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人漠视摔倒在地的老人时,当路人对小悦悦视而不见时,有这样一群人无视众人的非议,果断伸出援手。他们不用向谁磕头谢恩,也不用向谁去感恩戴德,他们的善意之举源于内在的一种良心驱动....
爱在山水间──小人物也可做公益
在慈善这条路上我们是新手,走得磕磕绊绊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这还是进三退二的磕绊,每次风平浪静之后,我们都会离成熟更近一步。“慈善”这个汉语词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让人在每次风生水起时都替它捏着一把汗,生怕由此带来的误解浇湿了那些正燃着热情火苗的心,引偏了这艘刚启航的船。
在纷乱的公益事件背后一直有这样一群人默默的做着他们认为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并不是哪位大亨阔气的捐赠,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小人物们...
医生曾预言她活不到10岁,但她活到了22岁,不到1米的身高,看起来像是个三四岁的孩子,她叫冯梦雯。这个梦想着当女兵的女孩,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做了一个决定,在走之后把自己捐献出去:“我是一个全身瘫痪的残疾人,从小就有个愿望,要对社会做点有价值的事。我决定在我走之后,把自己捐出去,其中我的眼角膜捐给部队失明的优秀军人,皮肤捐给因为意外而毁容的人,心脏捐给需要换心的患者,至于身体其他器官,由医院来支配,只要能够救人就行,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这样,即使哪一天我突然离去,我也就没有遗憾了”....
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之一,而乡村孤儿的生活境况则尤为艰难。为了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除了保障基本生活外,还必须给予他们更多关怀,让他们接受充满爱心的教育。在云南边陲,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母亲 ,她无儿无女,却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她四处募捐,终于让山区贫困女孩能够免费读高中....
个人服从自己内心的同情心,用爱去对待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用金钱或物品去帮助他们,这是“慈善”(charity,“爱”)的原意。助人的道德,是源于内在的一种良心驱动。
当摔倒的老人在围观的人群中呻吟,当年仅两岁的小悦悦在车轮间被反复碾压,在周围的非议中伸出援手的正是这些有着爱心的小人物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事发时天下大雨,陈贤妹拾了一袋废品打伞走来。前面几部车开过去后,一个小孩赫然躺在路上,她把孩子扶到一边。陈贤妹说,自己什么都没想,下意识地走上前救人,“这事很平常啊”。
昨日,大批媒体记者采访陈贤妹,这让种了一辈子田的她“吓了一跳”。“有些风言风语,我们听了心里很不好受。”陈贤妹的儿媳说,她听到有人说婆婆是“想出名、炒作”,听到这些风凉话,她心里很难过,“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
9月6日扬州高邮街头,出现了感人一幕,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地,过往行人均驻足观望,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学生,不顾路人“不能扶啊,会‘粘’上手的”“好心”提醒,毅然在另一位女市民的帮助下,将老人送往附近医院救 治。周围居民被小姑娘的善举所感动,委托网友“高邮人”在网上发帖,寻找这位女学生...
2011年3月8日,新洲街头,魏淑华花10元钱买回一箱贱卖的梨子。让她没想到的是,箱子里竟有11.86万元现金。她和女儿商量后立即报警寻找失主。当天下午,这笔巨款就完璧归赵。有街坊说她傻,也有人说失主给了她几万块答 谢……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大半年,魏淑华的生活有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被改变...
像一个无所事事的网络游民,这个中年男子在微博上整日骂骂咧咧。他真实姓名不详,真实工作不详,他在2010年12月23日中午突然求粉求援求转发——“这是我一生最大的一次个人冒险。我愿意押上我所有的一切去解救这124名 矿工。问题是在124名矿工的巨额补偿金面前,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抵押的了。为此,朋友,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哪怕是一次次的转发。我需要你们,我们一起用力,尽最大努力,挽救124名同胞的生命。”
有一种慈善,接受了帮助,不用向谁磕头谢恩,也不用向谁去感恩戴德。而是自己很乐意、很坦荡地融入到慈善的行列中来,成为慈善行为中的一份子。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海。当每个公民都在尽自己的义务,并把慈善当做一种生活的常态时,社会就很进步了。
普通公民的公益,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风气和公民行为的相互补充关系。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现成不变的道德价值,人的道德价值是在人群关系中学习和逐渐形成的。这种人群关系包括家庭、交往者、学校、教会、职业联系、特定的社会,等等。如果人群期待和鼓励人们捐赠,把捐赠当作人群成员应尽的责任,形成一种风气,那么这种责任就会因习惯的内化而转变为一种道德价值。慈善应市是普通人之间的一个微笑、一份尊重、一份信任、一份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