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
诠释与创造徐加利 【摘要】: 西方诠释学理论传入中国后,在学术界、思想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甚至呼吁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诠释学。在这种情形下,研究中国原有的诠释理论与诠释方法对于中国诠释学的建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试从孔子诠释理论——这一中国原有诠释理论的典型代表入手,继而将孔子的诠释理论与西方各个历史阶段的诠释理论进行比较,从而深入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原有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诸形态的差异,并简要地分析一下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孔子的诠释理论。首先以《论语》为例,具体阐述孔子的诠释理论,然后从总体上对孔子的诠释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指出孔子诠释理论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阐述孔子诠释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起,孔子诠释理论对六经等传统经典文献的影响;孔子诠释理论对后世中国学术的影响;以及孔子诠释理论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是把孔子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各个历史形态进行比较,具体分析研究了孔子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的异同。包括三方面内容:孔子诠释理论与《圣经》诠释学之比较;孔子诠释理论与近代一般诠释学之比较;孔子诠释理论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之比较。 第四部分主要就中西诠释理论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进行探讨。考虑到孔子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孔子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的差异实际上也就是中国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的差异。在本部分中,将简要概括中西诠释理论的差异,并对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在原因分析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思维方式、政治社会环境、以及孔子的独特作用。【关键词】:诠释学 诠释理论 孔子 创造性诠释【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089.2;B222.2 【DOI】:CNKI:CDMD:2.2007.14326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1 * 第一部分:孔子的诠释理论11-34 * 一、《论语》中所反映的孔子诠释理论11-30 * 二、孔子诠释理论的特点30-32 * 三、孔子诠释理论对后世的影响32-34 * 第二部分:孔子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之比较34-41 * 一、孔子诠释理论与圣经诠释学34-35 * 二、孔子诠释理论与西方近代一般诠释学35-37 * 三、孔子诠释理论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37-41 * 第三部分:中西诠释理论的差异及其根源41-46 * 一、中西诠释理论差异41-43 * 三、中西诠释理论差异产生的原因43-46 * 注释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