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与几位学友去了石室。在那里,教堂的工作人员不但允许我们入内仔细参观,而且办公室的邓先生还冒雨带我们进去,并且细致讲解了教堂的历史和重修的情况。邓先生大概四十岁上下的样子,出身天主教世家,熟悉天主教和教堂的种种情形。
他重点讲述了教堂建筑的历史和重修的经过。石室的原址,乃是两广总督府,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束后,法国恃强租用了这块废墟,花费了25年的时间,按照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式样,采用香港的石材,筑城此教堂。教堂中的很多材料,都是来自于法国的。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教堂也屡遭劫难,最严重的有两次。日军侵华时,曾经有炮弹投射到教堂附近,结果教堂结构受损,玻璃很多都被震碎。但似乎还能够继续使用。到文革之时,教堂废弃不用,当作仓库来使用,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一直到2004年,广州市政府才决定重修此教堂。这其中的道理,推测来想,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为旅游考虑,当然,宗教政策方面的考虑也不可能没有。重修的资金,政府出一部分,教堂募捐出一部分,共计约2600万元左右,历时两年完工。
我记得1997年前后,曾经来过教堂一次,感觉很破旧。当时也看了弥撒的过程,那时因为思想过于简单,以为宗教不过是一种迷信,以一种无知的排斥心理对待宗教。不但如此,对于建筑、装饰、仪式这些看似形式的东西,缺乏理解力,因此,那次的石室之行,全无收获,除了买到一本英汉对照的《圣经》。以后能够偶尔看一点《圣经》,也是拜那次参观所赐,仅此而已。那时对待宗教的态度,大概与文革时的红卫兵们,没有太大的区别。
或许是这些年在教学中接触过一些基督教教义和历史的缘故,也或许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虽然还依旧粗疏,但多少能够对宗教的价值有所领悟,也渐渐明白形式和内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仪式和建筑了解的愿望也渐渐增强。如果说这次出行有什么私心的话,自然是偷懒和贪玩,但未必就没有一点儿希望诸位学友了解书本知识和文物在求知上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紧密关系。人的思古之幽情,不能没有附着物的,我有一个特别的感慨,就是时常见到来自北京、西安、南京等古城的人或者受教育于此的学人,具有特别的历史感和独到的趣味,这与古城中的那些静静的城墙、大院、寺庙、塔、遗址、口耳相传的历史、戏剧这些不无关系。
广州也是一座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上述的古城,而且老城区以及周边城市遍布了各种名胜古迹和遗址。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在这样一座城里研读文史,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那是非常遗憾的。记得曾经看过某学术刊物上介绍,说英国读中国史的学生,需要一年专门在中国游历和学习,感受真切的中国社会,那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真正的质感。
我们今日的学习,也当如是。可惜,我领略这一点实在是太晚了一点,今后将尽力去弥补这方面的缺憾。虽然驽钝,也当多跑跑各地的名胜古迹,细心琢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中蕴涵的意义。当然,这样的游历,一次简单的走马观花是无法实现我们的愿望的,对于一些地方,要反复去,反复看,核对文献或者记录,才能真正体会到文物、遗迹中的历史感。
跑题了,好在是感想,跑了再回来就是。邓先生特别跟我们提及这次重修,仅仅是教堂窗户上那些描绘《圣经》故事的彩色玻璃,就花费了600-700万巨款,由菲律宾一家专门从事教会建材的公司提供。很奇怪,国内竟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适应教会的需要。为什么呢?恐怕不单单是材料和色彩的问题,而是与色彩搭配、宗教画的感觉有关。这些东西,不是某公司拥有多少技术,说做就能做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工匠、艺术家的宗教情怀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邓先生还跟我们讲了一些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指新教)的区别,比如十字架,天主教的十字架上是有耶稣的雕塑的,而基督教的十字架只是一个十字架。我想,这大概与天主教比较重仪式有关,基督教教堂中倒是没有石室中那么多圣像,比如天主、耶稣、圣母等等,但周日去了基督教光孝堂,仍然能够看到左右各有两幅圣经故事的画像。伊斯兰教是一神教,但仍然不能不去礼拜一块神秘的石头。
其他的一些东西,我现在已经记不住。他走后,我们自己随意在教堂里参观和感悟。学友们谨遵邓先生所嘱,静静地观察,偶尔三两个在一起低声讨论。希望各位学友也能把你们的感想写出来,贴在这里,以供讨论。我则一个人,或凝神看看彩色窗户,或盯着优雅的石柱发呆,或者安坐在长条椅上,默默感受。
虽然不懂哥特式建筑,但那建筑的精致、宏伟带来的美感,种种不解之处,却无一不令人着迷。星期五的上午,教堂里只有三五个人,有一个黑人男子,两个老人家。还有一个女孩子,坐在第一排的地上,桌面上放着一盏蜡烛,就像情人节里酒吧里普通的蜡烛,一个矮矮的圆柱形的,外面包着一层锡纸,桌上还堆着一些书,她的背包也是放在地上,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地上阅读着一本小书。在大雨天,在显得昏暗的教堂,在四周充满迷幻色彩的彩色玻璃的教堂里,看着这样一幅画面,在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愿望,就是什么也不做,或者闭目体验这种难得的宁静,或者安静地读一本书。心里在想,一定要找个时间,人很少的时间,带上一本思高本的《圣经》,静静地阅读和玄想。
从教堂出来的时候,已经将近正午,雨还没有停。雨中一个中年女子拿着一袋包子和豆浆匆匆赶过来,快步步入教堂。其实,教堂有严肃的一面,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教堂也同样很有人情味,和几分随意自在。有时我们的课室还不允许带吃的东西呢。一上午,在教堂里,没有看到一个所谓管理的神职人员。
围着这座全部石制的教堂慢慢转了一圈,虽然看不懂这种建筑,但积累一点儿相关的感性认识也是好的。教堂还有一些比较简陋的附属建筑,比如办公楼、慕道班所在的小礼堂,右边大概还有神职人员居住的宿舍。在慕道班所在的小礼堂的宣传栏上,还有一些介绍天主教专用的符号的文字图片,可惜,我记住的不多,下次去再细心看看。
在离开石室的时候,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对于天主教的相关知识了解得太少了,对于《圣经》和教义了解得太少了。
因为没有看到做弥撒的仪式,非常遗憾。周日又起早去了石室,想好好观察和思考天主教徒们的仪式和态度。从7:30-10:30,在石室参加了一场弥撒。因为时间的关系,下次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