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警惕
“人好像是茫茫大海里的一只小舟,经历过无数风浪之后,便准备撞向‘死礁’,全舟粉碎。”这是哲学家叔本华对“人会死亡”所作的文学性描述。
不管我们以“心脏及呼吸功能停止”或“脑部功能停止”来界定“死亡”,人会死亡都是事实。而死亡这一事实更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人们对于“死后如何?”这一问题,持有种种不同的见解,但对于“人会死亡”这一事实,却没有什么异议。尽管各人生前有各种不同的际遇,但最后都难免一死。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死亡,毫无例外。
第二,死亡是不可替代的。在平日生活里,有很多事情,自己不做,可由别人来做;别人不做,可由自己来做。但死亡这件事情,却不可请别人代劳。死亡是各人自己的,旁人代替不来。张三不能代替李四死,黄五不能代替赵六死。如果代替,实际上并不是李四、赵六死,而是张三、黄五自己死。
第三,死亡是随时可能的。人一出生后,即具备死亡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随时可以实现的。这不仅指人借着自杀可以随时实现这种可能性,人们突然遭逢意外或罹患绝症,也可以使死亡的可能性随时实现。在人生的航程之中,时时刻刻都可能触到“死亡之礁”。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人一生下来,便到了死亡的时候。”这句谚语正表示死亡是每一刻钟都可能发生的。
对死亡的醒觉
虽然死亡是不可避免、不可替代和随时可能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由于恐惧死亡,却极力把死亡的事实掩饰起来。如何掩饰呢?一方面,人们忌谈死亡,忌想死亡,将死亡排除于自己的意识之外,藉此“忘记”死亡。另一方面,人们认为死亡是未来的事,距今仍然遥远,而且时间未能确定,藉此来“模糊”死亡。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反对人们把死亡的事实掩饰起来。他认为人们借着对死亡的醒觉,可以使各人的人生趋向“真实化”。
照海氏看来,许多人天天生活,但其生活往往是不真实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经常都“令自己与众人并无不同”。他们经常以众人的方向作为自己的方向,以众人的步伐作为自己的步伐,以众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于是众人怎样想,自己就怎样想;众人怎样说,自己就怎样说;众人怎样做,自己就怎样做。一切思想、言语和行动都“群众化”了。在这种“群众化”的过程之中,他们接受了群众的见解而放弃自己的真正感受和想法。换言之,在群众之中他们的真正人格被“淹没”了,没有“个体性”或“独一性”可言。
但当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通常却可以迫使他的真正人格重现出来,并真实地过活。人到了濒死的边缘,深知死亡不可避免,这时人们又怎会不忠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呢?人面临死亡的时候,清楚体会到死亡是自己的事,旁人代替不来,这时人们又怎会不把自己视为一个独一的个体来考虑呢?当死亡迫近眉睫之时,死亡时刻都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这时人还有什么不真实的呢?由此说来,死亡能促使人们重新重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群众中“退”出来,重现自己的“个体性”或“独一性”。
然而,一般人在平日生活里,总是打算这样,打算那样,很少会想起死亡的事。特别在成功地掩饰死亡的事实的情况下,死亡就好像跟自己无关了。可是,不论怎样掩饰,“每个人都会死亡”这一事实还是存在的。我们应当时常提醒自己有关死亡的事实,在思想上“预早跑到死亡之前”,借着死亡的警惕,使我们的人生更趋“真实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