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长:当勇于开拓服务
圣高隆庞传教女修会于刚过去的十二月结束在香港的工作。该会总会长、曾服务香港多年的纪爱恩修女(Ann Gray)指出,该会修女抵港后最先协助香港防治肺痨,到她们这一代则服务弱势群体,这都是贯彻修会勇于开拓新服务的精神。
该会修女把石澳天主教静修舍的服务交回教区后(再由加尔默罗会神父接棒),十二月返回爱尔兰母院。
纪爱恩修女对英文公教报说,前辈服务社会上最有需要的一群,未来修会需要不断提供创新的服务,同时帮助那些最需要援助的地方,如前人般勇于开拓。
回顾在港经验,纪修女指先贤一直担当先驱,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协助香港对抗肺痨──昔日爱尔兰甚少妇女修读医科,修会却敢于派修女读医再派遣她们来港救治病人。她说:“我们服务律敦治医院、推动善终服务、创立痉挛中心及性工作者外展服务‘青鸟’;并在缅甸服务爱滋病人。”
纪修女与玛利诺修女温喜莲(Helene O’Sullivan)及社会人士于一九九三年创办“青鸟”,这组织旨在关心性工作者的需要,提供服务及支援,帮助她们正视健康及人生问题。纪修女晚上会在旺角街头与性工作者倾谈,聆听她们的故事。
修女指这工作是延续前人在律敦治疗养院对抗肺痨的服务精神。她说昔日几乎没有人愿意照顾肺痨病人,同样道理,当社会对性工作者抱有成见、不愿意接纳她们之际,修女便去关心她们的需要。
“社会必须让人有机会选择另一种生活,给予空间去改变人生。”她表示,修女虽然离开香港,但与她们合作多年的本地平信徒团体“圣高隆庞之友”会延续这份修会精神。
圣高隆庞修女早年致力贡献于医疗、纾缓治疗及医院牧灵等医院工作的同时,亦从未忽略牧民信众的工作,例如她们有份创立天主教护士会及天主教医生协会,并推动成立本地圣母军团体。
此外,她们于六十年代服务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医疗等支援;教育方面,她们于一九七七年开办梁式芝书院, 九七年交给教区管理。
圣高隆庞传教女修会创立于一九二二年,修女一九二六年随圣高隆庞神父到中国衡阳传教,四九年来港服务,并到美国、菲律宾、缅甸、韩国、秘鲁、智利等地开展服务。
该会五位修女一九四九年从爱尔兰来港到律敦治医院服务,而将天主教信仰融合于世俗的医疗营运模式无疑为修道人带来挑战,时任教区主教恩理觉(Enrico Valtorta)这样勉励她们:“你们必须把福音精神化为行动,引领人到天主跟前,应当富于慷慨、仁爱、怜悯,让人看到基督的临在。”修女致力在生活中传扬福音,以爱及其专业去服务最贫苦弱小者。(英)
修女离港前撰文 感谢信徒爱护
服务了港人近四十载的卫爱莲修女(Mary Anthony Ryan)、白秋霞修女(Patricia Byrne)及乐易安修女(Isobel Loughrey)十二月离港返回爱尔兰前,在英文公教报撰文,分享临别感言:
很多人问我们离开香港的原因,这实在难以回答。
人总在流转,而我们作为传教士,须时刻觉察世界及修会内所发生的事,以能更好地回应社会的时代需要⋯⋯
这些年来,我们修女的人数不断下降,只有少数是年轻修女。近年已没有修女被派遣来港,而当修女年迈退休,她们的工作便再没有修女延续。我们意识到是时候离开了。这无疑是困难的决定,对修会的传教生命来说,香港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首位修女于一九四八年来港,次年起服务律敦治医院。
我们三人在香港生活接近四十年,见证这里的改变与发展。今天,本地教会既活泼又年轻,同时不断成长。香港人已在本地及到外方传教,亦有新的外国传教士来港⋯⋯圣神正在邀请我们较年轻的成员前往一些更有需要的地方传教, 如缅甸和巴基斯坦。
我们绝不会轻言放下使命,却也不会抓紧不放。我们与香港人生活并工作了这许多年, 现在感到非常伤心与失落。这里的人给予我们太多了—— 富饶的文化、温暖的接纳、忠诚的友谊。
很多人问我们最挂念什么,是美食?是这充满生气的城市?还是美丽的文化?答案始终是:我们有幸与他们合作的人。此外,教会团体中的各种职务、为基督教弟兄姊妹提供灵修指导、与佛教团体成员交流,以上种种皆丰富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亦因着社会上的边缘人士而蒙受祝福,那些贫困的、在囚的、受贬抑的、被边缘化及排斥的,而在道别之际,我们感谢所有前同事、朋友与合作者不断慷慨地付出。
本会成立的目标是要往中国传教,当这使命被暂停时, 我们却能够来到香港,继续在这里服务华人,以回应原先的召叫。
曾服务律敦治医院的邓敏修女( M a r y D a m i e n Rooney)曾说:“一九五○年代当我们需要离开中国时, 香港向我们敞开双臂。”我们纵转去其他地方,也不会忘记为中国人服务的使命⋯⋯
我们受唤去临在于贫苦及从未听闻福音的人当中, 而香港成为我们实践这使命的地方。纵然离去, 但引领我们到这里的圣神, 必会继续燃亮这颗珍贵的东方之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