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信理 > 圣事论

我们是希望的证人

时间:2009-11-29  来源:闲暇  作者:闲暇 点击:

引言:
现代人高唱着“跟着希望走”的美妙旋律。然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泪下”的历史绝唱又向现代人展示了希望的困境。于是可说现今社会是希望与悲剧呈现巨大张力的重要时期。随希望而来的美好憧憬与悲剧是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美好憧憬是由于人对希望怀有坚定的信念;悲剧则是由于希望的“破灭”使人陷入了希望的绝境。所以,为了把人类从希望的绝境拯救出来,宣讲、见证希望是教会不懈地努力,宣讲、见证希望也曾是天朝诸圣的恒久意念。而自己作为教会的一份子,故有责任向世界、人类见证希望的喜讯。所以本文在此尝试阐释希望的奥义,进而从自己的身份,即奉献者的视野向世人宣告:我们—修道人—是希望的见证人。

一、希望的含义
人对希望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希腊方言中此词具有中立的特性,表达对幸福的希望及对不幸的恐惧。在中国古人思想观念中希望指示对“天”的一种敬仰,希望借此求福免祸,现代人则把希望寄托与对现世的改造。而基督教所宣讲的希望指向对基督的信仰与拯救,指的是一个生活的希望;是一个可信赖的希望;一个建基于对希望确定性的存在。为了更详尽了解希望的深刻蕴义,本文在此分两部分论述希望的意涵。
1、 现代人的希望
“现代”概念最初产生于基督教末世论的语境, 尽管后来人强调与俗化过程的关系。诚然,现代人的希望针对俗化世界的希望,即在俗化世界建造自己的希望楼阁。由于现代人类经常勤恳劳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实际上人业经借自己的双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促使人更加信赖自己的技能。这种对希望的自我信赖恰给希望赋予一种现代性特色:即以现在为中心看待将来是其对希望的基本态度。希望是发自自我,返回自我。而希望的将来不是出自自我,难以把握。现代人的希望不仅是一个思想,而且是一个行动;在行动中要创造一个人类的将来。由于现代人注重现在精神世界的希望,同时把人的永恒希望理性化、科学化、实证化。现代人把希望的动力建立在历史进化论的基础上,以人类的进步规划希望的进程;按理智、自由、的发展预设希望的结果。教宗在《希望通谕》说:人的这种进步、胜利显示出人类自己的根本错误。人类确切的指出如何达到希望而进步,“可是没有告诉我们希望之后如何继续。” 没有给人类带来了以希望的世界,而是留下了一个希望的毁灭。现代人希望的错误观念是由于人忘记人永远是人,人不是自己希望的对象。若现代人在自己内制造希望,那么现代人的希望是一个“疲惫的当下”。
2、 基督徒的希望
现代人的希望给基督徒的希望带来一个若大的挑战。但基督徒的基本信仰的经验是希望,在经验中我们发现基督的信仰与拯救实在包括着另外一个很深的幅度,称之为“希望”。此“希望”关系着个人,也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历史的命运。就是在耶稣基督身上我们开始对人类有着一个新的希望、,有着为希望作证,以希望唤醒人类希望的使命。至于对这个希望作证是我们教会团体的责任。若我们的生活不是建立在浪漫性的、飘渺的、达不到的幻想中,而是真实地在信仰中,一天天的度新生活,我们的确是在为人间的希望效命。所以基督徒的希望不仅是我们经验的一项事实,而且也是一个可信赖的确实希望。当然基督徒的希望并不是说与现代人的希望敌对矛盾,而是涵盖现世人的希望,希望的目标是指向“天上”。“期待天上的希望不仅不应消弱,而且应增进我们建设此世的心火” 。基督徒的希望首先是由救恩给予我们一份希望的恩赐。然后是因人接受了希望的恩赐而成为有希望能力的人。希望几乎是人的一份天赋能力,人天生就是希望者。所以基督徒的希望是终极性的又是现实的希望。基督徒的希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当下”。
二、希望的内在张力

上文我们微略探讨了现代人的希望和基督徒的希望以及二者的关系。若我们进一步深入反省希望的深刻含义,我们会从中发现面对希望犹如面对一种张力。此张力是关乎希望的确定性与希望救赎的不稳定性间的张力。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不仅能避免陷入现代人希望的危险,同时催促我们激烈的向人类见证希望。
     “希望”一词蕴含的内在张力曾使不少的基督徒的生活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究其根本,二者的矛盾不是实质的矛盾而是表层的矛盾。希望的确定性来自基督一次永久的拯救行动,要求人持以坚定的希望;另一方面对救赎的不稳定性又显示出人恐惧的形象,由自身的软弱害怕自己不能获得永恒的希望。梵二告诉我们这是人的两种态度基于同一的基础:牢固的希望关乎天主方面,恐惧关乎人方面。因救恩给予人希望也需要人的合作与接受,但人的合作不能预见将来的希望是什么?所以害怕。怀有希望的人是趋向天主的完全共融,并希望接受天主所赐予希望的恩典;他同时害怕不能达到这目的而害怕。在生活经验中我们可知:当一个人在生命经验中体验到爱的威力时,这就是他的救赎时刻,给予他存在 一个新的希望。可同时会发现天主给予爱的希望不能预知希望的结果,而产生了希望不稳定性的信念。与希望联系得我恐惧不能理解一种消极的恐惧,如同现代人的疲惫生活。这恐惧是“福音使我们恐惧”希望使我们恐惧。这是“健康的恐惧”,它阻止我们为自己的生活在现世寻找希望,“并推动我们通传共同的希望”  。
     显然,希望的内在张力流露出希望的奥妙性质。希望的确定性与希望救赎的不稳定性之间互相影响,紧密相连而互为条件。没有救恩的不稳定性,希望便不存在,因希望趋于至高的善,要达到至高的善是困难危险的。如果希望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的希望就不再是希望了,我们也无需为希望做见证了。(这一段阐释的有些不妥,没有很好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我们—修道人—是希望的证人

基督徒希望的确定性来自天上、基督的救赎,不稳定性来自人。人面对“这个未知的现实又是推动我们我们的真正希望” ;人面对这个“来世的希望不消弱人们对现世的所有责任,反而以新的理由支持人们完成者责任” 。尤其我们有圣召和使命按希望超性的终向而生活,并特别注意为它作证。那么作为一位基督徒的我们如何见证这个希望呢?
在教会历史中修道人(奉献者)遍及普世,并作福音性的见证,不是边缘孤立的,影响着整个教会的事实 ,具有见证希望的责任。此责任来源于我们生命的召叫——跟随我。因此,我们的平凡生活成为上主救恩的媒介;我们的行动成为见证希望的渠道。奉献生活的意义即在于此:回应召叫,跟随希望为希望作证。奉献者同时借 “三愿”生活的显耀记号显示出天主召叫在脆弱者身上的奇妙作为,其使命唤醒人的希望。唤醒希望就意味着我们愿意现在过一个本来属于将来的生活方式,我们愿意在现世的环境中努力生活希望。所以,见证希望的先决条件首先是我们在基督那里接受希望,沉浸于希望的光辉。奉献者生命的希望在于与那希望的泉源建立关系。如果我们与那希望本身建立关系,那我们就在希望中,我们存在本身就是希望的证人。
作为奉献者的我们将来所面对的生活是繁忙劳累的,在紧张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祈祷是汲取希望的动力,同时是希望临在的标记。“祈祷特有的方式是一个内在净化的过程,使我们能接受天主的希望,正因为如此,也能为别人而存在” ;同时祈祷也是传送希望的纽带,为自己也是为别人。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时常的醒悟祈祷,我们才有能力承受巨大的希望与承担希望的责任,也会全然投身见证希望。所以,对我们而言祈祷是见证希望的一种内在方式。希望也是实践性行动的希望;希望不是静态的持之以恒;而是动态的举心向上。在行动中我们要以宣讲的方式见证希望,“若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而我们是被派遣者,所以宣讲希望是我们见证希望的必要途径。其后是生活希望,在生活中会显示出“传布福音者的脚步是多么美丽啊!”;(罗10:14)显示出我们怀有的希望生活是喜乐、具有朝气的。在行动中我们会以生活踏出一条希望的道路,因行动是希望的工厂。它“鼓励和指引我们建立在天主许诺上的巨大希望。” 在生活中当我们特别面临困难与考验时,我们以其不断的努力并以令人惊异的勇气为此作证,生活在困境中以身殉难,以此展露我们所期待的希望。而“人类伟大的根本在于与痛苦及受苦人建立关系”。痛苦是走进希望的秘道,接受痛苦意味着有承受痛苦的能力,在痛苦中看到了希望,也传播了希望。这正是修道人(奉献者)的生活,在生命中以信心和希望指向光明的未来。“奉献者就是为了彰显此光荣而服务,让所有的人看到上主的希望。” 让世界在希望的光明中认识自己,建设自己。因我们是希望的证人。
作为奉献者的我们有些将要承担“牧人”的职务,代表大祭司基督为人类献祭。在感恩祭中把基督十字架的祭献临现世界,把基督的希望挥洒人间。所以“牧人”要每天应以虔敬的心态举行感恩祭,感恩祭是希望的永久泉源,“感恩祭使学生重获师傅的形状” 也是“牧人”见证希望的最完美方式。我们时常的如此行事,则普世人类便将激发生动的希望;我们将成为希望的最有力见证人。

结论:
总上所述,我们从基督徒的“望德”观念中发现希望是天主的恩典,希望的张力不仅显示其奥秘,同时催迫我们为见证希望而努力。在见证中我们不但重视现世历史的希望,同时更向希望所展示的未来开放。我们也肩负着一份神圣使命(希望),把这份希望、将来圆满的幸福的见证传给与我们同行与旅途中的兄弟姊妹;通传给所有与我们同行在基督救恩旅途中的人类。这样,在历史中,事实上,不仅只有一个希望,而是有千千万万的希望,不止有一个为希望作证的人,而是有千千万万个为希望作证的人。因希望的盾,我们拒绝那空虚中黑夜的袭来,虽然拒绝后依然是空虚黑暗,因我们本身已是希望的证人了。

上一篇:浅谈礼仪与信仰生活下一篇:病人傅油及照顾病人礼典导言(1972年)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