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堂咏
天主时常居住在自己的圣所,给无依无靠的人,备妥房屋;他将力量和权能,赐给自己的子民。(参阅咏68:6-7,36)
光荣颂
集祷经
天主,仰望你的人,必蒙助佑;离开了你,一切都没有价值,更无圣善可言。求你广施怜悯,使我们在你的引领下,善用世上易于消逝的财物,以获取永存不朽的赏报。因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亚孟。
读经一(众人吃了,还有剩余。)
恭读列王纪下 4:42-44
那时候,有一个人从巴耳沙里沙来,在自己的行囊里,给天主的人,带来二十个用初熟大麦做的饼,和一些新麦穗。
厄里叟说:“分给众人吃吧!”仆人说:“我怎能将这一点东西,摆在一百人面前呢?”
厄里叟说:“你尽管分给众人吃,因为上主这样说:众人吃了,还有剩余。”
于是,仆人将食物摆在众人面前;他们都吃了,并且还有剩余,正如上主所说的。
--上主的话。
答唱咏 咏145:10-11, 15-16, 17-18
【答】:上主,你伸出双手,满足众生的需求。(参阅咏145:16)
领:上主,愿你的一切受造物称谢你;上主,愿你的一切圣徒赞美你,宣传你王国的光荣,讲述你的威力大能。【答】
领:众生的眼睛都仰望你,你准时赐给他们粮食。你伸出双手,满足众生的需求。【答】
领:上主的一切行径,至公至义。上主的一切作为,圣善无比。上主亲近一切呼号他的人,即一切诚心呼号他的人。【答】
读经二(只有一个身体,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厄弗所人书 4:1-6
弟兄姊妹们:
我这在主内为囚犯的,恳求你们:行动务要与你们所受的宠召相称;凡事要谦逊、温和、忍耐,在爱德中彼此担待,尽力以和平的联系,保持心神的合一。
因为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圣神,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希望一样。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他超越众人,贯通众人,且在众人之内。
--上主的话。
福音前欢呼
领:亚肋路亚。
众:亚肋路亚。
领:上主在我们中间兴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顾了他自己的百姓。(参阅路7:16)
众:亚肋路亚。
福音(耶稣把饼分给坐下的人,让众人任意吃。)
恭读圣若望福音 6:1-15
那时候,耶稣渡过加里肋亚海,即提庇黎雅海,到对岸去。大批群众,因为看见耶稣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迹,都跟随着他。耶稣上了山,和他的门徒一起,坐在那里。那时,犹太人的庆节,即逾越节,已临近了。
耶稣举目,看见大批群众来到他面前,就对斐理伯说:“我们从那里买饼给这些人吃呢?”他说这话,是为试探斐理伯;他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
斐理伯回答说:“就是二百块‘德纳’的饼,也不够每人分得一小块。”
有一个门徒,即西满伯多禄的哥哥安德肋,说:“这里有一个儿童,他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但是,为这么多的人,这算得什么?”
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吧!”在那地方有许多青草,于是众人便坐下,男人约有五千。
耶稣就拿起饼,祝谢后,分给坐下的人;同样,也把鱼分了;让众人任意吃。他们吃饱以后,耶稣向门徒说:“把剩下的碎块,收集起来,免得糟蹋。”他们就把众人吃饱后,所剩下的五个大麦饼的碎块,收集起来,装满了十二筐。
众人见了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人确实就是那要来到世界上的先知。”
耶稣看出他们要来强迫他,立他为王,就独自又退避到山里。
--上主的话。
信经
献礼经
上主,我们献上的礼品,原是来自你丰厚的恩赐,求你收纳。愿这神圣奥迹,在你圣宠的推动下,圣化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导我们,到达永恒的福乐。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颂谢词
(常年期颂谢词)
领主咏
我的灵魂,请赞颂上主,请你不要忘记他的恩宠。(咏103:2)
或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7-8)
领主后经
上主,我们恭领了永久纪念你圣子苦难的圣体圣事,恳切求你,藉你圣子无限爱情的恩赐,促成我们的得救。他是天主,永生永王。亚孟。
可举行隆重祝福
耶稣在旷野增饼并喂饱群众的叙述在四部福音都有记载。读经一是发生在旧约先知厄里叟身上的同类事件,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四部福音都记载了这件奇迹。送来的二十个大麦饼,是送给厄里叟的私人礼物,但为这位天主的人来说,既然是礼物,他就得与其他人分享。
送礼的人不明白这么少的饼,如何能足够喂饱一大群人;就好像斐理伯不支持耶稣建议门徒买饼给群众吃一样。
圣经在这里,间接地教导我们:领受的每一份礼物,除了是为自己的益处,也是为其他人的益处,所以须与人分享。我们很多时候都未能懂得欣赏,从天主手中得来的礼物和恩宠,遂亦不能够明白天主的大能如何能为了我们的益处,为了其他人、特别是为了教会的益处,而在我们身上作工。
主耶稣,除了由祢那里所领受的,我们一无所有。求祢教导我们慷慨善用祢赐给我们的礼物,藉此圣化自己并服务教会。
The account of Jesus multiplying the bread and feeding the people in the desert is one that is recorded in each of the four Gospels. The first reading recounts a similar incident from the life of the Old Testament prophet Elisha and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why all the Gospels record this miracle. The man who brought the twenty barley loaves to Elisha was bringing him a personal gift, but for the man of God, gifts were to be shared with others.
The man could not understand how so few loaves could feed a large number, just as Philip objected to Jesus' suggestion that the disciples should give the crowd something to eat.
The Scriptures teach us, though indirectly, that every gift we receive is for the good of others besides ourselves and ought to be shared with others. We too often do not appreciate the gifts and graces which we have received from God's hands and so fail to understand how God's power can be at work within us for our own good, for the good of others and especially for the good of the Church.
Lord Jesus, we have nothing except what we have received from You. Teach us to be generous in using our gifts and talents both for our own sanctification and for the good of Your Chu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