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神父:
1)健康的男女,在彼此相爱之时,感受到身体的吸引是很自然的。
2)但是,心与灵的亲密感,比身体的亲密感更需要花时间培养。
3)身体的接触,是一个单行道,只可进,没办法退回的,欲望一旦激起,不可能满足于某个层次,总是想进一步,这也是许多基督徒情侣争执和矛盾的焦点之一(一方面圣灵的忧伤让内心不平安,有罪疚感,另一方面见面时又难以控制自己,心情反反复复),甚至会导致分手。
4)身体亲密的速度,可以说越慢越好。(究竟多慢合适?不同人的尺度不同,我个人觉得,在有婚约之前,先不要到接吻的地步。性的吸引和满足会让一个人很难冷静下来真正祷告并思考对方是否适合自己)。
5)在身体接触的进展上,一般是男生比较主动,女生比较被动,所以作为女生,如果珍惜这段感情,请在对方无法自控的时候果断喊停。而在交往之前,女生也需注意观察对方,是不是一个可以等待的人(还是一个冲动的人)?是不是一个真正愿意付代价顺服神命令的人(还是一个只会讲大道理,或者属灵上不冷不热的人)?这样在选定交往后,会省下很多需不断斗争的心力和挣扎。
二、约会须知:
(一)先在团体中认识,不要太快进入单独的交往。理由与好处:
1. 能对异性先有一般性的了解与接触。
2. 可能自己还未到适合与异性交往及预备结婚的时期。(参考男女的交往1)
3. 可避免被别人认定你们是「一对」,而自然地避开,使你们无形中失去了许多其它的友谊。
4. 可避免让自己太早固定对象(所谓的「死会」),而失去其它选择的机会。
5. 如此以后,较能作正确的选择与合适的交往。
(二)约会的内容与方式:
1.种类 —
(1)动态:打球、郊游、骑单车、放风筝等。
(2)静态:用餐、听音乐会、听演讲、参观展览、看电影、读书、读经、祷告等。
(3)服务性:打扫教会、探访(契友、慕道友、孤儿院等)、写卡片、整理图书、帮别人照顾小孩子。
2.注意事项:
(1)能增进彼此的沟通与了解,包括思想、观念、性格、习惯、兴趣、成长过程、家庭背景等。
(2)富有创意、避免沦为沉闷、枯燥。
(3)小心身体的接触。
(三)身体的接触(性):
有人说:「爱,叫他们两人紧紧的靠着坐,虽然长凳子还有许多空位。」可见爱情是有亲密性的,当一对男女两情相悦,堕入情网时,自然会希望或愿意与对方更加地亲密,但身体接触的问题,却往往也成为恋爱中男女心中的困扰。因此,这方面我们需要特别加以探讨。
1.何时可以开始有身体的接触?(When)
(1)不是有了单独的约会,就可以开始有身体的接触。
(2)愈慢开始愈好。
(3)最好是有了婚约之后,才开始有身体的接触。
2.身体的接触可到什么程度?(What)
(1)一般身体接触的进展顺序:(由浅入深)牵手-搭肩-搂腰-拥抱-亲吻-爱抚-性交。
(2)所谓发生了性关系,是指已有了「性交」,亦即犯了奸淫的罪,是婚前绝对不可做的。
(3)心里动了淫念,也是犯了罪。(马太福音五章27.28节)所以,即使没有身体接触,也可能犯罪。而身体的接触究竟可到什么程度,也没有一定的界限,乃与个人心中的意念有关,可两人共同去约束与节制。在此同时也提醒姊妹们,应注意自己的穿著,身体上、下方都不要露得太多,以免引起男士的冲动,因男性在性的方面,很容易受视觉的影响,女性则不同。
(4)进展得愈慢愈好。
3.理由:(Why)
(1)单行道:男女身体的接触有此特性,只会前进不会后退。
(2)容易超速:超过其它理性的沟通及感情的建立等进展。
(3)避免太注意身体的亲密,而忽略了心灵的沟通或正常的活动。
(4)避免落入试探,而得罪神且冒犯了对方。
(5)离你们正式结婚的时间可能还相当久。
(6)婚前的进展愈少,婚后的享受就愈多。
(7)万一将来分手,原先身体的接触愈少,留给彼此的伤害与痛苦也愈少。
4.如何避免「性」的试探?(How)
(1)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它不是污秽的、叫人难以启齿的,而是神赐给人在婚姻里一项特别、美好的礼物,为要使夫妻能共同体验并享受身、心、灵的合一,但这礼物一定要等到婚后才可打开,否则,就辜负了神的美意,且得罪了神。
(2)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十三章14节)不要故意让自己落在易受试探的环境中,例如:在对方家人皆不在时,到他家中;或在夜晚时,到黑暗的地方;在浪漫的气氛下,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而难以控制自己。
(3)多祷告、读经、亲近主:弟茂德后书二章22节说到:「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若有同性属灵同伴更好,神的话要随时指引我们,圣神也要赐我们力量胜过试探。「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得前四章3节)愿我们每一位都行在神的旨意里,得蒙祂丰富的祝福。
一些参考书目:
《交友与婚姻》请特别参考其中“约会须知”部分《说好不同居》《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
宗徒在《厄弗所书》第五章第3节里说:“至于邪淫,一切不洁和贪婪之事,在你们中间,连提也不要提;如此才合乎圣徒的身份。”
|