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下载 > PDF专区 > 研究
子栏目导航:| 文献 | 神学 | 哲学 | 研究 | 圣经 | 历史 | 传记 | 灵修 | 辞典 | 其它 |
图书名称: 鲍德里亚早期符号文化理论研究
   
整理时间: 2011-02-15
   
  本站所上传之PDF文件不见得都符合基督信仰,上传之目的乃为资料参阅或供学者研究。
下载说明: 若您不确定适宜阅读,请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下载相应的图书!
  ⊙若您发现所下载的pdf图书存在缺页、扫描模糊等现象,请立即通知我们,或者在评论里留言说明。
  ⊙本站提供的这些PDF文件,如果无意中侵犯了作者或出版社的利益,请尽快通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之内撤下。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图书简介: 鲍德里亚早期符号文化理论研究陈中文 【摘要】:让·鲍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他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工具,结合精神分析学、社会学、经济学、媒介理论等,对消费社会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证,形成了他系统的符号文化理论。 鲍德里亚是从分析物品开始的。在他看来,不论是功能物品、非功能物品还是后设及伪功能物品都以符号的形式存在,通过广告的推动和信用贷款的支撑,形成一个物品的模范/系列不断循环发展的等级化的物体系。由于它对应着现实的社会区分逻辑,满足了人们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因此人和物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这样人们的消费表面上是自由的,实际上受符号系统支配,是一种异化消费。消费社会中的人们不仅在劳动中被异化了,而且在消费中也被异化了。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同时,符号化在全社会广泛渗透,不仅人们的身体、工作、休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号化了,而且政治、媒介、艺术、文化、美学等一切都以符号的形式存在。 鲍德里亚符号文化理论的基石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物品就是通过与其他物品的差异性关系来获得意义的。同时,鲍德里亚又发展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他看来,物品的意义不同于语言的意义,而是一种模范/系列的等级意义即符号价值。物品、身体、工作、休闲、艺术、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能指符号而具有符号价值。符号价值表示的是能指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地位区分能力,这时能指符号是表征人们社会地位的符号。这是鲍德里亚“符号”的第一层含义。物品还可以人们成为心理投射的符号,例如非功能物品、后设及伪功能物品等主要就是作为人们心理投射的符号而存在的。这是鲍德里亚“符号”的第二层含义。“符号”的第三层含义是指形式化、表面化,例如制度化微笑、模拟美学、政治与媒介的符号化等。符号价值是鲍德里亚符号文化理论的中心。人们对符号价值的不懈追逐,推动着模范/系列的不断循环以及社会的普遍符号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造品牌也有指导意义。遗憾的是鲍德里亚本人并没有对符号价值的形成作出具体而充分的论述,但是从他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符号价值、象征价值可以相互转换以及模范/系列不断循环的思想,可以断定使用价值大、交换价值高的物品具有更高的符号价值。同时符号价值和品牌价值也可以相互转换。 媒介理论是鲍德里亚符号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特别是广告诉说着物品的符号价值,引导着人们对符号价值的追逐。鲍德里亚没有系统地论述艺术、美学, 但是由于它们在符号价值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他那些“美学再循环”、“工业美学”和“模拟美学”、“超美学”等观点还是很深刻的。 鲍德里亚符号文化理论的缺陷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受结构主义固有局限所囿,夸大了符号的支配作用。所以他找不到摆脱符号支配的途径, 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其实,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人们没有通过符号进行区分、追求符号价值的必要。因此,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彻底地消除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这也是走出受符号支配的消费社会的惟一途径。【关键词】:鲍德里亚 符号 消费 文化理论【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565 【DOI】:CNKI:CDMD:2.2005.143250 【目录】: * 一、引言7-8 * 二、物的符号化:物的体系的形成8-16 * (一) 功能物的符号化8-9 * 1、功能物的去象征化:功能化8 * 2、功能物的符号化8-9 * (二) 非功能物的符号化9-10 * 1、古物:真确性的符号9 * 2、收藏:自恋的符号9-10 * (三) 后设及伪功能物品的符号化10-11 * 1、力量的符号10 * 2、对后设及伪功能物品的批判10 * 3、理论意义10-11 * (四) 物体系的形成11-16 * 1、模范/系列的循环发展过程11-12 * 2、广告:模范/系列循环的推进剂12-13 * 3、模范/系列循环的经济条件:信用贷款13-14 * 4、对模范/系列这一物品意识形态的批判14-16 * 三、消费的社会逻辑16-23 * (一) 社会身份认同16-18 * 1、现实的社会逻辑16-17 * 2、消费的社会功能17-18 * (二) 自我身份认同18-19 * 1、个性化要求的产生18 * 2、个性化消费18-19 * (三) 符号价值的形成19-23 * 1、作为能指的使用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化20 * 2、作为能指的交换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化20 * 3、符号价值和品牌价值20-23 * 四、人的符号化及社会的全面符号化23-35 * (一) 人的身体存在的符号化23-24 * 1、身体作为社会地位的一个能指符号23 * 2、身体作为一种观念符号23-24 * (二) 人的社会存在的符号化24-25 * 1、工作与休闲的符号化24-25 * 2、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符号化25 * (三) 消费社会中艺术、文化的符号化25-32 * 1、艺术、文化的符号式消费25-26 * 2、艺术品的符号价值与艺术价值26-27 * 3、流行艺术产生的社会原因27-29 * 4、消费社会中的美学:美学的符号化29-31 * 5、美感和消费快感31-32 * (四) 媒介的符号化32-35 * 1、媒介和大众媒介32 * 2、电子媒介的符号化32-33 * 3、广告形象与艺术形象33-35 * 五、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下载地址: [ 鲍德里亚早期符号文化理论研究 ]  (用鼠标左键直接点击下载地址)  下载次数:
   
相关图书:
  • 基督教文化评论(1-5辑)
  • 教理讲授十讲:教学理论与实践
  • 新约社会文化
  •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 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
  • 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研究
  • 艾儒略人性论研究——兼论与朱熹人性论之异
  • 《天路历程》互文翻译研究
  • “回儒”和“西儒”比较研究——明末清初之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