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为什么《罗马弥撒经书》(2002),在“主显节”福音后,有宣告“逾越节”庆期的传统?
答:这传统非常古老,可追溯到主历第四世纪。
当时,计算日子仍没有公认的日历,各地犹太人计算犹太逾越节已稍有差别,而各地的基督教会,举行主逾越节的日子亦有不同,且有争论。
以厄弗所为首的教会,曾坚持在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犹太人的逾越节,庆祝主的逾越节,因为按圣经,主基督是在犹太人的逾越节牺牲的。这些教会所强调的,是主基督的牺牲。
不过,以罗马为首的教会,却以犹太人的逾越节(尼散月十四日)之后的第一个主日(一周的第一天),庆祝主的逾越节,因为主基督是在犹太人逾越节后第一周的第一天复活的。这些教会所强调的,是主基督的复活,况且,每周的第一天,早已成为全教会庆祝主复活的日子。
有关在那一天庆祝主逾越节的争论,一直扰攘到主历325年尼西亚第一次大公会议。在该会议中,大家决定全体教会都在春分后首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主日庆祝主的逾越节(复活节),因为犹太人的逾越节(尼散月十四日),原则上,就是春分后首次月圆的日子,故此,基督徒就在旧约(犹太人)逾越节之后的第一周的第一天(主日)庆祝基督复活,即新约的逾越节。
但是,如何计算春分,也是各地稍有不同,因为各地天文学都稍有不同,而且准确度亦有参差。当时,北非亚历山德拉的天文学计算比较准确,于是,该大公会议决定请北非亚历山德拉教会负责计算每年的春分,并推算每年主逾越节的日子,通知罗马教会,再发布给所有教会。当时,就是在每年的“主显节”,宣布该年主逾越节的庆期。
这就是在“主显节”福音后,宣布“逾越节”庆期的历史来源。
问题二:这做法,除了因为计算日历的问题外,还有信仰上的意义吗?
答:事实上,“主显节”既庆祝天主子显示人间,而天主子耶稣基督的最光荣显示,就是在十字架上(若12:27-28; 13:31-32; 17:1-8),连百夫长(外邦人)都宣认“这人真是天主子”(玛26:54;谷15:39)。故此,在“主显节”宣布主逾越节的日期,即主耶稣最光荣显示的日子,实在是非常合乎逻辑的。正如教宗良一世也曾表示:主耶稣基督的降生成人,正是为了救赎我们;他的降生奥迹,也正是逾越奥迹的开始(参阅良一世讲道集:27、28、29及25篇)。不但如此,基督在他第一次来临时,为我们开辟了永生的途径,为使我们跟随他,获得逾越,并在他第二次光荣地来临时,获得日夕期待的天国恩许。故此,传统上,不单在“主显节”要宣布该年“主逾越节”及“四旬期”(主逾越节的准备期),“主升天节”和“五旬节”(复活期的完成)的日子,并且一定在最后要宣告“将临期”首主日的日期,因为那在第一次来临时、显示了自己的天主子耶稣,在十字架上救赎了我们,也应许要光荣地再来,完成他的救恩。
故此,在“主显节”宣布主逾越节庆期时,也宣告教会等待主基督的再来。可以说:这是在礼仪行动中,信仰的动态表白,向世人宣示:基督就是那昔在、今在、永在者(默1:8);他就是那曾经降生成人,受难至死,又从死者中复活、升天,并要光荣地再来的救主。
问题三:现在,复活节在东西方教会,为什么有时会有数星期的差别?
答:在第四世纪时,犹太人计算逾越节,已有误差,及后,犹太历法与天文历法越来越不协调,常会出现不在春分后首次月圆庆祝逾越节。东方教会(正教会)到今日仍参考犹太人的做法,总之是在犹太人逾越节(旧约逾越节)之后的首个主日,庆祝主基督的逾越节,不管这日子是否春分后首次月圆之后的首主日。不过西方教会则以天文学上的计算,仍在春分后首次月圆后的首主日,作为主基督的逾越节(新约的逾越节),故此,有时可以与东方教会有数星期之差别(《天主教教理》(1992)1170条)。
梵二大公会议在礼仪宪章的附录中,也赞成整个基督的教会(东、西方教会),可以寻求共识,以统一庆祝复活节的日期。
事实上,计算主逾越节日期的重点,不在于天文学上的推算,而是在于以大地回春,光明战胜黑暗的宇宙现象,作为庆典的背景,以展示新的创造:主基督战胜死亡,并使跟随他的人出死入生的逾越奥迹。同时,若能考虑把新约主逾越节的庆期,定于旧约犹太人逾越节之后,也可把新旧约的关系,更清楚显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