弥盎堂神父,请神父准他住在堂里。神父准他在堂中寄宿,但不肯收他的钱,方济各就把钱放在门槛上。他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赶到达弥盎堂找儿子。方济各躲了起来,守斋祈祷。过了几天,穿了破旧的衣服出门,人们讥笑他是疯子。父亲知道了,更加怒气冲天,把方济各拖回去,关在家中。
几天以后,父亲有事外出,母亲把他放走。方济各又回到达弥盎堂。父亲赶到堂中,强迫方济各回去,否则就剥夺他的继承权,并要求他把变卖衣服所得的钱交出来。方济各表示:剥夺继承权,那不成问题,可是卖衣服的钱已经捐给教堂,怎么能要回来?亚西西主教劝方济各向教堂索回捐款,还给父亲。方济各奉命,接着他把身上穿的衣服也脱下来,一并交还给父亲。主教的佣人,送给了一件外衣给方济各。方济各连声道谢,用粉笔在衣服上写了一个十字,穿在身上。
方济各一路向前走,一路唱歌赞美天主,中途遇见一伙强盗问他以什么为业,方济各道:“我是伟大君王的前驱。”强盗把他痛打一顿,推在泥沟中。方济各从泥沟中爬上来,把身上的雪拍掉,继续向前走。他到了一座修院,人们不认识他是谁,以为是一个乞丐,收容他暂住。城中有一个人,过去在亚西西认识方济各,送给他一件外衣,一根腰带,一双鞋子。衣服虽然破旧,还算整洁,方济各穿了二年。
方济各回到亚西西圣达弥盎堂,挨户求乞,乞得的钱,用来修理圣堂。亚西西城中的人,都认识方济各。知道他是富家出身,大家讥笑他自讨苦吃。方济各任凭别人怎样冷讽热嘲,一句话也不说。他亲手搬运石块,参加修理圣堂的工程。圣达弥盎堂修建工程完毕,圣方济各又给另一座破旧的圣堂募捐修理。之后,他到城外〔天神之后〕小堂去,这座小堂地点很幽静,方济各就在那里住下。
一二O九年圣玛弟亚宗徒瞻礼,方济各明白了他今后的工作方针。那时候,玛弟亚宗徒瞻礼弥撒中念的福音经是玛窦福音第十章七节至十九节:你们去讲道,告诉众人…天国近了…你们白白地获得的,你们白白地送给别人。不要有金子……也不要有两件外衣,鞋子,手杖。看呀!我派你们去如同送羊到豺狼中间一样。”这几句话直打入方济各的心坎。他立刻脱下鞋子,把手杖、腰带丢掉,身上只穿一件破旧的外衣,用一根绳作腰带。方济各开始向众人讲道,劝罪人悔改。他路上遇见人就用这几句话招呼他们道:“愿吾主赏赐你平安!”
天主赏赐方济各说预言和显灵迹的神能,当他募捐修建圣达弥盎堂的时候,常对众人说:“请你们帮助我完成这工程。将来有一天,这座圣堂将改成女修院。吾主将藉着这座女修院在普世获得光荣。”这几句话,五年后果然实现了、圣达弥盎堂成了圣女加辣的修院。
史巴德有一个人面部生了肿瘤,溃烂不堪。他遇见方济各,想跪下来,求圣人治愈。方济各连忙阻止他,用口亲他的面,那人当场就好了。圣文都辣评述这段灵迹道:“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更值得我们钦佩?是圣人亲吻病人的面更值得我们钦佩呢?还是灵奇治愈瘤病更值得我们钦佩?”
方济各的神贫克苦精神,受到众人的注意。许多人想拜他为师,随侍左右,参加荣主救灵的伟业。这批门徒中,第一位是伯尔纳铎。伯尔纳铎是亚西西的商人,他对方济各的生活很感到兴趣,有一天,招待方济各到他家里住宿。伯尔纳铎和方济各的床平列在同一卧室里,伯尔纳铎假装熟睡,窥视方济各做些什么。方济各从床上起来作长祷,反复诵念这两句话:“我的天主,我的万有。”伯尔纳铎看了,不胜钦佩,心里想道:“这人真是天主的仆人”过了一个时期,他要方济各收录他为门徒。二人一同望弥撒,一同阅读圣经。伯尔纳铎把全部家产变卖,施舍给贫人。亚西西大堂的参议伯多禄,也想加入方济各的队伍。一二O九年四月十六日,方济各颁赐会衣给伯尔纳铎和伯多禄二人。第三个弟子是有名的基利修士。弟子的人数到了十二个,方济各就订立了一份简单的会规,其中大部分采自福音的宝训。
一二一O年,方济各带了这份会规到罗马去,求教宗依诺增爵三世批准。大部分枢机都不赞成,他们认为修会的数目已经不少,只要将已存在的修会会规稍加改革,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何必另起炉灶,创立新修会。只有高隆诺枢机力排众议,赞成批准方济各的会规。教宗在睡梦中,看见一棵棕树,茂盛地在他足下长起来;他又看见拉特郎大殿摇摇欲坠,一个人大踏步走去,把大堂扶住,不让它倒下来,那人不是别人,就是方济各。
教宗召方济各来,口头批准了会规,委派方济各和他的门徒出外讲道劝化罪人。
方济各和他的弟子们最初住在亚西西城外一个茅屋里,每天出外讲道。过了一个时期,主人要将茅屋收回,催方济各搬家。方济各就去同苏伯雪山修院的院长商量,院长把巴丁古拉小堂送给方济各。方济各不愿取得这座小堂的产权,只肯以使用人的身份住在堂里。为了表示产权属于苏伯雪山修院,他每年送一篮子鱼给他们,苏伯雪山修院则送一篓油给方济各会,至今方济各会会主和本笃会会士每年保持这习惯,互送鱼、油。
方济各为了彻底实践神贫的精神,不愿他的修会享有任何产权,他以神贫为方济各会的基本精神。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在衣服方面,在一切用具方面,处处表现神贫的精神。
方济各称自己的身体为〔驴子〕,因为驴子的命运是背着重担走路,被人鞭打,吃最粗糙、最少量食物。他认为一个人偷懒好闲,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因为苍蝇从来不做有益的事,总是给人们麻烦。
方济各不赞成门徒操务过分的苦行。某一位修士克身太严,夜间不能人睡,方济各亲手拿了食物,端给他吃。而且,为了不使他难堪,自己也和他一同吃。
方济各最初经受了很强烈的诱惑。他时常把身体浸在雪沟里,或用鞭子打自己,来克服诱惑。
方济各认为一个人在天主台前有什么地位,那才是他真正的地位,世俗的赞誉绝对不能增加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他非常谦逊,认为自己不配祝圣为司铎,愿终身作一个普通的修士。
方济各不赞成古怪的举动。有一次,人们告诉他某修士终日保持静默不说话,他承认自己的过失时,也只作手势,从来不开口。方济各认为这种举动太矫枉过正:“这不是天主的精神,这是魔鬼的精神。这是一种诱惑,而不是一种德行。”
天主用神光照耀方济各的智慧。他的观察和判断力非常准确,他的知识大都不是从书上得来的。他对一位修士说:“一个人假如虔诚地诵念〔圣三光荣经〕,在天主台前已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了。”
方济各爱护动物、控制动物的神能,颇为人津津乐道。有一天,在亚维诺讲道,燕子于旁边乱鸣。圣人谴责它们道:“你们说话说了好久,现在应当让我来说话了。”他命群鸟鸣唱,赞颂造物主。在大西米湖畔,有一只白兔常常跟着他走,不肯离开。
方济各在“天神之后”堂的那一段时期,可以说是培养训练神贫和友爱精神的时期。修士们按照各人擅长的技能,操手工为业,或在邻近农庄工作。没有工作的时候,挨户求乞,可是绝对不能接受金钱的施舍。修士们踊跃为众人服务,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麻疯病人,以及其他性质类似的可怜的病人。方济各称麻疯病人为“我的兄弟——基督徒”。
方济各的门徒一天比一天增加。其中有一位是著名的“天主的小丑”吉尼本(有一次,吉尼本到罗马去,众人集合欢迎,不料他在城外和孩童们玩起跷板的游戏),圣女加辣称吉尼本为“天主的玩具”。
圣女加辣听了方济各的讲道,于一二一二年春季弃俗修道,后来创立了著名的加辣会。
一二一二年秋季,方济各决定渡海往远地向回教徒传杨福音。他和一位修士在安可那搭船向叙利亚进发,不料中途船只失事,在谭马西亚海岸沉没。二位传教士身无分文。只好打消远行的计划,取道回家。
方济各在意大利中部传教一年,准备再度到回教国家传教。这一次的计划是取道西班牙,往摩洛哥。不料事与愿违,到了西班牙,就生了一场重病,旅行的计划,又不能实现。等他病好了,就回到意大利继续执行荣主救灵的神圣事业
为了表示谦逊起见,方济各会会士取名“小修士”。方济各希望本会会士都应谦卑自下,处处选择最低微的位置。圣人敦嘱会士从事手工,实践基督的神贫精神,不以求乞为耻事。会士讲道,事前必须获得当地主教的批准。
方济各会会士的工作,受到众人普遍的赞扬,分院设翁伯利亚、托斯加尼、隆巴弟、安可那各地。一二一六年,方济各到罗马,和圣多明我作历史性的第一次会晤。多明我过去在法国南部传教。方济各一度有意亲往法国。乌古利诺枢机(未来的额我略九世教宗)劝他不要去。他就改派伯西非古和安尼洛两位会士到法国,后来安尼洛又派方济各会会士到英国设立分院。
方济各会的迅速发展,乌古利诺枢机是一位很重要的功臣。他常向方济各提供宝贵的意见。要使会士人数激增,必须有坚强的有系统的组织。修会分成若干省区,省区各置省会长一人,负责照顾本省区会士的灵魂利益。假如由于省会长的疏忽,有一个会士“丧亡”,省会长应当在主基督耶稣台前负责。
方济各会很迅速地越过意大利的边界,向西班牙、日耳曼。匈牙利等地推进。
一二一七年,方济各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两年后,举行“草席”会议(这一次会议由于出席的会士人数太多,搭建临时屋舍,铺以草席。所以一般人就称这会议为“草席”会议)。相传出席的人,达五千名之多。方济各对会士说:“天主召我走诚朴谦逊的道路,这是我和跟随我的人应走的道路。天主要我在世界上作一个贫穷愚笨的人,所以你们切勿自持聪明……。”若干会士提议申请教宗颁赐特权,让会士们自由往各地讲道,不必取得当地主教的许可。方济各对他们说“假如主教认为你们有圣德的话,他们一定乐于请你们讲道训人。你们应有的“特权”是:在什么事上,你们一切特权也没有。”会议结束,方济各派一批会士到突尼斯、摩洛哥传教,他自己则准备到埃及、叙利亚宣扬福音。
一二一九年六月,方济各带了十二位会士扬帆向埃及进发,在尼罗河三角洲登陆。那时候,十字军正驻扎在那里。方济各拯救人类的热情如火如荼,一定要只身投入撒拉逊军营。人们警告他说:“基督徒被撒拉逊人捕获,当场处以死刑。”圣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获得教宗钦使的特许,带了依路米诺大修士来到敌营,高呼道:“苏丹!苏丹!”守军将他擒住,解往苏丹处。苏丹问他到此有什么目的。方济各勇敢地回答道:“我不是人派来的,我是至高的天主派来的。我到这里来,向你们传播福音的真理,救恩的道路。”苏丹一连召见了方济各几次,对他的勇气非常钦佩,挽留他住下,不要回去。方济各道:“假如你和你的人民接受天主的真理,我很愿意在这里住下假如你的主意还拿不定,一时不能判别什么是真理道路,你可以点起火来,我和你们的司祭一同踏进火里去。你就会知道哪一个宗教是真理了。”苏丹表示这件事没有办法接受。过了几天,就送方济各回到十字军的军营。方济各很失望,取道往巴勒斯坦朝圣。
一二二三年,方济各在格里印(吕弟山谷)度圣诞节。他对若望德维里大说:“我要纪念诞生在白冷的圣婴。我要用我的双目瞻仰圣婴怎样诞生在贫苦之中,躺在马槽里,上面铺些干草,与牛驴为伴。”方济各就在修院小堂里搭了一个马槽,圣诞子夜时做弥撒时,他担任六品辅祭。圣诞节搭马槽,可能在一二二三年以前已经有这种习惯,可是自从方济各提倡以后,这习惯普遍流行,至今成为圣诞节的主要点缀品。
方济各在格里印住了几个月,独居祈祷。天主厚赐予他各种神恩,可是圣人太谦逊,不肯向人透露。他的秘书兼听告解司铎利昂优说“我亲眼看见他祈祷的时候,好几次身悬空中,我只能碰到他的脚。”
一二二四年圣母升天瞻礼,方济各退隐亚尔未纳山居住在一间小屋里。他只带了利昂一个人去。就在那一年的圣十字架瞻礼,方济各获赐耶稣五伤的印痕。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个特恩,从那一天起,圣人就用衣袖盖住双手,脚上穿鞋袜。可是他征询了依鲁米诺和其他会士的意见后,很惶恐地向他们透露了这段奇事。他说:“那时候天主赏赐他知道了许多事,可是他不愿向别人透露。
有一次,方济各患病,人们向他提议,叫一位会士来读书给他听,藉以稍减痛苦。方济各道“思念吾主的生活和他的苦难至死,使我们获得了最大的安慰。即使我长生不老,活到世界末日,我也不需要用书籍来解闷。”方济各常常瞻视耶稣赤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所以特别喜爱贫穷,视贫穷为〔爱妻〕。
方济各重视学问,绝不轻视知识,可他认为学问是成圣的“方法”,不是“目的”。假如会士不因学问而荒废祈祷,那才是好的;相反的,一个人自炫才学,骄傲自大,那绝对是有害的。
方济各获赐了五伤的印记,在离开亚尔米纳山以前,编了一段圣诗(一般称为“至高天主赞美词”),过了圣弥额尔瞻礼,下山回到修院。
圣人在世的岁月屈指可数,再过两年,就要脱离尘世,享受永生的赏报。在这最后两年的生活,有时在痛苦中度过,有时在神乐中。只是方济各的健康,一天比一天恶化,视力大损。一二二五年夏季,乌古利诺枢机和厄利亚斯副会长,强迫他到吕弟请教宗御医诊治。他接受劝告,赴吕弟途中,顺道到达弥盎堂和圣女加辣作最后一次会晤。那时候,他的病痛异常剧烈,可是还抱病编了一首圣歌,教会士们唱。医生的治疗方法,不能减轻圣人的疾病。他写了一封信给会士,敦嘱大家相亲相爱,爱好神贫,实践神贫的精神,敬爱教会神职人员。去世前不久,圣人写了一张遗嘱,劝会士严守会规,亲手作工,作工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避免闲暇,给众人树立榜样。
亚西西的医生们很坦白地告诉方济各,他的寿命只有几星期。他欢呼道: “死亡〔妹妹〕!我欢迎你。”他就叫人把他抬到巴丁古拉去,到了一座山上,可以遥遥眺望亚西西城。他叫抬病架的人暂停,举目望着亚西西城求天主降福亚西西城和方济各会会士。
方济各写了一封遗书给圣女加辣和加辣会的修女。他叫修士拿面饼来,擘开了,分给众人,作为友爱和平安的标志。他对众会士说:“我份内应作的事,都已经做好了。愿基督教导你们尽好你们的本份。”人们把他抬到地上,身上盖了一件旧衣,那还是别人借给他的。他最后一次嘱咐会士爱天主、爱贫穷、爱福音,举手祝福全体会士,包括在场的会士和不在场的会士。人们高声念若望福音耶稣受难一章。方济各瞑目安逝,时在一二二六年十月三日。两年之后就被列入圣品,几乎可以说,他是全世界最著名最受敬爱的圣人。
方济各临死前嘱人们把他的尸体葬在罪犯的公墓,可是他去世后第二天,大家以隆重的礼节,将遗尸迎往亚西西城圣乔治堂。方济各立圣品后第二年,秘密移往大堂。六百年后(一八一八年),经过了五十二天的搜索,人们在大堂大祭台下面发掘到圣人的遗尸。
方济各去世时,只有四十四岁(一说四十五岁)。他手创的修会,数百年来,繁荣发展,分院遍设世界各地,造福人类,发扬基督的精神。人们常说:“方济各生前,已一致公认为圣人;去世以后,历代的人也一致公认他是圣人。就是现代不信天主教的人,也一致公认他是圣人。”
圣方济各说:“神贫是通天的大路,是谦逊的保姆,是成圣的基础。”


 
回复  支持[7反对[4]
本站网友 匿名
2013-03-15 12:45:57 发表
教宗方济各的生平简介,他是一位谦逊而仁慈的教宗
时间:2013-03-15  来源:梵蒂冈电台  作者: 点击:590
(梵蒂冈电台讯)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枢机主教2月13日晚当选为新教宗,取名号为方济各,现年76岁。他原任阿根庭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是第一位耶稣会教宗,也是第一位拉丁美洲教宗。新教宗的主教座右铭是一句描写耶稣对待税吏罪人态度的拉丁文“Miserando atque eligendo”,意为“因仁爱被拣选”。这徽章除了印有这句座右铭外,还在蓝色背景上放置了基督的缩合字,体现了耶稣会典型的会标。此外,在基督缩合字下方还有一颗五角星和一串葡萄。

教宗方济各是一个谦逊而简朴的人。他于1936年12月17日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父母是意大利皮埃蒙特人。父亲马里奥是一名铁路工人,母亲雷吉纳是一名家庭主妇。这个未来的教宗以他的福音简朴性与和蔼可亲的性格而出名。教宗方济各是化学工程学毕业,但后选择了司铎生活,进入首都维拉·德沃托(Villa Devoto)修院学习,成为耶稣会的初学生。他在智利完成人文学科后于1963年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圣米格尔的“圣若瑟”大学获得哲学学位。60年代中期,这位曾留学德国的新教宗在阿根庭圣菲市的“无玷圣母学院”教授文学和心理学,之后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救主学院”教授同样的课程。作为一个真正的阿根廷人,他也热爱探戈舞和足球,至今仍是阿根廷首都圣洛伦索足球俱乐部的球迷。
贝尔格里奥于1969年晋铎,四年后发了末愿。1973年7月,年仅37岁的贝尔格里奥神父当选为耶稣会阿根廷省会长,并担当此重任6年之久。他致力于大公对话,喜爱文学,钟爱古典文学,总是对移民、妇女和青年给予很大的关注,尤其是穷人。1992年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他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辅理主教。贝尔格里奥主教因他朴实的生活品行和开朗的性格,受到信徒们的敬佩与爱戴。

1998年2月28日,这个未来的教宗担任阿根庭首都的总主教,并担任了几年阿根庭主教团的主席。教宗真福沃依提拉于2001年擢升他为领衔圣罗伯特·白拉敏枢机主教。虽然他改变了着装和圆顶帽的颜色,但是他牧灵的方式从未改变。他总是贫穷者的牧人,总是弱者的发言人和代表。
 
回复  支持[5反对[7]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