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维娜女士,早在1986年就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智障儿童NGO(非政府民间机构)学校——广州至灵特殊学校,第二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新闻人物。因地处广州,毗邻香港,从一开始,孟维娜女士就获取了来自香港及境外的一些慈善机构的帮助——提供专业化培训和各种资料及奖金,第一批50个弱智孩子,就是在香港弱智评估会的帮助下挑选出来的,每个孩子由家长提供500元左右的建校基金,学校到期返还。结果,智灵学校一下子吸引来了500名家长,让此前忐忑不安,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态做事的孟维娜女士长舒了一口气。
在吸取广州的经验及办学模式后,孟女士决定在北京也开办类似的学校,再由北京辐射至全国。北京慧灵是一个弱智人士服务机构,它不同于现今中国大陆普遍存在的学校模式的弱智服务,推行的是一种社区的、开放模式的弱智服务,想进入此机构接受各方面培训和教育的弱智人士,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程序:报名、资格审核、专业工作人员上门家访并写出家访报告,再提交上去,决定此人是否适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这一机构信奉"以人为本"的社工理念,因此,走在中国社工专业应用的前端。该机构目前运作经费的75%来自于社会的捐助。这里的工作人员也都是那些具有爱心的热衷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中青年人。
作为“慧灵”创始人之一的孟维娜女士,她说,每一个进入“慧灵”的残疾人士,“慧灵”会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生涯计划”,即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能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将来相对较好的出路。此外,更要让他们能拥有和同龄人一样的生活状态,有自己的业余生活,有自己的知心朋友,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当我第一次走进那个胡同深处的四合院,我就惊讶于那里的环境:高大繁茂的柿子树、顺势而长的葫芦和喇叭花,衬托出这个小院子充满了生机和朝气。由于是周末,孩子们都放假了,院里很安静,感觉“慧灵”就像一个温暖的家。
在同孟女士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给孩子们第二个家正是她所追求的。在这座普通的小四合院里,孩子们将感受到一种更为开放的、扎根于社区的、帮助他们自理自立的教育。在一间小而温馨的“教室”的墙壁上,挂着他们的画作和手工艺品,当孟女士向我们介绍这些作品的时候,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像是如数家珍。我想,这些小小的作品不只是一件艺术品,它是一种情结,一种致力于特殊教育事业永不后悔的情结;更是一种回报,一种残疾人士对这个世界的美的回报……
当提到是什么促成她把慈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的时候,她似有玩笑的说是机缘巧合。她1998年受洗成了天主教的教友,并更加虔诚的实践着她的信仰。不难看出当初在报纸上读到印度德肋撒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一消息的时候,孟女士在自己的心中已经种下了传递爱心的种子。她用她的青春为那些残疾人士带来不尽的关爱。
在工作的过程中孟女士遇到过很多的难题,但她告诉我们她始终没有气馁过。无论是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还是学生的授课,她都参与其中亲历亲为。她不断地做一些活动来扩大影响,认为媒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她办学的思想很活跃,由于学校地处旅游旺地,他们便组织“胡同旅游”,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品尝中国的饮食,表演中国的乐器等等。这样既使得同学们能参与外界的活动并体现自身的价值,还能解决实际的资金来源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孟女士坚持与国际接轨,创办的这种慈善模式进入资金上的良性循环——学校每招收一名弱智儿童,就对应到位一份资金。她说:“中国的慈善事业太强调个人行为,强调个人的艰苦奋斗,其实只有进入社会运作轨道,慈善才会真正正常化。”除了义务工作者以外,老师们施行工资制。她说:“拿这份钱,我一点也不脸红,如果没有资金,支撑一时还行,时间一长,大家工资压得很低,你的学校是乱的,你的厕所是臭的,善事还怎么做?如果社会对好人没有正常回报,那么这个社会也不正常!”
孟女士最后还谈到中国现在的慈善事业还有些落后,最突出的就是针对残疾人教育的理念问题。现在专业性的残疾人教育者很少,而且理论也不够先进。针对这一空白,她目前正在出一本关于残疾人教育的书,她希望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和社工理念更为科学化。
近两个多小时的交谈,我被孟女士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打动了,她那种坚定的信念,使人由衷的敬佩。她关心那些残疾人士,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她的爱是博大的,是充满震撼的。她的坚持无疑对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她把奉献当作事业,她是爱心的使者,她弥补那些由于社会、群体、家庭……的疏忽而遭受不幸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