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从事婚姻及家庭服务的信徒表示,面对离婚及再婚问题、单亲妈妈数目日渐上升,加上社会趋向迟婚,正面冲击着教会的婚姻价值观,建议教会应关怀面对婚姻困难及未婚信徒的需要。
政府统计署七月二十六日公布《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其中一方或双方属再婚的数目由一九八六年的三千三百多宗 ,上升至去年的一万八千二百多宗。去年的登记结婚数目中,逾三成一为其中一方或双方再婚,远远高于八六年的七点七个百分比。
单亲家庭中,单亲妈妈持续上升及扩大。单亲妈妈的数目在过去十五年,由逾三万人升至六万四千多人,升幅逾一倍;单亲爸爸则由一万一千九百多人增加至一万七千六百多人,升幅温和。
另外,统计数字显示,本港结婚年龄中位数逐年上升,过去三十年,女性由二十三点九岁延迟至二十八点九岁,男性则由二十七岁延迟至三十一点二岁。生育年龄亦由三十年前的二十五点一岁推迟至三十岁。
教区婚姻与家庭牧民委员会执行秘书赖煜清七月三十日指出,迟婚与社会问题有关,“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继续进修,要等到事业有成,或已有物业才考虑结婚,这些外在物质似乎成了结婚的主要条件。”
他称,不少人为怕将来离婚,因而选择同居试婚,“这观念除了提升迟婚率外,亦冲击婚姻制度。”
要培育正确的婚姻价值观,赖认为须从青年做起,如学习认识自我、两性相处、拍拖的态度、分手的做法等,以妥善准备将来的婚姻生活。他又认为夫妻恩爱,子女感受到家庭幸福,长大后自然会向往婚姻。
至于信徒离婚或再婚问题,赖煜清八月九日指出,社会离婚率高,相对再婚亦会增加,教会须切实面对这些问题,例如支援他们的牧灵需要,教导其他信徒不应视他们为婚姻失败者。
赖煜清认为,离婚或再婚信徒容易因信仰冲突而离开教会,建议他们在离婚或再婚时,寻求神师或牧民工作者的灵修指导,好能以正确的信仰态度面对。他亦指出,信仰小团体能关顾婚姻破裂者的牧灵需要,让他们得到接纳与支持,不要轻易离开信仰。
然而,赖对于信徒再婚存有保留,忧虑会影响子女成长,包括生活及信仰方面。若信徒选择再婚,须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公教婚姻辅导会坚道办事处中心主管吴洁玲同日表示,大部份人决定离婚时,只着眼目前的处境,不会考虑将来的再婚问题,“可是不少人离婚时只有三十或四十余岁,他们也期望得到真正的爱情。”
她提醒教徒再婚时要得到教会的特恩,或把上一段婚姻宣布为“婚姻无效”后才可以举行婚礼。她认为教会对婚姻的培育不足,少有解释教会不赞成离婚或再婚的个中意思。
谈及单亲信徒妈妈的需要时,本身是社工的吴洁玲指出,单亲妈妈承受经济及照顾子女的压力,很需要外界的支援,可惜教会在这方面支援不足,“信徒离婚后,会忧虑教会是否接纳他,为免尴尬,少有在教会内提及自己婚姻破裂的事实。”她认为,教会须面对离婚率高的现实,牧民工作应包括加强信徒单亲家庭的援助。
公婚会爱与生命教育服务辅导员张晓欣七月廿七日表示,参与婚前培育的人士多为三十岁以上,迟婚与个人进修、发展稳定事业得有关;亦有不少信徒为寻求“一生一世”的伴侣,会考虑良久,认为双方关系稳定才考虑走上婚姻之路。
张晓欣指出,迟婚人士碍于年龄,或情绪压力等问题影响生育,她鼓励不育的已婚者领养小孩,令双方都能度完整的家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