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信理 > 圣母论

圣母论【讲义】

时间:2008-09-19  来源:  作者: 点击:

第一章               导言

 

1.  何谓圣母学?

 

A,  字义:mariology

B.      圣母学与其它神学科目的关系

    与基督学:整个神学的中心对象是降生成人的天主。

             圣母学必需从基督学的角度去探究,以明了圣母的地位与角色。梵二大公会议之前流传的是“自上而下的基督学”;梵二之后流行的是“自下而上的基督学”。

    与教会学:圣母是受造物,是被救赎的一位,需要从被救的团体的   

             角度去了解。

        与恩宠神学:恩宠既是“礼物”亦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它可以透过自由响应而成长。

      

2,   圣母学的主要对象及内容:

     A, 圣母——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在神学上可以谈论圣母?因为圣母是人而非神?神学的讨论对象主要是神。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非常简单:第一:神学是谈论神,但也谈论人,因为,神学的对象是成人的神——祂是真神亦是真人;第二:神学上谈人是为从人身上更清楚地了解神。例如:信经。

     B. 基础—— 讨论圣母主要是以她身上的四大奥迹为基础,而这四大奥迹就是教会所宣布的四大信理:圣母为天主之母;她无染原罪;她终身童贞;她蒙召升天。

C.     奥迹与奇迹之别—— 何谓奥迹?

                      是天主干预人生命的行动,此行动及其所产生的后果与天主的整个救恩计划有密切关系。(出谷的例子)

                      耶稣身上的奥迹与圣母身上的奥迹有何不同?

                      耶稣身上的奇迹与圣母身上的奇迹之区别。

 

2.      今日研究圣母学的方法:

A.     由下而上的方法:注重“历史”文件的分析,强调救恩史的幅    度,引用各种批判方法来作为研究的工具。

B.     以实证为基础而推论及演绎出每一端信理对现代人的意义。

 

第二章                     圣母学的历史发展

 

(1)  新约时代:

    新约是以耶稣基督为主,有关圣母的资料并不多,但基本上表达了初期教会对圣母的信仰。

 

(2)        教父时代:

    从公元第一世纪至第八世纪,大部份教父都视玛利亚为“第二厄娃”。

   

A.        宗徒时代的教父:

    安提约基亚的圣依纳爵:“祂由童女而生。”

 

B.         护教教父:

n              儒斯定:厄娃听魔鬼的话,不服从,带来了死亡。

n                      童贞圣母听天主的话,服从,带来了生命。

n              依肋内:玛利亚是第二个厄娃。

n              希波里都 / 戴尔都良:圣母是“生育天主者”(θεοτοκοs)

n              央博罗削:教会的典型。

n              济利禄:天主之母。

 

 

(3)        中古时代:

    最大的争论:圣母是否无染原罪?另外,圣母是中保、中介的思想受到推崇。

 

(4)        宗教改革期及反宗教改革期:

- 马丁路德的誓反教反对当时对圣母的敬礼,过份宣扬圣母,认为违反圣经的启示。

    - 特利腾大公会议:赞许敬礼圣人,包括敬礼圣母。

    - 第十七世纪:出版了《敬礼圣母真谛》。

 

(5)        第十八世纪:陷入低潮

 

(6)        第十九世纪:复苏期-由于有圣母显现的奇迹,以及其它因素,把圣母敬礼 推向高峰,十分热烈。

+“圣母学会”成立。无原罪钦定为信理(一八五四年)。

    + 圣母升天成为新的关注点,圣母的中保角色备受争论。

    + 圣母运动开展。一九五零年圣母升天定为信理。

    + 圣母学上已有两种趋势明朗地发展;一是有基督学趋势的圣母论(Christotypical Mariology);另一是有教会论趋势的圣母论   (Ecclesiotypical Mariology)

    

 

Christotypical approach

Ecclesiotypical approach

天主之母

天主超越的恩赐

亦同时来自她的圣德

终身童贞

在童年有发守贞愿

是否有发守贞愿不重要

无染原罪

没有死亡

结束尘世生命

恩宠中保(意见)

基督把恩宠交给圣母

以母亲身份代祷

 

 

(7)        梵二大公会议的文件:约在二万五千位主教的投票中,大概有六百位要求大公会议对圣母提出新的名衔;另一方面,约有一百位主教主张不要提出新的要求。最后,大公会议以1114票压倒1074票通过:不另外成立一独立圣母宪章,亦不颁布新信理。

教会宪章第八章重点:1. 背景:

                        2. 文件内容

 

(8)        梵二后四十年来的发展:

- 第一个千年很少人用此称号。

- “教会之母”- 在第十一世纪,化名为Ambrose 的作者曾运用此名号。

-         第十三世纪流行一种说法:玛利亚是教会之母,而教会亦是玛利亚之母。

-         在梵二中,教长以2080票对10票接受及通过了第八章的内容。

-         梵二大公会议后,标志着一个新阶段开始,研究圣母之风又盛行,但所用的是新的方法和内容。基本上跟随梵二的路向。

-         神学家之一:E. Schillebbeeckx 的思想介绍:

               + 新圣母论:1. 特点

                           2. 早期信徒团体中对圣毋的敬礼

                           3. 信德典范

                           4. 赞主曲简释

结语:

 

       

第三章                新约圣经启示中的玛利亚

 

一、方法论:

    (1)  圣经的三个形成阶段

A.     耶稣/玛利亚时代  (来自本人的资料)

B.     宗徒时代        (来自宗徒的传授)

C.     圣史时代        (来自圣经作者的材料/编辑)

    (2)  研究与考证

 

二、 圣经文件的探索:

    在二十七卷新约之中,圣保禄书信、对观福音、若望福音及默示录提供了一些有关的资料。

   

(1)        保禄书信:(迦 四:4AD 57-58):

“时期一满……,生于女人,生于法律之下。”

 根据E.R. BROWN的解释,并非谈论玛利亚童贞产子,而是指出耶稣作为人的处境。

 

(2)        对观福音:

*福音是什么?

按照 Walter BRENNEN, O.S.M.的看法,四部福音是初期教会对耶稣基督四种不同角度的回忆(Memories),在此等对耶稣的记忆中同时记忆起玛利亚,因此,对玛利亚也有了不同角度的记忆与描述。

 

马尔谷福音中的玛利亚:

马尔谷的基督观:

有关玛利亚的资料:(谷 3:31-356:1-615:404716:1

分析经文:

(谷3:31-35

     v.35: 言论的高峰

     vv. 31-34: 预备

     特点:

          外面(outside) 血肉关系的亲属

          里面(inside)  末世性真亲属

         与(谷10:29-30)呼应。

 

(谷6:1-6

     v. 是一句格言,作用是支持vv.1-3

     v.1-6a: “他不是玛利亚的儿子吗?”

     比较(玛23:55//4:22//6:42)

     特点:

(1)    只有马尔谷称耶稣为木匠

(2)    马尔谷没有提及耶稣的父亲

                     问题:耶稣的兄弟姊妹?

                     解释:分析有关的经文。

 

( 15:404716:1)

15:40: 玛利亚玛达肋纳,次雅各布伯和若瑟的毋亲玛利亚及撒罗默。

15:47: 玛利亚玛达肋纳和若瑟的毋亲玛利亚。

16:1:  玛利亚玛达肋纳、雅各布伯的母亲玛利亚和撒罗默。

问题:雅各布伯与若瑟之母玛利亚是谁?

答案:比较平行文以寻出可能的结论:(见下表)

 

15:40

27:56

19:25

1 . 玛利亚玛达肋纳*

玛利亚玛达肋纳*

耶稣之母

2. 次雅各布伯及若瑟之母**

雅各布伯和若瑟之母**

克罗帕之妻玛利亚**

3. 撒罗默***

载伯德儿子的母亲***

玛利亚玛达肋纳*

 

 

 

 

                    结论:*肯定一位:玛利亚玛达肋纳

                           *耶稣之母似是若望编辑的加插

                           *撒罗默可能是载伯德儿子之母,玛利亚的姊妹

                           *雅各布伯及若瑟之母可能是指克罗帕之妻

                    

                     雅各布伯及若瑟是谁?没法找到答案。

 

  

II.                玛窦福音中的玛利亚:

A.     童年史中的玛利亚

1)        族谱

2)        领报及产子

B.     耶稣是(若瑟)木匠之子

C.     真亲属

 

分析经文:

童年史中的玛利亚:

1)        族谱 (玛 1:1-17

a)        结构:由三个十四代所组成(玛利亚在族谱中的意义)

b)        四个妇女与玛利亚的关系?

2)        领报产子 (玛 1:18-25

a)        订婚

b)        有孕  孩子的来源?

c)        若瑟的责任  起名

木匠之子,玛利亚是他的母亲(玛13:55

真亲属.  (12:46-5013:53-58)

编辑手法

取消了“外面”与“里面”的对立

 

 

III  路加福音中的玛利亚:

**两个诞生的故事:

John the Baptist

Jesus

1. 领报  1:5-25

 1:26-28

2. 诞生  1:57-58

 2:1-20

3. 割损  1:59-79

 2:21

4. 成长  1:80

 2:4052

 

1.  领报:

A.        模式:相似旧约 (匝加利亚、三松父母、梅瑟、基德鸿)

a)        显现

b)        害怕

c)        预报

d)        困难

e)        标记

B.         从不认识男子(1:34-3538

 

2.  赞主曲:

a)        是否由玛利亚所唱?

b)        是否由路加置于玛利亚口中?

c)        赞主曲中的圣母观

 

             3.  贞女产子(路2:1-21):

                 值得注意的地方:(2:1951)“玛利亚把一切默存于心”

                 (2:19)玛利亚的反应是(2:17-20)一连串反应的一部份。

                 **2:1720)牧童-聆听天主的话,赞美及光荣天主。

                 ** (2:18) 传报出去

                 **2:19)玛利亚反应是:默存于心。

 

             4.  献堂 2:21-40):

A.     起名、割损

B.     献堂故事(2: 222339)(参考出谷纪13:111-16

 

             5  西默盎对玛利亚的预言(2:34-35:

A.        the Nunc Dimittis(西默盎歌) (2:29-32)

B.        the Oraculum (神谕)       (2:34-35)

分析经文:

**比较诗歌与神谕

**两者的含义

 

            6.  圣殿中寻找耶稣(2:41-52):

A.        背景

B.         分析结构

C.        与玛利亚有关的篇章(2:48-50

 

            7.  耶稣的公开生活与玛利亚:

            8.  族谱:

            9.  耶稣的真亲属(8:19-21

                **马尔谷的语调

                **玛窦的编辑

                **路加的修改

 

III.             宗徒大事录中的玛利亚:

A.     ( 1:12-13) 宗徒与圣母

B.     分析经文

 

 

IV.              若望福音:

A.     加纳婚宴(若2:1-1112

B.     站立在十字架下(19:25-27

 

分析经文:

  A.  加纳婚宴中的女人:

1.)        女人(2:4):一般的称呼?

2.)        女人- 反影创世纪中的厄娃

3.)        原始福音(创3:15

4.)        “这与你和我有什么关系?”

5.)        “我的时辰尚未来到。”

6.)        圣母对仆人们说:“照祂吩咐的去做!”

B    站在十字架下的母亲:

1)  爱徒

2)        母亲

3)        步特曼的解释

4)        “那门徒接她到自己家里。”(19:25-27

 

         VI  默示录中的女人(第12章):

A.        结构分析

a)        第一部份:过去对犹太人的判决

b)        第二部份:涉及现在和未来的判决

B.         是否与玛利亚有关?

根据R. Brown的解释:

a)        与玛利亚有关的看法是来自第四世纪。

b)        过去在诠释学上忽略了作者的意向一环。

c)        作者本身并未清楚把默示录中的女人与玛利亚相连。

d)        生产孩子与白冷产子的情况不同。

e)        女人与厄娃。第二世纪有人提出此对比。

C.  结语:

一般学者认为:a second reference (间接或隐暗地)指玛利亚是可能的

第四章        有关玛利亚身上的四大奥迹

 

1.  天主之母的奥迹:

   A. 信理的形成:

      a)  圣经启示的基础:

         问题:第一:天主之母的名称

               第二:这名称要表达出来的事实

b)        教父的肯定:

*第一世纪末: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

*第二世纪:+儒斯定的《护教书》       

 +依来内:耶稣基督的两种诞生。

*第三、四世纪:载尔都良面对幻象论时的肯定。

*第五世纪:+奈斯多略(Nestorianism)异端兴起:Christotokos Theotokos之争。

+教父济利禄的贡献。

*公元四三一年:厄弗所公会议颁布天主之母为信理。

 

    B.  天主之母的神学意义:

a)      这信理的颁布是为世世代代的信徒的,为每位信徒有积极的讯息。

b)      分析圣母在领报时所回应的“是!”(fiat成就罢!)的含义:

n      天使向圣母传报产子的讯息时,同时给予她一个“使命”。

n      这使命是:以“童贞”的方式做“母亲”。

n      从理性看:不可能!因此,她不明白:“这事怎能成就!”

n      理性被投入完全黑暗的处境之中。

n      玛利亚化解生命中矛盾的“绝招”:信德。

n      信德变成“光”,照亮了黑暗,圣母的“尔旨承行”化解矛盾、穿破黑暗,使不可能的变为可能:贞女成为母亲而无损童贞与母亲的完整。(奥迹的完成。)

n      领报的“是”乃一连串“是”的开始,不是最后一次而是第一次、是开端,还有比产子更大的矛盾与黑暗在她生命中出现。

n      玛利亚被称为信德的母亲,她的信德超越亚巴郎。

 

2. 终身童贞的奥迹:

   A. 信理的形成:

a)        圣经启示的基础:

*(依7:14)一位童女将怀孕生子。

* (1:22)引用依撒意亚。

*传统上,都引用(路1:34-35)来说明玛利亚以童贞之身诞下耶稣。

b)        传承:

*公元第一世纪:依纳爵── 耶稣是生于童贞女。

*第二、三世纪:圣儒斯定、亚历山大的格来孟。

*第四世纪:圣盎博罗削、圣奥斯定。

*公元六四九年:拉特朗公会议肯定圣母终身童贞(教宗玛尔定一世)。

*第十六世纪:面对唯理派,又提出童贞的问题,讨论不休。

*中古世纪:教会的训导一再肯定圣母卒世童贞的信仰。

 

B.        终身童贞的信仰内容及意义:

a)        童贞的含义:

*童贞是什么?

*是独身不婚吗?

*童贞与婚姻有没有关系?

*玛利亚身上给予“两全”的答案。

b)        终身童贞在基督学上的意义:

*问题:为何天主子降生成人不要一个人间的生父?为什么?

*基督学上的答案。

c)         终身童贞对独身与婚姻生活的启示

*并非生活的方式使人成熟与成全,而是生活的内容──按神的意愿而无私地爱。

 

3.  无染原罪的奥迹:

A.        信理的形成:

a)        圣经的启示基础:

* 一般以(创3:15)及(路1:28)作为推论的基础。

*(创3:15)被称为“原始福音”-踏破跎头的女人是谁?

*(路1:28)“万福,充满恩宠者!”所指是什么?

           **“万福”:希伯来语指rejoice之意。

           ** 参考(匝9:9)“希雍女子…尽情欢乐…”

           ** 伪经《诺厄耳先知书》:“西雍女子,欢乐罢!”

           **充满恩宠:即没有罪的阴影存在。

b)        教父的传承:

*早期教父:喜用“第二厄娃”指玛利亚。

*第四世纪:奥斯定与白拉奇(Pelegius)之争,涉及原罪问题。

           **奥斯定:面对难题- 救赎的普遍性与无原罪。

           **白拉奇:原罪即人用自由“模仿亚当”犯罪。

           **圣母无原罪之争末能解决。

*中古时期:道明会与方济各会意见分岐,最后方济会的董.思高

            (D. Scotus)在巴黎大学以“先赎”的概念打败了二百多个反论证,而解释了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

           **何谓“先赎”?

           **“先赎”有别于“治疗性救赎”。

           **“先赎”是特殊的施救方式,唯有圣母享有。

           ** 天主很偏心?

           *第十九世纪:此信仰已深入民间,各地纷纷庆祝此瞻礼。

 

c)         颁布为信理:

*1954年,教宗比约第九世宣布为信理,在宗座文件中表达:

   

至福童贞玛利亚在成胎之初,曾因天主全能的特宠、特恩,看耶稣基督人类救主的功绩份上,完全免除原罪的一切污染。”

 

B.        对今日信徒生活的意义:

问题:

      第一:人是谁?人原来的处境是怎样的?

      第二:天主为何赐予圣母无染原罪的特恩?为了谁?

答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人是谁?人的原始处境:

*教宗比约第十二世:无原染罪是圣母升天的基础。

*人的无罪处境:原始特恩,早已赐下。

*罪:人沦陷到“不应当有的处境中”。

*无染原罪:“还我本来面目”-得救人性的光华反影人的原始美境。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天主永不挽回的爱:这是圣母得此特恩的答案:

*天主是忠诚的、永远忠诚!

*“无罪”之恩是一次而永久地赐下,永不食言纵然人不忠。

*圣母以“特殊方式”领受此恩典,而内容与一切人所领受的一样。

*在圣母身上启示出天主多么美好!祂爱人爱到底!

*信徒没有失望的理由,天主永不收回的爱是希望的基础。

 

4.        圣母升天的奥迹:

A.        信理的形成:

a)      圣经的启示基础:

*不容易找到直接和明显的启示,只可以是隐含的暗示。

*颁定为信理主要靠(一)教会的传承;(二)教会的集体信仰意识。

*(创3:15)和(玛27:52):被视作主要的暗示素材。

*(创3:15):玛利亚参予默西亚与魔鬼之战,战胜死亡。

*(玛27:52):耶稣死亡时,古圣祖从坟墓中复活,耶稣曾降入冥府,接古圣祖升天。

*由上述两段经文推论:玛利亚是最先被救的一位,也应升天。

*若不由个别经文去看,而由整部救恩史去看,则圣母升天很合理。

*什么是升天?

 **传统的三层宇宙观:充满“空间”与“时间”的色调。

 **今日的解释:注重“境界”的思想,看似抽象,事实更实在。

               ***升天与复活是一体两面的事,不可分割。

               ***复活是说:进入永恒圆满的生命境界;

               ***升天是说:这圆满境界不属于现世次序(虽由现世开始。)

**圣母升天:圣母的整个生命最后进入了这个永恒圆满而又不属于现世秩序的境界中。

b)      传承:

*早在第三、四世纪:相信圣母升天。

*第六世纪:把升天定为瞻礼来庆祝。

*第七世纪:庆祝逐渐普及。

*第十一至第十二世纪:神学上开始关注并讨论此问题。

*第十九世纪:主要是1849年至1940年,2505封请求信寄到罗马,请求定为信理。

*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有204位主教提议定为信理。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19401945年,收到842封请求信。

*至二十世纪中期:此信仰普遍进入民间,并在各地普遍庆祝,教会无法忽视此强烈而普及的集体信仰意识。

c)      钦定为信理:

*到了19501030:教宗比约第十二世召开会议。

*1950111:教宗隆重宣布圣母升天为信理。

*信理的内容:

 

         无玷卒世童贞玛利亚,天主的母亲,一结束了尘世生

           活,她的肉身及灵魂便一同被提升到天国的荣耀里去。”

 

*教宗为何避免用“死亡”的字眼?而用“结束”一词?

*据悉,圣母升天瞻礼在第八世纪已在民间流行,但教会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颁布为信理。

*教会极为审慎分辨,并在教会的整个生命中分辨圣神的启迪。

 

 

B.        升天的神学意义及问题的探讨:

a)      圣母升天的神学意义:

*打开一个奥秘:得救人性的美丽。

b)      有关圣母身上的“痛苦”与“死亡”的讨论:

*圣母有没有痛苦与死亡?

*传统上有人认为:圣母没有原罪,故没有痛苦与死亡。

*分辨:圣母没有的是那一种痛苦?那一种死亡?

*没有:罪以及罪的后果的痛苦。

*有:来自受造物本身的处境与限度的痛楚。

*没有:来自罪及罪的后果的死亡(真正的毁灭生命)。

*有:来自受造物作为物质一部份的命运。

 

总结:

*圣母身上的四大奥迹:启示出天主是谁、人是谁。

*圣母身上的奥迹引领人更深地进入天主的美善与无限的爱内。

第五章                     玛利亚── 教会的典型与母亲

1. 绪言:

  *梵二大公会议说:“(玛利亚)确为肢体的母亲……,她被尊为教会最崇高、最卓著的成员,并为教会在…及伦理的典型和模范。”(教会宪章 No. 53

  *大公会议用了“母亲”和“典型”来称呼玛利亚。

  *典型与母亲有何关联?

  *两者对教会又有何意义?

  *本章就此两大问题进行研究与反省。

 

2. 玛利亚是教会的典型:

   *“教会典型”与“教会之母”是彼此相连的。

   *教会之母需要在教会典型的蠋照下才容易了解。

   *必需先寻找出教会是典型的意义,然后才探讨教会之母的意义。

 

A.     何谓“典型”?

a)        希腊文:

*Τυποs (type)中译是典型;有“打”、“推”之意。

*字义:(1) 指一物用力打击在另一物身上,并把自身所有的特征铸印在另一物身上,而把特征铸在他物身上的东西则称为典型(type)或原型(archetype)。

       (2) 被铸造成为极相似典型的东西,则称为“印迹”或“图像”。

b)        圣经的应用 :

*新约时代:圣经作者把“典型”用在较抽象的事物上,例如:圣保禄指亚当为典型。(参考  5:14)。

*弟铎书及弟茂德书:视长老及监督为信友的“典范”(type),含有道德及伦理之意义。

c)         神学意义:

(1) 共三点:

第一: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拟人化。

第二:典型与图像(或印迹)的关系相当真实。

第三:若这“典型”是人,则他/她是“图像”的道德模范。

 

 

(2) 应用在圣母身上:

   第一:玛利亚是教会的典型,教会在她身上找到所有的特征。

   第二:玛利亚与旅途教会之间的关系是典型与图像的关系。

   第三:玛利亚是教会的伦理及道德典范。

 

B.     典型与母亲:

a)        教父传统:

*第二至第四世纪:+儒斯定称圣母为“新厄娃”、“再生的厄娃”。

                 +圣依肋内:将玛利亚与厄娃对比。

                 +戴尔都良:把厄娃、教会、贞女和玛利亚相连。

                 +盎博罗削:第一位明确地称玛利亚为教会的典型。

*第四至第六世纪:+亚历山大的格来孟:玛利亚是教会的典型,她“以童贞之身作母亲”的特征作教会的典范。

                 +亚历山大的济利禄:在厄弗所公会议中肯定玛利亚是教会的预象和典型。

b)        童贞式母亲的意义:

*玛利亚: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童贞式母亲。

*童贞式母亲:是信德的奥迹。

*玛利亚童贞式母亲的使命:由领报开始,到十字架下完成,至光荣升天后仍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若19:26-27):“看!你的母亲。”玛利亚在十字架下接受一新的使命,就是:成为宗徒们及其团体的母亲。

*教会是玛利亚的图像:反影玛利亚“童贞式母亲”的特征。

*教会:在信德中透过圣事与宣讲而屡行母亲的使命。

 

3.      教会之母与人类之母:

 

A.     保禄的教会观── 玛利亚是教会之母:

*格林多书信视教会为基督的身体,信徒是肢体,基督是头。

*玛利亚是“头”(基督)的母亲,所以,她也是“身体”(教会)之母,是肢体的母亲。

B.     玛利亚是人类之母── (哥罗森书1:15):

*基督为宇宙之首,是一切受造物的元首。

*玛利亚不但是教会之母,亦是人类之母,因她是万物元首-基督之母。

*玛利亚是人类之母的思想早已蕴含在“新厄娃”的观念中。

*厄娃是众生之母,新厄娃完成厄娃之使命:成为赐新生的人类之母。

C.     教会学的意义:

*玛利亚是教会之母又同时是人类之母,在教会学上意义深长。

*玛利亚成为教会的典型目的是为了使到教会成为人类的典型。

*人类社会在教会身上找到一切真正团体的特征。

*教会是人类社会的type,而人类社会是教会的anti-type(或image)。

*教会以其身上的“童贞式母亲”之爱影响及塑造社会,使社会亦成为爱的团体。

 

结语:

*天主在创造之初便匠心独运地为教会预备了一个典型── 玛利亚。

*玛利亚以其身上的童贞式母亲之特征影响及铸造了教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典型。

*在精神及道德上,玛利亚是教会的典范,而教会则是人类社会的典型。

第六章            有关“襄同赎世者”及“诸宠中保”的问题

 

1. 导言:

  *公元第十五、十六世纪:“协(襄)同赎世者”(Co-Redemptrix)的名称开始流行。

  *“诸宠中保”(Dispensatrix of Graces)的名称在教父时代已存在,但未曾深入反省其意义。

  *中古时代:此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

  *梵二大公会议:在会议进行中,有教长提出把其中之一定为信理,但没有得到通过。

  *此等思想在大公会议后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七苦圣母敬礼及某些圣母的祷文中,亦提及圣母为恩宠中保。

  *此等信仰内容是否合理,视乎神学上能否给予正确解释。

 

2. 圣母是“协同赎世者”的意义:

  1. 困难:

*一方面:在启示上,基督是唯一的救主,没有另一位可与之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如何玛利亚也参予此赎世工程,而不会出现救恩有两个源头的危机?

*从合一运动的角度看:“襄同赎世”的思想备受质疑。

  1. 传统上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主、客体救赎有别,玛利亚是参予了客体的救赎工程。

             +批判:这理论至少有两大弱点。

*第二种解释:+完全否定圣母参予了客体的赎世工程。

             +批判:“不及”的极端。

*以上两种解释都基于对教会的本质有较狭窄的理解。

  1. 近代的反思:

(1)    主、客体救恩的区分与整合: 

*出发点:不由玛利亚身上出发,而由教会的本质作起点。

*在新的教会观之下去看玛利亚“协同赎世”的意义:

  1.1 教会是一个生活的团体,

  1.2 圣母在“基督的救赎工程”与“人的参予”之间作联系的桥梁。

  1.3 玛利亚身上的辨证性角色:被救赎的“救赎工程参予者”。

(2)    从教会是“典型”来看玛利亚的事工:

*教会亦是“协同救赎者”:是在领受中主动合作和参予。

*救主只有一位,救恩只有一个源头:基督。

*教会与圣母相似:永远是在受中施。

*教会在接受了救赎工程的果实(救恩)之后,以圣事、以行动分施救恩给人。

(3)    圣多玛斯对圣母的评注:

*将圣母与厄娃相比:“厄娃寻求果实,但没有得到所要的,玛利亚藉合作而找到了真正的果实──耶稣基督”。

*厄娃在果子上找三件事:

  第一:肖似天主,知善恶。

  第二:找幸福快乐,因为果子好吃。

  第三:厄娃的果子表面上美丽。

 

3. “诸宠中保”的问题:

A.     设难:

*基督是唯一的中保,如何可能玛利亚也是中保?

    B. 回应:

a)      耶稣基督是大司祭──唯一的中保:

*圣母的中保地位是在教会内及人类内,是领受性、是被充满而后流向人间的。

*基督的中保地位是天人中间的大司祭,祂是全人类的中保,包括玛利亚。

b)      圣母身上中保地位的三层功能:

第一:充满救恩,流溢于教会及人类。

第二:第一位圆满被救赎者,以其母亲身份为人转祷。

第三:以其德表引导人走近天主。

 

4. 总结:

   *教宗本笃第十五世:称玛利亚为“上天之泉”。

   *玛利亚由源头(耶稣基督)那里吸满了泉水,然后由她的满盈中流溢出来而流向世界与人类。

   *“诸宠中保”启示一个很美丽的事实:天主慷慨施恩,祂的恩宠在人身上丰盈流溢,不断流向人间。

   *“诸宠中保”:是来自天主这个画匠的一幅“丰盈、富裕”的图画── 世界和教会常在恩宠的浸润中,源源不绝。

   *近代反思的结果:大大修正过去的看法,中保不可能只是工具性的角色。

*信徒是“第二玛利亚”:充满丰盈恩宠,富有无匹,不断把满盈的生命涌流向人间,恩泽大地与苍生。

 

玛利亚:满被圣宠者-

你永远是信徒生活和信德的典范!

你永远是最美丽最慈爱的母亲!

上天之泉,为我等祈!

 

      -完-

 

上一篇:张春申的圣母论下一篇:一位被完美救赎的女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