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堂咏
万民,你们要鼓掌欢呼,歌颂上主。(咏47:2)
集祷经
天主,你既仁慈地收纳我们,使我们成为光明之子;求你恩赐我们时常生活在真理的光辉中,不要让错谬的黑暗笼罩我们。因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亚孟。
读经一(我们圣祖亚巴郎的祭献。)
恭读创世纪 22:1-19
那时,天主试探亚巴郎说:“亚巴郎!”他答说:“我在这里。”天主说:“带你心爱的独生子依 撒格往摩黎雅地方去,在我所要指给你的一座山上,将他献为全燔祭。”亚巴郎次日清早起来,备好驴子,带了两个仆人和自己的儿子依撒格,劈好为全燔祭用的木 柴,就起身往天主指给他的地方去了。第三天,亚巴郎举目远远看见了那个地方,就对仆人说:“你们同驴子在这里等候,我和孩子要到那边去朝拜,以后就回到你 们这里来。”亚巴郎将为全燔祭用的木柴,放在儿子依撒格的肩上,自己手中拿着刀和火,两人一同前行。路上依撒格对父亲亚巴郎说:“阿爸!”他答说:“我 儿,我在这里。”依撒格说:“看,这里有火有柴,但是那里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亚巴郎答说:“我儿!天主自会照料作全燔祭的羔羊。”于是二人再继续一同前 行。当他们到了天主指给他的地方,亚巴郎便在那里筑了一座祭坛,摆好木柴,将儿子依撒格捆好,放在祭坛上的木柴上。亚巴郎正伸手举刀要宰献自己的儿子时, 上主的使者从天上对他喊说:“亚巴郎!亚巴郎!”他答说:“我在这里。”使者说:“不可在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伤害他!我现在知道你实在敬畏天主,因为你 为了我竟连你的独生子也不顾惜。”亚巴郎举目一望,见有一只公绵羊,两角缠在灌木中,遂前去取了那只公绵羊,代替自己的儿子,献为全燔祭。亚巴郎给那地方 起名叫“上主自会照料”。直到今日人还说:“在山上,上主自会照料。”
上主的使者由天上又呼唤亚巴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上主的断语——因为你作了这事,没有 顾惜你的独生子,我必多多祝福你,使你的后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如海边的沙粒。你的后裔必占领他们仇敌的城门;地上万民要因你的后裔蒙受祝福,因为你听 从了我的话。”亚巴郎回到自己仆人那里,一同起身回了贝尔舍巴,遂住在贝尔舍巴。——上主的话。
(默想片刻)
答唱咏 咏116:1-2,3-4,5-6,8-9
【答】:我要在活人的地域,在上主的面前行走。
领:我对上主爱慕倾心,因他俯听我的祷声;在我呼吁他的那日,他向我侧耳细听。【答】
领:死亡的圈套缠住了我,阴府的罗网缚住了我,艰苦和烦恼困住了我,我呼求了上主的圣名,上主,求你救我的性命。【答】
领:上主富于怜悯和正义,我们的天主仁爱无比;上主保护诚朴的人,我若软弱,他必救助。【答】
领:他救拔了我的灵魂脱免死亡,不使我的眼流泪,不使我的脚跌伤。我要在活人的地域,在上主的面前行走。【答】
福音前欢呼
领:亚肋路亚。
众:亚肋路亚。
领:天主在基督内使世界与自己和好,且将和好的话放在我们的口中。
众:亚肋路亚。
福音(群众遂归光荣于天主,因而赐给了人们这样大的权柄。)
恭读圣玛窦福音 9:1-8
那时候,耶稣上船过海,来到了自己的城。看,有人给他送来一个躺在床上的瘫子,耶稣一见他们 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孩子,你放心!你的罪赦了。”经师中有几个人心里说:“这人说了亵渎的话。”耶稣看透他们的心意,说:“你们为什么心里思念恶事? 什么比较容易呢?是说:你的罪赦了,或是说:起来行走吧?为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那人就起 来,回家去了。群众见了,就都害怕起来,遂归光荣于天主,因他赐给了人们这样大的权柄。——上主的话。
(讲道后默想片刻)
献礼经
天主,你以圣事继续你的救世工程;求你藉此圣祭,帮助我们虔诚地事奉你,以获得你的救恩。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领主咏
主说:父啊!我为他们祈求,愿众人合而为一,为使世人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0-21)
(领主后默祷片刻)
领圣体后经
上主,我们参与了这祭献,领受了共融的圣事,求你使我们充满活力,并以永恒的爱与你合而为一,结出永生的果实。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天主着意我们做事背后的动机,多过我们真正做了些什么。所以,亚巴郎的试探关乎他是否愿意作他认为天主愿意他去作的事,多于他可能会去作些什么。在圣经成 书之时,人们已经能够辨别抽象的概念,如∶愿意、无条件……,但通常又尚未发展出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当然是荡子的比喻∶父亲无条件 地欢迎、接纳他任性的小儿。当然,耶稣亦没有用“无条件”这个字眼,却用了些具体的词汇,如∶“亲吻”、“戒指”。以我们现代的认知,我们可以说天主对我 们的爱是无条件的。多读多默想荡子回头这个简单直接的故事,我们就愈能明白圣经中一些较难明白的故事,即如今天读经一所记述的亚巴郎献子的故事。
天主真的要求亚巴郎祭献依撒格吗?当然不是,让我们不要只专注于这个问题而忽略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整体象征性意义。让我们这样理解:天主愿意试探亚巴郎的信德。
主,愿我们在所有的人生考验中,都能仰赖祢的恩宠,完全信靠祢。
God has more regard for our intentions than for our accomplishments. Therefore the testing of Abraham was more about his willingness to do what he believed God wanted than about what he might actually do. When the bible was written, human beings could already distinguish abstract concepts like willingness, unconditionally and so on, but they frequently did not yet have the terminology to express these concepts. One very clear example is, of course the parable of the Prodigal Son: the Father welcomed and received his wayward younger son unconditionally. Jesus does not, of course, use the word "unconditional", but rather uses concrete words like "kisses" "gold ring". With our modern consciousness, we can speak of the unconditional love of God for us. The more we read and meditate upon the straightforward story of the Prodigal Son, the more we become 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the Bible's more problematic stories like that of today's first reading. Did God really demand that Abraham should kill Isaac and make a sacrifice of him? Of course not, and let us not so concentrate on that question that we miss the whole symbolism of the story. Let us say that God wished to put Abraham's trust to the test.
Lord, grant us the grace to put our trust in You in all the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of 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