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
论文简介:频繁发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特色的重大事件,它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影响极为深远.本文以发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谷城教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教案的剖析来考察晚清乡村社会的矛盾及其消长.谷城教案的发生起源于1892年夏天鄂北地区瘟疫的爆发.有传言称是天主教的传教士出钱贿人往井水里投毒.谣言迅速传播,于是数千村民组成民团将谷城沈垭天主堂团团围住,并称要杀死教士,抢夺教产.襄阳府的官员们率领军队及时赶到,制止了一场严重涉外事件的发生.晚清的鄂北社会正处于向近代转型的起步阶段,身处其中的农民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贫困, 原有的社会信念及思想信仰日渐动摇,心理上极度焦虑而无以解脱,徘徊在心理承受的底线上.他们一方面需要宣泄心里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寻求安全感和解脱,1892年的瘟疫就像一个导火索,而天主教恰是个合适的宣泄对象.从谷城教案的发生与解决中,我们可以看出晚清鄂北乡村社会的矛盾及其消长.原本在乡村社会有官、绅、民、秘密社会四个阶层,而洋人及天主教会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并因其特殊的背景与身份,而使其自身成为原有社会各阶层合力反抗的对象.清政府没能处理好各种矛盾,新、旧矛盾一并激化,使晚清中国的转型处于十分不利的条件之中,并最终导致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曲折反复、发展缓慢,足为今日之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