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人复活的神学意义 (真爱言智)
一、 前言
本文以拉辛格在《基督教导论》中关于死者复活的论述作为思想背景,从希腊与圣经的人学观念入手,将二者进行对比,指出死人复活信仰的真正意蕴,对某些错误观念加以澄清。并从基督论的角度对此信仰进行一些阐述。
二、希腊和圣经中的灵魂肉体观
1、 柏拉图的灵魂肉体观
柏拉图的灵魂肉体观念影响了整个希腊哲学的发展。他认为人是由灵魂肉体两种内在本质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在人死亡时,他的灵魂与肉体分开,肉体逐渐归于腐朽,而灵魂在脱离肉体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因此,希腊人将肉体视为灵魂的监狱,只要灵魂留在肉体内就无法获享真正的自由,只有灵魂脱离了肉体才会获得自由。(注1)基于这个缘故,保禄在雅典宣讲有关肉身复活的信仰遭到了无情的嘲讽。
2、 圣经中的灵魂肉体观
在希伯来文化中,灵魂与肉体的意义与希腊哲学中的意义极不相同的。在圣经中,指示灵魂的词有Nephes(希伯来词语)psyche(希腊词语)。 psyche 往往指人的不可见的精神部分,是人的生命本源;至于Nephes 则指示人的全部,包括人的精神与物质层面,不过它虽然侧重于人的精神层面,但并不与肉体分开。
在圣经中,肉体Basar并非单纯地指代肉体,而是表示整个人,特别指示人的世界、社会性层面,这与希腊文化中的肉体仅仅指人的可见部分形成截然不同的区别。(注2)因此圣经中所讲的肉身复活并非是指人的次要部分——肉体的最终命运,而是指同一不可分之人的得救。
3、 现代人对于复活信仰的理解
有关复活的信仰是在希伯来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当两希文化碰撞相遇时,人们以希腊哲学的灵魂与肉体观念来阐释肉身复活的信仰,这种理解造就了这样一种复活观念:人在死亡时,灵魂与肉体分离,人的主要部分——灵魂脱离肉体后,其次要部分归于腐朽,在未日复活时,人的肉体要重新与其灵魂结合。(注3)
这种看法遇到了现代思维的挑战。现代人重新发现了人的一体性,且意识到它是实现人整体存有不可或缺的模式——人就其本质而言,灵魂与肉体是不可分的。这在梵蒂岗二次大公会议中也获得承认:“人是有灵魂与肉体所组成的一个单位”(注4)。因此现代人无法接受一种单独的分离的灵魂——非人的存在状态,而且这种复活观还要求人们有一个不朽且无需食物营养的身体以及一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这相反我们所理解的物质及其功用。因此需要重返信仰产生的希伯来文化中来理解有关肉体复活的信仰。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到圣经并未将复活预许给分离的灵魂,而是将之预许给整个人。在希腊思想中,人是会消亡的,因着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人本身并不存在,继续存在的是分离后的灵魂。
然而在圣经中,肉体并不指人的次要部分,而是指整个人,这样即使人在死亡时,他的肉体归于腐朽,人——这个接受了死亡改变的完整受造物——的存在,人本身的全部仍然继续存在,尽管他不再拥有物质性的身体,然而其存在仍是完整的,他仍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人。
三、 希腊的灵魂不朽观念与圣经中的复活观念
1、 灵魂不朽与死人复活
从上述内容可发现圣经思维是以人的整体性为其基础的,复活这个词指代的观念是人的不朽。在希腊思想中,只有人的主要部分——灵魂才是不朽的,并没有人——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体的不朽。两种观念的区别在于:希腊的不朽源自灵魂——能够独立存在的、不可分的精神实体——的不证自明的不死能力(注5)。而圣经中的不朽并非由于人本身的能力,而是源自天主的救赎性行为:“就如父唤起死者,使他们复生,照样,子也要使他所愿意的人复生(若5:21)”。
在这里,复活相当于“被唤起”,天主呼唤,人回应,—— 这为不朽抹上一层浓厚的沟通性色彩,而且圣经中的复活观念直接来源于这种天主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那些热心祈祷的人在信德内认识到天主会使义人在未世复活(参约19:25;咏73:23)。这样,我们可以说,与天主对话交流——祈祷就是复活,因为在此对话内,人被天主认识,为天主所爱。天主是爱,他的爱有实现不朽的能力,在天主的爱内,人对不朽的渴望成为现实,因此,复活必须被称为“被唤起”。
2、 人性不朽的社会性
根据信仰,人对复活的渴望将在未日——历史的终结之时完全实现,“时候要到,那时,凡在坟墓中的都要听到天主子的声音而出来,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若5:28——29)”。显然复活涵盖了整个人类,这一切都彰显出人性不朽的社会性。
信仰告诉我们,“每个人在死亡开始的一刻起,就在其不朽的灵魂上,将其一生呈报给基督的私审判,领受永远的报应,或经历一个炼净期,或直接进入天堂的荣福,或直接自我判罪,堕入永罚(注6)”。此观念为我们指出:若非在最后日子实现肉身的复活,那些在私审判以后获得天堂福乐的人就仍未达到圆满,否则未日的复活就会完全丧失意义。
在圣经中,肉体Basar表示整个人,特别指人的世界、社会性层面。这样,人与社会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可分的:所有的人联在一起,才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的社会。个人源自社会,在社会内存在,并为了社会而生活。这种社会性是人整体存有不可或缺的存在模式。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伙伴关系是人社会性层面的表达,那么,在人的继续存在中,这个层面是无法被排除在外的。不过,此关系只能在历史终结时才能圆满实现。因为只要历史存在,人的伙伴关系仍会继续增长。同时,这也意味着:只要历史尚未终结,那些身在天堂的圣人们,在其天堂生活内,总是无法圆满实现其人性——其社会幅度尚未完全实现。
3、肉身腐朽的问题
在圣经中,Basar表示整个人,而非指人可见的物质性身体。在人死亡时,他的物质性身体归于腐朽,然而在现世,此身体曾与人性密切地结合,是人本质的构成因素,倘若在未日没有此物质性身体的话,复活后的人性不是会因此而有所欠缺吗?
圣保禄亦曾为这类问题困扰过,他是这样回答的:“血和肉是不能承受天主的国,可朽的也不能承受不可朽坏的(格前15:50)”。在此,圣保禄直接否认了那种认为物质性身体将会复活的观点。那么,如果说复活与物质没有关系,岂不是使未日、肉身复活的观念变得毫无意义?
进化论的思想指出了宇宙的历史性,物质不断朝向精神转化,借以提升自身品质。这样,我们可以合理地将物质视为精神历史的某一阶段。果真如此,“那么并没有所谓的‘物质与精神之永久的中性共存’,而是一种终极复合”(注7)。在此物质朝向精神转化过程中,世界找到自身的统一性,这意味着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会有一种最终融合,在此合一内,人的最后命运得到完成与实现,这种观念解决了前面有关未日、肉身复活的质疑。
四、 耶稣与复活
1、 实现不朽的可能性
人不是一种能永远生活的存有,他必然被交付死亡。这意味着人不能靠自我在死亡后继续存在;也意味着只有存活于他人之内,人才能继续存在。因此,人借着繁衍将自我炮制在子女身上,以期寻获不朽,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背后正是人对于不朽的深切渴望。
然而,那存留现世的,并非真正自我,仅是自我的复制品,且不能使自我真正临现于世。而且接受并保存自我的人也不可能长久存留于世,终将逝去。这样,给予自我“继续存在”的只能是天主——那完全超越我的另一位,他无须形成,亦不会消逝。只有在他内,我才能继续存在。
前面提及,人在自我内没有不朽与永恒,因而人继续存在只能透过他人来实现,另一方面,从这个他人的角度来看,将对方纳入自己的存有内是借着爱实现的,且只有这爱胜过死亡时,才能真正地保存对方的“继续存在”,使对方的“继续存在”在自己内成为现实。(注8)。
2、 耶稣与复活
耶稣从死者复活这一事实印证了爱的力量比死亡的力量更大。他在十字架上彰显出对人类完全彻底的爱,此爱在完全朝向父的过程中得以完善,且被保存于父的记忆中。父悦纳了耶稣这完全奉献的爱,并使耶稣在自己内继续存在——复活。
另一方面,耶稣是真天主,他是凭自己的力量复活的,“谁也不能夺走我的生命,而是我心甘情愿地舍掉它,我有权舍掉,也有权取回(若10:18)”。因此,耶稣说,“我就是复活与生命(若11:25)”,这意味着进入耶稣内——即信仰,就进入那天主为我们保存的继续存在中:“那信从子的,就有永生(若3:15;3:36)”。
3、 复活与基督的体血
这样,复活不仅是遥远世界未日的事情,也通过信仰发生于此时此刻。透过信仰,信者分享了基督的生命——此生命是未日复活的开始,因而能超越死亡——存留在基督内。不过,这生命可因着罪恶而丧失,“那不爱的就存在死亡内,凡恨弟兄的,便是杀人的,你们也知道凡是杀人的,便没有永远的生命在他内(若一3:15)”。
因此,基督徒在现世与罪恶进行战斗,这需要基督力量的扶持。故此,耶稣将其体血留下,作为信者的生命食粮,以便助其在生命的未刻之后得到复活,“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在未日我要使他复活(若6:54)”。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基督的体血是未来复活的保证。
五、结论:未日复活的现实意义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有关死人复活的信仰,并不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它为人指出一个超越现世却与现世密切相关的希望,肯定人对未来幸福生活作出的努力和奋斗,将人从死亡摧毁一切意义——在死亡面前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徒劳的——的噩梦中解救出来。
这样,作为基督徒,并非是在完全与世隔绝、脱离现实中奔向绝对将来。而是在与全人类的唇齿相依的共同命运中,一起朝向世界的终极归宿。这种信仰将会赋与基督徒生活的动力与希望,使之比他人更为努力地建设现世的社会,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努力将会在未来新天新地的来临中找到其意义与价值。
参考书目:
1、《圣经》
2、《天主教教理》
3、《基督教导论》 拉辛格着
4、《柏拉图全集》卷一
5、《人学大纲》陈神父人学讲义
注:
1、 参阅《柏拉图全集》之《申辩篇》。
2、 参阅 陈神父的《人学大纲》之《圣经中的灵魂与肉体观》。
3、 参阅《天主教教理》997。
4、《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4。
5、《《柏拉图全集》之《申辩篇》。
6、天主教教理1022。
7、参拉辛格《基督教导论》275页——276页; 312页。
8、同上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