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内的兄弟姐妹:
耶稣是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祂来是为使世界回复到天主在起初看了觉得样样都很好的境况。上个主日的礼仪读经场景让我们认清了耶稣的这项救恩使命。这个主日,教会要我们继续留在这个礼仪的场景中,并在世界原本美好的观点下汲取福音的讯息。
耶稣在十城区治好了聋哑人之后(谷七31-37),仍往返加里肋亚海岸一带宣讲天国的福音,以权威教导人,又行了增饼、驱魔和治病的奇迹。耶稣自然看出人们对祂产生好奇心:有人拥戴祂,想要立祂为王;有人拒绝祂,不再与祂往来;有人排斥祂,甚至图谋杀害祂。现在,耶稣和门徒们又北上回到斐理伯的凯撒勒雅(谷八27)。耶稣在那里有感而发,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因而询问祂的门徒:人们怎样看祂?门徒们又怎样看祂?人们说耶稣是“洗者若翰、厄里亚或先知中的一位”;门徒们称耶稣为“默西亚”。其实,人们或门徒们对耶稣的认识都有所不足;耶稣的询问本身和祂自己给予的答案才是重点。耶稣的询问牵涉到祂的来源和使命:耶稣以什么身份而来?耶稣将要做些什么?同时,耶稣的询问也关联到我们个人对祂的信仰:我们是跟随耶稣呢,还是跟随关于耶稣的公众舆论,包括普通群众、神哲学家、信徒们对耶稣的见解?
然而,为什么耶稣要在此时此地发出询问,并且自己作出解释呢?时间是《马尔谷福音》叙述结构的安排;圣史马尔谷从一开始就表明了,按照希腊原文的顺序,这是耶稣(Iēsou)、基督(Christou)、天主子(Huiou Theou)的福音(谷一1)。现在正是《马尔谷福音》的中央,讲解耶稣是基督、默西亚的时候到了(谷八29)。之后,圣史马尔谷还要为耶稣作证:“这人真是天主子!”(谷十五39)
地点可能就是触景生情,因为斐理伯的凯撒勒雅是一个很特别的地理位置。我们只需翻查以色列的地图就会发现,原来这里正是约旦河的源头所在地。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后,一直都在约旦河沿岸附近履行祂的使命。约旦河的源头生机蓬勃,但是约旦河的尽头却是死海,万物不生。处在约旦河的源头,不禁会让人联想到约旦河的尽头。耶稣因此触景生情,向祂的门徒们讲解祂的默西亚身份是“人子”,祂的使命末端是“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弃绝,且要被杀害”;但这末端并非最终的结局,祂“三天以后必要复活”(谷八31),获享身为“人子”的完全尊荣,也就是“乘着天上的云彩而来,走向天主,并在天主面前领受永远的王权,万古不灭的国度”(参阅:达七13-14)。
约旦河尽头的死海虽然万物不生,可是死海本身却内含丰富的天然微解矿物质,有特殊治疗和美容的效果。它并不是悲观的景象,而是透过死亡获得生命的景象。耶稣很明确地说了,天主的旨意是要祂藉着苦难和死亡使世界获得生命。伯多禄很不认同耶稣的话;他虽称耶稣为默西亚,但他对“默西亚、基督”的理解却还停留在现世权势的层面。现世权势只叫别人死,绝不能自己死;只叫别人苦,绝不能苦自己。
耶稣当着门徒们的面,斥责伯多禄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谷八33)。“撒殚”这个希伯来文字的本意并不是魔鬼,而是对立者。耶稣斥责伯多禄叫他不要与天主的旨意对立,不要挡在耶稣前面,而该走在耶稣后面,跟随耶稣承行天主的旨意。耶稣加以解释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舍弃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谷八34)。“跟随”这一个行动清楚表明师傅与门徒之间的正确关系。耶稣说过:“没有门徒胜过师傅的;门徒能如他的师傅一样也就够了”(玛十24)。耶稣说的“师傅”指的并不是某一位师傅,而是祂自己:“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亚”(玛廿三10)。做门徒的要跟着师傅走,不是走在师傅前头;做门徒的要遵行师傅的指导,不是反抗师傅的意愿。耶稣师傅默西亚是“道路、真理、生命”(若十四6),所有为祂和福音的缘故“而失去性命的,必定救得性命”(谷八35)。
“失去性命的,必定救得性命”,这是基督信仰舍与得的因果观:“因信成义”(罗五1);“义人因信德而生活”(罗一17)。信德是舍,舍弃自己;成义是得,得享天主。这种基督信仰舍与得的因果关系是实际的行动,实在并没有先后之分;不是先舍后得,而是在舍中得。因此,得救的人就必须过着得救了的生活。用雅各伯宗徒的话说,这种生活就是:“在天主父前,看顾患难中的孤儿和寡妇”(雅一27),实际地“供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食物和衣服”(雅二16)。用保禄宗徒的话说,这种生活就是:“因信德而工作,因爱德而劳苦”(得前一3),“恒心行善”(罗二7;格后九8),“在主的工程上时常发愤努力”(格前十五58),“以爱德彼此服事,随圣神的引导行事,决不去满足本性的私欲”(迦五13,16)。总的来说,人若真真实实地活出得救了的生命,那么他就可以肯定地说确确实实地拥有了生命。这是信德的保证!
关于耶稣的默西亚身份,《依撒意亚先知书》提供我们更仔细的解说。耶稣这位默西亚愿意受教,意志坚决地承行天主的旨意。虽然必须历尽苦难、遭受侮辱和被人诬告,但祂完全信赖天主的忠信。祂以信德行为展示出自己显赫的高贵和尊严。苦难和暴力虽能击溃祂的身体,使祂肌无完肤,但对祂的心灵却丝毫无损;祂仍保持平静安详,“板着脸,像一块燧石”(依五十7)。因着这位默西亚完美地活出得救了的生命,祂也成了赐给人得救生命的泉源;因着这位默西亚对天主完整的信德,祂也成了赐给人信德的恩宠。祂原是天主的圣者,又为我们成了天主的圣者,使我们人人都能因信祂而成义。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