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有很多有形可见的标记,
这些标记都让我们联想到一些事物,而生成一种情怀、
思念、或向往。换言之,真实的标记能带领
我们从可见的事物,去追求渴慕那不可见的天主。
在不同的文化常规中,圣诞节有不同的庆祝方法
及标记如马槽、圣诞树、将临环等。
在这里,我们尝试看看将临环的起源及其意义。
将临环源于北欧的异教习俗,与冬至有关。
冬至那一天是太阳离开赤道最远的日子,
在北欧也是白日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
故此人们用常青树枝绕在马车轮上,作些布置,
然后把蜡烛燃点,放在其中。
这习俗的意义象征着期待太阳早日回来,
驱散长夜的黑暗。
十六世纪德意志的基督徒引用了这习俗作为一宗教仪式,
尤其以烛光来象征基督的临在。
其实,早于中世纪,基督徒已开始用火或光
作为基督来到人间的标记。
这样把光结合于环,就成了现在将临环的基础
--期待基督的光荣再来。
花环的圆形象征天主的无始无终及永恒。
常青树枝象征天主的永恒不变及新生命,
尤其是祂常存不变的爱及祂的生命。
蜡烛的光,正好象征着基督的光,它来到世界,驱散黑暗,
照耀那“坐在黑暗与死亡荫影下的人群”(路1:79)。
一如所有礼仪标记,若要它们能强而有力地
传递其象征意义,材料必须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环境,
这样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事件及天主的生命力
存在我们中间。故此,在制作将临环时,
应采用天主所创造的天然材料如松等植物,
既有生命又能保持常青。
花环中的蜡烛通常是四支,代表将临期四周。
第一主日点一支,第二主日点两支,
第三主日点三支,而第四主日则四支都燃点起来。
这表示基督到来之日逾来逾近。
常规上,三支蜡蠋是紫色,一支是粉红色的。
紫色的意义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期待、渴望;
有的说有补赎之意;也有说是日出前的黎明或
代表深夜的阴暗。
粉红色显示喜乐,是在将临期第三主日,
即喜乐主日燃点的。喜乐是“因为主已临迎了”
(见将临期第三主日进台咏)。
到了圣诞当天,有些常规会在花环的中央,
燃点一支白色的大蜡烛,象征着基督已经来到我们中间,
亦即是我们常听到的“厄马奴耳”--主与我们同在之意。
虽然教会还未有把这习俗视为“圣仪”,
但由于这习俗已传遍世界各地,也受教友欢迎,
尤其是欧美国家,因此有关将临环的祝福仪式及祷文也纷纷出现。
你只要“泡网”寻1,
也一不难查找一些有关将临环的祝福祷文。
燃点蜡蠋的仪式可配以将临期的读经2 及
祈祷,在团体中或家庭中举行,旨在提醒我们展望基督的再来,
脚踏实地,建树社会,作好准备;也在我们的生活中,
向世界宣告基督再来的消息。
注:
1 有关将临期每周燃点蜡烛的祷文可参考这些网页:
http://www.cptryon.org/prayer/adx/adwreath.html;
2 有关将临期读经,可参考堂区送出的教友礼仪手册或
教区礼仪委员会网页:
http://catholic-dlc.org.hk/frame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