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第十三届世界病患日文告 二○○五年二月十一日 基督─非洲的希望 1. 二○○五年,非洲再一次成为举办世界病患日的东道主,对上一次已是十年前的事,这次将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Yaounde)的宗徒之后圣母朝圣中心举行。这选址是要让大家以具体的方式,对饱受严重医疗不足的非洲大陆人民,表达出互助关怀的精神。这是继十年前第三届世界病患日后的一大进展,当年非洲信友毅然承担起辅助困难中兄弟姊妹的重任,化身成“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我在主教会议后文件《教会在非洲》(Ecclesia in Africa)宗座劝谕中曾写道:“今日的非洲可比拟作那由耶路撒冷下到耶里哥的人,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服,把他打得半死,丢下他就走了(参看路10:30-37)”。我继续写道:“非洲大陆有许多人──包括男女老幼──都躺在路边,患病、受伤、无助、受排挤、被遗弃。他们极需要些善心的撒玛黎雅人,向他们伸出援助的手”(《教会在非洲》,41: AAS 88 [1996], 27)。 2. 世界病患日的目的之一,是要发人深省“健康”为何物:它深远的意义,令人想起人与自身和周遭世界间的和谐。非洲文化能充分表达出这观念:它多采多姿的人文和宗教艺术,以充满喜乐、节奏和音乐感的特色,把这思想表露无遗。 可惜今日这美丽和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疾病肆虐非洲大陆,当中尤以“艾滋病”最厉害,“在非洲各处散播死亡与痛苦”(《教会在非洲》,116)。与此同时,冲突与争战蹂躏着不少非洲地区,令预防疾病和治疗工作难以进行。在灾民和难民营中,经常躺着许多甚至连生活必需品也缺少的人。 我央求那些有能力的人,切勿放弃竭力压止这样的悲剧(《教会在非洲》,117)。我要向从事军火买卖的人,重申我在该文件中所说的话:“那些藉军火买卖而助长非洲战事的人,是干犯人类可耻罪行的同谋”(《教会在非洲》,118)。 3. 至于艾滋病肆虐一事,我曾在其它机会上指出,它也反映出一个“心灵的病症”。要负责地抑制这恶疾,便应透过对生命神圣价值的教育,和培养正确的性行为,来加强预防。事实上,许多感染是经血液接触而来,尤其是在怀孕期间,而这种感染是应全力抑制的。但更多感染却是经由性交而来,且可以透过负责的行为和谨守贞洁而得以避免。 出席一九九五年非洲主教会议的主教们,指出这疾病的扩散是不负责的性行为所致,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亦愿意在此重申:“基督徒婚姻和忠贞带来的恩爱、喜乐、幸福和平安,以及由贞洁而来的安全,应继续推广于信友间,尤其是在年青人当中”(《教会在非洲》,116)。 4. 致力对抗艾滋病,是大家责无旁贷的使命。在这方面,执政者和政府当局有责为市民提供清晰而正确的信息,动用足够的资源去教育年青一代,以及照顾市民的健康。我敦请国际机构在这方面推动明智和出于互助精神的行动,不断为维护人性尊严和人类生命不可侵犯的权利而努力。 对那些设法令治疗艾滋病药物保持低廉的制药工业,我们要致以衷心感激。医药卫生上的科研,固然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医药新发现在成为可赚钱的商品前,还要动用其它资源,但是人命关天,拯救生命常应先于其它一切考虑。 我要求牧灵工作者,“为患艾滋病的兄弟姊妹,尽量送上物质上、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慰藉。我迫切请求全球的科学家和执政者,出于对每人应有的爱心和尊重,要用尽各种可能方法去消除这祸害”(《教会在非洲》,116)。 我想在此特别称许那些医疗人员、修会会士和志愿工作者,他们怀着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心肠,献出自己的生命,侍候在艾滋病患者身旁,而且还兼顾他们的家人。在这方面,数以千计的天主教医疗机构,到了非洲为饱受各种疾苦的人民,尤其是为艾滋病、疟疾和痨病患者服务,有时甚至到了英烈的地步,实在十分难能可贵。 最近几年里,我为艾滋病患者向世人作出呼吁,终见有点成效。我感到很欣慰,眼见不同国家和机构,群策群力,共同推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实际行动。 5. 我今特向其它地区的主教团成员说话:亲爱的主教们,你们要慷慨地与非洲地区的主教联合一起,好能更有效地应付目前及其它急难。宗座医疗事务委员会一如以往,必会协助统筹和促进此等合作,务使各主教团作出实在的贡献。 教会对非洲问题的关注,不仅是出于对急需者的人道心肠,也是由于忠于救主基督之故,教会在每个受苦者身上认出基督的仪容。故此,归根究柢,古往今来常是信德驱使人献身照顾病人。而望德却令我们能不怕各种艰难困阻,耐心执行这使命。最后,爱德教人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处境,让人能明了每个情况的特性,并作出适当的响应。 教会怀着深切的分担态度,前去接触生命受创的人,以各种方式把基督的爱带给他们,这都是“爱德的创意”(《新千年的开始》,50)提示她用来帮助他们的。教会对每个患病的人说:“你要振作,天主并没有忘掉你。基督与你一起受苦。你若能献上自己的病苦,便能与基督合作,拯救世界。” 6. 每年一度的世界病患日,让大家能加深认识医疗牧灵的重要。在今日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充斥着俗世主义,因而易于忽略牧灵在医疗上的重要。人们认为这医疗工作并非关注人类终向的地方。相反,人在患病之时,正是他们更迫切要找到满足人类生命终极问题的答案:即有关病痛、受苦和死亡意义的问题。这不仅应当作艰苦地要面对的费解问题,而要视为基督亲自体现我们生命的奥秘,令这生命朝向一个崭新而决定性的重生,迈向一个永远的生命。 在基督内才有真正圆满健康的希望,他带来的救恩才是人类最终疑问的真实答案。在尘世得救与永恒救恩之间并无矛盾存在,因为主基督已为全人类和全人的得救而死(参看伯前1:2-5;圣周五朝拜十字圣架礼仪)。救恩构成新盟约的最重要内容。 在即将举行的世界病患日上,我们一方面要宣告全非洲和全人类健康的希望,同时要以更大的决心为了这伟大目标而努力。 7. 主耶稣在宣讲福音真福时说:“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玛5:4)。受苦与喜乐二者间表面看似的矛盾,在施慰者圣神的行动下已被克服。圣神使我们肖似基督被钉和复活的奥迹,从而让我们在现世已预尝他日在真福中与救主相遇的圆满喜乐。事实上,人类所向往的不仅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幸福,而是那种与天主、与自己及与人类全然和谐共处的“健康”境界。只有透过基督受苦、圣死和复活的奥迹,才能达到这目的。 至圣童贞玛利亚很有说服力地为我们预先说明了这末世真理,尤其借着她的始胎无原罪和蒙召升天的奥迹。圣母因她在毫无罪恶暗影下成孕,能全然顺应天主的旨意和为人类服务,因此充盈着那流露喜乐的深厚和谐。 为此,我们向她祈求,并称她为“我们喜乐之泉源”,实在是理所当然的。童贞圣母赐给我们的喜乐,不会在考验中消失。毕竟,当我想到这个满溢人类、文化和宗教资源的非洲,同时又见它受着无可言喻的痛苦,我的口便不期然的发出以下的祷告: 始胎无原罪童贞玛利亚, 痛苦与希望之女性, 请怜视一切受苦的人, 为众人求得丰盛的生命。 请以慈母的眷顾, 尤其俯恤多难的非洲, 解救他们于急难, 免除爱滋及其它致命疾苦。 请垂怜哀悼子女的母亲, 关照无依无靠的长者, 扶助年幼丧亲的孤雏。 请把众人紧抱于你的慈怀中。 非洲及普世之母后, 至圣童贞圣母, 请为我们祈求! 若望保禄二世 二○○四年九月八日 发自梵蒂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