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圣云先会成员时有探访在港难民和寻求庇护人士。(资料图片)
圣云先会香港中央分会新成立难民专责委员会,以响应教宗唿吁,并落实该会亚太区会议加强支援难民工作方案,以更好服务日益增多、留港的难民和寻求庇护人士。
圣云先会香港中央分会会长杨国良称,难民专责委员会除制订支援政策和指引外,更会统一个案的批核原则和程序,并推动以“领养”家庭的方式,让更多堂区协会及会员参与支援难民和寻求庇护的家庭,以提升服务优次。
圣云先会于刚过去的十二月决议成立此专责委员会,委员会已于同月下旬跟参与计划的十多个堂区协会会长或代表召开首次会议。
参与“领养计划”的堂区协会会员会定期亲访所“领养”的家庭,以同行者的身份直接提供精神、心灵和物资上的支援。此外,上述委员会更会加强与联合国难民署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协调互补,以更妥善运用各方资源。
除“领养”家庭外,其他构思中的服务还包括设立物资中心处理和分发获捐赠的物资;举办功课辅导班;以笔友计划让教徒与受助儿童互相交流,以及邀请教徒医生在有需要时提供医疗支援等。
与此同时,圣云先会与联合国难民署、香港明爱合作,为会员提供最新资讯和相关培训;并两次动员不同堂区协会的会员,在最多难民和寻求庇护人士聚居的元朗区举行大型探访活动,让更多会员了解这些兄弟中最小一位的生活情况,及掌握支援他们的技巧。
他期望藉此回应教宗就关心难民所作的唿吁,并落实圣云先会于一四年十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亚太区圣云先会会议的支援难民工作方案。
上述专责小组成员、圣云先会圣德肋撒堂协会会长岑子扬称,参与“领养计划”的会员每月分别于九龙区和元朗等地探访特定的难民及寻求庇护家庭,了解其生活状况和需要,亦会彼此分享生活、分担忧虑。
岑子扬于刚过去的十二月二十四日对本报说,不少难民碍于租金问题而迁入元朗劏房单位,但好些人要住在由荒废猪栏改建的劏房,居住环境恶劣;不少个案更是单亲家庭,在生活困难和前景不明下,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受到影响。
“他们逃难到香港,因在港没有身份,有如失去前路,难民成为了无形的‘无家者’,故此他们很需要心灵上的支援。”岑子扬期望透过服务让受助者感受到爱,并安慰其心灵。
谈到发展难民服务的经过,杨国良说,圣云先会曾于二○○九年成立工作小组,但因当时处理的个案不太多,小组在制订《支援难民工作指引》后便告解散,其后各堂区协会按《指引》支援区内有需要人士。该会有见本港的难民和寻求庇护人士愈来愈多,遂于二○一三年重新启动工作小组;而一四年底的专责小组则取代了工作小组。
香港现收容约二百多位难民,但寻求庇护人士不断上升。自入境处去年三月起实施“统一审核机制”,把酷刑声请、不人道处遇及难民迫害的申请个案合并处理,入境处个案数目因而增加,由去年三月累计约六千七百宗个案,至去年十一月底已有逾九千五百多宗个案未审理,当中包括三千二百多宗新个案。
这些难民和寻求庇护人士大多来自印尼、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刚果、索马利、埃及等多国。现时圣云先会约有十个堂区协会正在跟进近一百宗个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