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圣经园地 > 批判

把圣经像文学来读-认识圣经文学系列之一:导论

时间:2007-11-04  来源:  作者:郭秀娟 点击:

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圣经研究也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学者的新方向乃是愈来愈重视圣经的文学性。其实,早在本世纪初,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有次回家过暑假,作牧师的父亲要他讲道,他的讲题就是“把圣经像文学来读”。他说:

旧约应当作各体的文学读,如约伯记是犹太戏剧,列王记是犹太历史,雅歌是情歌,而创世记和出埃及记是很好的犹太神话和传说。他又说,耶和华无非是一个部落之神,他帮助约书亚灭尽亚玛力人和基遍人。但是人们对上帝的想法演变了,从为部落崇拜的偶像演变成一神教的上帝。(注1)

像这样离经叛道的无神观念,不只当时让林语堂的父亲,吓得惊惶失措,也使得历代多数正统派的基督徒谈文学色变。传统圣经研究,不论是正统派还是自由派,主要遵循两大途径:“历史”研究法,着眼于语言学、文法分析、历史背景、经文鉴别和编辑历史。“神学”研究法,则着重在系统性的教条和命题。这两大主流,长期支配了正统派的圣经研究。即使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台港基督教出版社所发行的中文研经和神学著作,仍然固守此一趋向,鲜少有和后现代学者对话的作品。

多元批判兴起

然而,近几十年来,西方神学界逐渐脱离“历史”和“神学”二元独大的趋势,而步入多元典范并行的时期。各式各样的批判学兴起:从早期仍属历史批判范畴的“源本批判”(Source Criticism)、“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和“编辑批判”(Redaction Criticism),到新近文学批判领域内的“故事批判”(Narrative Criticism)、“修辞批判”(Rhetorical Criticism)、“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等,愈来愈注重格式、结构、体裁、背景、动机、文学修辞技巧和读者的角色。

在释经学圈内,更兴起所谓“激进释经学”(radical hermeneutics)。激进释经学“主要扎根在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上,发展出一连串根基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论上的诠释法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注2)解构理论主要源自法国学者Jacques Derrida,他正确地指出:任何想从单一诠释理论寻求意义的解读法则,有其困难。这些后现代研究打破传统诠释旧习,弃绝霸权主义,带给圣经诠释者极大的挑战并埋下重重危机。怎样的诠释才是合法的呢?谁有资格来订诠释的标准?保守福音派学者华德.凯瑟和席尔瓦在最新出版有关诠释学的书也坦承:

几乎所有自一九五六年兰姆(Bernard Ramm)在《基督教释经学》所做的预设,都已受到严峻的挑战,也受到现代性及后现代性的新风潮所考验。这严重性可见于现今日新月异变幻无穷的思考模式。(注3)

在这些现代和后现代批判学者之中,不乏拥抱宗教进化的自然主义无神论者,还有就是否定一切神迹、弃守信仰的自由派神学家。而且这些当代诠释理论,往往着重在历史重建;或重现现存文件的神话原型或口头遗传;或是过度注重读者对文本(text)的解读,甚至放弃探讨原典作者的写作本意,乃至主张经文普遍具有“多重意义”。

不宜因噎废食

因此,多数正统学者视文学批判如毒蛇猛兽,甚至有人不正确地将文学和杜撰的故事划上等号。近代,的确有不少文学批判家,否定圣经故事之历史真实性,视全部或部份为虚构故事。然而,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如果因为有文学批判家挑战圣经的史实性,我们就拒绝采纳文学分析法;那幺,依同样逻辑,有自由派的圣经学者,挑战圣经历史记录的准确性,我们是否也该因此排斥历史研究法呢?”(注4)当我们在圣经作品里,发掘圣经作者高度的文学创作技巧,一点无损于圣经内容的历史真实性。事实上,有学者将文学划分为纯文学和实用文学两大类,历史就被归在实用文学之下。

另外,我们也不可一笔抹煞所有批判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早期的形式批判为例,在旧约研究上相当具有价值。让我们举一例说明:弥迦书一8~16和以赛亚书十章24~32节,二者结构近似,在整部旧约中属独一无二的文学形式。学者辨识出前者是以犹大诸城为对象的丧葬挽歌,后者则是以北国诸城为审判对象。两者都和亚述进犯耶路撒冷事件有关,皆使用特殊文字技巧,即以城市名称的“相关语”(paronomasia一种兼具音韵和字义的文字游戏),来描述各城镇所将遭受的厄运。且都以命令语气、快速从一城转到下一城。

弥迦以“不要在迦特报告”开始,大卫在悼念扫罗和约拿单的哀歌也用过这句。“迦特”是非利士大城,弥迦的家乡摩利沙就在迦特附近,“迦特”一字和“报告”是双关语。接着有五个大概是在耶路撒冷北边的犹大城市,和五个在耶路撒冷撒冷南边的城市,先知一一以相关语描述这些城镇即将面临的命运:

城市名
 字义或音近似
 相对应的审判
 
亚伯弗拉
 灰尘之家
 辊于灰尘之中
 
沙婓
 美丽之城
 赤身蒙羞
 
撒南
 前进之城
 不敢出来
 
伯以薛
 路边之家
 无处可站
 
玛律
 苦
 心甚忧急
 
耶路撒冷
 平安居所
 灾祸临到
 
拉吉
 套车用的马
 快马套车
 
摩利沙迦特
 迦特的遗产
 将礼物送人
 
亚革悉
 诡诈
 用诡诈待王
 
玛利沙
 征服者
 夺取者将临
 

这段死亡之歌,充满善与恶的联想,使人心生恐惧和绝望,这样的文字技巧加强听者的感受,令人终生难忘。我们实在需要更多福音派学者,对当代这些批判学提出中肯的评论。(注5)

福音派学者急起直追

事实上,有愈来愈多正统圣经学者,在埋入文学领域同时,不随波逐流,坚守圣经是神权威的启示。保守派里,早期最有名的著作,要属茂顿在一八九九年所著的《圣经之文学研究》,可惜并未形成气候。茂顿在书里对文学这样定义:“文学是感情的产物,受时代精神影响,将人的心性、思想和情绪表现出来。文学是不可思议的力的具象化。”(注6)

大约三十年前,当神学界仍然埋首在历史和神学分析之中,各大学文学院系甚至高中,已经风行把圣经当成文学作品来读。在文学专业领域内,对圣经文学贡献卓著的有Northrop Frye、Amos Wilder、Robert Alter、Adele Berlin、Michael Fisbane等人;在福音派中则有Leland Ryken、Grant Osborne、Gordon Fee和Douglas Stuart等人,以研究圣经文体(genre)著称。(注7) Osborne认为文体包含外在和内在形式。前者和整体结构格式、形式(韵律、节奏、叙述) 、风格、相互关系和内容有关。后者和结构布局、行动、叙述语调、生活场景和语言相关。(注8)

总结近代研经趋势,Longman写道:“文学研究法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研经法……在诠释学上,我们已进入新的典范移转(paradigm shift),取代传统挖掘经文来源的批判法--远离历史分析法而就文学分析法。”(注9)

其实,上述这些福音派学者并未全然抛弃历史分析法,乃是进一步撷取当代学者研究之长,在固有的诠释法则之外,加上文学批判的角度,更丰硕地诠释经文的神学意义。

文体研究之重要

上帝,原是全本圣经的背后作者。正典最后形成的格式,虽然假手无数不同的作者,却绝对有神超然默示的运作,在结构和主题上自然具有高度的一致和整体性。经文表达格式若属特定文学形式,我们就有必要以该文学形式的特性和功能来加以解读。鲁益师就曾写道:“有人提议把圣经当文学作品读……意识到不同的经卷是以不同的体裁写成的,必须顺应个别体裁的要求加以研读,才能妥切领会。”(注10)

这样,才不会像许多异端,错误地以字义解释原本是象征性或寓意的经文,而以寓意或灵意解释原本该照字义解释的经文。卡森在《再思解经错谬》一书提到:

把可以按字面意义解释的词当成象征用语,或是反过来,是解经上常见的现象。异端神学体系,往往利用这种误导。塞尔(James W. Sire)曾指出:“基督教科学派”(Christian Science),就是运用一系列象征解法,却从不解释理由。例如,“鸽子”象征属天的科学、纯洁、和平;“傍晚”象征“凡人思想;人心困倦;隐秘见解;和平安息”。塞尔又说:摩门教把许多明显的象征语法,以字义解。例如,他们认为神必然拥有身体,因为经文提到神大能的膀臂。(注11)

在解经过程中,如果能更审慎分辨文体的不同和特性,相信经文错解的情形,会减少许多。

圣经具有高度文学性

圣经蕴涵丰富的文学技巧,不是刻板的神学信条。当耶稣被问道:谁是邻舍时,他讲了一个意象丰富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路十25~37)。耶稣采用高度文学技巧,以艺术上常见的三段重覆事件来表达。耶稣不用抽象的字典定义回答,却诉诸人类所熟悉的经验。这正是文学核心所在--文学,乃是抽象的意义道成肉身。故事中出现的祭司和利未人,挑起听者极大的期盼:英雄当出现在高潮的第三段吧?但是,撒玛利亚人的出现,却一反犹太文化传统,令听者大感震惊。在措手不及之间,无奈已深陷剧中,并且生发怜悯之情,此时再要抽身也来不及了。这真是极短篇中的杰作。

美国杂志大王亨利鲁斯(Henry R. Luce),原是早期鼎鼎有名赴中国宣教的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 1868~1941)之子,一手创办《时代》、《幸福》和《生活》三大杂志,他有句名言:“不是《时代》杂志起首强调人物故事;开创者乃是圣经。”(注12)历史上更不知有多少大文豪受到圣经启发,而创作了不朽的文学作品。本仁约翰一生只研读一本书,就是圣经;而他的创作《天路历程》,在基督教文学史上却是一朵奇葩,其价值与影响历久不衰。

这一认识圣经文学系列,将介绍如何从文学层面,解读故事文体、诗歌、箴言、比喻、书信、先知文体和启示文体,作为传统历史诠释法则的延伸。笔者参考的著作,将以福音派学者Leland Ryken、Grant Osborne、Gordon Fee、Douglas Stuart和Tremper Longman III为主,从探讨文学上的“文体”(genre)、“结构布局”(plot)、“性格描写”(character)、“生活场景”(setting)、“写作角度”(perspective)和“用语措辞”(rhetoric)等分析入门,将文学理论应用在经文诠释上。

这一诠释路向,尝试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取得较为平衡的诠释角度,在强调圣经文学的“美”之外,也不必放弃其“真”。事实上,这种解经方式,生动有趣,着重人生经验的分享,梢允鼓琳叩慕舱赂罨=裉欤颐钦跸蛞桓龀渎绿粽降募驮粝胍米派钍芎笙执汲庇跋斓男氯死啵翟谟斜匾鲜墩庑┬碌浞堆芯ǎ实庇τ迷谕牌酢⑿∽榛蚣彝ゲ榫啵恢豢梢栽黾佣曰肮艿溃箍筛挛颐嵌允ゾ羰竟逃械娜鲜叮拐胬砘罨谖颐侨粘I詈退枷氲敝校檬ゾ亩脸晌托脑媚康拿朗隆?/P>

注解:

林太乙,《林语堂传》(台北:联经出版社,1989),第19~20页。
卡森( D. A. Carson)着,《再思解经错谬》(Exegetical Fallacies) (台北:校园出版社,1998),第168页。
见谢品然着,《冲突的诠释》(香港:建道神学院,1997),第27页。W. Kaiser, Jr. & M. Silva,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rmeneutics: The Search for Meaning(Grand RapidsL: Zondervan, 1994), p.9。
Leland Ryken, "Words of Delight: The Bible as Literature", Bibliotheca Sacra Vol. 147 #585 (Jan. 1990),p.6.
Allen Ross, 课堂讲义。
茂顿(Richard G. Moulton)着,《圣经之文学研究》(The Literary Study of the Bible)(台北:提比哩亚出版社,1996初版),第2页。
Daniel J. Estes, "The Hermeneutics of Biblical Lyric Poetry", Bibliotheca Sacra Vol. 152 #608 (October-December 1995), p.415.
Grant R. Osborne,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Downers Grove, Illinois: InterVarsity Press, 1991), p.150.
Tremper Longman III, "Reading the Bible Like a Book,"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6, 1987, p. 27, quoted by Daniel J. Estes, in "The Hermeneutics of Biblical Lyric Poetry".
路益师(C. S. Lewis)着,曾珍珍译,《诗篇撷思》(Reflections on the Psalms)(台北:雅歌出版社,1993再版),第6页。
D. A. Carson, Exegetical Fallacies, p141.
Leland Ryken, How to Read The Bible as Literature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er, 1984), p.33.

上一篇:古今释经学的一些派别下一篇:当解经家遇上文学家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