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的动力来自天上,却实现在人间。首先是上主赐人修和的心,使人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又如中国造字“奴”“心”是“怒”,“如”“心”是“恕”。
天 主对人主动的宽恕行动,始自人类堕落之时,他已应许救赎的来临。他既藉先知圣贤唤起人悔改修和的心,又派遣圣子、耶稣基督亲自来到人间,为争取天上人间的 和解及共融,而在十字架上牺牲。然而基督的死亡却战胜了仇恨和罪恶,揭示出爱比死更强,而让跟随他生活的人,在他的圣神内,同样得到这和解及宽恕的力量。
“和解”是从内而外的转变过程。由人的内心受到天主的感动出发,伸延到在天主的宽恕中,接纳自己,改过迁善,又从而伸展到与他人、家人、其它基督徒、各宗教人士、社会,甚至与万物和好合一。可以说“和好”至少可有八方面的实践。以下就是从这八方面提出一些反省和介绍。
(一) 与天主和好
“天主在基督内使世界与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们的过犯……我们如今代表基督请求你们:与天主和好罢!”(格后5: 19-20)
皈依天主──与天主和好是基督徒一生的操练。“皈依”──回到与天主与人及万物共融合一的生活,始自天主的邀请,在洗礼之时,获得初步的成功,继续在基督徒的一生,直到面对面看见天主时,才决定性的完成。
皈依的生活态度
因为皈依天主是一生的功课,故此,教会按圣经和教父的传统,教导基督徒要不断以祈祷、克己和爱德行动来改善与天主、与自己、与近人的关系,为达致皈依天主及与自己和近人修好。这是基督徒不断皈依的生活态度和操练,是绝不能轻视的,且要努力修练,才能坚持到底。
祈祷:与天主和好
祈祷使人从心底里体验到天主的慈爱和接纳、宽恕和包容,遂从心里起了变化,获得勇气和力量,去追求与人及万物的和好,且以天主的仁慈和宽恕为标准,甚至七十个七次(玛18: 21-35)。这是与天主和解的体验,其核心是接受天主圣神的启 ,藉圣言生活的反省和祈祷而达成。
克己:与自己和好
在 这神人和解的深处,人亦学习认识自己的长短,且在接受宽恕中尝试去接纳自己,与自己的理智、感情及意志和解,择善而固执。这是皈依的过程:让天主作为标 准,在他的圣神推动下去纠正、改变、协调和提升人内心世界的追求。这在传统上是在祈祷中以守斋克己来进行,为求除去杂念,以达清心寡欲。
爱德:与人和好
与“天主”以及与“自己”的和好也必然流溢出悲天悯人之情,不再计较是非得失,却以原谅、体谅和担待去与人和解。这一步也离不开祈祷、克己,不过,更需加上“爱德”的操练和试炼,传统神形哀矜是妙方良药。这样推己及人,爱近人,爱家庭,继而负起社会责任,推动与社会各阶层的和解,与其它基督徒,以及各宗教的和解,甚至是在环保中达致与大地万物和好。
总括来说,和解是回家之路,回到在起初,天主与人及万物在共融当中,喜乐与平安的生活。这也就是皈依的总路线:借着基督——以基督的生活为标准,在圣神内——在爱情的推动下,回归天父——以达致神人一体。在这和解的路上,祈祷、克己和履行爱德是必须的操练。
修和(和好)圣事
迈 向与天主、与人及万物共融的皈依过程,教会从其经验中,劝勉基督徒每天要以圣言省察自己,在祈祷中,尤其以天主经认罪求赦,又藉圣事,尤其以圣体圣事来获 得与主与人共融的力量;这是基督徒皈依生活所必备的功课。不过,在这皈依的过程中,主耶稣基督更立下了“和好”(忏悔)圣事,帮助基督徒不断在教会中获得 皈依及和好。和好圣事的方式在东西方教会都有大同小异的发展,总括来说,必包括天主和人两者的行动。人的行动是在圣神引导下的皈依,包括痛悔、告明和补 赎;天主的行动就是透过教会的仆人(主教、司铎)治疗忏悔者,即规劝和给予补赎,为罪人祈祷,赦免罪人,并与罪人一起赎罪。
梵二后,《忏悔圣事礼典》重新指示悔罪者的行动:痛悔、告明和补赎的定义:
痛 悔:当然包括以圣言(十诫、山中圣训等)来省察自己的思、言、行为,包括对天主、对自己、近人、家庭、社会及万物的责任和态度。然而,最重要的是划点成 线,把这些行为的一言一行,串连起来,去找出自己生活的方向,看看是否迈向天主,或是慢慢离开天主,又或是被罪恶、世俗和自我所渐渐蚕食,从而痛改前非, 重组自己的生活,使之日益光明,肖似基督。这样,省察和痛悔就不仅指出罪过,也指向与天主、与人、与万物和解的路向。
告 明:借着向天主及教会的仆人(主教、司铎)的告罪交谈、诉心,在天主面前,坦诚地开放自己,认识自己,和承认自己的罪过和处境;而天主也借着他的仆人(主 教、司铎)接待和协助悔罪者,并给予适当的补赎,以获得光照和治疗。妥善告明,不是“倒垃圾”,而是在天主前,面对自己生活的诊断。
补 赎:是彻底悔改皈依,调整生活方向的行动,经与天主的仆人(主教、司铎)交谈后,所订下的行动,包括祈祷、善功和其它积极的行为,为补赎和赔补过错,改善 生活,重整生活的秩序,使之仰赖天主的帮助,忘却过往,重新进入救恩的奥迹,以图将来的发展。故此,补赎富有治疗作用,是协助悔罪者迈向新生活的一步。
至 于天主的行动,则借着他的使者和教会的仆人(主教、司铎),不单是光照悔罪者,引发他们悔改,更接待、规劝悔罪者,协助他们认识自己、与天主、与他人和万 物的关系,从而痛改前非,重新厘定生活的方向;同时,主教或司铎也给予悔罪者当做的补赎,并以基督的名义,以可见的方式赦免悔罪者,使悔罪者与天主重订已 毁的盟约。故此,主教、司铎并非赦罪的机器,而是天主的使者、教会的仆人,以接待和宽恕罪人,体现教会作为“修和的使者”。
总括来说:借着和好圣事,圣父接受迷途知返的子女,基督肩负迷失的绵羊回归羊栈,圣神重新圣化被亵渎的殿宇,以作久居;天主的教会也以主的圣宴,为败子的归来而欢庆,使之在主的体血中重新与主、与人和万物共融合一。
事实上,和好圣事是基督帮助我们在教会内不断悔改皈依,获得宽恕,彼此宽恕的有力行动。教会规定在正常情况,“开了明悟的基督徒,有责任至少一年一次诚实地告明经省察出来的、自己的重罪”,正是要我们为保持健康的灵性生命,至少每年做一次彻底的皈依检视,重新调整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方向。其实这检视也可因人的境况而频度不同;教会鼓励我们总要在一段时间内,作出生活的检查,尤其在四旬期,更是领受和好圣事的好时机。
不过,领受和好圣事,是与整个基督徒不断皈依及和解的生活连成一体的,即与日常生活中不断祈祷,克己和履行爱德及正义,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生活。
最 后,忏悔圣事在教会的实践中,发展出两种互补的方式,即个别和团体举行的方式。个别的方式,可更方便让忏悔者从容地与听告明的司铎或主教详细告罪和交谈。 而团体忏悔(包括个别告明)则有互相鼓励的互动作用,同时,也更能表达出整个团体在主前忏悔,尤其对社会有悔改的作证效果。其实,无论是个别或团体举行和 好圣事,都是教会的行动,都是基督在教会当中的行动。
东西方教会的赦罪经文,正好表达出和好圣事的本意,也激励我们善用这恩赐。
拜占廷礼的赦罪经文:
“天主曾借着先知纳堂宽恕了忏悔的达味;也曾宽恕痛哭的伯多禄、用眼泪擦干耶稣双脚的妓女,以及税吏和浪子。愿这同一天主借着我这罪人宽恕你,在今世及来世;愿他使你走到他威严的审判座前时,不会受到任何谴责。他当受颂扬,直到永远。阿们。”
拉丁教会的赦罪经文:
“天上的慈父,因他圣子的死亡和复活,使世界与他和好,又恩赐圣神赦免罪过;愿他借着教会的服务,宽恕你,赐给你平安。现在,我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赦免你的罪过。”
最后,让我们默想以下的话,且记在心里:
谁明认自己的罪过,......就已经与天主一起行动了。天主指责你的罪过;如果你也承认自己的罪,你就是与天主联合一起。人和罪人可以说是两个事实:当你听到“人”,这是天主所造成的;当你听到“罪人”,这是“你”、人自己所造成的。消灭你所做的,好让天主拯救他所造的......。当你开始厌弃你所做的,你的善行已经开始,因为你承认你的恶行。善行是以承认恶行开始的。你履行真理,便迈向光明。(圣奥思定《论若望福音》12,13)
我们应注意,与天主和好也带来其它方面的和好,使其它因罪恶所导致的分裂得以补救:蒙赦免的忏悔者在心灵深处跟自己和好,在那里回复最深的真貌;跟弟兄们和好,尽管他曾亏负并伤害了他们;跟教会和好;跟整个受造界和好。(《和好与忏悔宗座劝谕》31节)
为协助自己紧记归向天主的生活之路,背诵十诫是非常有益的。每天诵念十诫和天主经,实在有助于我们善度与主、与人及与万物和解共融的生活。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创6:1-9:17; 18:20-33;出20:1-17; 23:20-26; 31:18-32:35; 32:7-14; 34:1-9;出20:6;户13:1-14:38; 21:4-9;肋19:1-2, 11-18;申4:1, 5-9; 5:32-33; 6:4-5; 26:16-19; 30:1-20;苏22:5;撒上15:22;撒下11:1-12:14;列上18:17-40;列下17:1-23;厄上9:5-15;厄下1:4-11;多3:1-6;咏1; 6; 25; 18:2; 23; 32; 50; 51; 53; 60; 73; 74; 79; 81; 83; 85:9; 95; 99:8; 103; 111:10; 130:1-8; 116; 145:8-9, 14-20;智8:2; 11:24-25, 27; 12:1-2, 10, 15-22;德1:16; 4:11; 5:4-9; 7:31; 16:13, 16-24; 17:21-23; 21:1-4, 7, 11; 34:14-17;依1:10-20, 16-20; 30:15, 18; 40:1-11; 42:1-7; 44:21-23; 48:22; 49:8-15; 55; 58:1-14; 49:8-15; 63:7-65:25;耶2-3; 6:16; 7:21-28; 8:4-9; 14:19-22; 17:5-14; 18:8-10; 26:1-6; 29:11-14; 31:18-20, 31-34;哀5;巴1:15-3:8; 4:28-29;则3:16-21;11:19-21; 18:1-20; 18:21-28; 33:10-20; 34:11-16; 36:25-27; 37:12-14, 21-28;达3:25, 34-43; 9:1-19;欧2:4-24; 6:1-6; 7:11-14; 14:2-10;岳2:12-18;亚5:14-15, 21-24 ;约纳书;米6:8; 7:14-15, 18-20;匝7:4-14;玛1:20; 4:1-11; 4:17; 7:21-27; 9:9-13; 10:1, 5-8, 12-15; 12:31-32; 16:18-19; 22:34-40;谷1:14-15; 6:7-13; 12:28-34;路1:13, 28; 5:27-32; 7:36-50; 9:23-26; 11:29-32; 13:1-9; 15:1-32; 16:19-31; 18:9-14; 19:1-10;若3:14-21; 5:19-30; 8:1-11; 8:31-42; 9:1-41; 14:27; 16:33; 20:21-23;宗2:37-41; 10:42-43; 13:38-19; 26:9-20;罗3:23-24; 5:1, 6-11; 5:12-21; 13:11-14;格前10: 1-6, 10-12;格后5:17-6:20; 7:10;弗2:1-22; 5:1-21;斐4:4-7;弟前2:5-6;希5:7-9; 6:1-8; 8:6; 9:15, 28; 10:19-23; 12:24; 13:20;雅4:4, 7-10, 17;伯前2:24-25; 5:14;伯后2:4-9, 20-22; 3:8-15;若一;默2:4-5。
教会文宪
《天主教教理》(1992年)1468-1469条:
“忏 悔圣事的所有功效,在于使我们重新生活在天主的恩宠中,并使我们在至密切的亲情里与他结合”。因此,这圣事的目的和效果就是与天主和好。那些怀着痛悔之 心,虔诚地接受忏悔圣事的人,“得到良心的平安和宁静,且获得莫大的精神安慰”。事实上,与天主和好的圣事带来真实的“灵性生活”,恢复天主子女的尊严及 生命中的各种恩赐,其中最宝贵的,就是天主的亲情(路15:32)。
这 圣事使我们与教会和好。罪过所伤害或破坏的手足共融由忏悔圣事予以弥补或恢复。从这意义上说,忏悔圣事不但治愈那些重新被接纳与教会共融的人,也为教会生 活带来充满生命力的效果,因为教会曾因她部分的肢体犯罪而受害。忏悔者重新被接纳,或被巩固于诸圣的相通之中;他们——不论是处于旅途中或已活在天乡里 ——借着基督身体所有活肢体彼此之间的神益交流,得以坚强。
我们应注意,与天主和好也带来其它方面的和好,使其它因罪恶所导致的分裂得以补救:蒙赦免的忏悔者在心灵深处跟随自己和好,在那里回复最深的真貌;跟弟兄们和好,尽管他曾亏负并伤害了他们;跟教会和好;跟整个受造界和好。
(二) 与自己和好
“......我有心行善,但实际上却不能行善。因此,我所愿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却去作。”(罗7:18-19)
天 主创造了我们,一定疼爱有嘉,他给人管理大地,使用万物,要人类发掘宇宙的美妙,他给各人不同的责任,不同的品赋,不同的际遇,但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认识 天主,彰显他的美善,并要完成天主在创造我时交给我任务,所以在行完人生旅程后,我必须向天主交代如何运用了他的赐与。
我的一位中学老师讲述了她的经历:她有一位大一岁多的姊姊,小学中学都读同一所学校,同一班级,我们的老师读书比较勤力,1941年6月 在大战前中学毕了业,但姊姊在初二时留了一级,大战前只完成中四课程;及至大战完毕,妺妺可以直接投考大学,毕业后教书、结婚,生活很安定舒适;姊姊在战 后已过了二十岁,不愿再读中学,又无一技之长,她结了婚,依赖丈夫微薄的收入,整天吵吵闹闹,四名子女成长后又各自生活,她廿多年的辛劳换来了一口怨气, 只怨自己一次的错误抉择──不再读书进修,长期依附他人生活。做妹妹的并没有舍弃她,常听她吐苦水,但她始终摆脱不去自己的心魔。
个 人生在世有两个最重要的目的,第一是穷一生找寻天主,完成他交付给我们的使命,第二是说服自己接受自己的有限,包括有限的能力,有限的学识,有限的忍耐 力,有限的……很多东西,一次失败,一次做不来,厚着面皮又爬起来再尝试过,同样别人失败,别人做不来的,也应给与足够的机会让他再来过,我想接纳就是与 自己及与别人修和的必备条件。
我 在子女身上也学到收敛及尊重,他们年纪小时受到父母的支配,十分听话;及至去年一个长假期前照惯例安排渡假节目,我只和爸爸商量后,便去订酒店,安排各项 活动,然后向全家宣报各样已安排好,女儿听了很焦燥的说其中有几天她已约了同学,学会又有一连串活动,为什么不早些与她商量。我的儿子很喜欢计算机游戏, 及一些新奇的小玩意,我则觉得无聊及浪费,经多番解释他都是我行我素,我想为什么我的好意,他两人常常都不理会呢?经过思索及事实,检讨与子女相处时应采 取的态度后,我知他们已长大到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我不能再以命令或吩咐的方式与他们对话,商量或分享的方式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不用 常常提点他们,似老卖老,什么“我食盐多过你食米,行桥多过你行路”已不适合时宜,经验不一定被尊重,现代人要求被尊重,要认识他们的价值观,以方便沟 通。有时子女都会说“咁老土”“咁长气”;我接纳自己在修维上的浅薄,需要不断的鞭策,不断的学习,别人的思想、做事方法或与自己不同,尽量尝试去了解对 方,站在对方的位置上看看。
与 自己修和,就是接纳自己的不足,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思考,了解他人,接纳他人,从而把菱角修整,不会伤害他人和自己,在修饰自己的过程中并没有淹没了本来 的自我,反而因为改善了缺点,与人相处,或处理事务信心会曾加,错了就改吧,有什么大不了!很自然对天主的理解就不会拘泥于什么行为会引致犯罪,我知道他 是慈父,他乐于见到我们轻轻松松的过活,他没有设围墙规限我们怎样生活,他不想我们长期活在徨恐不安中,有事就求他吧,他常在呵护我们呢!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多 12:8-10;德5:2;依58:1-9;岳1:14; 2:12-13;亚5:21-24;纳3:1-10;玛6:1-6,16-18; 12:33-37;罗6:3-14; 7:4-6, 14-25; 8:1-15; 13:11-14;迦5:13-25; 6:7-8;弗4:17-24;雅1:19-21; 1:26; 3:2-12;伯前2:11; 5:8-9。
教会文宪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现代世界好似大有作为,又好似柔弱无能;可能行至大的善,亦可能做最坏的恶。在现代人类面前,摆着走向自由或奴役的途径、进步或堕落的途径、友爱或仇恨的途径。此外,人类亦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智能,可能贻害于人,亦可能为人服务,全看自己是否善于运用。” (9节)
“诚 然,现代世界所患的不平衡,是与植根于人人的基本不平衡,紧相连接。在人性内,存在着许多互相水火的因素。一方面,由于人类是受造者,故感到自身受到多方 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又感到自身具有无穷的愿望,有和走向更高级生活的使命。人类既为众多方面的欲所吸引,故必须经常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甚至由于自身的 柔弱无能及向恶成性,往往做出本心不愿做的事,又往往不做本心所愿做的事。于是,人在自身内,便感到分裂之苦,而社会上如此众多与巨大的争执,便造端于 此。” (10节)
(三) 与他人和好
“......你们要宽免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宽免你们的;但你们若不宽免别人的,你们的父也必不宽免你们的过犯。”(玛6:14-15)
所谓“他人”是指自身以外的人。“与他人和好”便是与所有人都要和好。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并不容易。
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有些是与生俱来有血缘关系,或是天赐良缘结成夫妇的“亲人”;有些是有缘相识或相聚而成为同学、同事、伙伴、朋友、亲戚等“近 人”;其余大多数只是平日偶尔碰面、擦身而过的“陌生人”。很多时在情感与行为上,不同关系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应和表达方式。
在一般人而言,与“亲人”和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即使有什么仇恨,也应该为“血浓于水”或“夫妻恩情”所化解;但与只是“有缘相识或相聚”的“近人”是否和好、能否和好,却往往不大重视;至于对“陌生人”就更是漠不关心。
不 过,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来是平等、是同样有尊严、是应该受到同等待遇的话,我们便不应把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等级化。真正有信仰的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就更应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明白到,耶稣降生是要救赎全人类,不只是救赎“亲人”;在基督奥体内,我们全是他的肢体;不论在世的关系亲疏,在基督奥 体内,我们只有一种关系,就是手足情深的弟兄姊妹。我们认识这道理,也要活出这道理。
要 与他人和好,首先要知道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对症下药。其中一个容易令人与人之间造成磨擦及不和的原因,是人心中一种“排他”的潜意识。本来,人生长在 不同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能力、做事理想和生活习惯,是天主的恩赐。要与天主合作,完成他救赎人类的工程,要为天主管治好他交给人类的世界,最适当的做 法,就是各人怀着自己的“专长”,紧守不同的“岗位”,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可惜由于人性的软弱及无知,很多时各人只看到自我的存在,以为自己就是天主救 赎工程计划中的全部,或者最少是计划中较重要的部分;人往往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别人都有错,而自己却没有,就算有错,也是错 得最少;因此不但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反省,相反处处为了要刻意“纠正”或“惩罚”别人的“错”时,用了一些使人难堪的态度,以至与人产生冲突。不过,这 些由于性格及处事方式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和,其实不难化解。只要大家能醒觉到“排他”潜意识的存在,然后加以克制,拿出一颗包容的心,接受耶稣奥体内各弟兄 姊妹的“不同”,多点为他人设想,气氛自然会平和。
另 一个令人与人之间容易造成磨擦及不和的原因,是利益或权力的冲突。同学、同事间在表现及升迁方面的竞争;伙伴、朋友间在金钱上的争执;亲戚间一些使人自卑 的比较;这种种不愉快的处境都会引起妒忌和仇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明争和暗斗。如遇到一些专门制造矛盾的人,事情会变得更复杂,当事人所受伤害会更大。因 此我们要时常自我警惕,千万不要以是非当人情,不要无端兴风作浪,不要制造矛盾,妄起纷争。
其 实作为基督徒,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主的儿女,都有着天主的恩宠,在天主救赎工程计划中担当不同的角色,但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便不会自 卑,不会妒忌;只要明白每一个人都肖似基督,都有着尊贵的身分,便不会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自傲,不会轻易斥责别人。人与人之间世俗的关系有亲疏,有敌 友,有爱亦有恨,有欢乐亦有困扰;但如果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至在主内兄弟姊妹之爱,在基督奥体内手足之情,自有不同的境界。
我 们既是基督奥体内的弟兄姊妹,同一肢体,那会互相猜疑、恼恨?就算偶有纷争,也应尽快修和,谁作主动绝对不是问题,也不会丢脸。能够修和才是成功,才是喜 悦。能够宽恕他人,自己才获得天主的宽恕。与人修和不但能使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活得开心,也是自己修维的表现,是爱的表现。
真正的和好不是表面的屈服,不是虚伪的道歉、奉承,而是无条件的宽恕、接纳,是出自爱的修和。耶稣的救赎工程是出自爱,人与人之间的和好也应出自爱。爱人的诫命是耶稣亲自交给门徒的新诫命(若13:34),是基督徒的标志。我们应当爱人如己,要爱亲人、近人、陌生人,也要爱仇敌。爱人是无条件的,是愿意牺牲的,就如耶稣爱了我们一样。如果我们承认是基督徒,便应彼此相爱,因为爱天主与爱人是分不开的(谷12:28-31)。谁不爱人,就是不认识天主;谁若爱人,才能与主相通,对天主的爱才是完全的(思高圣经学会译释“圣经”1968年版 圣经教义索引 第八章乙4)。
笔者非常喜欢颂恩中“方济各的祈祷”:“天主,使我作你和平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残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 并愿以方济各的祈祷与各位弟兄姊妹共勉。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创50:15-21;出23:4-5;肋19:18, 34;申5:17-21; 22:1-4;撒上24:1-23;依1:10-23; 10:1-3; 58:1-10;则22:23-31;欧4:1-4; 6:6;亚2:6-7;米2:1-2; 3:1-4;匝7:8-10;德3:33-34; 4:1-11;玛5:7, 9, 17-26, 38-48; 7:1-5, 12; 18:21-35; 20:20-28; 22:34-40; 25:31-46 ;谷11:25; 12:28-34;路6:27-38, 41-42; 10:25-37; 11:4; 17:3-4;若13, 34-35; 15:12-13, 17;罗2:1; 12:3-8; 12:9-21; 13:8-10; 14:10-12; 15:1-3;迦5:14; 6:1-2, 9-10;弗4:31-32;斐2:1-4;哥3:12-14;得前3:12-13; 4:9; 5:12-15; 4:8;希12:14; 13:1;雅2:1-13; 2:14-17, 26; 4:11-12; 5:9;伯前2:21-23; 3:8-9; 4:8-10;若一。
教会文宪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按 照基督信徒对事物的看法,信友在某些场合中,多次做出某种决议。但另一些具有同样诚意的信友,对同一样事件,可能抱有不同见解,这也是常见而并非不合法的 事。虽然双方的主张,很容易超出双方意向被人误认为是根据福音的,此时,信友必须记得,对以上的事例,不得把自己的意见视为教会权威,来排斥其它意见。信 友却应经常通过坦诚的交谈,在此情形下,任何人应彼此亲爱,尤其应为公共福利着想。” (43节)
“他们(信友)应以事实指出:权力和自由、个人的主动精神和整个社会的团结、统一的好处及差别的贡献,彼此之间是可以协调的。对处理世间的事务,应该承认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存在,并应尊重以正当方式维护这些意见的国民或团体的行动,亦当加以尊重。” (75节)
“在必要的事上应有统一,在怀疑的事上应有自由,在一切事上应有爱德。” (92节)
(四) 与家人和好
“你们作丈夫的,应该爱妻子,如同基督爱了教会,并为他舍弃了自己,……你们作子女的,要在主内听从你们的父母,……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你们的子女发怒,但要用上主的规范和训诫,教养他们。”(弗5:25; 6:1, 4)
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1.子女要孝顺父母
孝敬父母即是看重他们,事实上,他们也堪当接受子女们看重的。他们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们工作、牺牲;而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天主之爱的合作者,他们自由而负责任地传授生命,借着他们,天主给子女一个永恒的生命。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永恒的。
耶稣也为我们立下孝顺的榜样:在纳匝肋,他度过自己的家庭生活,并且一如其它小孩,接受父母的管教,“他就同他们下去,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 (路2:51)
若果一个人把孝顺自己的和配偶的父母,变成身教,那便是教导子女孝顺的最好方法。孝顺父母,同时亦可以培养兄弟姊妹间的手足之情。
父母向子女传授自己生活的智慧、经验和信仰…….作为他们的榜样。 子女生命中一切的成就,都会是父母的光荣。今天为子女的,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视野的扩阔,常会与父母的见识有很大差异,而形成“代沟”。
2.父母要尊重子女
“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你们的子女发怒,但要用主的规范和训诫教养他们。” (弗6:4)父母教养子女要充满爱心和忍耐地照顾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供书教学,培养高尚的品格,渐渐能够独立自主。
今 日的父母,实在面对很多困难:父母传统的角色,愈来愈模糊;子女对父母愈来愈随便,父母在子女前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尤其是家庭内只有一两个孩子的时候,更 会倾向对孩子的放纵。又有些父母不想重复自己昔日所生活过的,因而想用一种崭新的关系,去处理今日亲子间的事情;但许多父母却很彷徨而不懂得如何为人父 母。其实,面对亲子间的问题,最值得强调的是夫妇间的爱,彼此尊重,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3.父母的权威和子女的成长
“上天下地的一切家族都是由他而得名。” (弗3:15)父 母的使命来自天父。创造与培育生命,是一件很神圣的工作。父母传授的,并不是他们所拥有的,而是他们本身。父母传授子女教育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的 角色也是原始的和首要的,因为这与传授生命息息相关。父母和子女间的爱是独有的,所以它不能替代和不能转让,不能完全委托别人或为他人所侵占。
父 母作为子女的导师,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的权威所在。而真正的权威,是要懂得聆听和交谈。长辈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晚辈对社会、对生命的观念,懂得彼此交流, 父母在家庭内也培育及准备集体负责的氛围。子女在家庭内学习如何接受父母传统的权威会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经验:因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甚至教会,绝不可能 在每一个时代都由零开始,完全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根切割分离。权威应是最神圣的服务:“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 (路22:20)
当权威成为不尊重个人、团体、生命或自由的极权时,这也是天主所唾弃的。“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
父 母培育子女,要留意每个子女的独特性格。父母很惊奇自己所出的每个子女都各有不同。子女每日的成长,正是发挥不同的个人潜能。而父母的职责,便是给予每个 子女有足够的自由去发挥,孩子若能够在家庭内体验父母真正的爱,即使活在各种不同的缺陷境况中,也是有福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毋忘自己也会成长: 因为子女亦以其本有形式,帮助父母成圣,在今日的社会,由于种种客观的环境因素,例如:居住的环境、工作的压力、经济及失业的问题、身体及精神上的疾病, 而更严重的是父母间的冲突,都会使到家庭发生暴力,虐待等事件。
家庭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1.家庭是社会的反映
家 庭反映社会,并与社会息息相关,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并且经由家庭对生命的服务,不断地滋养社会:国民是从家庭产生的,也是在家庭里,他们找到第一所社会德 行的学校。这些德行是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今日的社会,有很多问题的青少年,他们大都是来自破碎的家庭。在家庭内,孩子童年时所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 创伤,都似一道不能愈合的伤口;一旦遇到某些危机,就会导致一些犯罪的行为;这些伤痕,也一如荆棘般窒息或阻滞了个人潜能的发展。
家庭间父母的尊重和爱,彼此的接纳,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可能为子女学习的模式。若父母间出现大男人、自私、不尊重对方或控制对方等现象,都可造成对子女的损害及产生问题公民。
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当人成家立室时,要离开父母,以绝对的自由,终身把自己交出,一男一女便开始组成一个人类基本的团体──家庭。夫妇结合的抉择是家庭的基础;但政府为维持社会的秩序,为使子女得到保障,有权要求这个抉择遵从一个法定的仪式。可是,夫妇的抉择却永远是在政府法制权之上。
家庭中的教会
根据宗徒大事录的记载,接受宗徒所传的福音,很多时不单只是个人,而是全家人一起接受。格林多的会堂长全家一起接受了保禄宗徒所传的福音(宗18:8)。他们的家庭亦是聚会、讲道、举行擘饼礼的地方(宗2:46)。圣保禄写信给各地方教会时,也会问及一些家庭聚会的信徒小团体,并称他们为家中的的教会。梵二的文宪将家中的教会引喻为一个有宣扬福音使命的小教会(教会宪章11节) 。 在这家中的教会,父母是他们的子女的第一个传播福音者,引导子女进入信仰生活。如是者,他们成了完全的父母,即不单赋予子女肉体的生命,而且亦开拓了精神 生活的领域。家庭生活本身亦成为信仰的旅程,信仰的入门,追随基督的的学校。所以教宗保禄六世说:“所有的成员都传播福音,也都接受福音的传播。” (《家庭团体劝谕》39节)
家 庭祈祷可说是家中教会的重要时刻,而家庭祈祷的特色是家庭生活本身。家中的教会遍布各处,无论在城市或乡村、是贫民或富户,都成为光耀的标记。在一些存有 反对宗教的法律、阻碍信仰教育的地方,或是被世俗主义侵犯的地方,实际上都是宗教信仰不能生长的地方;这“家庭教会”便成了儿童和青年能接受真正的教理讲 授的唯一场所。
就 是在家中,作父亲、母亲、子女的,以及所有成员,“借着领受圣事、祈祷与感恩行动,圣善生活的见证、克己和爱德行动”,以特殊的方式,实行他们源自洗礼的 司祭职。因此,家庭是培养基督徒生活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培育丰富人生的学校”。人在家庭里学习工作的劳苦和喜乐、兄弟之爱、慷慨宽恕之道,甚至常常宽 恕,特别是透过祈祷和生命的奉献,去钦崇天主。(《天主教教理》(1992年)1657条。)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创1:26-28; 2:18-24;出20:12;申5:16;箴1:8; 3:11-12; 6:20; 10:1;德3:1-18; 7:21, 25-30; 30:1-13;多4:3; 8:4-8;拉2:14-16;玛5:32; 19:1-12;谷7:10; 10:1-12;路16:18;格前7:10-11;弗2:19;5:22-33; 6:1-4;哥3:18-21;铎2:2-6;希12:7; 13:4;伯前3:1-7。
教会文宪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个人、教会、社会的幸福和健全的婚姻家庭生活,紧相连接。” (47节)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劝谕》 (1981年11月22日):
“家庭的首要工作是忠信地生活在共融的事实中,不断致力发展一个真正人的团体。此任务以内在原则、持久的力量和最终目标是爱:没有爱,家庭无法成为一个人的团体,同样,没有爱,家庭无法像一个人的团体能生活、成长和成全。......没有爱,人不能生活。假如未尝爱启示给他,假如他未尝与爱相遇,假如他经验不到爱,并使爱成为自己所有,假如他不亲切地分享此爱,那么他会成为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18节)
“为婚姻的不可拆散性及婚姻的忠贞的崇高价值作见证,是现代基督徒夫妇最要和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20节)
“夫妇的结合是家庭较广的共融,父母与子女、兄弟姊妹之间、亲戚之间和家族其它成员之间共融的基础。” (21节)
“唯有透过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家庭的共融才得以维持,并臻于完善。事实上,它要求每个人乐于以慷慨大方的心胸去谅解、自制、宽恕与和好。” (21节)
“没有一个家庭不知道,自私、不和、紧张和冲突,都猛烈地攻击并时常极度地伤害家庭的共融:家庭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分裂。可是,同时,每一个家庭为和平的天主所召叫,能有愉快的常新的‘和好’的经验,就是共融的重建结的重振。” (21节)
(五) 与其它基督徒和好
“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
“修和”是大公会议的首要条件。
天 主教与其它教会之间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大家都可以有相当程度的来往。除了与基督教协进会外,更与多个个别教会交谈。每年大家都共同庆祝基督徒合一祈祷周, 各个教会共同编写一份呼吁文,借着不同的主题彼此互相鼓励,从不同的角度,推动各个教会成员走上修和的道路。除此之外,各个教会共同举行崇拜,然后有早餐 团契,晚上更有祈祷会,加增彼此交谈认识。
至于近期,较多福音派和地方教会出现,我们与他们接触的机会不多,故此暂时尚未有较亲切的交谈时机。
关于教会修和方面,不同教会曾于1982年讨论一份“利马”文件,提及圣洗、圣体和神品圣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不同教会表达不同意见,加增彼此交流,和更深入了解不同教会于这三件圣事上之看法。
教会间修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这不是教会人士情面或权力的事,而是内心的皈依,整个人和团体的改变,若单靠人的力量,实在无法成事的,所以需要不断祈祷,才可指望走上合一共融的道路。
其次各教会应努力共同探索、明白各个教会的不同传统和困难,过程是艰巨的,因为大家都要寻求真理,服膺真理。同时还要紧记修和并非妥协。
至于教会间的互领圣事,这是修和后的目标。否则各个教会人士因着个人的热诚而忽略教会有关信仰、教义和体制上的差异。这种情况可能带来更大的分裂和误会。
目 前推动教会间的修和活动也不少,以一个缓慢稳定的步伐,共融合一肯定可以达到的。比较容易可以较快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是教会间可以共同筹备音乐聚会,以 音乐、圣咏把不同教会的人士连结起来,在融洽的气氛中彼此交谈,增进友谊,对修和有莫大的裨益。同样,各教会间可以共同策划服务社会的工作,近期新来港的 中国居民,青少年的益智活动,有关市民失业、居住、医疗的民生问题,也可以成为各教会彼此间共同合作的课题。
既然大家都关心同一样天主圣言,教会间都可以共同查经,寻求怎样活出圣言的精萃。
其实多接触、多来往、多交谈,教会间的修和并不是如想象中那么困难的。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若13:1, 34-35; 15:12-17; 17:11, 20-23;罗12:4-5;迦3:26-28;格前1:10-13; 3:1-11, 22-23; 12:3-13;弗4:1-7, 11-16;斐2:1-4;雅3:13-18; 4:11-12。
教会文宪
梵二《教会宪章》15节
梵二《东方公教会法令》24-30节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92节
梵二《大公主义法令》:
“推 进所有基督徒之间的重新合一,乃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主要目的之一。由主基督所创立的教会是至一而且唯一的,可是有许多的基督徒集团,都向人推荐自己是基 督的真正遗产;他们都承认自己是主的门徒,但意见分歧,道途各异,一若基督本身分裂了似的。此种分歧,确实而明显的违反基督的旨意,令世人困惑,使向万民 宣传福音的神圣事业遭受损害。” (1节)
为 推动基督徒的合一,“首先应依照公平与真理,努力消除那些不符合分离弟兄情况的言语、判断与行为,致使与他们的相互关系更形困难,然后……以宗教精神进行 交谈,……彼此更广泛地合作,以谋求公共的利益,……又可举行共同的祈祷。最后,双方都检讨自己,如何忠于基督对教会的意愿,并努力进行应有的更新与改 革。” (4 节)
“如果缺少内在的皈依,真正的大公主义就徒有其名,……。” (7 节)
(六) 与其它宗教人士和好
“……他(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 (弟前2:4)
“教会劝告其子女们,应以明智与爱德,同其它宗教的信仰交谈与合作,为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作见证,同时承认、维护并倡导那些宗教徒所拥有的精神与道德,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NAE2)
“教 会承认非基督宗教在普世救恩的计划中所扮演的特别角色,希望保留和发展这些宗教的优点和真理。……教会尤其重视这些东方宗教所讲求的宇宙和谐,个人对上天 的经验和生活的戒律等。……由此,基督信徒的生活,始能与不同的文化的优秀部分和对立部分,尤其是那些能接受福之光启示的文化传统,取得调协和适从。同 时,在这个协调中,教会与非基督宗教的关系,亦可作为一项为对方的服务。”(香教教区会议文宪之一.一.三)
和好的基础在自我的革新
基 督信徒包容在基督十字架的爱中,融合在圣神的引导下,不断地革新自己,皈依爱的根源——圣父的怀抱。于是,基督信徒要重新厘定自己对非基督宗教的态度;倘 若过去有排斥的心态,就必须有内心的忏悔,放弃自我的偏见,内调心性,外敬他人,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精神接纳在宗教上与自己相异的人,欣赏不同宗教人 士的智慧和优美,也在他们身上看出上主的真善美的肖像。
和好的认识在自我的学习
为 能欣赏不同宗教的思想,基督信徒不单要加强自我的学习精神,扩阔自己的思想领域,对自己的信仰要保持慕道再慕道的探求,对于与主相遇的经验要恒常保持祈 祷、默想和静观的修持。同样地,对不同宗教的认识也是基督信徒学习的对象,所谓“知己知彼”,不是为战胜他人,而是要透过其它宗教好的思想,丰富及肯定我 们的信仰,更能促进交谈,互相研究,对话探讨。
和好的动力在彼此的交谈
在 迈进廿一世纪的新纪元这一个预备时刻,教会再一次强调不同宗教的交谈是很重要的,因为透过交谈使人人认清生命的价值与生存意义,也觉醒到宗教的和好必须要 从自己的更新开始,共同维护和追求“真、善、美、圣”为目的:以坦诚、开放和豁达的胸襟表示互相间的爱慕和尊重,互让和互谅,勇敢地在思想与行为上作出净 化,改进和革新。真诚的交谈使大家在爱心上有互动,在和好上有包容,更以智慧和勇气响应社会民生的需求,好能保障人权和致力社会正义,齐心发挥合作与友爱 的精神,弘扬宽容的共识。
和好的推广在齐心的服务
宗 教与宗教的共存不在破坏社会,而是为社会谋求和平与幸福,也推动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的危机上,帮助人作生命的整合,为心灵与物质的冲突作调协, 也提升人的生命道德,即关注人的“心灵环保”、“人格提升”和“道德的正确理念”。由是,宗教与宗教间必须常常保持和好共融,才能发挥齐心的合作,以宗教 “真、善、美、圣”的精神作为社会的良好榜样,服务社会中最小的兄弟姊妹,关怀被压迫者,帮助贫乏者,使人与人的疏离缩短,生活质素提高,务求大家在互爱 互助下,使香港这块土地化作人间净土。
“‘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耶稣把书卷卷起来,交给侍役,就坐下了。......耶稣开始对他们说:‘你们刚才听过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路4: 18-21)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创 10;申 32:8;咏86:9, 97:6, 102:22-23;依 2:2-3; 41:8-10; 42:5-7; 49:6; 51:4-5; 52:10;56:1-3, 6-8; 60;耶 3:17; 10:7;约纳书;盖2:6-9;匝8:20-23; 14:16-21;拉1:11;玛 28:18-20;谷16:15-16;宗10:34-35, 42-43; 28:28;罗3:29; 10:12-13;弟前 2:4。
教会文宪
梵二《教会宪章》16节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92节
梵二《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
“各民族原是一个团体,同出一源,因为天主曾使全人类居住在世界各地,他们也同一个最后归宿,就是天主,他的照顾、慈善的实证,以及救援的计划,普及于所有的人。” (1节)
“天主公教绝不摒弃这些宗教(各种非基督宗教)里的真的圣的因素,并且怀着诚恳的敬意,考虑他们的作事与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规诫与教理。这一切虽然在许多方面与天主公教所坚持、所教导的有所不同,但往往反映着普照全人类之光。” (2节)
“教会劝告其子女们,应以明智与爱德,同其它宗教的信徒交谈与合作,为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作见证,同时承认、维护并倡导那些宗教徒所拥有的精神与道德,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 (2节)
“……凡在人与人间或民族与民族间,对于人格尊严及其权利引起歧视的任何主张与实例,都是毫无依据的。教会对于人类因种族、肤色、生活方式或宗教的不同而发生的任何歧视与虐待,均认为是违反基督精神而予以谴责”。(5节)
(七) 与社会和好
“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9-10)
关心社会,尊重人权是达致社会和好的基础,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的五十周年,而今年和平日的主题是“尊重人权,和平之诀”(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the Secret of True Peace)。可见,对于和平问题,及为迎接二千禧年,教会对人权诉求的重视。
和平日主题小释义
今年的主题是“尊重人权,和平之诀”。这是说若要达致和平,秘诀是人权要首先得到尊重。和平并非强迫得来的东西,这是发自人的内心,社群的集体愿望,目标是全人类的幸福。所以,尊重人权,才会有和平。
五十年前颁布的《人权宣言》,在序言中说明人的尊严及其所应有的平等权利,是世界自由、正义、及和平的基础。而《宣言》第一条更指出人人都生而自由,拥有平等尊严及权利。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情同手足。由此可见,尊重人权已是世界性的诉求。
然而,今日还有不少人成为国际斗争及压迫的牺牲品,他们期待得到尊重及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希望有自决权,受剥削的儿童需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宗教歧视仍然以不同形式出现。这些一切一切,都在危害世界和平。
自 《宣言》颁布以后,各国制定了不少国际人权法案。今日,是时候让我们反思是否有必要再订出新的人权。随着经济及金融国际化,新科技如遗传学及信息学的发 展,我们如何才能保障弱势社群及国家的利益?在这千变万化的年代,人权受到什么挑战?权利与义务之间有没有分界?人性的完整性如何得以保存?这些问题的答 案,相信就是世界和平问题的答案。
(以上撮译自《罗马观察报》98年7月8日有关和平日文告的介绍)
从以上文告的介绍,我们看到什么?
1. 和平的秘诀是尊重人权。
2.教宗再次肯定《人权宣言》,确认《宣言》的最基本原则──人人拥有平等尊严及权利。
3. 文告指出现世的问题:国际斗争、国家及人民的自决权及文化认同权利、儿童权利及宗教自由等。
4. 今日世界千变万化,为响应时代需要,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经济权、生命权、信息权等,并强调弱势社群的利益、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及人性的完整性。
和平与尊重人权,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者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1. 和平的先决条件是秩序。
2. 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性尊严得到保障,所以:
3. 和平建基于人性尊严得到保障之上,而追求人性尊严,就是追求人权;所以,和平建基于人权。
(参考《和平于世通谕》1-7节)
维护人权,促进和平,教友应留意什么?
简单说,有三点可以留意。
1. 教友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因为若要使现代世界依着基督的原则发展,只自顾个人的信仰生活是不足的。我们还需要从社会内部发挥天主教的影响力。况且教友参政,不会像神职人员参政一样,违背政教分开的原则,我们可以跳出这个局限,从现代社会层面出发,致力改善社会。
2. 重视宗教教育。意思是要使教友把宗教信仰及福音原则切实的活在生活中。纵使科技迅速发展,但道德及宗教意识却相当薄弱,这样的社会实在畸形的。所以,教会有使命在教会内外宣扬基督的福音,使人人依从福音原则,维护人权,促进和平。
3. 多与非天主教,即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及无信仰的人士及组织合作,促进宗教交谈及打破宗教障碍。透过宗教间的合作及和谐,共同努力促进人权及缔造和平。
在本港,教区在维护人权及促进和平的工作上,可以怎样做?
1. 宣扬人权及和平的讯息。
2. 主动为弱势社群争取权利。
3. 为弱势社群提供支持。
4. 反对使用暴力。
5. 扮演先知的角色,发表声明或组织行动,要求政府改善不公义的政策。
6. 透过教友培育,对抗违反人权、歧视、不平等及鼓吹暴力的社会文化。
7. 利用其宗教身份,转化社会上每一个人,对人权及和平事工的醒觉。
8. 撰写香港人权报告,递交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9. 神学训练课程强化人权及社会伦理意识。
10. 多举办与人权或弱势社群权利的宗教活动。
11. 为人权祈祷。
堂区可以做什么?
1. 成立关社组。
2. 建立关社的堂区气氛。
3. 举办人权教育活动。
4. 制作及派发人权单张。
5. 举办人权工作坊。
6. 在弥撒的祈祷中,带出人权与和平的讯息。
7. 举办人权或弱势社群权益的祈祷会及布道会。
8. 以堂区为单位,响应违反人权及暴力的事件。
9. 在慕道班、主日学中,加入人权意识及社会训导的教育。
10. 信仰小团体多加讨论社会事务,特别是与人权及社会有关的课题。
11. 举办认识不同社群权益的活动,例如生活体验、探访、政策研究讲座等。
12. 为人权祈祷。
个人可以做什么?
1. 留意违反人权及和平的新闻。
2. 多从人权角度思考,特别是对弱势社群。
3. 监察政府,反对不合理的政策。
4. 促请政府立法并执行保障人权的法例。
5. 推行人权教育,培养人权意识。
6. 推动教会举办推广人权及和平的活动。
7. 与教会一起维护人权及促进和平。
8. 以身作则,尊重别人的人权。
9. 多参与维护人权及弱势社群权益的活动。
10. 在各自的生活圈子里,宣扬人权意识。
11. 为人权及和平祈祷。
重要事项:
这 里分三个层面介绍教会在维护人权及倡议和平时可能做的工作,目的只是希望各层面的教会人士都能关注人权及弱势社群的权益,并视为己任,致力改善人权状况。 所以,这三方面的工作并非互不相干,不要以为列在教区层面的工作就不关教友的事,反之亦然。其实,这些工作是需要教会内上下全体合作的。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咏72; 85:11;依1:10-17; 2:2-5; 9:5-6; 32:1, 15-17; 54:1-55:5; 58:1-11;耶23:5-6;则34:23-31;岳4:18;亚2:6-7; 5:7-14, 21-24; 9:13-14;米4:1-4; 5:1-4;匝9:9-10;玛5:6, 9-10; 6:14-21, 24-34; 23:3-23; 25:31-46;谷7:10-13;路16:19-31;罗13:1-7;斐2:14-15;弟前2:1-2; 6:17-19;铎3:1;;希13:5;雅1:9-11; 1:27; 2:14-17, 26; 3:13-18; 4:1-2, 11-12; 5:1-6;伯前2:13-14, 17;伯后3:13。
教会文宪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大 公会议劝告信友,本着福音精神,忠实满全此世的任务,因为信友不独是天国子民,亦是此世的国民。固然,在此世,我们并没有永远的国土,而应寻求来生的国 土,但如果信友认为可以因此而忽略此世任务,不明白信德更要他们各依其使命满全此世任务,则是远离真理。……许多人的信仰生活和日常生活分割,要算我们这 时代严重错误之一。……所以信徒不得将职业和社会活动同宗教生活对立起来。” (43节)
“世事深入而迅速的变动,迫切要求人们不得懒惰成性,不注意时局,只顾个人的伦理。为满全正义及爱德任务,迫切需要每人各尽所能,并依照他人的急需,对公益有所贡献。” (30节)
“每人应将社会关系视作现代人的主要任务,并加以尊重。世界越趋团结,越清楚地看出人的任务如何跨出个别团体,而逐渐扩大至全球。这需要每人及每个团体培养自己的道德及社会美德,并将这些美德推广至社会内,俾能靠天主的圣宠,出现真正新人和新人类的建设者。” (30节)
“源于爱人的现世和平,乃基督和平的表记和结果,……。” (78节)
“和平并不是不作战,亦不只是敌对双方之间建立武力平衡,更不在于独裁镇压,而是名符其实的正义的伟业。造物主为人类社会安置了秩序,和平便是秩序的成果……。” (78节)
“由于人类意志薄弱,而又为罪恶所重创,故欲获致和平,需要人人恒心控制其私欲,并需要合法权力的督导。” (78节)
“……除非人权的利益获得保障,除非人们互相信任,自动与他人交换其心灵与天才的财富,则世界不可能获得和平。决心尊重他人及各民族的尊严,实行并致力于博爱,是建树和平的必要因素。故和平亦是爱德的成果,爱德远超过正义所能贡献的。” (78节)
“凡献身教育,尤其是那些献身青年教育及左右舆论者,其重要责任是以新的和平思想培育人心。我们每人都应改造自己的心,并应着眼于全世界,着眼于同他人携手合作,以改善人类生活。” (82节)
“国民应慷慨而忠实地爱护祖国,但不得心地狭隘,却应同时注意整个人类的福利;因为各种族、各民族、各国家间因各种关系而团结为一。” (75节)
“尊敬及爱德亦应延伸在社会、政治乃至宗教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及作风者身上。我们越和善而友爱地深入了解其思想方式,越容易和他们交谈。” (28节)
“我 们教会希望同所有人士交换意见,纯粹出于爱慕真理之诚,只要保持着相当的明智,我们不拒绝与任何人交谈;有人拥有卓越的美德,而尚未认识这些美德的创造者 天主,有人甚至反对并迫害教会,但我们仍不拒绝与他们交谈。天主父是万有的真原及宗旨,故我们都接受了互为弟兄的使命。我们既拥有由人性及天主而来的同一 使命,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捐弃暴力与欺诈,为建设一个享有真正和平的世界,而通力合作。” (92节)
“......教 会并非不知,在许多世纪里,所有成员,即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友中,曾有不忠实于天主之神者。连在现代,教会亦熟知,在宣讲福音的人性弱点及其所宣讲的福音之 间,存在着多远的距离。不拘历史对这些弱点作何评论,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些弱点的存在,并全力克服,以免有碍于福音的传播。同时教会亦明白,在她和世界的交 际上,由历代经验中,尚须不断成熟之处,还很不少。为圣神引导的教会,不断劝勉其子女们洁炼革新,好让基督的记号更清晰地反映在教会的面部上。” (43节)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论社会事务关怀通谕》 (1987年12月30日):
“谴责罪恶和不正义也是在社会中传福音的使命之一,这是教会先知角色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宣讲福音是比谴责罪恶重要得多,后者不能忽略前者,因为前者给予更高动机的真正稳定和力量。” (41节)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好与忏悔宗座劝谕》 (1984年12月2日):
“每 当教会谈及罪的境况,或谴责某些境况、或某些或大或小的社群、或甚至整个民族或民族的合作的群体表现,为社会性罪恶时,教会所明白和所公开指明的就是,那 些社会性罪恶是由许多累积和汇集起来的个人罪恶所引致的。这里所指的就是下列人士个人所犯的罪恶:那些导致、支持或利用恶行的人士;那些能够确立、消除或 起码局限某些社会性恶行,但却由于懈怠、怕惧、帮凶性的沉默,无形的同流合污,或漠不关心而没有采取行动的人士;那些似是而非的较重大理由,以所谓不能改 变世界作为借口及回避改变世界所需的动力和牺牲的人士。因此,真正的责任是由个别人士负起的。” (16节)
(八) 与大地和好
“豺狼将与羔羊共处,虎豹将与小山羊同宿;牛犊和幼狮一同饲养,一个幼童可带领它们。......吃奶的婴儿将游戏于蝮蛇的洞口,断奶的幼童将手探入毒蛇的窝穴。在我的整个圣山上,再没有谁作恶,也没有谁害人,因为大地充满了对上主的认识,有如海洋满溢海水。”(依11:6, 8-9)
天父创造天地,回头再望,觉得好,六天内屡次都觉得“好”,创世纪所表达的创造过程中,共享了“好”字七次(创1: 4, 8, 10, 12, 18, 21, 25),还未足够,还要更完满地肯定多一次: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天主尊重欣赏他所创造的天地,我们人怎能不敬重欣赏大地?但人正是对大地不敬不珍惜,严重地破坏了环境。
第七天的休息(创2:2),正是要回望、欣赏、尊敬、珍惜和赞美!迈向2000年的圣父年,是要我们停下来,重新反思我们与天父和他的创造的关系。不懂得欣赏大地就是不懂得欣赏天主,也不与他一起欣赏他的创造;不珍惜大地,就是不珍惜天父的恩典,也不体会天主的美是如何潜藏在大地的美内,更不懂得以大地赞美天主。
对天主和大地的感受迟钝,心眼的体会模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动于衷,陶醉在物质消费的享乐,困局在自我中心和随手可得的即食、即用、即弃的习惯中:天主的创造只变成人的工具,任意应用或破坏,这也会反弹回来影响人的心灵枯干、以及危害人类的生态危机。
我们需要与大地修好,重新建立好的关系。
大 地像她的创造者一样,会欢迎我们重新修好。我们还未醒觉改善,大地还未受到摧残的部分,仍是胸襟广阔:太阳同样光照善良的人和恶人,下雨没有阶级或物种之 分,给人和一切生物。但臭氧层受到破坏,穿了!紫外光危害人的健康。空气的污染使雨水变成酸雨,破坏壳物、土地、害及人的身体健康,这都是人不明智的后 果。
人面对空旷的大自然,无论善人或恶人,仰望天际、茫茫大海、崇山峻岭、树木……都可以觉得舒服,心情开朗,得到平安,恢复朝气;这些都是大自然白白的施予,在我们还未悔改时,大地已时刻准备接受和欢迎我们,与我们友好。
我们的悔改,会使我们更能打开我们的心灵,接受大地的宽容和安慰,更可体会天父的慈爱与等待。
圣父年正迫切等待我们与天父以及大地修和,省察我们对大地的过失,认错、定改、列出错在那里?疏忽在那里?要改的是那方面?要做补赎,补偿曾经被受破坏的大地,重建原有相息相关的关系和运作,回归父家。
爱护生态环境是宇宙观——也是神学部分的范畴
以下是与中国大陆一位环保局宣传教育司交谈的报导和反省,也许帮助我们明白与大地和好的事例:
治理水质和空气 作为短期内主要重点计划
环保局宣传教育司,一位年轻副司长商慧女士谈到环境治理方面主要是水及空气。为了要落实执行,国家环保局不单单只是看各地的报告,而是经常派员到各地作实地视察情况,了解困难,并监督执行。治理淮河就是其中一个明显例子。
淮河是经流四省的河,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沿河流域有一亿五千万人民。商女士表示国家的计划是在公元2000年淮河的水变清;而淮河之水主要是工业的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就排放出去,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主要是一些造纸厂,近3年已把年产5000吨以下的造纸厂及污染严重的15种小企业关闭,这里所谓的小企业包括皮革、冶金、水泥等等。商女士亦提到必须从可持续性的发展作考虑,因为‘环境是大家的,地球只有一个’。
商女士谈到现时国家有些城市被列为模范示范城市,例如厦门、大连、威海、珠海,要能成为这样的城市,必须能达到27个指标(综合性), 在这改变和发展过程中,其中一点很重要是理念的改变,比方以大连为例,‘把大连建在花园里,而不是在大连建花园’,这是截然不同的理念;商女士又以厦门为 例说,厦门环保局局长的电话,全市人民都知道,意思是说,为了落实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闯开了大门,让普罗大众有疑问、困难等等都能有路可问。
商女士亦提到空气污染问题,在国家环境保护里程上,计划在2000年全国取缔含铅汽油,因为目前汽车用的含铅汽油,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用小行动 保护大地球
谈 到从小孩做起的环保教育,商女士说来更是语调轻快悦乐,她从小孩的动人事迹中,体会到‘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商女士以一些实际例子指出着实推行儿童环 境教育,有助推动成人世界的改变,比方在一些学校开始垃圾分类,孩子对垃圾分类兴趣甚高,他们甚至要在家的和在写字楼工作的双亲,也要跟他一起投入这工 作,加上目前一般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因此父母也很宠爱孩子,有些父母为了不使孩子失望,无形中亦参与了孩子的行动,例如把在工厂、工作间自己留下的废物, 如铝罐、废纸、玻璃瓶子等等,带回家让孩子参与学校的行动。商女士表示,在学校推行这类活动,所收得的效果比预期的高,而且间接也把教育推广到父母;另 外,学校在这回收废物卖给再造工厂所得的钱,目标是集中起来为建另一所小学。
从以上的一些实例,商女士指出一间小学就是一个地球村!这样的推动力就会发挥得更大。
这次在国家环保局的交流分享,时间虽短,但借着以上的谈话,我们可以反省自己的信仰:教会既是社会团体的一员,难道可以坐视生态环境的创化受到种种人为、自私、有意、无心的伤害,难道我们的神学探讨可以视之为陌路吗?
与造物主天主和平相处
与受造万物共享平安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1990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参考数据
圣经章节
创1-2章;咏8:2;欧2:20-21; 4:3;依11:1-9; 35:1-10; 65:17-25; 66:18-23;智13:1-9;德39:16-26; 42:16-26; 43;格后5:17;弗1:9-10;哥1:19-20;伯后3:13;默21:1, 5。
教会文宪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世界和平日“敬主爱物”为主题的文告》 (1990年1月1日):
“亚当与厄娃蒙召,参与天主创世之工程......他们的召叫使人类与其它受造物建立起一种固定的关系。亚当与厄娃是按照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他们原本应以智慧和和爱心去治理大地 (创1:28)。” (3 节)
“神学、哲学和科学都论及一个和谐、浑然一体、本身有其内在动性调协的宇宙,这秩序是必须为人所遵循的。” (8 节)
“......当我们介入自然生态某一领域时,我们不能忽视这种介入对自然生态其它领域,和对未来世代福祉所带来的后果。” (6 节)
“任何健全的经济、工业或科学上的进步,都以对生命的尊重,尤其是对人性尊敬的尊重,作为最后的指引准则。” (7 节)
“一如梵二指出:‘天主曾钦定,大地及其所有是供人人使用的。’”(《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69节)
“现代社会若不认真检讨它的生活方式,就无从为自然生态的难题找到解答。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社会人士也只醉心于眼前的满足和消费主义,罔顾它们所导致的损害。......简朴、节制和自律的精神必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免少数人的恶习所引玫的不良后果损及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