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五年(1879),法籍司铎贺乐耽及圣汤爱玲(Paul Denn,1900年7月20日致命于景县朱家河)在范圪垯修建公所,购置土地,劝化多人进教。该村位于子牙河畔(子牙河乃当时水路交通要道),村西有一码头,码头南边为一沙丘,地处水边,绿树成荫,风景优美。
五月的一天,两位司铎手持念珠,漫步码头,青山、绿水、五月、圣母,让他们想起了家乡的朝圣地──法国露德,二人于是共同念起了玫瑰经,首次“朝圣”便这样悄悄地开始了。
自此,圣汤爱玲与贺神父常结伴来该地小憩,眼前的美景伴随着朗朗经声,将二人一次次带回故乡,使他们不能亲临故土朝圣的热切心情稍得宽慰。
十年后,巴儒略神父来范圪垯主持教务,贺神父将这一美好的秘密告知新司铎。巴神父禀明上司,将“圣地”买下,正欲修建时,义和团运动开始了。
教难期间,三位神父及两千余名教友避难于范圪垯。战乱平息后,许多教友怕灾难再起,决意定居该地。巴铎请示总堂后,遂在心仪已久的小丘附近购置田地近七顷,供愿定居的教友耕种,又建起圣堂、公学,组成了一个村庄,取名为“露德庄”。
1901年5月,耶稣会长马泽轩神父率教区神父、修士来此朝圣,将教区奉献给圣母,并祝圣了新建的圣堂。同年7月8日马神父被任命为教区主教,正式定露德庄为教区朝圣地。每年五月第二主日,主教及男女修院前来朝圣,遂成惯例。
1907年,教廷倡导圣体游行,教区又在村外置地张搭祭台,举行隆重的圣体游行及降福。朝圣人数也愈来愈多,除本教区外,北京、天津、保定、山东、河南等地神长教友也纷纷来此朝圣。
1924年,上海公会议期间,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对献县教区的朝圣活动很欣赏,故特请刘钦明主教撰写“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1926年11月10日,耶稣会法国香槟省省会长苏布提(Joseph Subtil.S.J.)神父来教区视察,指示在露德庄修建圣母山洞。1927年5月7日,刚恒毅总主教视察献县,也赞同此事。1928年,本堂毛神父主持修建,同年5月祝圣。朝圣活动由此逐渐走向正规。
每年朝圣时,各地教友们在歌乐声中,清晨由范圪垯向露德庄行进,一路咏唱圣母祷文及圣母歌曲。神职班则在露德庄公学列队等候,与教友大队汇合后,一齐进入广场,由主教在圣母山洞主持大礼弥撒。毕后又由部分神父轮流主祭,教堂及广场内有多位神父听神工。下午又由露德庄圣堂出发开始圣体游行,露天祭台前,由教区各团体代表分别致奉献辞,并有几位神父宣讲朝圣的意义,领导教友朝拜圣体。
礼仪结束后,教友们纷纷离去,晚上,修女们在露德庄圣堂与广场上,修士们在范圪垯圣堂、圣母亭与德肋撒亭之间,分别持蜡游行。悠扬的歌声,伴着习习晚风,传得很远很远,许多教友也加入到神圣行列中。据说这种神圣仪式由赵振声主教(时为神父)和本堂刘勤修神父倡导,因为二人留学时曾赴法国露德朝圣,当时在露德烛光游行刚刚兴起。
1939年7月中旬,日寇入侵期间,因搜捕河间总铎徐志远神父未果,便将露德庄及其它六座圣堂尽行烧毁,朝圣活动渐趋衰微。
1953年,赵主教在此举行最后一次较大的朝圣活动。
1954年,子牙河决口,将露德庄淹没,村民迁至堤外,另建新村,为今之新“露德庄”。
文革期间,一切宗教活动被取缔,圣母山被拆毁,只余枯树碎石,偶有热心教友悄立默吊。
1980年,宗教政策开放后,教友们在新村建起简易圣堂,露德瞻礼日举祭时,竟有数以千计教友不约而同,云集而至。
1983年,刘定汉主教与本堂刘景福神父决定将朝圣地固定在露德庄新村内,恢复五月朝圣活动。1988年建圣母山。河北省很多教区乃至天津、北京、山东、安徽、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等地教友又纷纷赶来,参加朝圣活动。
开放以来,海外友人也多次参加了朝圣活动,如台湾新竹教区刘献堂主教、菲律宾金树仁蒙席、卢德范蒙席、辅仁大学高士杰神父及香港苑祥斌神父等都曾来此朝圣。
2003年3月1日,教区举行首次“玫瑰经敬礼大会”,教友达一万七千余,盛况空前。
露德庄朝圣地与其它朝圣地一样,都是圣母特别施恩的地方,圣母在此屡显奇迹。早在朝圣活动之初,就有一胎生瞎子因朝圣而重见光明。另杨户生一对夫妇因丧独女杨可爱,痛不欲生,经人引导朝圣时,圣母允其所求,使其女自天而降,安慰父母后又升天而去,很多人目击此一事实。这对夫妇也自此精神大振,成为模范教友。
圣母山重建后,有几名教友曾见圣母身发大光,在山顶上达半小时之久。
1997年,献县一名教友,身患重病,久治不愈,来朝圣时,忽然康复。
1998年,泊头一位妇女,自幼耳聋,经两次朝圣后,听力已经恢复正常。
更重要的是,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他们经过热心的祈祷,求得了无形的恩典,回家后虔诚热心,判若两人。
愿露德圣母福佑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