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师生于刚过去的六月廿六至七月八日举办了意大利文化及宗教朝圣之旅。是次朝圣交流团邀请了罗马基督军修会的谭杰志神父协助,让同学能够欣赏他国的文化与艺术之余;也能透过与神父及修士的交流,感受与天主亲近的关系。在整个旅程中,神父与修士们为同学分享了他们圣召的经历,最后更为这朝圣之旅点出了主题︰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以下为部份参加学生的分享︰
当地人的一份亲切感■罗雅婷
在意大利遇上的人,明明都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们对人的热情和真诚,却让人为之动容。记忆深刻于罗马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在一间卖薄饼的小店吃了第一餐晚饭,食物的味道早就忘掉了,但那里有个侍应的风趣叫我无法忘记。只是在餐厅享受一餐饭的时光,他却可以以百分百的热情招待你,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我永远会记着那用真诚的心去服务我们的侍应。
一路上修士和神父陪伴着我们的每一站旅程,他们从未吝啬与我们分享自己的事,到每一个地方也为我们详细地讲解,感觉特别的亲切。从他们分享的日常生活中,真的不得不从心中敬佩他们的一份信德,能够为天主服务而放弃了自己不少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是真诚地在享受的事情,竟不是我想像中的难受,也许就是因为这一份信仰,他们对人都能活出爱。
旅途上的他们,素未谋面,却把真心拿出来与我们相处,绝对是让我不能忘记的回忆。
宗教文化之旅■陈家瑶
今年暑假,我跟随学校到意大利进行交流。其间,我们到访了罗马、佛罗伦萨、梵蒂冈,及庞贝等地方观光,实在是获益良多。
当中使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于地下墓穴参与弥撒。初期教会的信众受到政权的迫害,于是躲在这个地下室内向天主祷告。那里的设备十分简陋,甚至连基本的椅子桌子都没有,居室内仅有一张祭台,供人举行弥撒。老师为了使我们有深刻体会,便特意安排我们参与弥撒。居室内气温十分低,但大家都没有埋怨,反而比以往任何一场弥撒都要认真。我们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却切身感受到当时信徒全心归向上主的那份热诚。反思自己,我在香港并没有特别抽时间到圣堂望弥撒。这次的体验使我意识到自己为主所付出的远远不够。于是回港后,我就决定有空便参与弥撒,希望能为主付出更多。
我也十分欣赏当地居民的热情及放慢步调的生活态度。我们曾到访不少地道餐厅,那里的侍应都十分友善,不但主动为我们推介著名菜式,更与我们一起唱歌和拍照,这些都是我在香港从未感受过的风土民情。随我们同行的几位修士亦十分乐于助人,他们来自韩国、巴西、加拿大等不同国家,每去到一间教堂,他们也十分热衷为我们介绍建筑物的特色及历史意义。不管我们的问题有多「无厘头」,他们也会尽力解答。
总括而言,是次交流团使我成长了不少,眼界也扩阔了,当地的风景人情也都使我留恋。
意大利之旅的反思■李颖汶
带着许多对信仰的疑问,我踏上了意大利的十二日之旅。旅途中瞩目的画面多不胜数,许多景物依然历历在目:比塞塔的震撼、圣伯多禄大殿的宏伟,还有斗兽场的风貌。但谈起旅程中的难忘之处,又怎能不提在罗马参加的弥撒及与不同国籍的神父和修士交流的画面呢!
记得当时住在修女的屋里,我参加了一台弥撒。虽然语言和参加的人与香港的有别,但我却借此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即使神父和修女都是陌生的面孔,连圣咏歌词中的意思我也不太明白,但在柔和的结他声和修女们美妙的歌声下,我亦尝试投入在歌声中,也深明我们能聚在一起都是因为同一个目的。若然我们不是因着信仰,这一切的确不会发生。
「你们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在几次弥撒的讲道中,神父带出的问题。而神父和修士亦透过分享他们各自的信仰故事,为我上了宝贵的一课。我想:其实神父和修士的路都不一定一帆风顺,但他们正因同一个目标,走上同样的路。而在我的人生中,到底又要去追求甚么呢﹖
今天的我,在寻找自我的路上仍然充满迷茫,亦带着许多疑难。但经过这十二天的思考,我渐渐看出一条更清晰的路。这条路也许崎岖曲折,但我相信只要我更用心及花时间去了解和感受信仰在生命中的位置,我一定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亦会找到一个真正的我。
旅程中的学习■胡芷欣
这次到意大利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亦令我反思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本身不算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但参加弥撒后,我深深感受到圣堂为我们带来的平静,自己也感到更轻松。看到大家都那么投入弥撒,我觉得很感动,亦学会要尊重不同地方的传统。
旅程中我们有不少修士和神父陪伴,会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及过去。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其故事都十分感人和励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我领悟到做甚么事也不要放弃的道理。我学会要相信天主,对自己有信心,就能解决每一件事。这次的旅程扩阔了我的眼界,令我获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