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一五六六页的巨著,书分两卷,合订成一书。卷一讨论并诠释旧约,共六三八页;卷二除讨论并诠释新约诸书以外,还包含很多研讨一般性圣经问题的文章,共八九O页;其余三十八页则在书首,包括白雅枢机的序言,全书目录,三位出版学人的引言,五十位作者的名单及各种简字表。在第XX页末尾说明此书命名为“热罗尼莫圣经诠释”的理由:因为这位圣人在教父中是最著名的圣经学家和圣经批判的先锋;如果任何一本圣经诠释应该有一个名字,用这位圣人的名字自然非常合适。台中光启出版社将这部巨著影印出售,价格只达原版的五分之一,因此可以预料这书将在台湾普遍应用。今将共两卷的内容略加介绍,以窥见本书的特色及价值。 卷一讨论旧约的部分共有三十九个标题,按内容来说可分为四部分: 一〈一〉l至11题是第一部份:1梅瑟五书导论;11专论:以色列及其四邻;在这个导论与专论之间有梅瑟五书及六部史书的个别导论及诠释。 二〈二〉12至19题是第二部份:在12先知文学及13论希伯来的诗以后,有由亚毛斯至耶肋米亚八位放逐巴比伦以前先知著作的导论及诠释。这里可以注意,在进入先知著作以前先有希伯来诗的讨论,原来不只圣咏及某些智慧书是用诗写成的,先知著作很多地方也是诗体,依撒意亚便是希伯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三〈三〉20至27题是第三部份:20放逐后的精神生活及默示录文学。这篇总论将人引入放逐期间及放逐后的七、八位先知的著作里,而编上下,厄上下,及加上下六部晚期的史书也在这里讨论。 四〈四〉最后28至39题是第四部分:28智慧文学导论是一篇总论,以下便是七部智慧书的个别导论和诠释。能使一般读者惊奇的是由36至39这最后几题里列有卢尔德,多俾亚,友弟德,艾斯德尔及约纳书这些著作,不把它们看做历史文献。 卷二讨论新约及一般圣经问题的部份共有四十一题:由40至80题(继续卷一标题号码顺序),我们可将这些题分为五组: 一〈一〉40—45题:40对观福音问题。41近代新约批判学。以下是由马尔谷福音开始的三部对观福音及宗徒大事录的导论和诠释。 二〈二〉46—57题:46保禄生活。47新约中的书信。48得撒洛尼书信。49迦拉达书信。50斐理伯书信。51格林多前书。52格林多后书。53罗马书信。54致费肋孟书。55哥罗森书信。56厄弗所书信。57牧灵书信。这种保禄书信排列的次序实代表本诠释编纂人对书信写作时间先后的看法。 三〈三〉58—65题:58伯多禄前书。59雅各布伯书信。60犹达书信。61希伯来人书信。62若望书信。63若望福音。64默示录。65伯多禄后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编者把希伯来人书信和保禄的著作隔离而放在这一组里。伯多禄后书则放在全部新约的最后,因为按写作时间来说,近代考据认为这是新约唯一写于第二世纪的一部著作。 五〈四〉66—76题:讨论一般性的圣经问题,也就是普通在圣经总论里所研讨的问题。我们可将号码取消,直接写出所讨论的各个题目,便能看出这一组所涉及的范围:圣经的默感和无误,圣经的正典性,伪经:死海卷轴及其它犹太文献,原文与译文,近代旧约批判学,释经学,教会的训导,圣经地理,圣经考古学,以色列的历史,以色列的宗教制度。 五〈五〉77—80题:最后这四题讨论圣经神学的某些方面:旧约思想概观,新约思想概观,保禄的神学,若望的神学。 在台湾天主教会有两种圣经版本流传很广,即“耶路撒冷圣经”(英文)及思高圣经学会所译释的“圣经”,我们曾分别在本刊第一期及第二期予以介绍。如今又有这本“圣经诠释”的影印本出现,真给研读神学的人及一切从事牧灵工作的人带来很有效的工具。原来“耶路撒冷圣经”及“思高圣经”主要是将圣经原文译成英文或中文,附带的那些导论及注脚虽很宝贵,但究竟有限,不是逐章逐节的加以诠释。这本“圣经诠释”则不然,它不连续登载圣经译文,而是提出一节一句便解释一番。这些章节也不根据任何英文译本,而是以原文(待别是希伯来文及希腊文)为依据,为准则。 不过按照编者在引言中的指点,在参阅诠释本身以前,最好先看几篇有关的导论及发挥其它主题的文章,这将近二十篇的长文实在将与圣经有关的重要知识以及目前圣经学界的研究状况作了一个丰富而扼要的介绍。例如第71题讨论“释经学”的长文里,告诉人在接近圣经时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方不致误解圣经,方能领略圣经的真义,并在了解的程度上逐步加深。又如67题讨论“圣经正典性”的长文缕述圣经成书所经的许多过程,这种基本的认识为了解圣经中的每一部书,甚至每章每节的确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导论的文章也须按照所释经书的类别预先加以阅读,例如要看前三部福音的诠释,不得不先看如题所检讨的“对观福音问题”,甚至应该先读第41题的“近代新约批判学”。要参考智慧书诠释,理当先看第28题的“智慧文学导论”。 总之,这部大书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时间方得完成,由一九六二年开始分配工作,到一九六七年才将所需要的稿件收齐,其间换人换题,补缺补充,增删重写等,经过了很多周折,三位编辑人都劳累不堪。编者原来有意也请一些基督教学者执笔,以促进大公精神,但经过慎重的考虑,他们以为这样做,为不少的天主教读者也许得不偿失,所以结果为本书执笔的五十位学人都是天主教的圣经学家。他们分布于美国及加拿大各地,普通都在大专院校教书,少数作者属于其它国家,因此作者们合起来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写一本书总比看一本书更加费力,更费脑汁。我国教会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写出这样一部圣经诠释来。在没有白己的著作以前,不妨费点精力,费点脑筋来吸收他人研究的成果,来增进自己对天主圣言的认识和孺慕。 注: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 Brown, S.S., Joseph A. Fitzmyer, S.J., Roland E. Murphy, O. Carm,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