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并不富裕的水泥厂工人,在过去的25年间,为近300名贫困学生撑起了一个“爱心旅馆”,供他们吃住,资助他们学习、生活,用无私的付出,铺起贫困学子求学的道路,带来最暖人心的大爱和奉献。
59岁的郑书明,是重庆黔江区蓬东乡麻田坝水泥厂工人,在过去25年间,其貌不扬、并不富裕的他用自己的全部收入,先后“招揽”了近300名贫困学生到家里吃住,还资助他们学费、生活费,书写了一段动人佳话。
从工棚到“爱心旅馆”
郑书明第一次让贫困学生到家里吃住,要追溯到1986年。那时,郑书明的一位亲戚要外出打工,让他帮忙照看儿子刘育红。郑书明当时住在水泥厂的工棚里,条件极为简陋,他对亲戚说,只要孩子不嫌弃,就让他过来吧。
一次闲聊中,刘育红告诉郑书明,同学黎君家里很困难。郑书明到黎君家里一看,立马心软了。黎君妈妈去世得早,爸爸身体也不好,吃穿都成问题。郑书明心想,自己多少也算是个有工资的人,条件比黎君家强很多,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把黎君带回工棚一同吃住。
刚到工棚时,黎君在大冬天里只穿了一件单衣,解放鞋的后跟都掉了,脸上和脚上全是冻疮,一张脸又红又烂。郑书明看到这些,花了38元给黎君添置了冬衣和新鞋,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10元。“我就是见不得受苦,见了就要管。”
在郑书明看来,帮助贫困的孩子,是件积德的好事。郑书明家里兄妹10个,小时候穷得叮当响。该读书时又赶上文化大革命,只读了一年书就下地干活了。可郑书明知道,孩子们不读点书就永远走不出大山,就永远摆脱不了贫困。
收留黎君的故事传开后,几位贫困学生又结伴找到郑书明。一见他们,郑书明又心软了,轻轻地说:“你们来吧。”离学校近的孩子就过来吃饭,远的就在工棚里搭铺住下。住的人一多,煮饭和吃饭就得分批,“跟农村办酒席一样”。
后来厂里建了新房,考虑到郑书明的情况,多分给他两间。如今,郑书明的三间宿舍里摆了两张简易的木床,还有一张可以撑开当床的沙发。宿舍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爱心旅馆”。
“爱心旅馆”最多时收留了20多个孩子,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郑书明也曾有过“推掉”几个孩子的念头。一次,他对着一位相比家庭条件还算凑合的孩子,忍下心来说:“要不你先回去耍几天?”结果孩子回去几天,又回到工棚来住了。打那以后,就算日子再苦郑书明也没跟孩子们张过口,“实在不行就借钱,发了工资再还”。
日夜打拼加班挣钱
郑书明并不富裕。十几年来,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仅靠这些远不能解决孩子们的吃住问题。
为了多赚钱,郑书明拼命加班,除了在水泥厂做过磅的工作外,还利用晚上到周围的煤矿修秤,“一年下来能赚个1万多块呢!”有时结账,煤矿的老板还会多给他二三十元,“大家知道我是给孩子们挣钱,都乐意多出点”。
山高路险,从水泥厂到修秤的地方,近的要走一两个小时,远的得五六个小时。郑书明下班后往往顾不上吃饭,就赶往修秤的煤矿,修好后再徒步返回。有时回到家已近天明,只能睡两个小时。别人问,你怎么有那么多精力?他轻描淡写地笑着回答:“习惯了。”
一次,郑书明修好磅秤回家已是晚上10点多钟,走到一处羊肠小道时,几块石头突然从山上滚落下来,最近的一块离他不到1米。他回忆说,当时真担心会被山石击中,掉进下面的溪沟。所幸只是虚惊一场,孩子们听说后,劝他不要再去那么远的地方修秤了,可一个月后,执拗的郑书明又重新上路了。
这些年,除了企业改制得到的3万元“巨款”外,郑书明的收入来源又多了一项,就是奖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郑书明把30多项表彰的证书、奖章等锁到木箱里,把全部奖金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
去年10月,郑书明被评为黔江建区十周年“百名功臣”之一,得到一张价值690元的明星演唱会贵宾票。郑书明心想:“就两个小时坐在那儿,听完就没了,还不如换成钱。”他把票卖了200块钱,“差不多够一个孩子吃一个月了”。
他的心里只有孩子
不抽烟,不喝酒,不下馆子,不买好衣服,郑书明总是能省则省。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吃得饱、穿得暖、房子不漏雨,生活就足够了”。现在他的宿舍里,还是只有两张简易的木板床,一套破旧的沙发、两个木箱,电灯还是悬在空中要拉绳开关的那种。郑书明大致算了一下,这些年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总共有二三十万元,“要是在村里盖一个气派的小楼足够了,但我不需要那些”。
曾受过郑书明3年资助的罗雪莲回忆道,由于日夜操劳,郑书明呆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平时基本上是买好了米、菜、油、盐等放在家里,由孩子们自己做饭。“每逢周末时,郑伯伯总会买上一大堆菜和肉给我们吃,但他自己却不怎么吃肉,他总爱说‘我不喜欢吃肉,你们还在长身体,要多吃些’。”
放点油,放点盐,炒个白菜,就是郑书明最常吃的菜。经济最紧张时,郑书明曾连吃了两个月红薯和辣椒,到最后落下胃病,现在也未能根治。这些年生病了,郑书明从不去大医院看,只是在村卫生室开药打针,“一针不管用再打一针就好了”。
如今,郑书明帮助过的孩子很多都走出了大山,告别了贫困。有些逢年过节时会回来看看郑书明,有些则像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联系。对此,郑书明看得很淡:“只要他们有出息,能对社会有贡献,就足够了。”
“人家白求恩一个外国人都到中国来,帮助我们,我们中国人更应该想着怎么帮助自己。”这是罗雪莲印象里郑伯伯最常说的一句话。“他的心里只有我们。”罗雪莲说,以后工作挣钱了,会多做善事。
这些年,郑书明年纪大了,再也没法像年轻时那么夜以继日地干活挣钱了。随着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找郑书明帮助的孩子已经不多了,不过,他眼下仍在资助一名官渡初中的孩子,每月给他交300元生活费、100元左右的零花钱。
郑书明说,只要身边还有贫困学生,不管是谁家的、归什么部门管,都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多一些关爱不更好么?”
“自愧不如”以后……(记者手记)
见到郑书明,很多人会竖起大拇指感慨道:“哎呀,自愧不如。”含义大致有两方面,一是真心敬佩,二是表示自己很难做到。
郑书明心中毫无一己私利,竭尽所能帮助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当然值得敬佩。敬佩之余,我们是否该朝他看齐?
领到明星演唱会的贵宾票,郑书明把它卖掉换成钱给孩子们花;买来肉招待孩子们,郑书明却只吃白菜。放到我们自己身上,能做到么?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大概是因为我们个人的欲望太多,总想着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既然自己的欲望沟壑还难以填平,就更难去帮助别人了。有些人忙着到各式餐厅大快朵颐,有些人忙着喂养宠物精心看护,却从未想过同样的钱,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是多大的一笔“巨款”,如果能省下来捐给他们该能派上多大的用场!
郑书明是大山里的老党员,没啥文化,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只是觉得,自己相比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还算“有些钱”,既然自己能吃饱穿暖,就该帮帮别人。在朴实、善良、简单的郑书明面前,那些为不伸出援手而编织的理由是那样的无力和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