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它分成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这样更能帮助我们领会并掌握教会发展的过程和特征。一般来说,教会历史有如下“三分法”和“四分法”两种:
三分法:1、古代教会(30-590),2、中世纪教会(590-1517),3、近现代教会(1517—)
四分法:1、早期教会(30-590), 2、中古时期( 590-1517),3、改教时期(1517-1648),4、近代时期(1648—)
上述两种分法区别其实不大,基本都是以公元590年大额我略出任教宗和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改教,分别作为中世纪教会和近现代教会的开始。
然而,享有“二十世纪的多玛斯·阿奎那”之称的神学家卡尔·拉内(Karl Rahner 1904-1984),却阐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会历史分段观:
1、新诞生的教会(30-49),2、耶路撒冷公会议后的教会(49-1965),3、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的教会(1965—)。
之所以要将教会历史这样分段,在拉内看来,原因就在于:
1. 在耶路撒冷公会议之前的教会是“犹太基督教会”,只限于在犹太宗教文化中传播,凡是加入基督教会的人,如果本来就是犹太人,自不必说,如果是“外邦人”,就必须要遵守犹太宗教和文化的习俗,如守安息日、割损礼、取洁礼等。
2. 经过于49年在耶路撒冷召开的宗徒会议后(见宗:15章),教会不再受限于犹太宗教和文化色彩,但却局限在希腊-罗马(Greco-Roman)文化中。在以后的福传过程中,特别是十六世纪后,随着新航道、新大陆的发现,基督信仰和西方文化被一起“出口”到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
3. “梵二”后,教会第一次以全球性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并通过“福音本地化”运动,而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大公教会”(Catholic)的特质。*
拉内对教会历史的分段,使我不由地想起耶稣在福音中所讲的关于酵母和面的比喻:“天国好象酵母,女人取来藏在三斗面里,直到全部发了酵”。(玛13:33)
的确,教会的使命不就是要将“天国酵母”带到世界各地的“面粉”中去,让它们“全部发了酵”吗?可是,曾几何时,我们却在把“酵母”带到世界各地的时候,也同时带去了自己的“面粉”,要求当地的人们在接受我们“酵母”的同时,也要放弃他们自己的“面粉”来换上我们的。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拉内所说的教会历史从公元49年-1965年的漫长岁月中,只局限于希腊—罗马文化中,失去了她应有的“大公”特质,直到“梵二”以后。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反思!
今天,随着教宗本笃十六的主动辞职,普世教会又将目光聚焦在了新教宗的选举过程上。正如我在从数字图表看教宗这篇博文中所分析的那样,在教会认可的265任教宗中,90%以上的来自欧洲,而意大利籍的将近200位,剩下为数不多的六十多位,虽然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可谓来自非洲和小亚细亚,但其实仍然是被希腊—罗马文化影响下的环境。而面对今天教会的大公性和普世性,许多主客观的因素都在昭示着,同时也呼唤着,一位划时代性的教宗人选即将脱颖而出。也许再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学家和神学家们会把教会历史划分为两大段:1、希腊—罗马文化下的教宗时代(30-2013),2、普世大公背景下的教宗时代(2013—)。
让我们在祈祷中拭目以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 Towards a Fundamental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Vatican II. Theological Studies, 40, no. 4 (1979): 721-7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