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
一群志愿人士组成乐施会香港分会(Hong Kong Oxfam Group)为香港乐施会的前身
|
1979
|
在中环开设乐施商店(现址于怡和大厦)
|
1980s
|
救援非洲东部(吉布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乌干达)灾害
|
1984
|
为埃塞俄比亚的饥荒筹得1500美元
正式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
1986
|
在菲律宾开展首个香港乐施会的长期发展项目
“毅行者”公开让市民参加,香港乐施会自此开始协办这项在1981年开始的筹款活动
|
1987
|
开始资助中国内地、柬埔寨及莫桑比克的发展项目
|
1988
|
“乐施会”正式注册为香港的独立发展与救援机构,是亚洲区第一个乐施会
|
1991
|
回应华中水灾而开展救援工作
|
1992
|
成立乐施会中国发展基金
在中国昆明开设项目办事处,支援在中国西南部的工作
设立“雅加伯非洲救援纪念基金”
首次在香港举行贫富夜宴
|
1993
|
开始在孟加拉、印度和赞比亚推行项目
在越南河内开设项目办事处
|
1994
|
回应卢旺达大屠杀和展开救援工作
开始在伊利德里亚、老挝、马拉维及苏丹推行项目
|
1995
|
乐施会国际联会成立,香港乐施会成为亚洲地区第一个会员
设立“公平世界发展教育基金”现改名为“乐施会公平世界教育资助计划”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
1996 多个乐施会合办反地雷行动,并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倡禁雷
开展在香港的发展工作;举行“贫穷高峰会”
发展项目协助新移民、残疾人士、单亲家庭、妇女及低收入人士等
|
1997
|
设立青少年“乐施行动组”,推广世界公民教育
在世界银行年会上与世银主席会面,讨论亚洲金融风暴危机对扶贫工作的影响
驻港英军撤离香港,乐施会接办“毅行者”
在尖沙咀开设乐施商店
|
1998
|
多个乐施会合办终止童妓倡议运动
印制《乐施业书》出版,出版一本有关中国贫穷问题的书籍
|
1999
|
举行基础教育运动
|
2000
|
在香港倡议政府服务的外判工人应有合理薪金
|
2001
|
设立北京和贵州项目办事处,关注中国“入世”对贫穷人的影响
在广州及上海开始公众教育
在缅甸及东帝汶开展长期工作,与东帝汶帝力设立办事处
举行“贸易要公平”运动之药物减价运动
|
2002
|
设立兰州项目办事处
参与多个乐施会在南非联合推行的抗艾滋病项目
推展“贸易要公平”运动,重点为推广公平贸易咖啡
|
2003
|
展开在北京的公众教育工作
|
2004
|
回应苏丹内战危机
成立“乐施会非洲发展基金”
筹备在北韩开展长期的发展项目
|
2005
|
海啸救灾工作:香港乐施会集中支援印尼、斯里兰卡及印度三国,全球多个乐施会往后五年合共拨出19亿5000万港元作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设于香港的“无穷地球——互助教育中心”启用,为青少年人士贫穷和发展议题提供资源。
趁世界贸易组织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推展“贸易要公平”运动,除发表多份研究报告,亦呼吁世贸、各国政府及跨国公司改变不公平的贸易规则。
|
2006
|
乐施会成立30周年
“乐施毅行者”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举行
|
2007
|
乐施会在内地工作20周年
|
2008
|
为汶川大地震向香港公众筹建到1.5亿港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救援和重建工作;设立成都项目办公室,负责四川地震救援及重建工作。
|
2009
|
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签订有关汶川地震重建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在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重建工作。
|
2009
|
9月6日,乐施会获得“中华公益事业功勋企业、机构”称号。
|
2010
|
1月12日,乐施会获颁“2009时事沸点见证人”奖
3月5日,乐施毅行者获得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
12月20日,乐施会荣获“责任中国”2010公益评选之公益组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