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大利教会掠影
意大利教会是一个有着古老而又悠久历史的教会,是一个圣人与教宗辈出的国家。历史上著名的圣五伤方济各、圣多玛斯阿奎那、圣安多尼、圣老楞佐、圣女则济利亚、圣女加大利娜、圣女利达、圣鲍斯高等,不胜枚举。而意籍教宗也是数不胜数,从一五二二年到一九七八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非意籍教宗当选,在这长达四百五十六年的教会历史长河中,教宗均出自意大利。
意大利教会见证了基督宗教历史的发展,在普世教会发展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会史上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都曾在这里发生。其中,罗马和米兰在不同程度上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罗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对于米兰,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公元313年颁发的米兰诏书,此诏书郑重宣布了“基督宗教享有信仰自由,承认教会的合法地位”。这是整个教会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从此,教会由地下转为地上,由非法变为合法,由被迫害和受挤压的群体,在公元380年,由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正式定为国教,教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后,教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伦理、法制等领域始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漫长的历史中,意大利天主教会一直处于教会的核心,且形成了自身独特而又稳固的信仰传承,且每一个地方教会在结合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信仰传统。据史载,米兰教会是由圣亚纳大削(Anatalone,约2-3世纪)所建立,在圣昂博罗削领导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圣昂博罗削礼仪”。米兰教区作为全球天主教第一大教区,无论教区规模,司铎人数,甚或其覆盖面,都被公认为是普世教会最大的教区。
二、总铎区
米兰总主教区,共有二千五百多位神父,还有各个修会的神父在教区服务。从四世纪以来,由圣盎博罗削主教建立的“昂博罗削礼仪”传承至今,且仍保持着充沛的生命力。
教区有九位辅理主教协助总主教处理教务。教区设置了许多总铎区,每一个总铎区约有三十位神父,总铎区按区域划分由十多个堂区组成,而每一堂区约有三至四位神父。总铎区每四年进行一次选举,选出一位总铎区负责人,这样几乎每位本堂神父,都有机会担任总铎司铎。总铎神父具体负责该铎区的教务及牧灵关怀,并定期约集该区神父聚会共同研讨解决该地区出现的牧灵问题。教区的每一位辅理主教负责一个大区,而这些大区又是由许多总铎区组成,这样署理主教定期会到每一个总铎区进行牧灵访问,以及解决各个总铎区的一些问题。米兰的总主教也会时常去一些堂区访问和鼓励教区的各个地方教会。
总铎区的教长在某种程度上类似我们国内一个小教区的主教。总铎区在每月月初聚会,聚会地点是在堂区,每此要轮换堂区,由大家共同协商,最后总铎来决定。每次聚会人数不等,有时只有本堂参加,有时本堂和副本堂都参加。聚会时,分享堂区牧灵事务,结束后共同聚餐。司铎之间可以交流和分享牧灵经验,有了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当然,教区主教也会轮流到各个总铎区视察,并参加司铎们的聚会与讨论。其中,有一次,我就参加了总主教盎杰罗访问的总铎区司铎聚会,一般都是在晚餐举行。当时,参加的有三十五神父,在晚餐之前,先由总主教讲话,表达对教区神父们的关心和鼓励,之后,由各个本堂或者副本堂神父自由发言,汇报堂区发展情况,也分享在牧灵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总主教会不失时机给予鼓励和指导。主教与神父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得整个聚会气氛和谐而欢悦。
三、堂区信仰生活
在一个堂区,本堂司铎负责全面,而副本堂则有自己专门负责的领域。我在米兰读博士期间,曾住在圣比约五世教堂。该堂区是米兰总主教区第二大教堂,有两万七千多教友。堂区有四位神父,本堂虽年过七旬,仍精力充沛,每天不知疲倦地为堂区操劳;还有一位八十有七的老神父常在教堂听告解;此外,还有两位年轻司铎分别负责青少年学生与成年人的信仰培育。负责青少年学生信仰培育的神父,按照不同年级对学生进行教理讲授,定期与学生家长聚会讨论对青少年信仰及全人培育。有些父母平时冷淡不多进堂,但由于孩子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教理培育,所以他们也被邀请前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他们的信仰也被激活,逐渐恢复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每主日天九点半的弥撒专为青少年学生举行,由学生唱弥撒圣歌,气氛热烈而欢快,许多成人教友也因此喜欢参与这台弥撒。
在这个教堂有一个很好的信仰传统,每台弥撒都有神父在忏悔厅听告解。当然,这也是米兰总主教对教区每一位神父的要求,他希望每一座教堂至少在举行弥撒时,要有神父为教友们提供举行和好圣事的机会。因而,每一次当神父一进入忏悔厅,马上就会有教友前来办告解。因为透过和好圣事,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会得到更新和坚强。我前几年写过一篇《一个忏悔的教会》,对此有特别的介绍,勤办神功是这个堂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四、文化中心
堂区有一个文化中心,由副本堂负责,主要针对成年教友进行持续性的信仰培育。每周五晚上八点半,由副本堂带领一起朝拜身体并颂念玫瑰经,之后,进行团体祈祷与福音默想。为照顾一些老年人不能进堂祈祷和参与弥撒,堂区有自己的收音机电台直播,让那些老年人可以通过电台收听堂区弥撒或者玫瑰经,以满足信仰生活的渴望。此外,堂区也派遣修女和一些经过培训的教友,给老年人与病人送圣体。
堂区文化中心也会定期安排一些圣经、教理或者教会历史课程。有时候也会邀请一些大学的教授前来做信仰与文化讲座,以丰富教友们的文化与信仰生活。2011年10月,邀请了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资深教授讲授《我们与伊斯兰教》专题讲座,帮助教友们了解基督宗教与斯兰教的关系,为不同宗教的对话提供交流的平台。2012年是梵蒂冈第二界大公会议召开五十周年,教堂特别邀请博洛尼亚宗教研究所研究梵二大公会议的历史专家,给教友们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了教友们对梵二大公会议精神和意义认知,促使教友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关爱世界,推动基督徒的福传。
堂区有一个剧院每周都会上演一些有关信仰方面的电影或者话剧,以丰富教友们的精神生活。有时候也会安排一些历史名剧,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杰出浪漫主义作家曼佐尼笔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约婚夫妇》等,都曾在堂区剧院上演。堂区一些重要的活动,如主教进行牧灵访问,或者一些特殊的庆祝活动也会在那里举行。
此外堂区还有一个健身体操房,那里有专人教授日本跆拳道,同时还有一个较大的足球场,可供青年们进行体育活动。因此,青少年都很乐意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各种娱乐和文化活动。如果需要消费,堂区还有一个小卖部,里面有各种食品和咖啡及饮料,给青年学生们提供消费的机会。
此外,该教会特别关注移民的生活。教堂特别为那些刚到了意大利,在语言方面还有障碍的人,提供免费学习意大利语的课程,老师一般都由在学校教意大利语的老师来担任,每周有两次,一般都在周一与周三晚上八点到十点。这种开放的语言课程为那些在经济方面还很拮据的老外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通过学习意大利语,有些人后来参加了堂区慕道班,受洗成为基督徒。各个教堂开办免费学习意大利语学校可以成为他们福传的一个窗口。
五、家庭祝福
根据罗马礼仪,教会在复活节前的四旬期开始举行家庭祝福礼仪,在圣周前结束。与罗马礼仪不同是米兰教会沿袭了圣盎博罗削礼仪,每年圣诞节前的将临期开始举行隆重的家庭祝福礼仪,直到圣诞节前结束。这已经成为他们雷打不动的习惯。
每一个堂区都有秘书处,每年在祝福家庭之前,堂区秘书会做出非常详细的计划,把整个堂区分成若干片,或根据街道、单元楼来划分,安排具体的时间和神父去祝福。在开始以前,堂区秘书处要提前寄送给每家一封信,通知祝福家庭的具体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本堂和副本堂身着神父服装前去祝福每一个家庭。当神父到了之后,就按照顺序按门铃,当主人开门之后,神父就按照主耶稣的教导祝福说“愿平安进入这一家”,当家人聚齐后,就颂念祝福经文祝福家庭,之后,房主一般会给把一个装好献仪的“红包”交给神父,神父回去后,把这些献仪交给堂区经济委员会,这些奉献就成为堂区的收入,用于堂区各个方面的开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周六和周日休息,每个神父每天需要八九个小时的时间去祝福近一百个家庭,这为每个神职人员来说都是很辛苦的工作。
众所诸知,米兰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化大都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聚居在米兰各个地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在移民到这里时,也将他们的宗教信仰带到这片土地,而他们的信仰也会得到尊重。本着天主爱所有的人,教会在祝福家庭的时候,通常不会只祝福基督徒家庭,而是效法天主仁爱,把天主的爱和祝福也带给他们每一个家庭。其它许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包括伊斯兰家庭也都接受来自教会的圣诞节的祝福。唯独中国人,一般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很多神父为此很棘手,不知所措。我的本堂很有办法,他委托我在堂区办了一所周末中文学校,免费向出生在意大利的中国学生教授中文。刚开始,许多家长还不相信教会免费教学,但我们开班以后,陆续收了许多的学生,以至于人数爆满,迫使我们分了五个班级。事实上,这所中文学校,成为教会与生活在那里的中国学生家长之间一个相互了解和的桥梁。这样一来,很多中国人对于教会就有了好感,也愿意和教会进行互动联系,他们甚至也把孩子送到教堂参加青少年信仰活动中心教堂安排的各种文教娱乐活动。
六、堂区慈善事业
意大利教会每一个堂区都有一个慈善机构,会帮助该堂区生活困难的人,因而有许多移民在刚到意大利后,由于经济拮据,经常会去教堂领取生活物资品。这已经成为意大利教会一个很重要的传统,教会通过慈善事业表达基督对穷苦人的关怀。
圣比约堂区的本堂神父,不仅在培育教友发展教会方面很优秀,而且在理财方面也是一个高手。教堂的经济来源,除了信友的奉献,还有小卖部、健身房和足球场的收入。堂区为增加经济收入,给慈善事业方面多一点投资,开设有一个堂区小市场,这个市场设在堂区一个很大的地下室,在周六和周日开放,堂区有专人负责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旧衣服、家具和书籍,这些旧的物资主要来源于教友的捐献,一些教友有不需要的衣物就捐给教堂,然后教堂再将这些卖给那些有需要的人,这样教堂就会增加一笔经济收入,然后将这些钱用在堂区的日常开支和慈善事业方面。这就是他们的经济管理模式,一般本堂都不直接负责经济,虽然本堂有权支配经济,但须得经过堂区经济委员会和牧灵主任的同意。
堂区每个月要拿出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用在慈善事业。每周四,教堂有专人负责给穷人发放救济物资,包括食品、衣物、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那些生活贫困的人提供教会的关怀。那些有需要的人来到堂区慈善机构,首先要登记,然后就会得到发放的救济物资。堂区每年至少有三次邀请穷人来堂区共进晚餐,我曾经有一次应邀去照顾过几位中国人。每年的圣诞节有些教堂专门邀请穷人前来聚餐,让他们感受到圣诞节为所有人都是一个喜悦和欢乐的日子。
总之,堂区慈善机构和开办免费意大利语学校成为意大利教会关心移民及照顾穷人,推动福传一个重要的窗口。许多移民之所以能皈依天主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感受教会带给他们的温暖,从教会的关怀中经验到天主对人类的爱。
我以为,中国教会也可以从意大利教会福传的经验中,汲取有益于我们自身发展的因素,推动中国教会在福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