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下载 > PDF专区 > 研究
子栏目导航:| 文献 | 神学 | 哲学 | 研究 | 圣经 | 历史 | 传记 | 灵修 | 辞典 | 其它 |
图书名称: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美)麦克斯缪勒
   
整理时间: 2012-04-04
   
  本站所上传之PDF文件不见得都符合基督信仰,上传之目的乃为资料参阅或供学者研究。
下载说明: 若您不确定适宜阅读,请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下载相应的图书!
  ⊙若您发现所下载的pdf图书存在缺页、扫描模糊等现象,请立即通知我们,或者在评论里留言说明。
  ⊙本站提供的这些PDF文件,如果无意中侵犯了作者或出版社的利益,请尽快通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之内撤下。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是麦克斯·缪勒所著, 他是宗教学的奠基者。《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宗教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无限观念是一个过程。比较的研究方法是宗教学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方法。
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它在人的心灵中有何基础?这个主题是宗教学开创时期学者们最热衷的课题。作者认为,宗教产生和发展是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的,这就是从自然对象中形成物质宗教,从人类自身中形成人类宗教,然后在心理宗教中合流。
编辑推荐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学术译丛
目录
中译本序
第一章 无限观念
一、宗教起源的问题
二、施特劳斯:我们还有宗教吗
三、古代的宗教
四、宗教学
五、古代信仰和现代信仰的不同
六、宗教的定义
七、“宗教”的语源本意
八、宗教的历史面貌
九、康德和费希特的宗教定义
十、有崇拜或没有崇拜的宗教
十一、施莱尔马赫的定义(依赖)和黑格尔的定义(自由)
十二、孔德和费尔巴哈
十三、给宗教下定义的困难
十四、宗教的特征
十五、宗教,乃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
十六、感性、理性和信仰这三种功能
十七、“无限”的意义
十八、有限论者能理解无限吗
十九、双方所接受的条件
二十、对无限的理解
二十一、无限大
二十二、无限小
二十三、无限观念的发展
二十四、没有无限就没有有限

第二章 拜物教是宗教的原始形式吗
一、无限观念的首要动力
二、玛那,美拉尼西亚人称呼无限的名称
三、拜物教,一切宗教的原始形式
四、拜物教一词的发明者布罗塞斯
五、神物名称的起源
六、神物名称的错误延伸
七、研究未开化部落的益处
八、宗教中常出现的退化
九、研究未开化人宗教的困难
十、未开化人的语言
十一、未开化人的数词
十二、未开化人中无历史
十三、未开化人中无道德
十四、未开化人中普遍有宗教
十五、有文字民族的宗教的研究
十六、未开化人宗教的研究
十七、流行观念对旅行者的影响
十八、未开化人中没有公认的权威
十九、祭司的权威
二十、未开化人不愿谈论宗教
二十一、神物意义的扩展
二十二、拜物教的起因
二十三、无所不在的拜物教
二十四、没有一个宗教仅由拜物教构成
二十五、非洲宗教中的较高成分
二十六、动物崇拜
二十七、心灵崇拜
二十八、非洲宗教的多元性
二十九、假设对拜物教的心理需要
三十、如何产生神物的超自然属性
三十一、拜物教的偶然起因
三十二、未开化人像儿童吗
三十三、四个阶段
三十四、拜物教不是宗教的原始形式

第三章 印度古代文献为研究宗教起源所提供的材料
一、研究宗教文献的益处
二、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等宗教观念的发展
三、印度宗教的发展
四、《吠陀》在宗教学中的正确地位
五、梵语文献的发现
六、佛教,印度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之间的疆域
七、被看作启示的《吠陀》
八、《吠陀》语言的历史特征
九、《吠陀》文献的四个时期
十、《吠陀》的口头传颂
十一、
第三章附言

第四章 对可知的、半触知的、不可触知的对象的崇拜
一、宗教的证据不完全是凭感觉的
二、外在的启示
三、内在的启示
四、感官及其证据
五、“明显的”一字的意义
六、感觉对象分为可触知的和半触知的
七、树木
八、山岭
九、河流
十、大地
十一、半触知的对象
十二、不可触知的对象
十三、古代人关于众神特征的证据
十四、《吠陀》的证据
十五、未分化的雅利安语的证据
十六、语言的起源
十七、古代的概念
十八、一切都命名为主动的
十九、“主动的”并不就是指人
二十、语法的性
二十一、助动词
二十二、呼吸
二十三、生长
二十四、居住
二十五、最初的表达
二十六、相似,最初获得的否定
二十七、持久的描述语
二十八、《吠陀》神祗中可触知的对象
二十九、《吠陀》神祗中半触知的对象
三十、火
三十一、太阳
……
第五章 无限与规律的观念
第六章 论单一神教、多神教、唯一神教和无神论
第七章 哲学与宗教
附录: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序言
宗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物质生活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的宗教已经从沙龙走向社会,成为人们思考人文现象的重要热点和视点,理解和研究宗教不仅成为一种必要,而且是一种必然。
对于传统宗教进行理智性的研究,提出种种关于宗教的理论和学说,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思想家那里就开始了。然而,把这种研究从依附于哲学和神学的从属地位下解脱出来,使之变成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人文学科——宗教学,则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我们奉献于读者的这部《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的作者麦克斯·缪勒,乃是世所公认的宗教学的奠基人,他的这部书则是他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用英国著名宗教学者埃里克·J.夏普的话来说:“在缪勒之前,宗教学领域虽然广泛而且充分,却是杂乱无章的。在他之后,人们看到这个领域已成为一个整体,服从于一种方法,简言之,得到科学的处理。”人们对缪勒之所以如此推崇,是因为经过他的开创性研究,人们对宗教的研究才有了一个全新的格局。
首先,缪勒明确指出宗教学的使命——它的根本性质,就是要“揭示宗教是什么,它在人的心灵中有何基础,在其历史成长过程里遵循什么规律”。他借助语言学的经验,建构了宗教学的科学框架。他所理解的“宗教学”是由以下四个部分或四个层次组成的体系;第一层是材料层次,它应该囊括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史实和现象,如圣典、神话、风俗、语言、仪式等;第二层次是分类整理,按材料的血缘关系、对象关系、语言关系等分成不同的群落;第三层是比较宗教学;第四层是理论宗教学。其中比较宗教学与理论宗教学两者的侧重不同。前者的重点在比较,后者的重点在概括。

下载地址: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美)麦克斯缪勒 ]  (用鼠标左键直接点击下载地址)  下载次数:
   
相关图书: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