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
作者:向懿 摘要:晚明时期,随着东西方海上交通的畅通,以传教为目的的耶稣会士叩响了中国的大门,为中西文明提供了相互了解与交锋的新的机遇和可能性.在这两种异质文明相遇时的碰撞下,天主教与佛教的一系列对话尤其引人注目.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策略及对待佛教的态度,随着传教士们对中国的社会状况与佛教教义了解程度的日益加深,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第一次易僧服及采用佛教术语来解释普及天主教教理到发现僧侣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两教教义上的相斥作为根本原因和现实中怀疑和尚与强盗相勾结事件的爆发作为导火索,最终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选择了易佛补儒的传教策略,传教士们和皈依的中国天主教徒发表了大量批佛言论,其中《天主实义》是利玛窦宣讲教理,破斥佛道的弘教作品,然而《天主实义》中大量排佛的言论引起了佛教界人士以及奉佛士大夫们的不满,面对天主教这一外来宗教的直接冲击,大量回应天主教义的著作纷纷问世,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莲池袜宏作《天说》,正面破斥天主教义,1616年,时任礼部侍郎的沈确三次上疏万历皇帝,最终导致"南京教案"发生,教士被逐.之后,密云圆悟作《辨天三说》,智旭作《天学初征》,《再征》,费隐通容编《原道辟邪说》,居士虞淳熙,黄贞,徐昌治,许大受等人以著书的形式向天主教发难,奋而反击,在这里将选用圆悟的《辨天说》三篇,袜宏的《天说》(凡四),通容的《原道辟邪说》部分内容与《天主实义》作为对话作品加以分析.天佛双方思想上的交锋主要可以综合为四个概念的分析:第一是上帝与佛祖,实有与空无之辨,圆悟和株宏从佛教教义出发,利用佛性论的观点批驳利玛窦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试图将天主教教理纳入佛教的体系之中;利玛窦又批驳了佛教万法唯心的观点,且以贵贱价值论本原,重实有,轻空无.第二是论辩关于来世的内容,双方就灵魂与轮回说,天堂地狱说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展开 关键词:耶稣会;利玛窦;耶佛对话;《天主实义》;《辨天说》;《天说》 学位级别:硕士 DOI:CNKI:CDMD:2.1014.318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