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经文已是第三意撒意亚和依撒意亚书的尾声,按照一般作者的习惯,常以结论做为全书的收场。这一段经文是否能称之为第三依撒意亚,甚或全部依撒意亚书的结论,是第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然后,我们可以追问:这一段经文和以上的第六十五章有什幺关系?本段是自成一整体呢?或只是许多个片段残简的集合?作者是在什幺背景下完成这些经文?作者原来的旨意何在?我们如何把它适用到目前的生活状况中呢?为清楚起见,本文分三部份叙述: 一、作者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全文的结构和注释, 三、神学旨趣及生活的教导。 一、作者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们大略浏览一下本段经文说了些什幺,然后我们才能推断出作者及时代背景,知道写作人及时代背景后,更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本段经文的意义。 从第1节到第16节原文都是诗体,其对仗工整、用字精细,堪称极佳的文学作品,从英文版圣经中,也可略窥一二。内容上,前半段叙述上主责斥那些宗教上的混合主义者和投机份子,他们一面敬礼雅威,一面向其它民族的异神献祭。更有另外一些人,嘲笑那些坚信雅威且不被现实厄运而动摇的人,要他们把“天主”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让大家瞧瞧雅威给了他们什幺好处和喜乐,这些嘲弄信仰坚定的人的恶棍,赫然竟是选民自己的弟兄(六六5)上主要亲自来惩罚这些卖弄口舌的人。在后半段中,作者企图解释:现实的厄运不过像是产前的阵痛,雅威会特别眷顾信靠祂的子民,短暂阵痛之后要换来历久弥新的喜悦。凡爱慕耶路撒冷,敬畏雅威的人要受到雅威慈祥的抚慰;至于那些叛离上主的敌人,祂也要亲临而惩罚。 表面看来,这段经文前后相映,安排的那幺好,好像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但是我们若细心阅读,第2节和第3节中间无法联贯,第4节与第5节以及第5第6,第6第7之间衔接的都很不好,好像前节与后节毫不相干,在在都显示出本段经文是由许多片段残简混合成的,但是这位编辑人是有心人,他把这些残篇安排的那幺好,以致能和上下文相联贯,且本身也能成为一整体。这个整体我们给它一个标题:耶路撒冷的炼净和欢欣;副题是:返乡后,先知最后的判决和救恩言论。 本段既然是由好几个断简残篇编辑而成的,其时代背景必定相当复杂;从种种迹象显示:本文是犹太人放逐以后的作品,至于更精确的年代,有待专家们的研究,我们只能大略地提到放逐后返国的历史事实,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推论出本文的写成背景。 犹太人在公元前五八七年被巴比伦大军掳往巴比伦,除了少数平民留在犹大境内,大部份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王族都被放逐,沦为可怜的奴隶。几乎有五十年之,他他们流离失所,备尝羞辱,许多人因而信心动摇,背弃了上主。一直到波斯帝国兴起,打败巴比伦人,波斯英主居鲁士(Cyrus 550-530B.C.)当朝,五三八年颁发上谕,允许犹太人民返国,重建圣殿、再整家园,波斯朝廷并允诺予以财力物力上的支持(事见厄斯德拉传上第一章)。不过,犹大已不再成为国家,而是波斯帝国辖下的一个省,居鲁士任命达味家簇的后裔则鲁巴贝耳为犹大的地方官,由耶叔亚为大司祭。 P.467 这时候的波斯帝国真是不可一世,居鲁士以降,三代君王都有许多丰功伟迹,尤其在战争上,他们几乎是无坚不摧,无敌不克,横扫欧、亚、非三洲,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犹大社会是那幺弱小,不堪一击,面对波斯大的国力,犹大人甚至会有自卑感。虽然波斯王准许境内的犹大人回乡,但是返回家国的人并不多。去国五十年之久,好不容易在他乡建立了一些基业,刚刚开始经营发展,就要他们回到半世纪未见的故乡,当然有很多人不敢贸然返回祖居的。至于那些跟随则鲁巴贝耳返乡的人,并不受本地人欢迎,本地人对他们怀有敌意,他们也瞧不起本地人的信仰。回到圣祖们家园的犹太人,反而成了异乡人。加上连续几年都遭遇旱灾,年年歉收,经济不景,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环境非常不如意,艰困、贫乏、缺少安全感,这一切更加深了本地人和返乡人的不睦,先知们在放逐时期说的光明远景,似乎只是甜言蜜语,没有实现的可能了。从前犹太人以他们的信仰自傲,相信总有一天,万国权威,普世君王都要到耶路撒冷来朝拜;但是波斯帝国势力日益扩张,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波斯王会到耶路撒冷来朝拜,先知的预言,盟约的许诺这时候面临最大的考验。 虽然环境这幺恶劣,许多归来的犹太人其信心仍坚定不移,这时候有名的哈盖先知和匝加利亚先知大声疾呼,要求大家群策群力,同心协力重建圣殿,新的圣殿将是信仰和许诺的保证,是雅威与他们同在的可见标记。从返乡之初就商议重建的圣殿,中间因为经济不景气,财力不足,加上本地人的干扰,专门向帝国政府打小报告,经过多番波折,屡建屡停,几乎花了廿年的工夫才重新建成,哈盖和匝加利亚的鼓舞,加上许多从前不打算回来的犹太人,也陆续回家定居,圣殿终于落成。但是新殿难免因陋就简,而且至圣所内的约柜也付之缺如,抚今追昔,难免要感叹今之圣殿不如昔者,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圣殿虽然耸立在熙雍山,但是人人心中仍不免有所感伤。 此外更有一些人在宗教上采取投机的混合主义,想讨好两边的神祇,两边都举行奉献。很多本地的犹太人,长期与异教人生活,甚而联姻,宗教生活上早成了墙头草,哪边的神祇能带来幸福生活,就投靠哪边的神明。祖先亚巴郎以来所保持的唯一神的信心,逐渐动摇。往昔的许诺为什幺迟迟没有结果呢?于是他们开始为自己找出路,不再全心依靠雅威了。 从以上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六六1~16每一小节都是其来有自,先知不是在乱发牢骚,而是根据当时的需要,针对听众的行为发表上主的神谕,所以字字珠玑,句句都对当时痛下针砭。第1、2节是对重建圣殿这件事说的;第3、4节是对投机的混合信仰人说的;第5、6节是对那些讥笑雅威的许诺、低估雅威的大能的人说的,第7~16节是对那些在困厄中仍然保持坚定的信仰的人所说的。从经文中看出:圣殿已建成,人民生活也相当安定,许多人拥向耶路撒冷的圣殿献祭,因此本段经文的说出,大概是在公元前五一五到五一○之间,在某一个献祭的庆日中,先知对百姓的讲话。前面我们说它是由残篇断简合成的,也许是先知在几个不同时间或不同场合说的话,但整体上仍然是在我们所假定的时间与场合中。 P.468 二、全文结构和注释 前面已经谈过,本段经文是由好几个断简残篇合成的,因此我们很不容易再做分段诠释的工作,许多圣经学者在分段上的意见都不一致,因着个人对历史背景与神学旨趣的看法不尽相同,对本段经文的注释也大有出入。事实上,在释经学中,本段是许多较难有同一批注者之一。如果我们肯定了前面的历史背景,那幺可以做如下的分段: 1~2节 :圣殿和崇拜的关系, 3~6节 :腐化的信仰将被判决, 7~9节 :产痛与新民的诞生, 10~14节:默西亚时代的快乐、抚慰和富足, 15~16节:上主要来审判大地, 1~2节 :圣殿和崇拜的关系。犹大人刚返乡时,有很浓的宗教意识,要重建圣殿,哈盖先知和匝加利亚先知也到处鼓吹重建圣殿之事。但是从开始打地基,到圣殿落成,老百姓们都患了很深的忧郁,“圣殿能完成吗?”“新的圣殿能蒙雅威悦纳吗?”针对这种情绪,先知引用撒落满王从前在圣殿落成时所说过的话(列上八27),圣殿岂能容得下雅威吗?上主所愿意的是谦卑、忏悔、和敬畏上主言语的人。这并不是主张:不必建圣殿;反之,他所反对的是形式主义的崇拜,鼓励人民到圣殿崇拜祭献时,应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原文作者喜欢把一些关键词连用两次,在第1节,“哪里”这字用了两次,第2节“这一切”也连用两次。思高本中文圣经,“哪里”只用了一次,不能把握住作者那股强调的语气。因此第1节最好还是保持原文的形态而译成“你们还能在哪里给我造殿宇?在哪里为我建休息的地方呢?” 第3~6节:腐化的信仰要被判决。因为长期流离失所,长期被异国的庞大武力笼罩,百姓中遂有人迷失在偶像与雅威之间,信仰腐化,成了投机的混合信仰者。信仰的根基动摇,在伦理上也就凌乱无次。在圣殿中宰杀牛犊祭祀雅威的人,出了圣殿竟然干起杀人的勾当。祭杀羔羊、奉献礼品、焚香顶礼的人本来都是向雅威祭献的行为,但是同时他们又绞死了狗、献了猪血为祝福偶像。这些人完全恣意任性,自以为只要不得罪众神祇,就能保平安,他们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背弃了对雅威的忠实信仰,他们不再聆听先知的训诲,圣殿中上主圣言的呼唤,他们也当做耳边风,因此上主要磨难这些不信的人,过去的磨难为他们是可怕而痛苦的经验,上主要用他们所害怕的一切教训和惩罚他们。 第5节所谓的弟兄,指的是那些抱怨雅威的以色列人。直呼雅威的名字,为当时的犹太人是很严重的事情,但是那些离经叛道的弟兄,以“上主”的名字来嘲弄信靠上主的弟兄,因此上主向敬畏祂的人许下:那些背弃上主的人必要蒙羞受辱。 第6节好像是独立的片段,与上下文在语气不相联贯。它很可能是对4~5节 的批注,它绘影绘声地描述上主报复他敌人的时候到了。所谓“吵闹的声”到底指的什幺,则很难断言,也许只是末世显神文学的手笔而已,和以下15~16节的显神描写都出自一个格调。 反对形式主义的崇拜,在先知群中是很深的传统,可参阅毛斯五21~25,欧瑟亚六6,米该亚六6~8。 第7 ~ 9节:产痛与新民的诞生。用经过产痛来描写默西亚时代新民的诞生,也有久远的传统,可见:米四8 ~ 10,五1 ~ 2,依七14,五四1,六二4。本段一方面安慰犹太人,要他们忍受分娩前的阵痛,救恩来临前的短暂痛苦是不免的,接着而来的将是历久不衰的幸福与平安。另一方面也讽刺犹太民族的无耐心,讽刺他们是个容易动摇的民族。难道一个国家能在一天内产生吗?或者一个民族能在一天就诞生吗?而犹太人妄想能不经考验就享救恩吗? 第10 ~14节:默西亚时代的快乐、抚慰和富足。耶路撒冷的喜乐、与安慰是先知所强调的主题之一。在第10节作者连续用了三次欢乐“同她一起欢乐,因她而欢乐.....同她尽情欢乐!”,更显出未来的幸福好像呼之欲出的样子。第11节把熙雍当作孩子们的母亲,很能和 前面7到6节相映成趣,把耶路撒冷比喻成万民之母,是犹大人的传统,在圣咏中尤其特殊(请见咏八七5)。从第1213节,可以看出当时犹大人所希望的未来,纯粹是物质丰裕、国泰民安的景象而已。第14节所谓的骸骨,这是出自希伯来人对生理的思想,他们以为骨骼是人力量的来源,骨骼若如青草一般的茂盛,力量也就像青草一般活力旺盛。14节后半段所谓上主的手,与前面所说的“抱在怀中”“摇摆”“抚慰”能前后相映,前面上主的手表达的是爱,在这里上主的手代表着上主的大能和力量,祂要在祂仆人面前惩罚前面第3~16节所提到的叛逆的敌人,这些敌人不是其它外邦人、是犹太人自己的兄弟。 第15~16 节:上主要来审判大地。是一种默示性的言论,在描写上主显现的笔法上,采用了近东文学的显神类型,在圣经中很多地方可以找到同样的类型,(参见咏十八8~10,列下二11,等);狂风、火焰、怒气、威吓都是惯用来描写神出现时的字眼。许多人将被上主消灭,所暗示的是历史中的事实呢?或是末世才有的审判呢?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全部诗节(本段原文是诗的体裁写成)弥漫着末世性的味道,15、16的审判很可能也是末世性的审判。 P.472 三、 神学旨趣及生活的教导 本段经文既为全书的尾声,成为结论的一部份,那幺第三依撒意亚的重要神学思想以及生活的教导,必在本段经文中反映一二,读完本段经文,必定有很丰富的灵感。 第一、圣殿中的崇拜祭献,不是信仰的中心因素,上主所悦纳的是忏悔和谦卑的赤心。当犹太人第一次兴建圣殿完成时,睿智的撒落满王就曾唱过:“天主实在住在地上吗?看哪!天以及天外之天尚且容不下,何况我所建的这座殿宇呢?”(列上八27)这一思想非常正确:上主是无所不在,处处都在的。有些固执的犹太人,坚持非在熙雍山的圣殿朝拜上主不可,似乎上主被束缚在圣殿山内了。新约时代耶稣说“我喜欢仁爱胜于祭献”(玛九13),就是要打破犹太人顽固的熙雍山传统。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圣殿能成为信仰的精神堡垒,圣殿能帮助人更虔诚地朝拜和祭献;但是,我们必须知所先后,除非先有了“以心神和真理拜天主”(若四23)的精神,任何表面的崇拜礼仪都不足为训。 第二、在末世性的喜乐以前,先有产痛之苦,才能接受救恩之福。犹大人历经患难,他们深知:只要信赖雅威 ,他们必能存在(依七9)。现在的任何痛苦、折磨,都只是黎明前的短暂黑暗。其实,用产痛来比喻新民的诞生,不是很好的例子。因为,上主是新子民的母亲,用产痛来形容新生,受痛苦应该是母亲, 但是在这段经文中,受痛苦的是新子民自己。不过,我们若更深入地反省,发现这产痛是母亲和子女所共有的,天心体恤人心,更显示出上主与其子民的亲密关系。 第三、凡爱慕耶路撒冷的,必要受到上主的抚慰。至于上主的敌人,则必定要被消灭。只要我们读过一点古经,就会发现:以色列人的前途是建立在雅威的许诺上,上主的许诺一面是喜乐、抚慰和饱饫,另一面是死亡和消灭的惩罚。旧约时代以民所认识的天主是慈爱宽仁而又无限公义的上主;以现世生活物资之充裕与否,做为救恩的标准。一直到新约时代基督来临以前,犹太人还盼望着一位国家英雄的降临,他们祖先信仰中所期望的太平盛世,从来没有正式实现过。本段所描述的“广赐和平”“万国财富”“抱在怀中”的时代,几乎就等于虚无飘渺的幻境。有待于基督诞生,把圆满的喜乐重新启示给我们,人类才幡然觉悟:天主的救恩不限定在物质平面,而更注重天主本身生命的分享。 从新约启示的角度来读这段圣经,能帮助我们汲取丰富的生活情趣,更能面对现实的逆 境。 P.473 *参考书目* 1. CARROLL STUHLMUELLER, O. P. “Deutero-Isaiah” 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pp. 385~ 386. 2. “The Jerusalem Bible” ed. 1966. pp. 1245~1248. 3. DENNIS J. Mccarthy “Kings and Prophets” pp. 181~182 4. JOHN CHALLANOR.. “Prophet” vol. 1. pp. 5. HENRY SLOANE COFFIN. “The Book of Isaiah” The Interpreter‘s Bible 12 Vol. pp. 757 ~769 6. “圣经”:思高圣经学会一九六八年版。 7. “先知书上册”:思高圣经学会一九五一年版。 8. “以色列民族史”:JOHN BRIGHT着东南亚神学院协会编。 “旧约以色列民族史”:DANIEL-ROPS着,周士良译。光启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再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